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會議時間到了還沒有看到女王陛下時,心裏是忐忑的。這麽多年,女王陛下無論是開會還是召見,說好的時間就不會有差池,這一次是怎麽迴事呢?難道事情真的很嚴重?


    瑾寧進入會議大廳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會場內的人都在沉默思索的樣子。知道他們在想什麽,但是瑾寧並不打算解釋什麽。直接走進會場的上座,坐下。


    “這一次召集大家前來,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眾人聽到這個馬上正襟危坐,認真聆聽,生怕自己錯過了什麽大事。


    “華夏帝國建國已經二十年了,這二十年,華夏的成就離不開在座各位的兢兢業業,在此我謝謝各位對我這麽多年的支持。”說完瑾寧深深地對著在場的人鞠了一躬 。


    會場上的人開始聽到女王陛下誇獎他們的話剛舒了一口氣,但是聽著聽著就越來越不對勁,最後陛下還給他們鞠躬了!嚇得他們趕緊起來對著瑾寧行了大禮。


    瑾寧看到他們的反應都笑了笑,抬手道“都起來。你們這樣我怎麽宣布啊?”


    所有的人隻好從地上起來,坐在座位上,挺直背脊,認真聽著。


    “我宣布,從今天開始,我退位!華夏將從帝王轉政變成總統共和製度,立法、行政、司法權力相互獨立相互製約。隨後由影一負責組織成立國會,第一任總統由影一來擔任。具體的製度和措施我已經擬好,稍後將分發到你們的手中。我將徹底廢除帝製,還政於民,並且總統任期不超過十年,從今天開始實行。”


    在場的人聽到女王陛下的話,腦子都快炸了。這,女王陛下是自己把自己給廢了?推行了什麽總統共和製?還讓影一大人當下一任的總統?


    這些信息充斥著他們腦子,現在思緒是一片混亂,看看女王陛下,在看看影一大人,手足無措。


    而影一也讓瑾寧的話嚇懵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女王陛下是不是在試探自己?但是看現在陛下的表情和狀態一點也不像啊?


    難道女王陛下真的是像退位?想著最近女王陛下的不同尋常之處,繞是他見貫了大場麵現在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隻能起身,往地上一跪,重重地一磕“請陛下三思。屬下誓死追隨陛下,無論陛下是何身份,請允許屬下隨侍左右。若是陛下想退位,屬下可以跟隨陛下隱居。至於這總統職位還是能者居之,屬下無能,請陛下恕罪!”


    一旁的官員見到影一拒絕接受總統之位,也開始跪地請求,“請陛下三思,華夏不能沒有您。”


    瑾寧在提出退位的時候也想到了影一和眾人的反應,但是這些並不能阻止她退位的決心。華夏的帝製始終是製約其發展的一個因素,以前是為了更好地掌控華夏,現在的華夏已經可以自己前行。而且自己當了二十年的女王,實在是不想再當了。自己也不想成親,沒有繼承人,這領導權遲早也要交給別人,不如趁現在交給影一。


    最重要的是因為自己常年飲用空間裏的泉水,和修煉異能,壽命總比一般人要長許多。這十年間自己的變化很小,很十年前比較就是氣質變得成熟了。若是再繼續當這個女王留在這裏,估計以後會被人圍觀。自己已經想好了,等自己卸去這些工作,就可以遊便天下,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所以瑾寧對於影一的推辭並沒有放在心上,整個華夏最合適的總統人選就是影一了。瑾寧召來了人,將自己退位的詔書召告天下,然後將自己整理的總統共和製的資料交給眾人便不顧眾人的挽留,離開了會場。


    終於完成自己最後一步計劃的瑾寧心裏的重擔終於不見了,迴宮殿的路上步伐都透著輕快,之前她就已經準備好了東西,等宣布完,自己就可以悄悄地離開 ,防止影一他們堵住自己。


    而偷偷離開的瑾寧不知道她的一紙詔書在華夏乃至整個世界帶去了怎樣的風暴。


    華夏的民眾看到貼出來的告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女王陛下這些年來政績卓越,將華夏從一個荒地變成一個世界強國,怎麽可能說退位就退位?沒有了女王陛下的華夏還能像以前一樣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嗎?而當年從華夏建立前就跟隨女王陛下的民眾聽聞消息心中大慟,紛紛前往女王宮殿前痛哭,跪求女王陛下不要拋下他們。但是他們去到的時候,宮殿的人說女王陛下已經離開了。


    在華的外國人接到這個消息都覺得這是個假消息,華夏現在的實力已經是世界最強,又有誰能放棄這唾手可得的權利呢?但是當看到街道上痛哭的人群,他們才知道這是真的。了解到女王的退位是為了還政於民,為了華夏以後的發展,心中是複雜而又欽佩的。有多少人能為了國家做到如此地步?消息傳到各國,也是引起震動。


    影一趕迴宮殿的時候隻在書房發現了一封信,而人早就走了。無奈之下,影一隻能接下了這個攤子,畢竟要是自己也一走了之,華夏可就真的亂了。


    就這樣,華夏帝國變成了華夏共和國,從封建帝製變成了民主共和製。在曆史研究中認為,華夏的政體之所以能和平過渡,這是由於女王陛下為了民主事業放棄了權力,成就了華夏的民主。


    但是女王陛下在退位之後便離開了華夏,有其他國家記載,女王陛下曾經出現在他們的國家,一如十八歲時候的容貌。曆史學家研究後發現,其實女王陛下在退位之後走遍了大江南北,有人在英國看到過她,有人在大清看到過她,但是官方的消息卻不再出現過。


    而華夏的人民為了歌頌這位一手創建了華夏卻為了華夏的未來主動退位的女王,在蒼龍市的廣場建了一個女王巨大的雕像,同時女王宮殿一直保存完好,供後人參觀。


    華夏女王的退位讓當時的整個世界震驚,紛紛派人前來華夏求證。但是華夏官方亦是隻能將女王的旨意頒布,同時按照女王的吩咐,將華夏變成民主共和製,讓民主的意識傳遍整個華夏。


    據後世記載,華夏是第一個擁有民主意識的國家,也是唯一一個由帝王主動退位建立起來的民主國家。可以說華夏的今天都是當時的女王陛下的正確引導。


    華夏按照女王陛下的規劃藍圖,一步一步地走向世界之巔,成就了一個世界第一強國。以至於在後來一戰和二戰中沒有一個國家敢招惹華夏,而華夏的發展更是讓陷入戰爭的國家望塵莫及。


    受到華夏影響最深刻的當屬大清國,在女王陛下當政的時候,女王陛下曾就r國問題到達大清協商。雖然過程火花不斷,但是最終兩國達成協議,在大清開設通商口岸等。以至於華夏的民主思想通過商貿等流傳到大清,使得一批進步人士為了大清人民的民主奔走唿喊,後來的各種民主思□□湧而出,為這個封閉了上百年的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世宗時期受華夏的影響對軍事的改革以及努力吸取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知識讓當時的清朝扭轉了積弱的局麵,在後來一戰時麵對歐洲各國的侵略時更是以超強的實力打敗了外國的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後來的清皇室以君主立憲的方式保留了清皇室,樹立人民主權,打破了這片土地幾千年來的封建□□製度,為其以後成為世界強國之一做了基墊。


    談到清朝,人們就不得不說起清世宗和華夏的女王陛下關係匪淺。據史料記載,華夏的女王陛下原本是大清滿洲人,聖祖母家佟家所出。後流落在外,建立了華夏帝國。而幼年時期的女王陛下和世宗皇帝則以表兄妹相稱,二人關係交好,在世宗的迴憶錄中有諸多關於女王陛下的記載。


    女王陛下直至退位前一直都是未婚,所有後人對於其原因都進行了猜測,大部分人認為是女王陛下與世宗皇帝關係不單純,很多小說、電視劇更是以此為原型虛構了女王陛下與世宗皇帝的故事。但是經過史學家的研究,發現二者根本不可能會有什麽故事發生,一切都是後世人的胡編亂造。


    但是不得不說世宗皇帝在離世前交代乾嘉皇帝要單獨葬在皇陵,不與後宮中任何人合葬包括當時唯一的皇後孝敬憲皇後,這一切讓後世有了諸多猜測。


    第83章 四爺番外


    第一次遇到她是在酒樓裏,那個小小的身影在和自己的哥哥說著給阿瑪和額娘買了什麽禮物。從話語間知道了今天是她的生辰, 所以由哥哥帶著上街逛逛。但是自己的生辰卻要送別人禮物, 這倒是第一次見。


    縱然是後來知曉了皇阿瑪和自己的身份依然那麽坦然自若, 以六歲的年紀實屬難得。所以在後來額娘提起她的時候自己才會提議讓她進宮陪額娘。若是她知道這是自己的主意,估計會離自己遠遠的吧?


    不過就算是她不知道, 對自己她也是疏離的,所以進宮那麽久自己都很少再遇到她, 就算在額娘處遇到也是一副規規矩矩的樣子。


    這副乖巧恭謙的樣子不知道騙了多少人,直到那天,皇阿瑪對她的騎射進行考校。那一身紅色的騎馬裝, 手持鞭子, 亭亭玉立的樣子每每出現在自己的夢中。那天的她褪去了偽裝,傲氣凜然, 英姿颯爽, 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但是我知道,她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隻是善於偽裝。


    結果意料之中的, 她也在南巡的名單之中。一路上吃著她做的各種點心, 還有各種奇思妙想,讓人刮目相看。還有那天晚上在月下她所說的話, 果然有些東西窮極一生也無法得到。


    後來在靈隱寺的事情讓這丫頭在自己麵前遇刺, 看著殷紅的血跡心裏沒由來地慌了。抱著人, 輕飄飄的,手上還有餘溫, 心中平靜不少,等到太醫說並無大礙後才放下心。


    匆忙之下迴到了皇宮,她依然是那個恭謹和順的佟格格,即使在自己生辰的時候送了自己雕刻的擺件,但是我知道,這隻是禮貌罷了。本想著以後一定能拉近彼此間的關係。不曾想,傳來的竟是她得天花後去了的消息。


    那種感覺就像是丟失了什麽重要的東西,再也找不迴來了。渾渾噩噩中,和之前所中的毒一起爆發,病入膏肓。


    渾噩中耳邊不斷地響起她曾經說過的話,對了,自己要查清楚這件事情!她不可能無緣無故地染上天花,但是一直都是一無所獲。


    後來自己開始慢慢地將這些都埋藏起來,不再想起。隱忍,恭順,成了自己生活的全部。


    一直到被派往r國,見到那個熟悉的人,卻總是想不起來。但是當所有埋藏已久的東西被挖掘出來的時候,那些曾經不知道是什麽的感覺此刻卻清晰無比,但是注定了沒有結果。


    之後的種種也明確了她對自己無意。好一句帝王無心,她確實無心,等自己也成為帝王的時候更能明白此中深意 。隻是我的心從來都不在我這裏。


    那一年收到了她讓人送來的東西,潛退了所有的人,細細地摩擦著那個禮盒遲遲不敢打開。鼓起所有的勇氣打開了盒子,裏麵是一封信和四本書。


    這幾本書有些怪異,有兩本是手抄的,字跡可以看出是她的字,而另外兩本的字總是缺胳膊少腿的,並且不像是用墨寫出來的。


    帶著這些疑問打開了那封信,才知道她已經退位並且離開了華夏,離開前讓人送了這些書籍給自己。因為這些書籍是她意外所得,裏麵的字經過她的對比已經翻譯好,而內容卻是未來大清的走向,被外國侵略,喪權辱國,這就是大清的未來嗎?


    看著譯本上那一條條屈辱的條約和一件件讓人不恥的行徑,胤禛覺得自己一定要改變這一切,否則自己將無顏麵對列祖列宗。幸好,自己的嫡子弘暉還在,好好□□一番總比那個好大喜功的敗家子強。


    在之後的日子裏,我日夜不綴地推行改革,一刻都不曾讓自己停下來。為了改變這些難堪的未來,也為了不讓自己空閑下來想起一些本該遺忘的事情。


    看著大清的一點一點改變,心裏是欣喜的,但是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身體的日漸衰敗。


    看著跪在床邊的一群人,胤禛知道自己恐怕大限已到,想起了多年前那個紅色的身影,不知她現在在哪裏。恐怕這最後一麵也見不上了,但是想來她應該過得不錯。


    這些年各地不斷地傳迴她的消息,聽說她那個屬下當了幾年的總統後毅然請辭,追隨她而去。當初收到消息的時候自己心裏五味雜陳,羨慕嫉妒,還有無奈。自己做不到拋下這一切,也許她說的是對的,在自己心裏有比她更重要的東西。但是,希望來世自己不用再背負這些,能灑脫地追求自己想要的。


    “弘暉。”


    “皇阿瑪,兒臣在呢。您想要什麽?”弘暉看著自家虛弱的阿瑪,連忙應聲道。


    “朕知道這是快要不行了,等朕走了,你把朕獨自葬在西陵,朕不要任何人與朕葬在一起,包括你皇額娘,否則朕難安!”


    聽到自家皇阿瑪的話弘暉感到很為難,自古的祖製都是正妻合葬,但是皇阿瑪的話自己又不能違逆。


    “朕想自己一個人走,這樣來世見到她的時候,也是獨自一人……隻希望她不要躲開我。”


    弘暉聽著皇阿瑪的話泣不成聲,連忙答應“兒臣遵旨。皇阿瑪您別說了,您過段時間就會好的。”


    胤禛聽到弘暉答應了,微微一笑,仿佛迴到舊時,紅色的身影,璀璨的星空……來世,我隻想要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之女王陛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滄海化秋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滄海化秋水並收藏清穿之女王陛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