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十五年,正月,李淵著李孝恭、柴紹、長孫順德、好生防守,定要以十一萬軍,嚴守漢中、武都一帶,與大散關屏障。
又撥給老將屈突通、李神通、李神符三萬軍,與他們原本四萬軍一起,湊足七萬,令其鎮守武關,藍田關,上洛郡一帶。
再令大將劉弘基、李靖、獨孤峰、獨孤盛,領兵八萬,死守潼關。
又令李元吉、武士彠、段誌玄、裴寂,領兵八萬,收縮防線,鎮守蒲津關。
就此四路齊守,穩踞關中。
………………
而在河北……
恆山郡,真定城。
手扶劍柄,登上東門城樓,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冬日凜冽的寒風,激得他精神為之一振,凝神朝外望去。
殘陽如血,西風咧咧,寒冷刺骨。
而比西風更讓人心寒的,是城外密密麻麻,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的夏軍營寨,站在城牆上的將士,望著這樣的景象,很容易升起雜念,心生漸漸會悲觀絕望……
李世民身材中等偏高,長得十分壯實,沒有一絲文弱之氣,相貌雖不算俊美,但五官端正,臉型瘦長,顯得他英氣勃勃,尤其一雙眼睛清澈明亮,格外炯炯有神,目光銳利機敏但又不失寧靜,使他有一種同齡人中少有的睿智。
他已決定駐軍固守真定,以疲竇建德之夏軍,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策……
遠處,夏軍大營內,漸漸有了動靜……
而且這動靜越來越大,營盤中飛塵漸起,隻見各色旗號在寒風中揮舞,竟然令人感到一種奇怪的美感。
李世民眯了眯眼,果然,在塵土飛揚中的轅門打開後,看到夏軍的騎兵如水中穿梭的遊魚一般,爭先恐後,魚貫而出。
夏軍速度並不快,在將領們的嗬斥聲中維持著隊形,一時間馬嘶聲此起彼伏,馬蹄聲響成一片,在死寂一片的戰場上顯得無比的嘈雜……
“讓弓箭手準備。”李世民朝身旁一招手,冷靜的發布著命令。
心中默默估算對方的人數,看樣子這一批打頭陣的騎兵,至少在五千左右,從轅門出來之後排成十數個密集的方陣。
“傳令給城下營寨,許尉遲敬德臨機處置。”李世民語氣淡淡道。
“諾。”甲士應諾而去。
“踏踏踏……”真定城外,夏軍騎兵開始策馬前行,逐漸由走馬而快馬,由快馬而奔馬,千馬奔騰奇急而來!
蹄聲如雷,旌旗飛卷,刀槍如林的氣勢,讓人隻覺得心頭狂跳,不由自主跟隨著馬蹄踩踏聲咚咚急跳。
而城頭,麵對著密密麻麻,挾風雷之勢狂飆突進的夏軍鐵騎,便是城頭上守衛的勁卒都臉色微白,用力握著刀槍的手指節已然發白,青筋暴露。
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在滿天狂暴飛揚的塵土中,那些揮動長矛的夏軍騎兵,仿佛自雲端衝下來的殺神一般!
風雷席卷而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城門外,尉遲敬德據守的營寨。
這是個硬寨,粗大的圓木用鐵鉤相互交錯,搭成一丈高的寨牆,牆外堆滿了拒馬、埋下了竹簽,而四處縱橫交錯的絆馬索,正隨著地麵的震動而抖動……
撲簌簌地塵土自寨牆上紛紛滑落,填在圓木之間的泥土,竟然被震出無數細小的裂縫,如龜紋般向四處延伸。
敵騎愈發近了,馬蹄聲震耳欲聾,寨牆仿佛飄蕩在狂風中的小船搖搖欲墜。
敵騎更近了,似乎能看到頭盔下那些年輕而彪悍的麵孔,冰冷的眸子裏閃爍的,是無窮無盡的嗜血殺意!
李世民輕輕拍了拍城頭上,那寒氣冰人的磚石,忍不住讚道:“當真是侵略如火,好一支鐵騎!”
然而下一句話,就變的冷酷無比:“傳令,弓箭手齊射!”
早已經搭箭在弦的弓箭手們,用力扣緊了弓弦,箭頭隨著弓弦逐漸緊繃時發出的咯吱聲,逐漸指向天空,緩慢而堅定地向後方移動……
“放!”隨著連續不斷,此起彼伏的斷喝聲,無數鋒利狹長的箭頭,帶著離弦後顫動不止的箭杆,向灰蒙蒙的天空飛掠而去。
點點寒光,無數白羽,組成了密集的箭雨在空中劃出無情的曲線,向著高速衝鋒的夏軍鐵騎急速墜落。
………………
益州,蜀地,因春秋時有巴國與蜀國同立於此,又稱巴蜀,自古就有劍閣和漢中之守,夔門和三峽之險,易守難攻。
漢中,美譽“漢家發祥地”,北倚秦嶺、南屏大巴,中部是漢中盆地。由於其入蜀門戶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必是秦蜀二地激烈爭奪的地區。
武都郡,曆代不一樣,在上古是屬於益州,卻多次演化,時而從屬秦地,時而又變換體製,也算要地。
迎著微微帶暖,卻驅散不走山中寒意的陽光,宋缺立於一座孤峰,遠遠眺望著坐落在穀地中的城池,望向在蜿蜒盤旋山路上跋涉的漢軍。
他已在道路上奔波勞碌了半個月,自領軍行過巴蜀和漢中交界處的劍門關後,在微寒的初春裏,一路行來,經過大大小小戰役,終在偏師原巴盟四首領,如今巴蜀軍的四位將軍擊破武都郡後,將李唐主力擊退至漢中縮守……
而現在,終已是接近了南鄭城。
“所以說,山路長而窄,彎繞頗多,不過隔著一重山,就要多走幾程,大軍行進不好走啊……”宋缺心裏暗道。
屹立良久,宋缺沿山道走下山峰,跨上戰馬,迴到了漢軍隊伍,隨著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軍而去……
………………
李世雷喘著粗氣抹了抹嘴角的血跡,所立城頭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死屍和傷兵,然而到底又將魏軍的進攻打退……
直起身,李世雷舉戟向城下大聲吼道:“瓦崗奴!敢來戰否?”
他雖然身高隻有七尺,但聲音洪亮,在城頭上遠遠傳出,引得守軍一片應和之聲:“瓦崗奴,敢來戰否?”
這叫李雷世的大將,滿身浴血,三十餘歲,身材高大魁梧,長一張方臉,滿臉刺胡,顯得十分威猛,手提一支重約七十斤的青龍戟,屹立城頭瘋狂唿喊!
金汁的惡臭裏,器械燃燒的濃煙之中,隻見李世雷如同厲鬼一般,兇神惡煞,在城頭上跳蕩辱罵,肆意狂叫。
城下徐世績立在營中,眉頭緊蹙,心中暗自歎息:‘攻打蒲津關已有一月有餘,至今未有寸進……’
不知怎的,徐世績心裏漸漸有些不安……
………………
ps:今天看有人說質量比以前低一點了,細節這些比以前處理的淡,加上劇情在進展下風格有些改變,懷疑換作者了……
真是誇張的說辭……但確實是實話,我承認,質量確實下降了些,我隻能章尾ps解釋一下了。
就以前吧,我有一點存稿的,所以基本上是遊刃有餘寫下來的,現在沒了,我又是兼職,又是第一次寫書,以前也從沒有接觸過寫作的,很多東西很陌生,也還在摸索,所以有時候,是會有些問題的。
先說下劇情,比方說吧,第二卷到了尾聲,避不可免的會出現浩大的戰爭場麵,我耗心力用心思寫是可以寫出來的。
但太累了,又花時間,說個實錘話吧,本來玄幻把戰爭寫到這一步就夠了,再詳細就是曆史架空了,本來就很少有人在玄幻寫這些的,或者說沒法寫,大多數讀者也無法接受一直看這個的,所以隻能選擇性的寫,隻能跳,隻能取舍,對有些想看詳細戰爭場麵的讀者大大,我也隻能說很抱歉。
而最近的寫作風格吧,很多方麵的略寫,與我原本的細膩風衝突了,這是個客觀的事實,但到了第二卷主線的後期,又是個必然出現的情況,所以這是個兩難。
主要,我並不是全職作者,也有自己的事,也就業餘時間寫寫書的,平日裏也已經很努力在寫了,也可謂是絞盡腦汁,思慮再三,殫精竭慮了。
嗯,就很用心,但萌新就是萌新,第一次寫書是會有些問題的,希望大家多多諒解,多多寬容,多多支持吧。
最後,還是關於劇情,現在收線已經非常明顯了,相信大將都看得出來,我隻能說,我盡量在三四章內完成收官,進入下一卷吧,那樣讀者大大你們的接受度,應該會好很多。
又撥給老將屈突通、李神通、李神符三萬軍,與他們原本四萬軍一起,湊足七萬,令其鎮守武關,藍田關,上洛郡一帶。
再令大將劉弘基、李靖、獨孤峰、獨孤盛,領兵八萬,死守潼關。
又令李元吉、武士彠、段誌玄、裴寂,領兵八萬,收縮防線,鎮守蒲津關。
就此四路齊守,穩踞關中。
………………
而在河北……
恆山郡,真定城。
手扶劍柄,登上東門城樓,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氣,冬日凜冽的寒風,激得他精神為之一振,凝神朝外望去。
殘陽如血,西風咧咧,寒冷刺骨。
而比西風更讓人心寒的,是城外密密麻麻,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頭的夏軍營寨,站在城牆上的將士,望著這樣的景象,很容易升起雜念,心生漸漸會悲觀絕望……
李世民身材中等偏高,長得十分壯實,沒有一絲文弱之氣,相貌雖不算俊美,但五官端正,臉型瘦長,顯得他英氣勃勃,尤其一雙眼睛清澈明亮,格外炯炯有神,目光銳利機敏但又不失寧靜,使他有一種同齡人中少有的睿智。
他已決定駐軍固守真定,以疲竇建德之夏軍,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策……
遠處,夏軍大營內,漸漸有了動靜……
而且這動靜越來越大,營盤中飛塵漸起,隻見各色旗號在寒風中揮舞,竟然令人感到一種奇怪的美感。
李世民眯了眯眼,果然,在塵土飛揚中的轅門打開後,看到夏軍的騎兵如水中穿梭的遊魚一般,爭先恐後,魚貫而出。
夏軍速度並不快,在將領們的嗬斥聲中維持著隊形,一時間馬嘶聲此起彼伏,馬蹄聲響成一片,在死寂一片的戰場上顯得無比的嘈雜……
“讓弓箭手準備。”李世民朝身旁一招手,冷靜的發布著命令。
心中默默估算對方的人數,看樣子這一批打頭陣的騎兵,至少在五千左右,從轅門出來之後排成十數個密集的方陣。
“傳令給城下營寨,許尉遲敬德臨機處置。”李世民語氣淡淡道。
“諾。”甲士應諾而去。
“踏踏踏……”真定城外,夏軍騎兵開始策馬前行,逐漸由走馬而快馬,由快馬而奔馬,千馬奔騰奇急而來!
蹄聲如雷,旌旗飛卷,刀槍如林的氣勢,讓人隻覺得心頭狂跳,不由自主跟隨著馬蹄踩踏聲咚咚急跳。
而城頭,麵對著密密麻麻,挾風雷之勢狂飆突進的夏軍鐵騎,便是城頭上守衛的勁卒都臉色微白,用力握著刀槍的手指節已然發白,青筋暴露。
整個大地都在為之顫抖!在滿天狂暴飛揚的塵土中,那些揮動長矛的夏軍騎兵,仿佛自雲端衝下來的殺神一般!
風雷席卷而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城門外,尉遲敬德據守的營寨。
這是個硬寨,粗大的圓木用鐵鉤相互交錯,搭成一丈高的寨牆,牆外堆滿了拒馬、埋下了竹簽,而四處縱橫交錯的絆馬索,正隨著地麵的震動而抖動……
撲簌簌地塵土自寨牆上紛紛滑落,填在圓木之間的泥土,竟然被震出無數細小的裂縫,如龜紋般向四處延伸。
敵騎愈發近了,馬蹄聲震耳欲聾,寨牆仿佛飄蕩在狂風中的小船搖搖欲墜。
敵騎更近了,似乎能看到頭盔下那些年輕而彪悍的麵孔,冰冷的眸子裏閃爍的,是無窮無盡的嗜血殺意!
李世民輕輕拍了拍城頭上,那寒氣冰人的磚石,忍不住讚道:“當真是侵略如火,好一支鐵騎!”
然而下一句話,就變的冷酷無比:“傳令,弓箭手齊射!”
早已經搭箭在弦的弓箭手們,用力扣緊了弓弦,箭頭隨著弓弦逐漸緊繃時發出的咯吱聲,逐漸指向天空,緩慢而堅定地向後方移動……
“放!”隨著連續不斷,此起彼伏的斷喝聲,無數鋒利狹長的箭頭,帶著離弦後顫動不止的箭杆,向灰蒙蒙的天空飛掠而去。
點點寒光,無數白羽,組成了密集的箭雨在空中劃出無情的曲線,向著高速衝鋒的夏軍鐵騎急速墜落。
………………
益州,蜀地,因春秋時有巴國與蜀國同立於此,又稱巴蜀,自古就有劍閣和漢中之守,夔門和三峽之險,易守難攻。
漢中,美譽“漢家發祥地”,北倚秦嶺、南屏大巴,中部是漢中盆地。由於其入蜀門戶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南北交通要道,必是秦蜀二地激烈爭奪的地區。
武都郡,曆代不一樣,在上古是屬於益州,卻多次演化,時而從屬秦地,時而又變換體製,也算要地。
迎著微微帶暖,卻驅散不走山中寒意的陽光,宋缺立於一座孤峰,遠遠眺望著坐落在穀地中的城池,望向在蜿蜒盤旋山路上跋涉的漢軍。
他已在道路上奔波勞碌了半個月,自領軍行過巴蜀和漢中交界處的劍門關後,在微寒的初春裏,一路行來,經過大大小小戰役,終在偏師原巴盟四首領,如今巴蜀軍的四位將軍擊破武都郡後,將李唐主力擊退至漢中縮守……
而現在,終已是接近了南鄭城。
“所以說,山路長而窄,彎繞頗多,不過隔著一重山,就要多走幾程,大軍行進不好走啊……”宋缺心裏暗道。
屹立良久,宋缺沿山道走下山峰,跨上戰馬,迴到了漢軍隊伍,隨著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軍而去……
………………
李世雷喘著粗氣抹了抹嘴角的血跡,所立城頭上一片狼藉,到處都是死屍和傷兵,然而到底又將魏軍的進攻打退……
直起身,李世雷舉戟向城下大聲吼道:“瓦崗奴!敢來戰否?”
他雖然身高隻有七尺,但聲音洪亮,在城頭上遠遠傳出,引得守軍一片應和之聲:“瓦崗奴,敢來戰否?”
這叫李雷世的大將,滿身浴血,三十餘歲,身材高大魁梧,長一張方臉,滿臉刺胡,顯得十分威猛,手提一支重約七十斤的青龍戟,屹立城頭瘋狂唿喊!
金汁的惡臭裏,器械燃燒的濃煙之中,隻見李世雷如同厲鬼一般,兇神惡煞,在城頭上跳蕩辱罵,肆意狂叫。
城下徐世績立在營中,眉頭緊蹙,心中暗自歎息:‘攻打蒲津關已有一月有餘,至今未有寸進……’
不知怎的,徐世績心裏漸漸有些不安……
………………
ps:今天看有人說質量比以前低一點了,細節這些比以前處理的淡,加上劇情在進展下風格有些改變,懷疑換作者了……
真是誇張的說辭……但確實是實話,我承認,質量確實下降了些,我隻能章尾ps解釋一下了。
就以前吧,我有一點存稿的,所以基本上是遊刃有餘寫下來的,現在沒了,我又是兼職,又是第一次寫書,以前也從沒有接觸過寫作的,很多東西很陌生,也還在摸索,所以有時候,是會有些問題的。
先說下劇情,比方說吧,第二卷到了尾聲,避不可免的會出現浩大的戰爭場麵,我耗心力用心思寫是可以寫出來的。
但太累了,又花時間,說個實錘話吧,本來玄幻把戰爭寫到這一步就夠了,再詳細就是曆史架空了,本來就很少有人在玄幻寫這些的,或者說沒法寫,大多數讀者也無法接受一直看這個的,所以隻能選擇性的寫,隻能跳,隻能取舍,對有些想看詳細戰爭場麵的讀者大大,我也隻能說很抱歉。
而最近的寫作風格吧,很多方麵的略寫,與我原本的細膩風衝突了,這是個客觀的事實,但到了第二卷主線的後期,又是個必然出現的情況,所以這是個兩難。
主要,我並不是全職作者,也有自己的事,也就業餘時間寫寫書的,平日裏也已經很努力在寫了,也可謂是絞盡腦汁,思慮再三,殫精竭慮了。
嗯,就很用心,但萌新就是萌新,第一次寫書是會有些問題的,希望大家多多諒解,多多寬容,多多支持吧。
最後,還是關於劇情,現在收線已經非常明顯了,相信大將都看得出來,我隻能說,我盡量在三四章內完成收官,進入下一卷吧,那樣讀者大大你們的接受度,應該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