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依托山林、進行特色生產”,包括的範圍就廣了。
在秦孟真的規劃中,梨樹溝子村,不僅要種糧食,還要種蔬菜、種水果、種藥材、種菌類,還可以進行特色養殖業,比如養殖山雞、野兔、麅子、野豬、梅花鹿,等等。
此時政策有鬆動,但並沒有全麵放開,所以秦孟真一直讓羅大力和盛家駒悠著點兒,不要太張揚。
好在兩人都挺聽得進去勸。
他們在山上找了幾個比較隱秘的地點,進行了初步的試驗。
第一批種下的黃芪、桔梗、苦參、赤芍、五味子、刺五加、人參等藥材,已經給梨樹溝子村帶來了第一筆種糧食之外的收入。
他們隻開了幾個很隱秘的角落,因為是初期試驗,也沒有敢撒太多種子。
沒想到,種藥材的收獲竟然出人意料地好,賣藥材的價格,也比賣糧食強太多了。
萬幸的是,參與這件事的,都是梨樹溝子村核心成員。也都是經過反複考核,相對靠譜的一群人。不然這麽好的事兒,恐怕真的瞞不住。
但此時時機未到,還不能大規模推廣,隻能默默地在各個試點繼續試種,與此同時細細地記下相關資料,給以後大規模的種植,做個準備和參考。
梨樹溝子村的村民,除了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之外,已經徹底消滅了文盲。
秦孟真的圖書室,現在已經擴建到了三間教室那麽大。
圖書存量增加到了一萬冊。
而梨樹溝子村幾乎每一戶人家,都辦了至少一張借書證。再加上“大喇叭進萬家”工程,梨樹溝子村的“文化生活”與娛樂活動,已經豐富了許多。
種田之餘,偷偷打麻將、打撲克、看小牌的人少了許多,沉迷於讀書、看報紙,聽廣播節目的人,多了許多。
至少跟周邊的村子比起來,梨樹溝子村的文化氛圍十分突出,簡直遠遠高出周邊的十裏八村一大截。
等到了七五年年底,許多知青和本地人,在秦孟真有意無意的影響下,都利用業餘時間捧起了書本,開始認真複習起高中課程來。
秦孟真還壞壞地編了一套題庫,其中每一個科目,都搜集了盡可能多的經典題目,印刷出來,供村裏想要學習的年輕人取用。
當然,秦孟真的原則一向是學習資料絕對不能白給。
必須付出代價,有時候甚至是讓人有一點肉疼的代價,才能讓人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
但她又雞賊地把門檻定的不那麽高。
既會讓人感到心疼而努力珍惜,又不會讓人望而卻步。
這個尺度很難把握,秦孟真卻拿捏得很好。
經過七五年和七六年連續兩年情緒緊繃的複習與刷題,梨樹溝子村的年輕人,不管是知青也好,還是本地村民也好,都覺得有些淡然了。
七七年突如其來地恢複高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
那些參與了積極複習,被秦孟真虐得欲仙欲死的年輕人,此時都萬分感慨自己的幸運。而那些因為懶惰或者其他原因,放棄了學習的人,一個個都追悔莫及。
不過,時間從來不會為任何人停下匆匆的腳步。
一場考試之後,梨樹溝子村成了新野縣十八個鎮、一百二十三個村之中,最亮眼的崽。
因為梨樹溝子村報名參加這一屆高考的二十四名考生,竟然無一例外,全都考上了。
不過,這事兒裏頭,固然有秦孟真之前組織複習的功勞,卻也有那些當初沒有參與複習的人,直接放棄了這一次報名的功勞。
有趣的是,這一屆整個新野縣,成績最差的和成績最好的兩個考生,竟然都是來梨樹溝子村插隊的女知青。
成績最差的,是已經生了兩個孩子的馮麗。
成績最好的,是梨樹溝子村小學的教師秦梅。
這事兒一出來,除了知道自己實力不夠沒有報名的那些年輕人,所有人都抑製不住地喜氣洋洋,與有榮焉。
梨樹溝子村最愛做媒的謝梨花,卻第一個落下淚來:
“秦梅這丫頭要是走了,怕是再也不會迴來了。我再也沒機會給她做媒了!”
謝梨花眼睜睜地看著秦孟真從一個十四歲的花季少女,長到今天這樣一個二十四歲的“老姑娘”,心裏急得都快冒煙了。
眼見著秦孟真的臉蛋兒越來越俊俏、身材也越來越挺拔,但這介紹對象的事兒,她卻一直沒有鬆口。
不管自己給她張羅了什麽樣的對象,她連一塊兒吃個飯,甚至隻是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現在她考上了大學,還是新海市的學校,那她一準得離開這裏了!
這可怎麽是好?
然而,再怎麽心有不甘,謝梨花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
當她擦幹了眼淚,從自家拿了些熏魚,準備給秦孟真送過去的時候,發現路上竟然好多人,大家還都是往秦孟真住的那個方向去的。
謝梨花急忙打聽了下發生了什麽事,才發現原來大家夥兒,竟然都是去給秦老師送禮的。
秦孟真在梨樹溝子村這些年,一直非常得人心。
這會兒眼看著她就要走了,所有人都覺得十分不舍。然而上大學是好事兒,再怎麽不舍得,也不能攔著!
秦孟真住的地方,還是在羅四妹的那套老房子裏頭。
羅四妹已經去世了,秦孟真在羅四妹去世前幾年,就認了她做幹娘。
此時,村裏人送來的禮物,已經滿滿登登地堆了半間屋子。
謝梨花頓時覺得自己手上的兩條熏魚,有些拿不出手。
秦孟真卻看出來了謝梨花的心事,笑嗬嗬地道:“謝嬸子,我最近正饞熏魚呢。你這份禮,可送到我心坎上了!”
謝梨花怎能不知秦孟真是在替自己解圍?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卻忍不住落下淚來,再一次深深地為沒能成功地替秦孟真做媒,感到無比遺憾。
當年,秦孟真就離開了梨樹溝子村,但一直跟羅大力等人保持著信件往來,因此對梨樹溝子村後來的發展,也一直有所了解。
改開之後,梨樹溝子村迅速適應了新時代,並且取得了令人驚奇的成就。
在秦孟真的規劃中,梨樹溝子村,不僅要種糧食,還要種蔬菜、種水果、種藥材、種菌類,還可以進行特色養殖業,比如養殖山雞、野兔、麅子、野豬、梅花鹿,等等。
此時政策有鬆動,但並沒有全麵放開,所以秦孟真一直讓羅大力和盛家駒悠著點兒,不要太張揚。
好在兩人都挺聽得進去勸。
他們在山上找了幾個比較隱秘的地點,進行了初步的試驗。
第一批種下的黃芪、桔梗、苦參、赤芍、五味子、刺五加、人參等藥材,已經給梨樹溝子村帶來了第一筆種糧食之外的收入。
他們隻開了幾個很隱秘的角落,因為是初期試驗,也沒有敢撒太多種子。
沒想到,種藥材的收獲竟然出人意料地好,賣藥材的價格,也比賣糧食強太多了。
萬幸的是,參與這件事的,都是梨樹溝子村核心成員。也都是經過反複考核,相對靠譜的一群人。不然這麽好的事兒,恐怕真的瞞不住。
但此時時機未到,還不能大規模推廣,隻能默默地在各個試點繼續試種,與此同時細細地記下相關資料,給以後大規模的種植,做個準備和參考。
梨樹溝子村的村民,除了七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之外,已經徹底消滅了文盲。
秦孟真的圖書室,現在已經擴建到了三間教室那麽大。
圖書存量增加到了一萬冊。
而梨樹溝子村幾乎每一戶人家,都辦了至少一張借書證。再加上“大喇叭進萬家”工程,梨樹溝子村的“文化生活”與娛樂活動,已經豐富了許多。
種田之餘,偷偷打麻將、打撲克、看小牌的人少了許多,沉迷於讀書、看報紙,聽廣播節目的人,多了許多。
至少跟周邊的村子比起來,梨樹溝子村的文化氛圍十分突出,簡直遠遠高出周邊的十裏八村一大截。
等到了七五年年底,許多知青和本地人,在秦孟真有意無意的影響下,都利用業餘時間捧起了書本,開始認真複習起高中課程來。
秦孟真還壞壞地編了一套題庫,其中每一個科目,都搜集了盡可能多的經典題目,印刷出來,供村裏想要學習的年輕人取用。
當然,秦孟真的原則一向是學習資料絕對不能白給。
必須付出代價,有時候甚至是讓人有一點肉疼的代價,才能讓人珍惜這種難得的機會。
但她又雞賊地把門檻定的不那麽高。
既會讓人感到心疼而努力珍惜,又不會讓人望而卻步。
這個尺度很難把握,秦孟真卻拿捏得很好。
經過七五年和七六年連續兩年情緒緊繃的複習與刷題,梨樹溝子村的年輕人,不管是知青也好,還是本地村民也好,都覺得有些淡然了。
七七年突如其來地恢複高考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驚呆了。
那些參與了積極複習,被秦孟真虐得欲仙欲死的年輕人,此時都萬分感慨自己的幸運。而那些因為懶惰或者其他原因,放棄了學習的人,一個個都追悔莫及。
不過,時間從來不會為任何人停下匆匆的腳步。
一場考試之後,梨樹溝子村成了新野縣十八個鎮、一百二十三個村之中,最亮眼的崽。
因為梨樹溝子村報名參加這一屆高考的二十四名考生,竟然無一例外,全都考上了。
不過,這事兒裏頭,固然有秦孟真之前組織複習的功勞,卻也有那些當初沒有參與複習的人,直接放棄了這一次報名的功勞。
有趣的是,這一屆整個新野縣,成績最差的和成績最好的兩個考生,竟然都是來梨樹溝子村插隊的女知青。
成績最差的,是已經生了兩個孩子的馮麗。
成績最好的,是梨樹溝子村小學的教師秦梅。
這事兒一出來,除了知道自己實力不夠沒有報名的那些年輕人,所有人都抑製不住地喜氣洋洋,與有榮焉。
梨樹溝子村最愛做媒的謝梨花,卻第一個落下淚來:
“秦梅這丫頭要是走了,怕是再也不會迴來了。我再也沒機會給她做媒了!”
謝梨花眼睜睜地看著秦孟真從一個十四歲的花季少女,長到今天這樣一個二十四歲的“老姑娘”,心裏急得都快冒煙了。
眼見著秦孟真的臉蛋兒越來越俊俏、身材也越來越挺拔,但這介紹對象的事兒,她卻一直沒有鬆口。
不管自己給她張羅了什麽樣的對象,她連一塊兒吃個飯,甚至隻是看一眼的興趣都沒有。
現在她考上了大學,還是新海市的學校,那她一準得離開這裏了!
這可怎麽是好?
然而,再怎麽心有不甘,謝梨花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
當她擦幹了眼淚,從自家拿了些熏魚,準備給秦孟真送過去的時候,發現路上竟然好多人,大家還都是往秦孟真住的那個方向去的。
謝梨花急忙打聽了下發生了什麽事,才發現原來大家夥兒,竟然都是去給秦老師送禮的。
秦孟真在梨樹溝子村這些年,一直非常得人心。
這會兒眼看著她就要走了,所有人都覺得十分不舍。然而上大學是好事兒,再怎麽不舍得,也不能攔著!
秦孟真住的地方,還是在羅四妹的那套老房子裏頭。
羅四妹已經去世了,秦孟真在羅四妹去世前幾年,就認了她做幹娘。
此時,村裏人送來的禮物,已經滿滿登登地堆了半間屋子。
謝梨花頓時覺得自己手上的兩條熏魚,有些拿不出手。
秦孟真卻看出來了謝梨花的心事,笑嗬嗬地道:“謝嬸子,我最近正饞熏魚呢。你這份禮,可送到我心坎上了!”
謝梨花怎能不知秦孟真是在替自己解圍?
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卻忍不住落下淚來,再一次深深地為沒能成功地替秦孟真做媒,感到無比遺憾。
當年,秦孟真就離開了梨樹溝子村,但一直跟羅大力等人保持著信件往來,因此對梨樹溝子村後來的發展,也一直有所了解。
改開之後,梨樹溝子村迅速適應了新時代,並且取得了令人驚奇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