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三句話讓大儒為鄭州去死
我,朝堂之上,怒斥昏君 作者:忽如一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隻有真正熱愛詩詞歌賦的人,才會如此。
“興邦前輩是覺得大宋詩壇若是曾有過這麽精妙的詞,您會不知道?”
“確實。”
“這詞應該是今天才做的。”
“但僅憑這詞,並不能證明什麽,若僥幸,胸懷稍光些的人也能做出來。”
周興邦還在嘴硬。
鄭臨沅懶得解釋,他相信第二首詞的出現,能讓嗜詩如命的周興邦直接跪在地上。
“那我現在誦第二首詞。”鄭臨沅剛說完,劉川烏竟抬筆道:“等我補完這首詞的境。”
所謂境,很是玄妙,詩有詩的境,詞有詞的境,字也有字的境。
所謂書法,就是把那境給寫出來。
劉川烏的境界更高,他可以憑語境改變文境,不然也做不得大宋文聖。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好!哈哈哈!好!”
“此詞絕對可以流芳百世!”
劉川烏狂放大笑,揮筆濺墨,弄得所有人身上都沾了墨跡。
而這時卻沒有人指摘劉川烏。
他們的目光都落在劉川烏的字上,在其上,他們好似真的看到了嘶鳴著的戰馬和一位壯誌未酬的將軍。
“川烏的字又精進了,距落筆成花,隻差苦修。”
“沒錯,咱們大宋文壇的第一個儒道至聖,怕是要出現了。”
“真沒想到這機會竟然被劉川烏奪了去,這老小子的運氣真好。”
在座都是大儒,自然知道劉川烏突破的原因。
鄭州的詞意境太高,劉川烏也是循著詞句意境,方才初窺落筆成花的境界。
大儒成為至聖,比普通人成為大儒還要難。
劉川烏的這造化,值五十年壽命。
“臨沅若有機會,我定當親自感謝州兒。”劉川烏是個老實人,雖滿心暢快,但還是誠誠懇懇地說著。
鄭臨沅大手一揮,笑道:“川烏前輩,今日的造化,可還沒結束呢。”
“你準備一下,第二首詞的意境可能跟第一首有點不太一樣。”
劉川烏落筆點墨,道:“不用,我現在的境界,完全可以做到如臂指使。”
他既然自信滿滿,鄭臨沅也就毫不糾結地開始誦詩。
還是熟悉的水調歌頭。
等到鄭臨沅讀完,全場鴉雀無聲,空白的紙上,隻留下第一個字。
“臨沅你老實跟我說,這兩首詞都是出自鄭州之手嗎?”周興邦認真的問。
鄭臨沅反問道:“如此詩詞,我要是強行套到州兒身上,他承的住嗎?”
“絕不可能!”
“此詞前後一千年可稱無敵,你若胡說,鄭州今夜就會死。”
鄭臨沅颯然點頭:“必死無疑。”
周興邦終於可以肯定,此詩確定是出自鄭州之手。
他剛才用的是儒道特有的言出法隨。
鄭臨沅敢接,就說明他沒撒謊。
周興邦迴味感歎道:“他的詩才,超我百倍有餘,再給他十年時間,大儒詩聖的雅號可能要換人享用了。”
“我現在越發相信你說的沒錯。”
“鄭州的確有登上第九層的天賦。”
周興邦說話時,劉川烏方才開始動筆,他剛才一直在琢磨此詩的韻味,現在雖不敢完全保證可以掌握,但也可以動筆一試。
沾墨,動筆。
與?滿江紅?所用筆跡不同,這次劉川烏省去狷狂,多了娟秀,字成墨汁浸入紙張時,所有人都看到不可思議的一幕。
不曾有天空的地下空間,多了一輪明月,月是江南月,在哪月下,有一對情侶癡癡纏綿,似永不會割舍般。
“落筆成花的境界,就這麽成了?”
“我的天,川烏你該去給鄭州鞍前馬後,侍奉左右才對。”
“此等造化,你我皆羨慕不來。”
“好啊!我大宋儒道再多一員至聖。”
劉川烏還從落筆之後的意境裏沒有走出。
他仰頭看月,憨憨傻笑,像得了心愛玩物的孩子。
他此等狀態,鄭臨沅自然不會再誦下去。
鄭州的每一首詞,每一首詩,對劉川烏來說都是天大的造化。
鄭臨沅自然不可能擯棄這益處,兀自念詩。
“這次你們相信州兒登上傳儒塔第九層了吧?”鄭臨沅問。
無人反駁,這兩首詞已經徹底征服這群眼高於頂的大儒。
“我敢說不出百年,鄭州絕對可以做大宋儒道的魁首,成就那儒道至聖,也隻是時間問題。”
“臨沅你已想好,該讓鄭州走那條路了嗎?”
周興邦道:“那還用說,僅憑這兩首詞,他就必須入我詩壇。”
鄭臨沅含笑搖頭,鄭州的路在那裏,他也不敢武斷。
相比起他的忠義和膽魄。
詩詞歌賦反而是小道。
“此話不宜現在說。”
“其實我今日前來,是有個不情之請想勞煩各位前輩。”
鄭臨沅剛說完,七嘴八舌的聲音就響了起來:“直說就是,我等寄人籬下,替你分擔憂慮是應該的事。”
“若是沒有你,我大宋儒道早就已經衰落,你別猶豫,直言即可。”
“各位前輩都知道我的選擇,州兒登傳儒塔前,以留下兩句立世之言,仙門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為保大宋社稷我不能貿然出手,所以……”
誰知道他們的注意力都不在鄭臨沅的話上。
而是在所謂的立世之言上。
“這兩句立世之言,可入得儒經?”
鄭臨沅頷首:“不僅入了,在儒經中的評價是中興。”
“說來聽聽。”
“我大宋百年不曾出現立世之言,你務必要一字不差的說出來。”
鄭臨沅深吸口氣,稍作迴憶後誦道:“這頭一句是,唯我大宋,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
“此等情操抱負,能被儒經選中實屬正常!”
“我等自愧不如。”
“天佑我大宋,有此子在,儒道必將振興。”
鄭臨沅等群情冷靜下來以後說道:“這第二句是,未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未有死者,無以酬蒼生!”
鄭臨沅說完後,地下空間竟然安靜起來。
相比起上一句。
這一句詞的抱負更加宏大,情操更加高尚。
“我服了,俗話都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曾以為臨沅就是那後世中最優秀的“青”,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比他還要優秀。”
鄭臨沅道:“我和各位一樣,都是被州兒拍在沙灘上的前浪。”
“興邦前輩是覺得大宋詩壇若是曾有過這麽精妙的詞,您會不知道?”
“確實。”
“這詞應該是今天才做的。”
“但僅憑這詞,並不能證明什麽,若僥幸,胸懷稍光些的人也能做出來。”
周興邦還在嘴硬。
鄭臨沅懶得解釋,他相信第二首詞的出現,能讓嗜詩如命的周興邦直接跪在地上。
“那我現在誦第二首詞。”鄭臨沅剛說完,劉川烏竟抬筆道:“等我補完這首詞的境。”
所謂境,很是玄妙,詩有詩的境,詞有詞的境,字也有字的境。
所謂書法,就是把那境給寫出來。
劉川烏的境界更高,他可以憑語境改變文境,不然也做不得大宋文聖。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
“好!哈哈哈!好!”
“此詞絕對可以流芳百世!”
劉川烏狂放大笑,揮筆濺墨,弄得所有人身上都沾了墨跡。
而這時卻沒有人指摘劉川烏。
他們的目光都落在劉川烏的字上,在其上,他們好似真的看到了嘶鳴著的戰馬和一位壯誌未酬的將軍。
“川烏的字又精進了,距落筆成花,隻差苦修。”
“沒錯,咱們大宋文壇的第一個儒道至聖,怕是要出現了。”
“真沒想到這機會竟然被劉川烏奪了去,這老小子的運氣真好。”
在座都是大儒,自然知道劉川烏突破的原因。
鄭州的詞意境太高,劉川烏也是循著詞句意境,方才初窺落筆成花的境界。
大儒成為至聖,比普通人成為大儒還要難。
劉川烏的這造化,值五十年壽命。
“臨沅若有機會,我定當親自感謝州兒。”劉川烏是個老實人,雖滿心暢快,但還是誠誠懇懇地說著。
鄭臨沅大手一揮,笑道:“川烏前輩,今日的造化,可還沒結束呢。”
“你準備一下,第二首詞的意境可能跟第一首有點不太一樣。”
劉川烏落筆點墨,道:“不用,我現在的境界,完全可以做到如臂指使。”
他既然自信滿滿,鄭臨沅也就毫不糾結地開始誦詩。
還是熟悉的水調歌頭。
等到鄭臨沅讀完,全場鴉雀無聲,空白的紙上,隻留下第一個字。
“臨沅你老實跟我說,這兩首詞都是出自鄭州之手嗎?”周興邦認真的問。
鄭臨沅反問道:“如此詩詞,我要是強行套到州兒身上,他承的住嗎?”
“絕不可能!”
“此詞前後一千年可稱無敵,你若胡說,鄭州今夜就會死。”
鄭臨沅颯然點頭:“必死無疑。”
周興邦終於可以肯定,此詩確定是出自鄭州之手。
他剛才用的是儒道特有的言出法隨。
鄭臨沅敢接,就說明他沒撒謊。
周興邦迴味感歎道:“他的詩才,超我百倍有餘,再給他十年時間,大儒詩聖的雅號可能要換人享用了。”
“我現在越發相信你說的沒錯。”
“鄭州的確有登上第九層的天賦。”
周興邦說話時,劉川烏方才開始動筆,他剛才一直在琢磨此詩的韻味,現在雖不敢完全保證可以掌握,但也可以動筆一試。
沾墨,動筆。
與?滿江紅?所用筆跡不同,這次劉川烏省去狷狂,多了娟秀,字成墨汁浸入紙張時,所有人都看到不可思議的一幕。
不曾有天空的地下空間,多了一輪明月,月是江南月,在哪月下,有一對情侶癡癡纏綿,似永不會割舍般。
“落筆成花的境界,就這麽成了?”
“我的天,川烏你該去給鄭州鞍前馬後,侍奉左右才對。”
“此等造化,你我皆羨慕不來。”
“好啊!我大宋儒道再多一員至聖。”
劉川烏還從落筆之後的意境裏沒有走出。
他仰頭看月,憨憨傻笑,像得了心愛玩物的孩子。
他此等狀態,鄭臨沅自然不會再誦下去。
鄭州的每一首詞,每一首詩,對劉川烏來說都是天大的造化。
鄭臨沅自然不可能擯棄這益處,兀自念詩。
“這次你們相信州兒登上傳儒塔第九層了吧?”鄭臨沅問。
無人反駁,這兩首詞已經徹底征服這群眼高於頂的大儒。
“我敢說不出百年,鄭州絕對可以做大宋儒道的魁首,成就那儒道至聖,也隻是時間問題。”
“臨沅你已想好,該讓鄭州走那條路了嗎?”
周興邦道:“那還用說,僅憑這兩首詞,他就必須入我詩壇。”
鄭臨沅含笑搖頭,鄭州的路在那裏,他也不敢武斷。
相比起他的忠義和膽魄。
詩詞歌賦反而是小道。
“此話不宜現在說。”
“其實我今日前來,是有個不情之請想勞煩各位前輩。”
鄭臨沅剛說完,七嘴八舌的聲音就響了起來:“直說就是,我等寄人籬下,替你分擔憂慮是應該的事。”
“若是沒有你,我大宋儒道早就已經衰落,你別猶豫,直言即可。”
“各位前輩都知道我的選擇,州兒登傳儒塔前,以留下兩句立世之言,仙門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
“為保大宋社稷我不能貿然出手,所以……”
誰知道他們的注意力都不在鄭臨沅的話上。
而是在所謂的立世之言上。
“這兩句立世之言,可入得儒經?”
鄭臨沅頷首:“不僅入了,在儒經中的評價是中興。”
“說來聽聽。”
“我大宋百年不曾出現立世之言,你務必要一字不差的說出來。”
鄭臨沅深吸口氣,稍作迴憶後誦道:“這頭一句是,唯我大宋,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
“此等情操抱負,能被儒經選中實屬正常!”
“我等自愧不如。”
“天佑我大宋,有此子在,儒道必將振興。”
鄭臨沅等群情冷靜下來以後說道:“這第二句是,未有行者,無以圖將來,未有死者,無以酬蒼生!”
鄭臨沅說完後,地下空間竟然安靜起來。
相比起上一句。
這一句詞的抱負更加宏大,情操更加高尚。
“我服了,俗話都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曾以為臨沅就是那後世中最優秀的“青”,沒想到他的兒子竟然比他還要優秀。”
鄭臨沅道:“我和各位一樣,都是被州兒拍在沙灘上的前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