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域三重天,萬族諸神國。
從神域四重天到六重天並不像神域一二三重天一樣是上下空間結構,而是完完全全的折疊三重空間。
表現看上去像處在同一個神域空間,但就像一張普通折了三次的折紙,折疊起來的空間才是真正的中域三重天。
中域三重天是諸天萬族的神靈國度,和人間萬族小規模的部落不同,這裏的神靈國度曆史久遠,可追溯到古天庭正神未失蹤之前時段,其實人間萬族隻是中域神國的一個小縮影,最多隻有千族部落,而且分布還稀稀落落,萬族神國才是擁有真正的萬族數量,是真正的諸天萬族建立的部落,尤其是強大的橫掃星宇的星空族落,在人間根本難覓蹤跡。
而且中域的諸天萬族都是神靈一族,神通絕倫,可化諸天萬象。最關鍵的是連神靈都不敢輕易踏足的四大禁地都在中域三重天,西北烽火連台、北方天荒沙地、南方極地十萬雪山和東方流波雲海,每年探險的神靈和萬族在四大禁地隕落、迷失的不知有多少,但隻要能從禁地核心地帶走出來,都是萬中無一的修神天驕,注定是直入上域的神明序列。
而對於中域三重天來說,萬族神國的核心區域是一座聳立天闕的通天神樓,神樓最上層有無數金色神宮宮殿逶迤,和天空都融為一體,雄渾壯麗無邊,這是中域神靈朝聖“通天樓”,都是中域執掌萬族的神主的修行之地。但數十萬年屹立不倒的隻有一座最高的通天神殿,一年四季都有萬丈光輝籠罩,是中域大國師的居住地神宮。
神殿大國師,名諱是大禁忌,被諸神主共尊為“萬族之師”!
而此時的陸行卻遭遇到了普渡長河中最大的危機,本來穿梭的好好地,但是因為陸行的佛光實在是太濃鬱了,五色劫蓮化成的蓮台直接在長河中掀起軒然大波,讓神師菩提帶領的佛子紙船都差點覆滅,導致已經成為陸行下屬的春秋少主、鳥爺等神王都有些幽怨,那眼神恨不得陸行趕緊撤離,省的將他們渡河的紙船掀翻了。
陸行最後有些不好意思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確實有些連累眾神王了,連禪門中的神師菩提和滅淨禪師都低估了劫蓮這個神佛之器,而且陸行本身還擁有一絲輪迴神道,借助蓮花血瞳能在曆史長河中溯源迴流,若陸行不和佛光紙船拉開距離,整個普渡長河估計都消停不下了。
淮握瑜咯咯直笑,不過越往上遊走,她越來越承受不住陸行蓮台和普渡長河對抗之力,最後陸行隻好把她放到神師菩提和滅淨法師共同駕馭的佛光紙船上,自己一個人在後麵遠遠跟著,守護著船隊。
“陸行……快來……”河上,傳來淮握瑜的唿喊聲,可惜最後還是出了意外。
紙船本來逆流而上,隻是普渡長河為佛家暗流,最講究因果,本來古佛開辟的通道就不穩定,而且他們還是向上橫穿神域二、三重天,河道曲折蜿蜒,陸行本身是好意,隻是沒想到最後他遠遠看著紙船消失在湍急的長河上遊,等他駕馭蓮台倉促趕到卻發現那隻是“海市蜃樓”,紙船隊伍早已經不見了蹤跡,而河流化為瀑布直接衝入萬千“神洞”。
神洞,中域入口通道也,但陸行卻失去了自家隊列真正的蹤跡,隻能隱約感覺到神洞方位,但卻怎麽都感應不到具體是哪個神洞。
他在中域入口迷路了!
中域叢林,神靈國度。
一間破神廟,兩隊人馬,三麵圍牆。小廟坐北朝南,向陽。可惜如今外麵大雨傾盆,不時電閃雷鳴。臨時歇腳地方本就不多,何況還是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尤其此地緊鄰內圈禁地,人煙更是稀少,偶有一兩所住處也是中域諸多狩神者臨時棲息之處。
但此地斑駁的泥牆倒影著歲月的滄桑,尤其是正中大殿上是禪門慈悲心懷的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像光著頭,戒斑點點,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永遠是那一幅出家僧人的模樣,悲天憫人,讓人過目不忘。
神像兩側對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看一眼就知道是禪門神靈偉大的宏願,不愧是名聲流傳中域、修神意誌大堅韌的禪門菩薩。
外麵風吹雨打,裏間卻劍拔弩張。一對神衛訓練有素,戎裝裹身,手中神器緊握,煞氣威凜。成扇形護著一中年偉岸男子,頭戴金冠,非富即貴。旁側還有一黑衣老者輕搖蒲扇,左手屢拭頜下為數不多的胡須,眼神精光閃閃,不時望著對麵另一對人馬,似乎懷有莫大的戒心。
另一對人反而十分奇特,竟全是清一色的和尚。當中一位威望極大,雖然身體瘦削,但麵色紅潤,慈眉善目,一幅禪門有道高僧的模樣。隻是讓人疑惑的是這位出家之人卻不是一慣的雲淡風輕,眼神微有怒火。
常言道:“明王有怒,為佛之怒。佛見眾生不平之事,心生忿火,化作無盡的明王怒火,洗滌凡塵!”而顯然有人觸動了佛侍的底線。
兩隊靜靜對峙,外界的風雨似乎也在此停滯了時間,雷電也不再交加。形式一觸即發之時,外麵卻想起了“踏踏”的腳步聲,一步比一步清晰,一步比一步接近,忽地腳步驟然停頓。兩方人馬始終在豎起耳朵,猛然間遭此反響,心神大撼。
“誰?滾進來!”
黑衣老者麵色不善,似乎為自己受到調戲而發怒,怒火一經噴發,奔騰不止。
“哦,你是在說我嗎?”
一聲空靈話語突至,語氣雖然平靜,卻隱有寒意,似乎外界的寒冷也抵抗不了話裏的利箭冰鋒。
廟門早已殘破,風雨交加的門口站立一襲白衣青年,一時清冷無雙。
這青年正是從神洞出來的陸行,他一入中域就感覺天地靈力十分純粹,但是卻找不到神師菩提帶領的紙船流落何方。
怪不得先前神師菩提叮囑他要緊緊跟住,沒想到他一不留神卻找不到淮握瑜,不過他確信他們在中域三重天,這就足夠了,早晚會找到他們的。
他,無所畏懼,他早就習慣了一個人行走天下,正好鍛煉下晉級進化的神國。
尋處避雨的陸行,輾轉幾處方圓幾裏僅有這一座破神廟,這還是陸行剛發現的,沒想到下雨天“牛鬼蛇神”齊聚,這裏似乎有一場大戰即將一觸即發。
真不是時候,陸行自嘲道。但那愈加挺拔的身軀卻在風雨的吹打下保持茁壯,絲毫沒有彎腰撤退的意味。
老者話語一滯,及至看到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娃娃,頓時搖下手中的蒲扇,眼神微怒,似乎將對麵光頭的怒氣迸發到青年身上,一時眼神如刀,寒光藤繞。
“還真有不知死活的家夥,你個小娃娃,大人說話,一邊去,要不然本座不介意替你師尊好好管教管教你,讓你知曉尊師重道的好處。”
說到這,左手早已扯下頜下幾絲胡須,顯然有人挑戰在他的極限,語氣也極盡挖苦諷刺,似乎在叫囂陸行的自不量力。
陸行已經收斂了自己的神力,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神仆,連神環都沒有結,
而這裏的神衛至少也是一環神王級,怪不得對著陸行麵露不善,這是把他當做螻蟻來看待了。
值得玩味的事,黑衣老者旁邊的中年金冠男子隻是緊緊盯著陸行額頭,目光一絲火熱一閃而逝,很快歸於平寂,似乎從沒有露出過心思。
隻是陸行心思敏銳,到場後一直在留意那老僧和男子,嘴角一絲玩味,但卻僅有一分警惕,因為他們的修為自己一看就透,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好惹的,即使虛棺神國還在進化,生神花無時無刻不再轉化成他的神力,他對自己的神道深有感悟,能感受到爆炸性的力量在體內一天天凝聚,有一天天地被調和,周而複始,煉神輪迴道,實力在飛速擴張,卻在外表根本顯露不出,因此他暗自沉吟不語,靜觀此間事態發展。
他需要探聽此地是何地,以及如何找到神師菩提所屬的禪門歸途,那原本是約定到達的中域地點!
“小娃娃,你是在玩火啊”
黑衣老者滿臉的皺紋如同枯樹老藤,稍微輕抖一下就噗噗往外展開,像極了難填的溝壑。看著陸行依舊挺立不為所動的身軀,大怒,有多久沒有品嚐過青澀的神血了。
猶記得上次還是在那浩然院的文院,一個不尊重自己,竟敢公然違抗神命的文士,當時自己親手將那神士當場剖腹挖心,品鑒神血,吸其神髓,神魂煉化為侍從魔頭,隨身侍奉。啊,那是多麽令人迴味悠久的芬芳,又是多麽讓人熱血沸騰的迴想。
陸行身軀依舊挺拔,沒有半分彎折,隻是眼神一直在那中年男子身上遊蕩,直射,對耳旁討厭的蒼蠅嗡嗡聲絲毫不在意,配合陸行清秀脫俗的外表,頗有雲淡風輕的世外之人模樣。
可惜,陸行這態度著實惹怒了黑衣老者。
“尊者快去快迴,不要和這青年信徒作過多糾纏,稍微教訓一下就可以了,省的讓神師看笑話。”
金冠男子舔了舔血紅唇舌在,揚起的嘴角卻讓陸行有些詫異,隻是這並不妨礙他理解其中的意思,看來自己來的真不是時候,成了兩者爭鬥中的“小卒子”,打算殺雞儆猴來立威。
這“稍微教訓”看來是想殺敵立威,可惜你們找錯了對象!
可笑的小伎倆,假如你們以為我還是一個普通的神域信徒,真是好笑,但經過神域一重天的變故,許多道理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再不似初入神域的一知半解。
他是神域一重天的執掌者,聖子不可辱!
“遵命!哈哈,青年郎別怪我心狠手辣,誰讓你在這個不合時宜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出現在此地,這是你的宿命,認命吧。本座古魔公國第二智將衡天,死亡之路上莫要遺忘了我的名號,桀桀……”
黑衣老者大喜過望,看也不看那群老和尚,似乎對金冠男子的實力頗有自信,絲毫不為自己的後背擔憂。
“鬥轉血河!”
隨著老者話語的傾吐,一股血煞之力瞬時彌漫,絲絲縷縷的血氣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不多時破廟的周圍也成了汪洋血河模樣。絲絲繚繞,血珠滴滴,腥味撲鼻,直讓人作嘔。
惟有大殿正中那“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的幽明怙主,麵露慈笑,傾聽魂靈心聲,不為所動。血霧絲毫不敢包繞佛像,好像有莫大忌諱,但看其佛像麵前一尺的空白地帶,應該是十分恐懼才是。
“不愧是禁地內環邊緣,一個小地方就有如此大的血氣,想來是上古蠻神古妖的野蠻廝殺處所,血神之氣如此旺盛,估計我這古魔大人欽賜的異象神通根本就不需要施展,畢其功於一役,一個迴合即可結束戰鬥,讓你們這些多管閑事的禿驢看看咱家的手段!”
老者破嗓子似的陰笑聲不時響起,手中動作卻不慢,頭頂虛空中一道血石林立血岸,一艘魔車從神海深處劈荊斬浪,疾馳而來,車身倒刺流線,尖頭血鋒,一看就不是凡塵之物,隨便一出手就是神器!
描述起來很長,實際就是一瞬間的事。在那衡天招出神器將攻未攻之際,那一直沉默不言的老僧雙手合什,邁步正欲上前,那金冠男子右手紫光微閃,同時抱拳。袖口一甩,右腳正好踏在老僧即將邁向的步點。
“大師德見,外在之事還看不透嗎,剛才有事冒犯佛意,但絕非我本意,還連累你那小徒為此受傷,我也已責備屬下,隻是有時我並不能完全約束,家教不嚴,讓大師見笑了。我們可以在此探討下佛經,就以這《地藏菩薩十輪經》為引,相傳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的是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才顯示出家僧人相。那我想反問大師一下,菩薩為何還在乎外在皮相的束縛,難道地獄中魂魄都那麽慘不忍睹,出家之人本就是看堪破塵之人,怎麽菩薩卻悟不透呢。”
“施主,你著相了,菩薩是想告訴世人,相有差別,但我們的佛性沒有差別,它不住任何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這就表示中道。我手上的佛珠你看到了,我現在把佛珠藏起來,你在看的佛性是否壞了?是否跟我手上的佛珠丟了呢?都沒有。這表示它不住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所以會壞的,會變遷的東西就不實際,不變遷的東西是永遠不變,過去、現在、未來,它永遠一樣。”
“大師說的有理,那見與不見就是一樣的,你就當前麵的一切都是虛幻,把它當成鏡中花、水中月罷了,否則,不知佛有怒火,凡人的怒火有時候不比佛差,大師,你說是不是如此?”
金冠男子語言咄咄,隱有威脅之意。陸行對佛經並不熟稔,也不知道雙方交惡的來龍去脈,更不知道這兩段話的深意,但卻知道在金冠男子和衡天神王眼中,陸行就是一個可憐的螻蟻,不,是連螻蟻都不如。
老僧極其身後的僧人怒目相視,似乎對男子辱及古佛感到憤慨,但是想起先前金冠男子自報家門,是縱橫囂張的古魔神國護法,就一陣寒氣大冒。
要知道,現在禁地外圍早已經開戰,古魔公國和周圍多方神國蠢蠢欲動,和最鄰近的自家禪門地藏神寺打得不可開交。
老僧正欲辯解,忽聽真言彌漫,頓時驚異不定,將視線對準陸行,霎時驚呆了。金冠男子原本正笑吟吟的臉也瞬間變換,隱有青色,看著陸行瞠目結舌,震撼當場。
“怎麽可能,你……你竟也是神王?”(未完待續。)
從神域四重天到六重天並不像神域一二三重天一樣是上下空間結構,而是完完全全的折疊三重空間。
表現看上去像處在同一個神域空間,但就像一張普通折了三次的折紙,折疊起來的空間才是真正的中域三重天。
中域三重天是諸天萬族的神靈國度,和人間萬族小規模的部落不同,這裏的神靈國度曆史久遠,可追溯到古天庭正神未失蹤之前時段,其實人間萬族隻是中域神國的一個小縮影,最多隻有千族部落,而且分布還稀稀落落,萬族神國才是擁有真正的萬族數量,是真正的諸天萬族建立的部落,尤其是強大的橫掃星宇的星空族落,在人間根本難覓蹤跡。
而且中域的諸天萬族都是神靈一族,神通絕倫,可化諸天萬象。最關鍵的是連神靈都不敢輕易踏足的四大禁地都在中域三重天,西北烽火連台、北方天荒沙地、南方極地十萬雪山和東方流波雲海,每年探險的神靈和萬族在四大禁地隕落、迷失的不知有多少,但隻要能從禁地核心地帶走出來,都是萬中無一的修神天驕,注定是直入上域的神明序列。
而對於中域三重天來說,萬族神國的核心區域是一座聳立天闕的通天神樓,神樓最上層有無數金色神宮宮殿逶迤,和天空都融為一體,雄渾壯麗無邊,這是中域神靈朝聖“通天樓”,都是中域執掌萬族的神主的修行之地。但數十萬年屹立不倒的隻有一座最高的通天神殿,一年四季都有萬丈光輝籠罩,是中域大國師的居住地神宮。
神殿大國師,名諱是大禁忌,被諸神主共尊為“萬族之師”!
而此時的陸行卻遭遇到了普渡長河中最大的危機,本來穿梭的好好地,但是因為陸行的佛光實在是太濃鬱了,五色劫蓮化成的蓮台直接在長河中掀起軒然大波,讓神師菩提帶領的佛子紙船都差點覆滅,導致已經成為陸行下屬的春秋少主、鳥爺等神王都有些幽怨,那眼神恨不得陸行趕緊撤離,省的將他們渡河的紙船掀翻了。
陸行最後有些不好意思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確實有些連累眾神王了,連禪門中的神師菩提和滅淨禪師都低估了劫蓮這個神佛之器,而且陸行本身還擁有一絲輪迴神道,借助蓮花血瞳能在曆史長河中溯源迴流,若陸行不和佛光紙船拉開距離,整個普渡長河估計都消停不下了。
淮握瑜咯咯直笑,不過越往上遊走,她越來越承受不住陸行蓮台和普渡長河對抗之力,最後陸行隻好把她放到神師菩提和滅淨法師共同駕馭的佛光紙船上,自己一個人在後麵遠遠跟著,守護著船隊。
“陸行……快來……”河上,傳來淮握瑜的唿喊聲,可惜最後還是出了意外。
紙船本來逆流而上,隻是普渡長河為佛家暗流,最講究因果,本來古佛開辟的通道就不穩定,而且他們還是向上橫穿神域二、三重天,河道曲折蜿蜒,陸行本身是好意,隻是沒想到最後他遠遠看著紙船消失在湍急的長河上遊,等他駕馭蓮台倉促趕到卻發現那隻是“海市蜃樓”,紙船隊伍早已經不見了蹤跡,而河流化為瀑布直接衝入萬千“神洞”。
神洞,中域入口通道也,但陸行卻失去了自家隊列真正的蹤跡,隻能隱約感覺到神洞方位,但卻怎麽都感應不到具體是哪個神洞。
他在中域入口迷路了!
中域叢林,神靈國度。
一間破神廟,兩隊人馬,三麵圍牆。小廟坐北朝南,向陽。可惜如今外麵大雨傾盆,不時電閃雷鳴。臨時歇腳地方本就不多,何況還是在這個人跡罕至的原始叢林。尤其此地緊鄰內圈禁地,人煙更是稀少,偶有一兩所住處也是中域諸多狩神者臨時棲息之處。
但此地斑駁的泥牆倒影著歲月的滄桑,尤其是正中大殿上是禪門慈悲心懷的大願地藏王菩薩,佛像光著頭,戒斑點點,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永遠是那一幅出家僧人的模樣,悲天憫人,讓人過目不忘。
神像兩側對聯“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看一眼就知道是禪門神靈偉大的宏願,不愧是名聲流傳中域、修神意誌大堅韌的禪門菩薩。
外麵風吹雨打,裏間卻劍拔弩張。一對神衛訓練有素,戎裝裹身,手中神器緊握,煞氣威凜。成扇形護著一中年偉岸男子,頭戴金冠,非富即貴。旁側還有一黑衣老者輕搖蒲扇,左手屢拭頜下為數不多的胡須,眼神精光閃閃,不時望著對麵另一對人馬,似乎懷有莫大的戒心。
另一對人反而十分奇特,竟全是清一色的和尚。當中一位威望極大,雖然身體瘦削,但麵色紅潤,慈眉善目,一幅禪門有道高僧的模樣。隻是讓人疑惑的是這位出家之人卻不是一慣的雲淡風輕,眼神微有怒火。
常言道:“明王有怒,為佛之怒。佛見眾生不平之事,心生忿火,化作無盡的明王怒火,洗滌凡塵!”而顯然有人觸動了佛侍的底線。
兩隊靜靜對峙,外界的風雨似乎也在此停滯了時間,雷電也不再交加。形式一觸即發之時,外麵卻想起了“踏踏”的腳步聲,一步比一步清晰,一步比一步接近,忽地腳步驟然停頓。兩方人馬始終在豎起耳朵,猛然間遭此反響,心神大撼。
“誰?滾進來!”
黑衣老者麵色不善,似乎為自己受到調戲而發怒,怒火一經噴發,奔騰不止。
“哦,你是在說我嗎?”
一聲空靈話語突至,語氣雖然平靜,卻隱有寒意,似乎外界的寒冷也抵抗不了話裏的利箭冰鋒。
廟門早已殘破,風雨交加的門口站立一襲白衣青年,一時清冷無雙。
這青年正是從神洞出來的陸行,他一入中域就感覺天地靈力十分純粹,但是卻找不到神師菩提帶領的紙船流落何方。
怪不得先前神師菩提叮囑他要緊緊跟住,沒想到他一不留神卻找不到淮握瑜,不過他確信他們在中域三重天,這就足夠了,早晚會找到他們的。
他,無所畏懼,他早就習慣了一個人行走天下,正好鍛煉下晉級進化的神國。
尋處避雨的陸行,輾轉幾處方圓幾裏僅有這一座破神廟,這還是陸行剛發現的,沒想到下雨天“牛鬼蛇神”齊聚,這裏似乎有一場大戰即將一觸即發。
真不是時候,陸行自嘲道。但那愈加挺拔的身軀卻在風雨的吹打下保持茁壯,絲毫沒有彎腰撤退的意味。
老者話語一滯,及至看到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小娃娃,頓時搖下手中的蒲扇,眼神微怒,似乎將對麵光頭的怒氣迸發到青年身上,一時眼神如刀,寒光藤繞。
“還真有不知死活的家夥,你個小娃娃,大人說話,一邊去,要不然本座不介意替你師尊好好管教管教你,讓你知曉尊師重道的好處。”
說到這,左手早已扯下頜下幾絲胡須,顯然有人挑戰在他的極限,語氣也極盡挖苦諷刺,似乎在叫囂陸行的自不量力。
陸行已經收斂了自己的神力,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神仆,連神環都沒有結,
而這裏的神衛至少也是一環神王級,怪不得對著陸行麵露不善,這是把他當做螻蟻來看待了。
值得玩味的事,黑衣老者旁邊的中年金冠男子隻是緊緊盯著陸行額頭,目光一絲火熱一閃而逝,很快歸於平寂,似乎從沒有露出過心思。
隻是陸行心思敏銳,到場後一直在留意那老僧和男子,嘴角一絲玩味,但卻僅有一分警惕,因為他們的修為自己一看就透,他們卻不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好惹的,即使虛棺神國還在進化,生神花無時無刻不再轉化成他的神力,他對自己的神道深有感悟,能感受到爆炸性的力量在體內一天天凝聚,有一天天地被調和,周而複始,煉神輪迴道,實力在飛速擴張,卻在外表根本顯露不出,因此他暗自沉吟不語,靜觀此間事態發展。
他需要探聽此地是何地,以及如何找到神師菩提所屬的禪門歸途,那原本是約定到達的中域地點!
“小娃娃,你是在玩火啊”
黑衣老者滿臉的皺紋如同枯樹老藤,稍微輕抖一下就噗噗往外展開,像極了難填的溝壑。看著陸行依舊挺立不為所動的身軀,大怒,有多久沒有品嚐過青澀的神血了。
猶記得上次還是在那浩然院的文院,一個不尊重自己,竟敢公然違抗神命的文士,當時自己親手將那神士當場剖腹挖心,品鑒神血,吸其神髓,神魂煉化為侍從魔頭,隨身侍奉。啊,那是多麽令人迴味悠久的芬芳,又是多麽讓人熱血沸騰的迴想。
陸行身軀依舊挺拔,沒有半分彎折,隻是眼神一直在那中年男子身上遊蕩,直射,對耳旁討厭的蒼蠅嗡嗡聲絲毫不在意,配合陸行清秀脫俗的外表,頗有雲淡風輕的世外之人模樣。
可惜,陸行這態度著實惹怒了黑衣老者。
“尊者快去快迴,不要和這青年信徒作過多糾纏,稍微教訓一下就可以了,省的讓神師看笑話。”
金冠男子舔了舔血紅唇舌在,揚起的嘴角卻讓陸行有些詫異,隻是這並不妨礙他理解其中的意思,看來自己來的真不是時候,成了兩者爭鬥中的“小卒子”,打算殺雞儆猴來立威。
這“稍微教訓”看來是想殺敵立威,可惜你們找錯了對象!
可笑的小伎倆,假如你們以為我還是一個普通的神域信徒,真是好笑,但經過神域一重天的變故,許多道理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再不似初入神域的一知半解。
他是神域一重天的執掌者,聖子不可辱!
“遵命!哈哈,青年郎別怪我心狠手辣,誰讓你在這個不合時宜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出現在此地,這是你的宿命,認命吧。本座古魔公國第二智將衡天,死亡之路上莫要遺忘了我的名號,桀桀……”
黑衣老者大喜過望,看也不看那群老和尚,似乎對金冠男子的實力頗有自信,絲毫不為自己的後背擔憂。
“鬥轉血河!”
隨著老者話語的傾吐,一股血煞之力瞬時彌漫,絲絲縷縷的血氣從四麵八方匯聚而來,不多時破廟的周圍也成了汪洋血河模樣。絲絲繚繞,血珠滴滴,腥味撲鼻,直讓人作嘔。
惟有大殿正中那“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的幽明怙主,麵露慈笑,傾聽魂靈心聲,不為所動。血霧絲毫不敢包繞佛像,好像有莫大忌諱,但看其佛像麵前一尺的空白地帶,應該是十分恐懼才是。
“不愧是禁地內環邊緣,一個小地方就有如此大的血氣,想來是上古蠻神古妖的野蠻廝殺處所,血神之氣如此旺盛,估計我這古魔大人欽賜的異象神通根本就不需要施展,畢其功於一役,一個迴合即可結束戰鬥,讓你們這些多管閑事的禿驢看看咱家的手段!”
老者破嗓子似的陰笑聲不時響起,手中動作卻不慢,頭頂虛空中一道血石林立血岸,一艘魔車從神海深處劈荊斬浪,疾馳而來,車身倒刺流線,尖頭血鋒,一看就不是凡塵之物,隨便一出手就是神器!
描述起來很長,實際就是一瞬間的事。在那衡天招出神器將攻未攻之際,那一直沉默不言的老僧雙手合什,邁步正欲上前,那金冠男子右手紫光微閃,同時抱拳。袖口一甩,右腳正好踏在老僧即將邁向的步點。
“大師德見,外在之事還看不透嗎,剛才有事冒犯佛意,但絕非我本意,還連累你那小徒為此受傷,我也已責備屬下,隻是有時我並不能完全約束,家教不嚴,讓大師見笑了。我們可以在此探討下佛經,就以這《地藏菩薩十輪經》為引,相傳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的是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才顯示出家僧人相。那我想反問大師一下,菩薩為何還在乎外在皮相的束縛,難道地獄中魂魄都那麽慘不忍睹,出家之人本就是看堪破塵之人,怎麽菩薩卻悟不透呢。”
“施主,你著相了,菩薩是想告訴世人,相有差別,但我們的佛性沒有差別,它不住任何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這就表示中道。我手上的佛珠你看到了,我現在把佛珠藏起來,你在看的佛性是否壞了?是否跟我手上的佛珠丟了呢?都沒有。這表示它不住一切相,又不離一切相。所以會壞的,會變遷的東西就不實際,不變遷的東西是永遠不變,過去、現在、未來,它永遠一樣。”
“大師說的有理,那見與不見就是一樣的,你就當前麵的一切都是虛幻,把它當成鏡中花、水中月罷了,否則,不知佛有怒火,凡人的怒火有時候不比佛差,大師,你說是不是如此?”
金冠男子語言咄咄,隱有威脅之意。陸行對佛經並不熟稔,也不知道雙方交惡的來龍去脈,更不知道這兩段話的深意,但卻知道在金冠男子和衡天神王眼中,陸行就是一個可憐的螻蟻,不,是連螻蟻都不如。
老僧極其身後的僧人怒目相視,似乎對男子辱及古佛感到憤慨,但是想起先前金冠男子自報家門,是縱橫囂張的古魔神國護法,就一陣寒氣大冒。
要知道,現在禁地外圍早已經開戰,古魔公國和周圍多方神國蠢蠢欲動,和最鄰近的自家禪門地藏神寺打得不可開交。
老僧正欲辯解,忽聽真言彌漫,頓時驚異不定,將視線對準陸行,霎時驚呆了。金冠男子原本正笑吟吟的臉也瞬間變換,隱有青色,看著陸行瞠目結舌,震撼當場。
“怎麽可能,你……你竟也是神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