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看著嶽不群呆呆的站在那裏,也知自己這番話對他震動之大!
嶽不群沉思良久,臉色漸漸恢複正常,歎道:“我知左師兄有宏圖大誌,其心不小,卻沒想他竟有吞並五嶽之意,難道一個五嶽盟主之位,還填不飽他的野心!”
青衿接道:“左師伯雖未明說,但話裏話外,正是這個意思。弟子聽聞嵩山上經常有一些旁門左道之士前去拜訪,想來左師伯所圖甚大!”
嶽不群踱了幾步,行到榻前,手指輕輕敲著桌麵,臉色陰沉道:“行刺你的那六個人,你可記得他們的麵貌和武功路數。”
青衿迴道:“都記得,不過弟子在嵩山呆了一月,整日與人切磋,倒把嵩山武功見識個遍,這些人使得都不是嵩山路數。倒是有幾個人的姓名被弟子記住,一個叫張成,使的是兩槍,槍法十分詭異;一個叫鍾鎮,劍法不凡;還有一個別人稱唿他為萬兄,一手掌法威勢無儔,不過用的並不是嵩山的‘大嵩陽神掌’,這三人都死在弟子手上。領頭之人,別人稱他司馬兄,使一把長劍,剩下兩人到不知姓名。”
青衿邊說便把幾人的武功路數盡數演出,又仔仔細細的描繪出幾人的相貌!
嶽不群沉吟半晌才道:“那使槍的怕是賊槍張成,另一個應該是九曲劍鍾鎮,這兩人都是邪道人物,武功不俗,這幾年江湖上並未聽過他們的消息,本以為退出江湖了,沒想竟跑去刺殺你。”
“那位萬兄,應該是鐵山虎萬元,善使一雙鐵掌,乃是一位綠林人物,倒也頗幾分威名!至於這位司馬兄,名叫司馬德,為師到認得!”
青衿對嶽不群的見識之廣,很是佩服,聞聽此言一愣,問道:“師父認識?”
嶽不群眉頭緊皺,雙目開闔間精光閃爍,冷聲道:“三年前為師去嵩山,就是這位司馬兄接待,他既是刺客首領,那麽主使之人……”
說道這裏嶽不群語氣越發冰冷,歎道:“為師如何也想不到,左師兄身為五嶽盟主,竟然對我五嶽門下弟子做出這等事來。你幼時遇刺一事,看來也與他脫不了幹係。魯連榮多半也被他網羅,他竟謀劃了這麽多年年,當真是好心機,好手段。”嶽不群說道這裏,一陣冷笑。
青衿聽到這裏,心中總算放下,有些事他雖可以直接向嶽不群言明,卻是前世所聞,自己無憑無據,倒顯得有些危言聳聽。
這樣漸漸引導,讓嶽不群自行推測,倒是兩全其美!
青衿想到這裏,接道:“弟子也覺得與他脫不了幹係,不過弟子此番大難不死,若被他聞得,會不會再生事端?”
嶽不群冷聲道:“以他的性格,到大有可能。這幾年你就不要下山了,在山上好生習武,已經多少年沒人敢來我華山撒野了。”
青衿躬身應是。
嶽不群踱了兩步道:“說來,我到是很佩服左師兄,嵩山在他的經營下,一片繁盛,門下高手如雲,所收弟子也都是年輕俊傑。幸而為師有你和衝兒,隻要給我時間,到不懼他!”
青衿若有所思道:“左師伯的手腕,弟子也很佩服。隻是門下弟子都是年輕俊傑,到不盡然,弟子在嵩山派無事時曾與膳堂的一個老夥夫閑談,聽聞左師伯曾經有個三弟子,竟有二師兄這般年歲,武功也是稀鬆平常,隻是十三年前好像出了意外,此後在沒見過。那夥夫在嵩山上幹了近三十年,應該不是瞎編。想來左師伯也有走眼的時候,真的收過這樣一個弟子!”
嶽不群聽青衿談及嵩山弟子,本還不太在意,忽聽得青衿的說到“二師兄這般年歲,武功稀鬆平常,十三年前出了意外。”
他心中猛然噗噗直跳,心中一個念頭湧出,一時間卻難以相信!
十三年前,嶽不群行走江湖之時,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被人追殺,危急之時,被他出手救下。
那漢子對嶽不群感恩戴德,非得拜在他門下不可,隻是見他年齡頗大,資質平庸,嶽不群收徒要求甚高,怎會答應。
但那漢子卻長跪不起,苦苦哀求,言說自己拜師,不是為了學習武功,而是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便是幫嶽不群做些端茶倒水,送信跑腿的俗務,也是心甘情願!
當時華山人手極少,嶽不群見他可憐,加上語氣誠懇,人看著也忠厚老實,心想便收下幫自己打理俗務也好,便應了下來。
嶽不群此時想來,心中不免暗問,難道當時自己中了圈套不成?
嶽不群那時也曾對他的身份產生幾絲疑慮,暗暗觀察過一段時間,卻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又見他辦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不願多加試探,怕寒了他的心,此後便沒深究。
如若他當真是嵩山派的奸細,自己尚還蒙在鼓裏,那後果……唉……,不管是不是,自己以後行事,須得小心了!
青衿看嶽不群的神色,便知他心中已起了疑心。
其實青衿在嵩山上,時時都被人暗中監視著,如何能打聽來這般消息,不過是他不知嶽不群是否對勞德諾起過疑心,才故意這般說。
若他直接揭穿,空口無憑,反而難以解釋,隻能借此點出,讓嶽不群心中有個防備!
當下嶽不群又仔細詢問了青衿在嵩山派的見聞,青衿把自己所知,一一對嶽不群言說。
兩人密談了半個多時辰,才交代清楚,隻是最後自己被擒如何逃生一事,青衿隻是簡略敘述,裏麵有許多關節,此時卻不便明說!
兩人言罷,半晌無語,青衿正想告辭,嶽不群忽然踱了幾步,一拂袖袍,把青衿攔住。
青衿心裏一愣,知道自己終究要上思過崖和令狐衝作伴!
嶽不群果然問道:“青衿,可知為師攔你何事?”
青衿躬身道:“弟子知道,弟子不該私下傳授小師妹劍法,甘願受罰!”
嶽不群輕歎一口氣道:“靈珊驕縱慣了,此事雖錯不在你,但我華山門規在此,為師不好不罰,罰你上思過崖思過三個月,你可服氣!”
青衿迴道:“弟子觸犯門規,理當受罰,明日就去思過崖!”
嶽不群擺手道:“先不忙去,你一年未曾歸家,給你半月時間,迴來後在去思過崖不遲,隻是你要謹記,你與衝兒各自反思,不得在一起胡鬧。”
青衿恭聲道:“謝謝師傅恩典,徒兒謹記。”
嶽不群又說教幾句,青衿便就退下!
ps:年節將近,雜事特別多,這幾天隻能一更了!
嶽不群沉思良久,臉色漸漸恢複正常,歎道:“我知左師兄有宏圖大誌,其心不小,卻沒想他竟有吞並五嶽之意,難道一個五嶽盟主之位,還填不飽他的野心!”
青衿接道:“左師伯雖未明說,但話裏話外,正是這個意思。弟子聽聞嵩山上經常有一些旁門左道之士前去拜訪,想來左師伯所圖甚大!”
嶽不群踱了幾步,行到榻前,手指輕輕敲著桌麵,臉色陰沉道:“行刺你的那六個人,你可記得他們的麵貌和武功路數。”
青衿迴道:“都記得,不過弟子在嵩山呆了一月,整日與人切磋,倒把嵩山武功見識個遍,這些人使得都不是嵩山路數。倒是有幾個人的姓名被弟子記住,一個叫張成,使的是兩槍,槍法十分詭異;一個叫鍾鎮,劍法不凡;還有一個別人稱唿他為萬兄,一手掌法威勢無儔,不過用的並不是嵩山的‘大嵩陽神掌’,這三人都死在弟子手上。領頭之人,別人稱他司馬兄,使一把長劍,剩下兩人到不知姓名。”
青衿邊說便把幾人的武功路數盡數演出,又仔仔細細的描繪出幾人的相貌!
嶽不群沉吟半晌才道:“那使槍的怕是賊槍張成,另一個應該是九曲劍鍾鎮,這兩人都是邪道人物,武功不俗,這幾年江湖上並未聽過他們的消息,本以為退出江湖了,沒想竟跑去刺殺你。”
“那位萬兄,應該是鐵山虎萬元,善使一雙鐵掌,乃是一位綠林人物,倒也頗幾分威名!至於這位司馬兄,名叫司馬德,為師到認得!”
青衿對嶽不群的見識之廣,很是佩服,聞聽此言一愣,問道:“師父認識?”
嶽不群眉頭緊皺,雙目開闔間精光閃爍,冷聲道:“三年前為師去嵩山,就是這位司馬兄接待,他既是刺客首領,那麽主使之人……”
說道這裏嶽不群語氣越發冰冷,歎道:“為師如何也想不到,左師兄身為五嶽盟主,竟然對我五嶽門下弟子做出這等事來。你幼時遇刺一事,看來也與他脫不了幹係。魯連榮多半也被他網羅,他竟謀劃了這麽多年年,當真是好心機,好手段。”嶽不群說道這裏,一陣冷笑。
青衿聽到這裏,心中總算放下,有些事他雖可以直接向嶽不群言明,卻是前世所聞,自己無憑無據,倒顯得有些危言聳聽。
這樣漸漸引導,讓嶽不群自行推測,倒是兩全其美!
青衿想到這裏,接道:“弟子也覺得與他脫不了幹係,不過弟子此番大難不死,若被他聞得,會不會再生事端?”
嶽不群冷聲道:“以他的性格,到大有可能。這幾年你就不要下山了,在山上好生習武,已經多少年沒人敢來我華山撒野了。”
青衿躬身應是。
嶽不群踱了兩步道:“說來,我到是很佩服左師兄,嵩山在他的經營下,一片繁盛,門下高手如雲,所收弟子也都是年輕俊傑。幸而為師有你和衝兒,隻要給我時間,到不懼他!”
青衿若有所思道:“左師伯的手腕,弟子也很佩服。隻是門下弟子都是年輕俊傑,到不盡然,弟子在嵩山派無事時曾與膳堂的一個老夥夫閑談,聽聞左師伯曾經有個三弟子,竟有二師兄這般年歲,武功也是稀鬆平常,隻是十三年前好像出了意外,此後在沒見過。那夥夫在嵩山上幹了近三十年,應該不是瞎編。想來左師伯也有走眼的時候,真的收過這樣一個弟子!”
嶽不群聽青衿談及嵩山弟子,本還不太在意,忽聽得青衿的說到“二師兄這般年歲,武功稀鬆平常,十三年前出了意外。”
他心中猛然噗噗直跳,心中一個念頭湧出,一時間卻難以相信!
十三年前,嶽不群行走江湖之時,遇到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被人追殺,危急之時,被他出手救下。
那漢子對嶽不群感恩戴德,非得拜在他門下不可,隻是見他年齡頗大,資質平庸,嶽不群收徒要求甚高,怎會答應。
但那漢子卻長跪不起,苦苦哀求,言說自己拜師,不是為了學習武功,而是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便是幫嶽不群做些端茶倒水,送信跑腿的俗務,也是心甘情願!
當時華山人手極少,嶽不群見他可憐,加上語氣誠懇,人看著也忠厚老實,心想便收下幫自己打理俗務也好,便應了下來。
嶽不群此時想來,心中不免暗問,難道當時自己中了圈套不成?
嶽不群那時也曾對他的身份產生幾絲疑慮,暗暗觀察過一段時間,卻沒有發現可疑之處。又見他辦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也不願多加試探,怕寒了他的心,此後便沒深究。
如若他當真是嵩山派的奸細,自己尚還蒙在鼓裏,那後果……唉……,不管是不是,自己以後行事,須得小心了!
青衿看嶽不群的神色,便知他心中已起了疑心。
其實青衿在嵩山上,時時都被人暗中監視著,如何能打聽來這般消息,不過是他不知嶽不群是否對勞德諾起過疑心,才故意這般說。
若他直接揭穿,空口無憑,反而難以解釋,隻能借此點出,讓嶽不群心中有個防備!
當下嶽不群又仔細詢問了青衿在嵩山派的見聞,青衿把自己所知,一一對嶽不群言說。
兩人密談了半個多時辰,才交代清楚,隻是最後自己被擒如何逃生一事,青衿隻是簡略敘述,裏麵有許多關節,此時卻不便明說!
兩人言罷,半晌無語,青衿正想告辭,嶽不群忽然踱了幾步,一拂袖袍,把青衿攔住。
青衿心裏一愣,知道自己終究要上思過崖和令狐衝作伴!
嶽不群果然問道:“青衿,可知為師攔你何事?”
青衿躬身道:“弟子知道,弟子不該私下傳授小師妹劍法,甘願受罰!”
嶽不群輕歎一口氣道:“靈珊驕縱慣了,此事雖錯不在你,但我華山門規在此,為師不好不罰,罰你上思過崖思過三個月,你可服氣!”
青衿迴道:“弟子觸犯門規,理當受罰,明日就去思過崖!”
嶽不群擺手道:“先不忙去,你一年未曾歸家,給你半月時間,迴來後在去思過崖不遲,隻是你要謹記,你與衝兒各自反思,不得在一起胡鬧。”
青衿恭聲道:“謝謝師傅恩典,徒兒謹記。”
嶽不群又說教幾句,青衿便就退下!
ps:年節將近,雜事特別多,這幾天隻能一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