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實話,朱富貴並不太喜歡中學西學之說,就好像他並不喜歡中醫西醫之說一樣。


    後世,談及中醫,絕對是一個割席斷交的話題。


    網絡上中醫粉和中醫黑二極管閃爍個不停。


    然而本質上,中西醫之爭的基礎本就是謬誤的。


    與其說是中西醫之爭,不如說是古典中華醫學和現代醫學的比較。


    兩者能夠一定程度上的有來有迴,足以證明古典中華醫學的優秀了。


    但想要證明古典中華醫學完勝現代醫學,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而將愛國主義綁架在這場不公平的較量上麵,以現代科學技術和儀器設備來碾壓一門古典醫學,從而洋洋得意,指責中華文明者,就更是又蠢又壞了。


    真要比較,也該是拿放血灌腸鴉片水銀的古典歐洲醫學來比較一番。


    總之,如今的大明就沒有什麽中醫西醫,中學西學一說。


    就算有,那也都是朱富貴科學宇宙的一部分而已。


    在朱富貴看來,中華文明是一個早熟的文明,正是因為他過於早熟,也在客觀上存在一些枷鎖和缺陷。


    正如中醫過分早熟,過早得認識到手術風險、敬畏生命,導致在外科一途裹足不前。


    在社會發展中也正是如此。


    直至後世,西方依然沒有真正擺脫封建的束縛,走出城邦的狹小視野。


    所謂聯邦製,不過就是封建城邦製的孑遺罷了。


    隻有在學習吸收了東方的文官製度,或者官僚製度之後,他們才有了治理大型國家的能力。


    而中華,自祖龍之後,六王畢,四海一,事實上早世界兩千年就已經結束了封建時代,進入了大一統的帝國時代。


    這也是為什麽說,龍象之爭也是個偽命題。


    印度不是改開遲了中國十幾年,而是遲了中國2000年。


    但這份底蘊也並不總是能轉化為力量的,它也很可能變成沉重的枷鎖,裹挾著這個古老的文明一頭紮進王朝更迭的循環之中。


    朱富貴自認為不是什麽偉人,能夠找到巧妙的辦法破解這一困局。


    但比起中國曆史上每一位麵對這份試卷的做題者,朱富貴有一個巨大的優勢。


    那就是他擁有美利堅這塊巨大的白地。


    原本曆史上,這是上天賜給歐羅巴人的禮物,也是他們明明那麽平凡卻又如此自信的根本源泉。


    而如今,朱富貴同樣擁有之。


    這是朱富貴嚐試徹底革新中華,一掃老大帝國腐朽氣息的底氣。


    北美將是中華本土的透析機和人工腎。


    大明將中華本土的優秀種子提取出來,加以過濾,放在美洲擴增和優化,然後再迴注迴中華本土的身體之中。


    不過吧,眾所周知,進行體外透析,用人工膜代替腎透膜進行血液淨化,最終還是會產生雜質的。


    而那些雜質,又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尿。


    有了尿,自然需要掛個尿袋進行儲存……


    這尿袋必須結實耐用,性能優良,否則一旦漏尿或者幹脆爆炸,那後果可不堪設想。


    沒錯,李鴻章李中堂,就是朱富貴千挑萬選相中的那個最優質的尿袋。


    李中堂留給我大清糊窗戶紙太屈才了。


    給我大明當個尿袋實屬大大的合適!


    這位兩千年舊時代王朝終焉中舊式官僚的集大成者,必然可以為大明守護好最好的地主老財和反動文人,然後打包送去爪哇島、婆羅洲的。


    ·


    總而言之,朱富貴對於李中堂是相當重視的。


    冊封李鴻章為唐國公,冊封左宗棠為漢國公,兩份可都是正兒八經的激光彩打聖旨,而不是2塊錢五十張的墨印委任狀。


    這足可見我大明天子的赤誠之心,拳拳之意。


    當然,比起李中堂,朱富貴對於左宗棠左公的心是真的赤忱的。


    雖然據說左宗棠脾氣很臭,但朱富貴是真心歡迎他來大明出仕的。


    隻可惜,雙方並不能達成一致。


    大明目前並不設丞相,而是和前明建國初時一樣,以六部尚書為文臣頂峰。


    不過世殊時異,如今吏部尚書算不上是什麽天官,六部的權柄各有千秋,並無高下之別。


    甚至原本一般的兵部還隱隱位列第一。


    左宗棠提出的條件便是出任兵部尚書一職。


    這被朱富貴拒絕了。


    畢竟左公再是如何天縱之才,那也是與大明體係格格不入的。


    他腹中的文韜武略,在大明極有可能並無土壤。


    朱富貴願意提供給他學習的機會,讓他一邊從軍,一邊參加陸軍大學堂的學習。


    但左宗棠認為這是大明對他的侮辱。


    他就是這樣一個自傲、倔強的人。


    朱富貴也無可奈何。


    至於李鴻章,朱富貴就從來沒有想過吸收進大明的公務員體係了。


    畢竟這貨黑曆史太多了。


    曆史上,李鴻章的江南造船廠是我國第一艘近代化的造船廠。


    可在老李帶頭的任人唯親、上下其手、中飽私囊之下,江南造船廠建成十五年,愣是一艘船沒造出來。


    無奈之下,老李退而求其次,將之改為修理廠。


    可結果這間衙門船廠居然連修船的事情都給辦砸了。


    與之相比,左宗棠主辦的福州船政局,僅僅用了數年時間,就自主研發出了千噸級鐵甲運輸艦“萬年青號”,十年中更是生產大小船隻24艘。


    更不要說,左宗棠抬棺入疆,而李鴻章收著日俄的迴扣在談判桌上為我大清“據理力爭”了。


    足可見,除了為官做人,左宗棠和裱糊匠之間的差距比許多人認知的還要大不少。


    不過朱富貴倒也不能確定,李鴻章會不會和曆史上一樣拉胯。


    畢竟按照經驗,明清之間轉換陣營能力是會自動提升80%的。


    而且朱富貴暫時對直接治理江南這樣盤根錯節的人口稠密區沒有興趣,所以給了唐國公府極大的自治權。


    約等於貼牌工廠。


    給人打工和自己當老板,心態和屁股肯定是不同的。


    想來這一世,李中堂,哦不,李爵爺應該會洗心革麵,重新做人……做好尿袋吧……


    ……


    附:環太平洋時局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