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仁也知道輕重,連忙點頭。


    他如今這個日本王的王位其實也很不穩。


    原因無他,時至今日,有兵有將的德川也破罐破摔,對於睦仁沒有了尊敬,甚至連表麵文章都不願意再做,將睦仁踢到了比皮島更小更偏僻的獐子島上來了。


    終於睦仁的士兵隻有兩百多人。


    可以說,他的生命隨時都有可能被武力剝奪。


    隻不過滿清朝廷出於離岸平衡的考慮,故意冊封兵微將寡的睦仁,而不是掌控絕大部分倭兵的德川慶喜,留給他一個大義的名分。


    可一旦睦仁表現出一丁點想要擺脫清廷控製的意思,那麽很顯然,白綾鶴酒,總有一款會適合他睦仁,而德川慶喜也會非常高興的接過日本王的封號。


    所謂步步驚心,如履薄冰,說的便是如今的局麵。


    睦仁歎了口氣,道:“有公知輔佐寡人,如劉玄德得臥龍鳳雛,實在是蒼天有眼啊!


    不過這飯團寡人不能吃,為了大日本國之複興,今日寡人要辟穀一日,另外……”


    睦仁看了看從布鞋中露出的腳指頭,“另外還請公知請人為寡人納雙新鞋。”


    “嘿嘿,王上,臣正是為此而來!”


    姊小路公知笑著將手中的紙盒打開,隻見裏麵一雙嶄新的靴子鋥光瓦亮。


    不過睦仁一看,又伸手摸了摸,臉色大變:“這靴子質量如此之好,莫非是大明產的靴子?”


    “這鞋是三條君去天津公幹時特意為王上采買的……”


    姊小路公知苦笑道,“天津港,乃是清皇腳下,如今也已經是遍地明貨了。”


    “這明布、明火、明襪、明釘、明灰、明鐵皮……商家不敢像上海那邊明著賣,而用海貨代稱,官府衙門吃了孝敬打點,也不過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明貨質量好,價格又便宜,土貨根本沒法比,就連洋貨,如今也遠不如明貨好賣。”


    “王上,這雙靴子隻要五錢銀子,而且掌櫃的說了,無論是上工拉貨還是下地幹活,一年之中若是破了還能免費調換,這樣的鞋若是不穿,豈不是虧大了?”


    “哦?居然這麽便宜?怕是連本錢和手工都不夠吧?”


    睦仁早已經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少年了,聞言眼睛一亮,大笑道,“喲西!寡人就穿他朱富貴的鞋,不但穿,寡人還穿著跑步,虧死他!”


    惡狠狠地咒罵一句,睦仁頓時覺得神清氣爽,連忙換上了靴子,蹦蹦跳跳幾下,果然十分合腳。


    ·


    勸了睦仁好幾次,他依然不願意吃飯,姊小路公知隻好將飯團藏好,準備中午的時候給自己改善夥食。


    接著,他又看了看天色,對睦仁道:“王上,快點洗漱一下,換上清國的補服,清國上使馬上要來了。”


    “這麽早?”


    睦仁愣了愣,然後歎了口氣道,“中國人有句古話,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希望這一次寡人確實沒有做錯,我日本國也能借助清俄兩國的力量轉危為安,這樣寡人死了也能對得起祖宗了。”


    ·


    睦仁在姊小路公知的幫助下洗漱一番,穿上了清國的郡王服飾。


    說起這郡王補服,睦仁就對該死的朝鮮人恨得牙癢癢的。


    雖說都是委曲求全吧,但好歹日本原先也算是個大國,自己弄個親王服飾總可以吧?


    但偏偏就是這些個朝鮮使節跳了出來。


    在明清時代,朝鮮王也好,越南王也好,其實都是郡王級別(嘉靖之後越南撤王,為從二品的安南都統使)。


    隻不過朝鮮作為首藩,一直都享有親王待遇。


    雖說不待見清國吧,但也不意味朝鮮能眼看著日本和自己並列而無動於衷。


    朝鮮使臣在朝會上據理力爭:“倭人無恥下賤,屢犯海邊,今倭王無德而失其國,如斷脊犬乞憐之態,上國安以親王厚之?”


    滿清對於朝鮮還是有一點期待的,嗯,就像接盤俠相信女朋友不會迴到要求複合的高富帥前男友身邊那樣,有著小小的期待。


    當然了,滿清連接盤俠都不如。


    接盤俠好歹是做狗舔來的,女子有良心可能還念著好,滿清可是趁著人家正牌男友家族破產,直接玩一手rape霸王硬上弓占來的。


    這期待能兌現真是見了鬼了。


    但不管怎麽說吧,麵對朝鮮的抱怨,清廷最終還是隻賜給了睦仁郡王禮服。


    ·


    有一說一,我大清的禮服雖然樣式醜陋,但做工和用料可是很十足的。


    睦仁看著手裏六顆東珠,一顆貓眼石的紅頂郡王帽冠,真想把上麵的寶石扣下來完成軍費。


    據說光是這頂帽子,就值300兩銀子。


    他就想不明白了,明人都已經殺到海上了,這些滿人怎麽就還愛窮講究呢?


    不過這些事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睦仁將紅頂郡王帽帶上,留出一根豬尾巴,以示虔誠。


    很快,他便來到了獐子島上最漂亮的建築,《清日友好交涉通商事宜衙門》前麵。


    在皮島上與幕府將軍對接的是《清日友好交涉軍務事宜衙門》,雖然兩個衙門隻差了兩個字,但意義和重要性完全不同。


    日本流亡政府已經這麽慘了,從京都、江戶帶出來的銀子早就用得七七八八,如今還得指望大清國的遼餉過活,哪裏還有什麽商務事宜好交涉的?


    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吧,至少大半年時間裏,睦仁和他的近臣們還是開發了一點副業的。


    比如說,獐子島,獐子島,島如其名,上麵有不少獐子。


    隻不過島嶼太小,上麵的獐子不但比大陸上的小,而且數量也少,根本無法賣錢,隻能偶爾當做櫻肉來吃。


    好在獐子島的自然資源不止如此,很早便有大臣向睦仁匯報,他們在獐子島的近海發現了許多鮑魚和扇貝。


    鮑參翅肚無論古今中外都是珍饈,睦仁也組織人力進行捕撈,曬幹之後送去天津換銀子。


    不僅如此,睦仁對於水產還相當感興趣,他親自研究,嚐試前無古人的扇貝養殖技術。


    這可能是血繼覺醒,因為睦仁的孫子,昭和戰犯-裕仁就是一個水產研究的天才。


    他先後發表有《相模灣產後鰓類圖譜》《相模灣產海鞘類圖譜》以及《那須植物誌》等著作。


    如果不是請人代筆,或者和朱富貴一樣肆意剽竊的話,裕仁確實是一個為愛發電,且富有才華的水生物研究者。


    這樣的特質也出現在了睦仁身上。


    如今他的養殖扇貝已經到了實驗的關鍵時期。


    而野生捕撈的扇貝,也已經被睦仁送去天津賣了不少錢,換成了日本國複興的資金。


    其實從獐子島去天津是有些遠的。


    獐子島在大連以東不到百裏的地方。


    按理來說去遼東,或者去山東才是最近的。


    不過因為大明轉生的蝴蝶效應,滿清政府早就肝膽俱裂地叫停了柳條邊的開放計劃。


    原本開放柳條邊,鼓勵山東、河北的饑民度過山海關去闖關東,是為了移民實邊,防止沙俄向南滲透,白化整個東北。


    但事到如今,沙俄算個什東西,滿清寧可把東北送給俄國人,也不敢像曆史上那樣,往裏麵放3000萬漢人。


    這是壽星公嫌命長的自殺行為。


    因此,如今的東北,俄國人正在慢慢滲透,但遼東或者說所謂的“南滿”地區依然地廣人稀,睦仁拿著那些鮑魚扇貝也沒地方賣。


    至於說山東,同樣因為清政府沒有像曆史上那樣開放柳條邊,山東的饑民除了一部南下被淮軍賣去大明,大部分都就地變成了撚匪。


    再加上湘軍內部也沒有像曆史上那樣權力支持曾國藩剿匪,因此如今整個山東更亂了。


    這種地方賣軍火和大煙倒是不錯,賣鮑魚還是算了。


    所以最終睦仁還是隻能舍近求遠,去天津賣貨。


    不過就算有這樣小規模的貿易,可《清日友好交涉通商事宜衙門》說穿了,主要的作用還是監視睦仁的。


    下了簡陋的輦車,睦仁覺得自己的眼睛似乎有點發花,腳下也有點發飄,肚子還咕咕直叫。


    睦仁啊睦仁,你僅僅是這樣程度的男人嘛?


    他搖搖頭,甩開侍衛的攙扶,揉了揉胃,正要跨過門檻朝裏麵走去。


    “喲,源睦仁,源王爺,你終於來了!”蒙古王爺索特那笑著走了出來。


    這個蒙古人的矮壯身體,攔在睦仁麵前那是一動不動。


    索特那雖然不是****,但他作為僧格林沁的接班人,大清當今第一武柱國,自然也和僧王一樣,加封了博多勒噶台親王王爵。


    論起身份地位,那可不是睦仁可比的。


    “臣源睦仁,見過索王爺!”


    睦仁本不姓源,但大清國說他姓源,那他自然姓源。


    非但如此,之前因為降格而咬牙切齒的睦仁,此時到了正主之前就好像變了一個人,充分發揚了他孫子裝孫子的特長。


    日後他孫子裕仁可以向麥克阿瑟奴顏卑恭,睦仁自然也能給大清王爺下跪。


    不但下跪,而且動作很熟練。


    睦仁雙膝下跪,以頭搶地,道:“臣祝王爺武運昌隆!”


    見眼前這個倭人國王連“小王”都不自稱,而是自稱“臣”,索特那愈發高興,自己想著到時候自己給他美言幾句,讓這小子抬了旗,以後就能自稱奴才了。


    但無論如何,此行最重要的事情索特那還是不會忘記的。


    索特那雖然個子不高,但可謂膀大腰圓,典型的蒙古人長相,反正就是那種一看就很彪悍的樣貌。


    若不是這尊尊容,他也不會輕易的被朝廷上下一致認為是僧格林沁的接班人了。


    雖然勇武是沒有的,但身大力不虧。


    索特那大手一揮,便如提小雞崽子一般,將睦仁提起,嗬斥道:


    “11月我大清聖母皇太後要過大壽,我主體諒日本國小力疲,獻不出什麽珍寶,故而許你們日本國上賀表一篇,也不知你作得如何了?


    你別看本王一副猛張飛的模樣,但要說詩詞歌賦,倭仁、曾伯涵也未必是我對手,你快快獻上,讓本王審查潤色一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