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環顧四周,便向廂房走去,尚有數丈遠,便吩咐山賊原地守著,不許亂動,山賊忙不迭的答應。這小鎮在恆山腳下,進山上香還願的人不少,更因背靠恆山派,治安卻是極好,雖也有不少江湖中人,但等閑宵小早就被恆山派斬妖除魔了!因此這鎮子倒是很是繁華,青衿找了一家頗顯雅致的酒樓,好好祭一番五髒六腑,這飯菜味道卻是極好,尤其是素齋更是一絕,讓青衿讚不絕口!迴到恆山別院,幾天趕路,當真有些乏了,便早早歇息!
第二天青衿早早起身,做完早課,有一名叫王青雲的華山外門弟子引路前去拜山!
一路上聽著這位外門師弟侃侃而談,對恆山大小景色信手拈來,隨處一指,便能講出一段典故。
讓青衿心中對嶽不群的眼光佩服不已,這位師弟趕來恆山兩月,便把地頭摸得如此熟悉。果然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恆山派位於見性峰之上,兩人邊走邊欣賞山間美景,倒也興致嫣然。賈島曾作詩“北嶽廟唐”:
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
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到了恆山山門,便有知客弟子引入偏廳用茶,這知客弟子乃是一名十七八的小尼姑。兩人通報姓名,這名弟子法號“儀慧”,是定逸師太坐下弟子,青衿了然,怪不得儀慧能當知客弟子,原來都是在定逸這位暴脾氣的師父座下鍛煉出來的!
青衿道出來意,言明有師傅華山掌門嶽不群的親筆書信,特來求見恆山掌門定閑師太。
都說每個門派的知客弟子都是挑性格溫和,能說會道,耐性極好的弟子擔任。青衿對此頗為認同,華山派如此,恆山派也是如此。聽青衿道出來意,儀慧不敢怠慢,道聲“失陪”!便匆匆離去!
青衿坐在這裏悠閑的品著清茗,打量著偏廳內的擺設。這恆山派不愧是佛門一脈,不論是一桌一椅,還是屋內擺設,都是樸素之極。盞茶功夫,便有弟子來報掌門定閑師太有請,青衿不敢怠慢,整了整衣冠,跟著穿過幾重院落,進入內堂,知客弟子伸手示意!青衿謝過!裏麵卻是一處佛堂,供奉著觀世音菩薩的佛像。有一位身著黑緇衣,滿臉慈祥,四十餘歲年紀的師太正在蒲團端坐,雙手合十,抬頭打量青衿!
青衿不敢怠慢,知道這定閑師太比嶽不群還要大上幾歲,隻是內功高深,駐顏有術,才顯得如此年輕,趕忙行禮道:“華山弟子李青衿,拜見定閑師伯!”
定閑師太笑道:“不用拘禮!”指著旁邊一個蒲團說:“佛堂簡陋,師侄坐下說話!”
青衿拜謝道:“多謝師伯!”
定閑道:“我與你師父幾年未見,嶽先生近來可好!”
青衿恭敬道:“托師伯的福,師父一向都好,這是來前家師寫給師伯的書信!”青衿說著,從懷中掏出書信,雙手遞給定閑師太!
定閑接過打開,讀了一遍,然後饒有興趣道:“哦!師侄原來是為磨練劍法而來,這到有趣!聽說嶽不群先生坐下弟子不少,以大弟子令狐衝劍法為最,前幾年他曾隨嶽師弟來過一次,與我座下弟子比試一番,劍法果真不俗。這次既然派師侄來試劍,想必你的劍法定是不差,不知比之令狐衝如何!”
青衿大汗,不是說恆山三定,當以掌門定閑師太武功最高,最有涵養最有風度嗎?不知怎的,好像有些對自己有些挑刺之意,青衿心裏腹議幾句,暗想:“難道看我年歲尚小,就敢來此試劍,認為有輕視他們恆山之意”。
不敢怠慢,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大師兄劍法高超,我自是不及,弟子此來乃是聽聞恆山劍法乃我五嶽一絕,是以才懇求師父,容我來恆山曆練一二,漲些見識,比試之意,卻是不敢,隻求能讓諸位師姐指點一二罷了!”
定逸師太聽了,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道:“不知師侄是嶽先生座下幾徒!”
青衿迴道:“弟子排行第三!”
定逸有些訝然,仔細打量青衿幾眼,疑惑的問道:“看師侄年齡尚小,竟是嶽師弟三徒,不知入門幾年!”
青衿答道:“弟子五歲入門,至今已有十年!”
定閑倒是頗為詫異,笑道:“不想師侄入門如此之早,我倒有些著相了,罪過!”說著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青衿連忙道聲不敢!
定閑心中到有些好奇,他知道嶽不群當年眼界甚高,那些年便隻收令狐衝一名弟子,即便後來收徒不再如此苛刻,但這少年五歲便被嶽不群收入門下,想必真有些過人之處!再一想這少年剛才言談行止頗為老成,溫潤如玉,絲毫沒有少年人的鋒芒畢露,到真是難得!在仔細打量幾眼,越發覺得這少年不凡!
定閑師太一時到頗有興致,與青衿閑談盞茶功夫!雙目微闔,低聲念了幾句經文,似有送客之意!青衿不便打擾師太清修,施禮告辭而出!
第二天青衿早早起身,做完早課,有一名叫王青雲的華山外門弟子引路前去拜山!
一路上聽著這位外門師弟侃侃而談,對恆山大小景色信手拈來,隨處一指,便能講出一段典故。
讓青衿心中對嶽不群的眼光佩服不已,這位師弟趕來恆山兩月,便把地頭摸得如此熟悉。果然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恆山派位於見性峰之上,兩人邊走邊欣賞山間美景,倒也興致嫣然。賈島曾作詩“北嶽廟唐”:
天地有五嶽,恆嶽居其北。
岩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到了恆山山門,便有知客弟子引入偏廳用茶,這知客弟子乃是一名十七八的小尼姑。兩人通報姓名,這名弟子法號“儀慧”,是定逸師太坐下弟子,青衿了然,怪不得儀慧能當知客弟子,原來都是在定逸這位暴脾氣的師父座下鍛煉出來的!
青衿道出來意,言明有師傅華山掌門嶽不群的親筆書信,特來求見恆山掌門定閑師太。
都說每個門派的知客弟子都是挑性格溫和,能說會道,耐性極好的弟子擔任。青衿對此頗為認同,華山派如此,恆山派也是如此。聽青衿道出來意,儀慧不敢怠慢,道聲“失陪”!便匆匆離去!
青衿坐在這裏悠閑的品著清茗,打量著偏廳內的擺設。這恆山派不愧是佛門一脈,不論是一桌一椅,還是屋內擺設,都是樸素之極。盞茶功夫,便有弟子來報掌門定閑師太有請,青衿不敢怠慢,整了整衣冠,跟著穿過幾重院落,進入內堂,知客弟子伸手示意!青衿謝過!裏麵卻是一處佛堂,供奉著觀世音菩薩的佛像。有一位身著黑緇衣,滿臉慈祥,四十餘歲年紀的師太正在蒲團端坐,雙手合十,抬頭打量青衿!
青衿不敢怠慢,知道這定閑師太比嶽不群還要大上幾歲,隻是內功高深,駐顏有術,才顯得如此年輕,趕忙行禮道:“華山弟子李青衿,拜見定閑師伯!”
定閑師太笑道:“不用拘禮!”指著旁邊一個蒲團說:“佛堂簡陋,師侄坐下說話!”
青衿拜謝道:“多謝師伯!”
定閑道:“我與你師父幾年未見,嶽先生近來可好!”
青衿恭敬道:“托師伯的福,師父一向都好,這是來前家師寫給師伯的書信!”青衿說著,從懷中掏出書信,雙手遞給定閑師太!
定閑接過打開,讀了一遍,然後饒有興趣道:“哦!師侄原來是為磨練劍法而來,這到有趣!聽說嶽不群先生坐下弟子不少,以大弟子令狐衝劍法為最,前幾年他曾隨嶽師弟來過一次,與我座下弟子比試一番,劍法果真不俗。這次既然派師侄來試劍,想必你的劍法定是不差,不知比之令狐衝如何!”
青衿大汗,不是說恆山三定,當以掌門定閑師太武功最高,最有涵養最有風度嗎?不知怎的,好像有些對自己有些挑刺之意,青衿心裏腹議幾句,暗想:“難道看我年歲尚小,就敢來此試劍,認為有輕視他們恆山之意”。
不敢怠慢,雙手合十行了一禮道:“大師兄劍法高超,我自是不及,弟子此來乃是聽聞恆山劍法乃我五嶽一絕,是以才懇求師父,容我來恆山曆練一二,漲些見識,比試之意,卻是不敢,隻求能讓諸位師姐指點一二罷了!”
定逸師太聽了,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道:“不知師侄是嶽先生座下幾徒!”
青衿迴道:“弟子排行第三!”
定逸有些訝然,仔細打量青衿幾眼,疑惑的問道:“看師侄年齡尚小,竟是嶽師弟三徒,不知入門幾年!”
青衿答道:“弟子五歲入門,至今已有十年!”
定閑倒是頗為詫異,笑道:“不想師侄入門如此之早,我倒有些著相了,罪過!”說著雙手合十,宣了一聲佛號!
青衿連忙道聲不敢!
定閑心中到有些好奇,他知道嶽不群當年眼界甚高,那些年便隻收令狐衝一名弟子,即便後來收徒不再如此苛刻,但這少年五歲便被嶽不群收入門下,想必真有些過人之處!再一想這少年剛才言談行止頗為老成,溫潤如玉,絲毫沒有少年人的鋒芒畢露,到真是難得!在仔細打量幾眼,越發覺得這少年不凡!
定閑師太一時到頗有興致,與青衿閑談盞茶功夫!雙目微闔,低聲念了幾句經文,似有送客之意!青衿不便打擾師太清修,施禮告辭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