“大明天子,天可汗,聖人可汗,眾汗之汗,文殊菩薩的轉生,長生天的掌控者,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通遼奧委會代表,通遼布政司布政使,通遼小王索特那有秘折上奏!


    日前,偽清皇帝密與洋人會盟,欲興辦洋務,建造工廠、鐵路、兵工廠,妄拒天兵。


    小臣伏唯知天地有正氣,中華有正主,胡無百年之運,漢無久長之衰。


    女真竊國二百二十載,上犯天怒,下惹民怨。


    昔日蒙古與宋會盟,共擊女真韃子。


    此乃小臣祖宗與中華正朔之舊約。


    今女真蠹蟲於薊燕之地,沐猴而冠,妄稱天子。


    實殊為可笑!


    臣深知,剿滅女真乃蒙古履行盟約之本分。


    然昔日舊蒙古人乃不知春秋之虜,不通教化禮儀,以至背盟毀約,釀下大錯。


    而今我通遼科爾沁識文斷字,能歌善舞,當洗心革麵,將功補過,為王前驅。


    不敢期滿皇帝陛下,臣近日查閱族譜,方知臣乃大明朝大同總兵滿桂之後嗣。


    昔先祖以蒙古之身,於北京城外大戰女真,力竭不敵,戰死沙場。


    臣讀至此處,淚滿衣襟,恨不能星夜起兵攻入韃京,為先祖複仇雪恨。


    今女真又與洋人狼狽為奸,壞我諸夏根基,是可忍孰不可忍!


    然,臣深知聖人以天命而不以怒興兵,是故臣借天津明利堅租借電報機一部,向陛下匯報,以待聖裁!”


    ·


    當通信員拿來這份出自索特那的電報時,表情是經典的公交車老人看手機.jpg。


    你特娘的是通遼科爾沁蒙古人,和滿桂有一毛錢關係嗎?


    滿桂說是蒙古人,可早已歸化,服裝語言與大明子民無二。


    他會不會說蒙古話都是問題好嗎?


    當然了,朱富貴也相當懷疑,索王爺也很可能特娘的就不會說蒙古話。


    畢竟同治的滿話也夠嗆,據說之前在大清滿語複興運動中,手語水平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但不管怎麽說,科爾沁蒙古號稱“列朝外戚,荷國恩獨厚,列內劄薩克二十四部之首”,出自科爾沁部的孝莊大玉兒更是家喻戶曉。


    科爾沁蒙古也想反清複明?


    真就是天下無人不通明?


    朱富貴將索王爺的電報揉成一團丟在草紙簍裏,然後叫來了伊博文起草詔書。


    “卿之赤忱朕已知曉。清英密謀之事朕也早已知曉。


    天下仰慕大明之滿蒙義士非汝一人。


    汝隻管養好牛羊扇貝鮑魚,英夷之事,朕自由布置,欽此!”


    ·


    在電報裏,朱富貴沒有支持索特那打進北京撥亂反正的請求。


    大明解放北京還輪不到他來做先鋒。


    更何況,想當大明的狗,也是要經過重重考驗的。


    就算是滿清,收狗也很慎重的。


    大明不允許尼王和外藩們穿明製親王服,隻準穿野豬皮套裝。


    滿清其實也是一樣的,像漢人、蒙人這樣的核心部民才允許蓄鞭。


    西域迴迴等部,滿清實際上是不允許他們“蓄留發辮”的。


    道光八年,清廷為獎賞在張格爾之亂中立功的喀什噶爾阿奇木伯克伊薩克,準許他及子孫“蓄留發辮”,隨即各城伯克、迴子“紛紛請留發辮,以表愛戴之忱”。


    然而,清廷卻認為“漫無區別,轉不足以示優獎”,故特別規定:“各城迴子王公以下之有世職,及盡忠有功伯克之子孫,願留長發辮者,準其蓄發。其餘伯克之中,如有願留發辮者,阿奇木及伊什罕伯克之官至四品者,亦許蓄發,四品以下概不準蓄留發辮,以示限製。”


    當然了,有誰和朱富貴講,因此就要對滿清的金錢鼠尾感恩戴德,朱富貴非得噴他一口龍津不可。


    不過不管怎麽說,對於大明而言,或立有大功,如戴孝200年的李朝;或自帶大明夠不到的土地宣稱,如阿留申因紐特人;或本為中華苗裔,如明鄉人,琉球人;或接受清洗,篩選隊伍,立下功勳,如倭人,否則是欲當大明之堂內犬而不得的。


    隻能和尼王那樣當門外之犬。


    索特那作為蒙古人,出身上比倭人什麽的,當然要有優勢得多。


    先天占據半個狗頭的身位優勢。


    但也需要經曆考驗,僅憑他的鮑魚攻勢,是遠遠不夠的。


    譬如日本人,隻有像森下這樣久經考驗的戰士才能當大明人。


    那些個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家夥,要不是被丟進了江戶灣喂海豚了,要不就是遠渡遼東,在皮島上養扇貝。


    說起來,源睦仁也是可憐。


    身處小島消息閉塞的他,還以為自己不畏嚴寒酷暑,不畏日曬雨淋養出來的扇貝鮑魚,全都被換成了大日本帝國菊花皇朝複國的資金。


    但實際上,這些錢除了一小部分到了他手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成了索王爺倒賣明貨的貨款了。


    畢竟源睦仁哪裏知道一個一頭鮑在大明值多少錢。


    索特那和德川慶喜都是以殺豬價和他結算的。


    源睦仁完全不知道,自己養的鮑魚,大明君臣吃了都說斯巴拉西!


    不過最近有兩批進貢的鮑魚,被禦膳房退貨了。


    朱富貴聽說是為自己試毒的小夥子嚐出了一股奇怪的味道。


    簡單來說,是尿騷味。


    這驚動了錦衣衛。


    有人意圖向大明天子的進貢鮑魚裏撒尿這還了得?


    逮住肯定是要殺頭,至少也要流放阿留申啊!


    大明雖然進步,畢竟是一個專製君主製國家,和泰國一樣,侮辱皇室可是重罪。


    不過調查最終發現,這些奇怪的鮑魚居然是皮島和金州衛一帶如今最風靡的小吃。


    叫做童子尿鮑魚。


    這讓朱富貴十分意外。


    作為雁蕩人士,朱富貴當然聽說過在浙江東陽有一種赫赫有名的地方美食,叫做童子尿雞蛋。


    據說熱情好客的東陽人喜歡用這道菜招待客人。


    東陽的學生外出念大學,也會貼心地給室友每人帶幾個雞蛋。


    如果對方戰戰兢兢地說不喜歡吃雞蛋,東陽人還會善解人意地建議他們喝點湯……


    但,這是南方的習俗啊,遼東什麽時候也興起這玩意了?


    經過錦衣衛的進一步調查方才得知,原來這並非是遼東的傳統食物,而是倭人鼓搗出來的東西。


    因為大明在倭島都護府的持續高壓政策,使得認同大明的倭人如魚得水,懷念門閥世家,對大明抱有深刻敵意的倭人則死的死,逃的逃。


    他們不少人都加入了滿清在遼東建立的倭八旗。


    這些倭八旗的遺老遺少,在金州衛建立了一些倭風聚落,喚作倭人風情街。


    而這童子尿鮑魚就是倭人風情街上最有名的小吃。


    這種小吃的發明者不是別人,正是臥薪嚐膽的源睦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