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曹妃甸。


    皇家第二造船廠,會議室。


    大明雖然不缺港口,新濟、新滬更是兩個優秀的良港,但是論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防禦的可靠性,依然沒有任何一處地方能比得上新津-新曹妃甸地區。


    這是後世美軍證明過的,這是一座能夠同時停泊五艘以上航母,並且嚴密設防的不可攻破之港。


    無論是陸地上的朱奇諾防線,還是沿岸與離島上的各處炮台,大明在這裏投入了海量的資源。


    因此,不但皇家海軍總部、皇家水師大學堂等海軍的機要部門坐落於此,皇家第一造船廠也同樣位於新津。


    而且在去年年底,比第一造船廠規模更大的第二造船廠,也在新曹妃甸島上竣工投產了。


    無論一船還是二船,他們的重要性明顯要高出新鳳皇家手表廠、新鳳皇家自行車廠之類的皇營單位。


    後兩家工廠的廠長和皇家督查,行政級別都隻有正七品,相當於縣處級。


    而一船、二船的廠長和皇督,品級則高達從三品,相當於廳級了。


    從中足可見朝廷對於造船業的重視。


    當然,這也得益於《明皇告萬國詔書》發表後,大明內部所有官員的品級都提升了一波的緣故。


    《明皇告萬國詔書》一經發表,即代表大明不再向世界掩飾身份。


    這意味著,偽清朝廷也有可能得知大明的存在。


    雖然以朱富貴對1860年代偽清朝廷的理解,他們神經多半是要慢全世界半拍,但迴過神來也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無論情願不情願,大明的將官遲早要與偽清朝廷接觸,為故國人民所知的。


    這時候,大明官員這邊品級太低不是一件好事,會顯得朝廷寡恩。


    雖然大明內部的官員不會這麽想,他們都知道大明的俸祿有多香,可華夏故土的官吏和百姓不知道啊!


    中國老百姓還是喜歡做官的,也對官居一品有某種向往。


    一聽大明全員五六品,肯定不利於統戰的工作。


    當然,過猶不及。


    濫封濫賞同樣會造成官爵貶值,給人一種草台班子的感覺。


    太平天國就是典型的反麵例子。


    如今大明坐擁國土八十萬,至少約等於南唐了,適當提高官員品序也是正理。


    例如工部尚書王傑,便依明製為正二品。


    左侍郎耿俊華則為從二品。


    所以同屬於工部,一船二船領導的品序達到從三品,自是相當不凡。


    當然了,正二品的王尚書原本就是給湖北將軍錘火器的老師傅,這幾位大明副廳級高官同樣也不是什麽高大上的出身。


    比如二船的皇家督查,便是朱富貴陛下原來的司機,錦衣衛出身的江燁,如今隻是一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


    他經過國子監幹校班三個月的培訓,便空降到了皇家第二造船廠,代天子以督查工廠的生產。


    雖然不懂生產,但江燁專門培訓了政工與紀檢的相關能力。


    他除了監督工廠的廉潔程度,更重要的是要在工廠中直接宣傳天子的恩澤,訓練武裝隊,隨時做好武裝保衛朱大帥的準備。


    同時江燁還要每過三個月需要入京麵聖,向萬歲爺匯報相關工作,接受最新最高的指示。


    而江燁的搭檔,皇家第二造船廠的廠長則是從一船調撥來的技術骨幹,是一位三十多歲的造船師傅。


    而這位郭師傅兩年前還是個在太湖邊造漁船的木匠。


    總得來說吧……我大明群臣雖然群星歸位,但還是相當接地氣的。


    此時,兩家皇家造船廠的高官幾個,就正在畢恭畢敬的聆聽天使上諭。


    “萬歲爺說一個數——98萬!”


    伊藤博文手捧著文件,站在一船、二船兩個船廠領導班子麵前,用盡量標準的漢音說道:“在8月之前,必須實現大明總人口突破98萬的目標!諸君,這是萬歲的期許,也是帝國的宏圖!”


    到底是曆史上的遠東俾斯麥,自從伊藤博文成為秘書之後,朱富貴處理政務輕鬆了很多。


    在之前的大封賞中,伊藤博文也終於撈到了一個如黃門令的正式編製。


    就像如夫人不是夫人,同進士不是進士一樣,如黃門令同樣也不是黃門令。


    否則朱富貴就不得不把伊藤博文那3厘米的醜物給割掉了。


    畢竟黃門令是兩漢時宮中內侍,是與皇帝親近的宦官。


    黃門令是隻有六百石,相當於七品的小官。


    但自古以來,皇帝身邊的近臣,江湖地位自然不是用品級可以直接反應的。


    如黃門令伊藤博文宣讀完萬歲爺的口諭之後,船廠四人連忙請他在會議室上座。


    第一造船廠廠長顧老幺是四人當中資曆最老的,也是大家的主心骨,他小心翼翼地說道:


    “伊藤先生,如今往返在太平洋上的船隊已經有三支半了,一個月能運迴將將四萬人,到拔月份,那就是6個月。


    四六廿四,加上如今大明這三十萬人,也就五十四萬,尚有缺口四十四萬。


    以我的估計,想要補上這缺口,非得陸續再造十支船隊不可……這……這可如何能做到啊!”


    顧廠長說完,二船廠長郭雲也連連點頭,顯然很是讚同老廠長的說法。


    “諸位不必擔憂!”


    伊藤博文喝了一口茶,笑道:“萬歲爺乃當世聖君,豈能令老哥哥們做那無米巧婦?萬歲爺已經命令戶部足款足員,把你們兩廠的員額補滿,將閑置的那些船塢用起來,大幅度擴大產能!”


    “哦,原來如此!”


    顧、郭二人連忙各自掐指算了算,然後又都搖頭,“不行啊,伊藤先生,便是將所有船塢用足,亦無法滿足需要。


    如今新魯建設方興未艾,新蘇剛剛納入版圖,百廢待興,眼看著新浙、新閩、新粵也馬上要成為大明國土,這些地方要建設,非得大造近海船隻不可。


    算上這些訂單,依然會有很大的缺口啊!”


    伊藤博文再次搖頭道:“無妨,這些雜事諸位老哥就無需多慮了,萬歲爺也已經有了安排,你們隻要努力將水師衙門的訂單做好即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南說書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南說書人並收藏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