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莊嚴宣誓:吾自願皈依大明,子子孫孫永遠忠於大明皇室,忠於聖天子朱善(土鱉)及其子孫。


    吾將遵奉國法,武德常備,不離王化,不違詔命,為諸夏複興而奉獻終身。


    天命昭昭,大明永昌,此契此誓,萬世無改!”


    日月金地旗的旗幟前麵,84名通過了歸化考試、政治審查的幸運兒正在莊嚴宣誓。


    宮崎馬也是其中之一。


    他的發音很差,很多時候音節,特別是翹舌音如r音都極其不標準。


    但他還是努力地大聲朗讀,甚至可以說是用力叫喊。


    仿佛要向這天地莊嚴宣告,自己是真正的華夏子民,是大明最忠誠的皈依者。


    宮崎馬淚水模糊雙眼。


    眼前的大明國旗是如此的美麗而莊嚴,是多麽的來之不易,值得自己用生命去嗬護。


    “很好,很有精神!”


    歸化官朝眾人點了點頭,接著,十幾名歸化員腰間掛著精神注入棒,將一盆盆清水放在宣誓人的麵前。


    “此生入華夏,洗去胡虜氣!”


    宮崎馬畢恭畢敬地接過毛巾,在盆中浸濕,然後仔仔細細的擦拭麵孔。


    “熊熊聖火,燒灼汙穢,入我大明,斷去前塵!”


    宮崎馬依照指示,用小火炬點燃案前三根清香,沁人心脾的香氣縈繞鼻尖。


    “注入中華魂,已是大明人!”


    宮崎馬再次恭敬地伸出手掌,任由歸化員用精神注入棒用力打掌心三下。


    ……


    當初歸化司搞的這一套流程,朱富貴非常懷疑他們是按照娶親婚俗整新郎那套搞的。


    不過增加一點儀式感,似乎也沒有什麽問題。


    都是好事兒,朱富貴也就沒有多管。


    時至今日,歸化的流程已經越來越豐滿。


    宮崎馬注定將牢記這豐富多彩,永生難忘的一天。


    手心雖然還火辣辣地疼,但他如今已是一個高貴的大明公民了。


    當走出歸化司的時候,宮崎馬發現天是這樣藍,草是這樣綠,世界是這樣的好看。


    路過富貴百貨公司的時候,他忍不住又瞄了一眼落地玻璃,隻見玻璃反光中的那個少年依然瘦弱,衣裝依然破舊,但身姿卻不知為什麽挺拔了許多。


    這……就是成為大明人的感覺嗎?


    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招待所,惠子早已憑欄遠望,見到兒子歸來,踩著木屐飛奔出來。


    “母親大人,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媽媽知道,媽媽知道你一定能成功的……”


    惠子摟著兒子,眼睛也紅紅的。


    老實說,作為一個三十多歲的婦人,帶著兒子遠渡重洋來到陌生的國度,說是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是當初兒子告訴自己,他被皇軍看重,有可能成為明人,去鳳都念書時那張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住渴望的麵容,惠子是一定不會答應那樣瘋狂的想法的。


    而現在,他終於做到了!


    “媽媽為你驕傲,孩子!”


    惠子捋了捋兒子的頭發,然後問道,“那麽接下來,我們應該怎麽辦呢?趙桑的援金雖然還有很多,但……”


    趙桑就是三師八團的團長趙喜柱,也是惠子母子的引路人。


    趙喜柱目前還留在日本剿滅膽敢違逆大明的頑固匪徒,惠子母子臨走前,他交給了惠子五十元大明寶鈔作為生活費。


    如果知道50大明寶鈔相當於30多兩銀子(約1萬2千多人民幣)的話,惠子是絕對不敢收下這份援金的。


    想到那位熱情開朗,但是麵對洋人惡徒又冷血兇狠的大明軍官,惠子不知怎麽的,居然感到臉上有些發熱。


    “母親大人你放心吧,我有皇家陸軍的推薦信,可以免試入學國子監預科,隻要學習成績優異,就能拿到足夠維持生活的獎學金。”


    宮崎馬沒有注意到母親的異常,興奮地說道,“我聽趙團長說,今年六月萬歲爺會再開恩科,如果我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提前考上大學呢……”


    國子監預科就是國子監附中,是一所初高中的混合物。


    成為國子監預科的學生雖然前途光明,但如今不少年輕人更傾向去念職高。


    這個時代,職高畢業的學生也是各大工廠、部隊歡迎的人才。


    尤其像是輪機修理職業學校,更是被人戲稱為水師中學堂,那裏的學生一畢業,水師就會搶著登門選人。


    而水師的待遇,眾所周知地無比豐厚。


    總得來說,明法戰爭之後,大明必然會吸引到不少思想進步的偽清學子偷渡前來投效。


    不過大明如今人才依然極度匱乏。


    隻要識字,基本上就能跳過小學教育。


    中學課時也被壓縮,隻要能通過考核,就能進入大學學習。


    像宮崎馬這樣十歲左右的孩子,如果基礎好的話,瘋狂跳級進入大學並不是不可能的。


    放在後世,這種做法無異於拔苗助長,不可推崇。


    但在這個火熱的帝國擴張時代,用一到兩代人的燃燒換取民族和國家在曆史機遇期內迅速強大,是正確的選擇。


    看著意氣風發的兒子,惠子笑著點點頭。


    不會她其實已經做好別的打算了。


    比起兒子那虛無縹緲的獎學金,還是自己去工廠做工補貼家用比較保險。


    他們現在一直住在部隊招待所,鳳都的房租可並不便宜……


    在這裏打掃樓道衛生的阿姨也是一名和族女子,惠子曾經向她偷偷打聽過行情。


    雖然交流並不是很愉快,但惠子還是得到了許多有用的信息。


    惠子其實關東嫁去廣島的,而大明的和女基本都是下關、山口這些最正宗的關西人。


    惠子的關東口音受到了排斥。


    為此惠子決定等兒子去念書了,自己就到歸化司報名參加培訓。


    一方麵是為了方便之後找工作,一方麵是學好大明正音。


    雖然因為獨子入籍的關係,惠子是可以選擇申請投靠落戶的。


    不過她依然可以向歸化司申請免費的皇民教育。


    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大明正音學好,到時候看看哪個歐巴桑敢看不起自己。


    就好像內地遊客去到航康,粵語講不好會受到排擠,但如果你能用一口正宗的倫敦腔教訓他們一頓,他們就會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


    世殊時異,但人心還是一樣的。


    有一口正宗地道的大明正音,就是在和女姐妹群中最高級的身份象征。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