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除血腫後,對顱底的骨質進行粗糙化,將樞椎後柱表麵的骨質也進行粗糙化,這樣方便植入的骨塊與它們愈合。
這次輪到宋子墨和徐誌良兩人去處理寰椎骨塊,他們修剪骨塊,用骨塊與碎骨將鈦網結構的人工寰椎填充得滿滿的。
楊平在鏡下衝洗術區,完成再次止血,將內固定器植入後側顱底與樞椎後柱之間,上下加壓,植入螺釘,鈦網結構裏的骨塊與碎骨牢牢的撐著顱底與樞椎椎體,作為顱底與樞椎兩根連接柱中的輔助承重柱,已經完成施工,以後它和前側的骨柱將成為頭部的支撐,這顆無處安放的頭顱也終於穩穩當當地安放在脊柱上麵。
“收工!”
楊平收迴盯著屏幕的視野,宋子墨和徐誌良上前,開始完成收尾工作:關閉手術切口。
“其實沒什麽,隻不過擴大了腔鏡手術的範圍,前路經口的手術也是鏡下完成,既然前路可以鏡下做,為什麽後路不可以?理論上,一切手術可以在鏡下完成。”
楊平看著吃驚的大家,立刻解釋幾句。
術前楊平忘記告訴大家後路也打算鏡下做,更沒有說要兩根鏡頭組合完成手術,現在說得這麽輕巧,大家臉上的疑惑怎麽可能一下消散。
“抱歉,術前忘記告訴大家。”楊平向大家道歉。
可是道歉並沒有什麽用,大家還是用期待又疑惑的目光盯著楊平,連宋子墨和徐誌良也沒有打算立刻關閉切口。
“你們看著我幹嗎?有什麽問題嗎?”楊平坐下來休息。
“教授,你總得給點解釋吧?你剛剛可是用兩塊屏幕,在分裂的鏡下視野中,全程鏡下完成一台陌生的顱底上頸椎手術!”宋子墨不得不明白地說出來。
難怪這些家夥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楊平突然醒悟,對自己來說,可能是非常普通的手術,隻是隨手將兩台腔鏡一用,但是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場技術革新,是一台高超的新手術。
可能太投入了,竟然全程沒有解釋,教授當得有點粗糙呀,楊平整理一下思路說:
“顱底上頸椎前路經口手術,如果用內鏡輔助完成,操作會輕鬆很多,而且在內鏡視野下,操作空間更大,安全係數更高。”楊平用詞很講究,該用腔鏡的時候用腔鏡,該用內鏡的時候用內鏡,絕不混用。
內鏡與腔鏡還是有區別的,經過人體自然通道進入的叫做內鏡,比如胃鏡、腸鏡、泌尿外科的輸尿管鏡膀胱鏡,都是內鏡。
就拿胃鏡來說,他是經過口腔進入人體,再經過咽部、食管,最後進入胃,從入口到整個通道均是自然通道。
而腔鏡卻是需要在人體人為戳一個洞,作為鏡頭和器械的入口,比如腹腔鏡,需要在肚子上打一個或幾個小洞,用於進入鏡頭和器械,關節鏡也是一樣,需要戳孔進入。
“大多數顱底上頸椎手術,隻需要經口前路就可以解決,所以,大家以後可以訓練經口的鏡下手術,讓顱底上頸椎前路經口內鏡輔助下手術成為常規手術。”
“而且後路開放手術在鏡下完成也不是難事,隻是我今天使用兩套腔鏡設備組合來完成手術,對手眼腦三者的配合要求確實有點高,你們以後做此類手術,如果碰到各種原因導致視野顯露不佳,操作空間不足,可以嚐試鏡下完成手術,當然,不要學我使用分裂的兩塊屏幕,你們應該使用一個廣角攝像頭,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一個攝像頭和一台設備就可以完成手術,如果不用廣角鏡頭,也可以用兩個鏡頭,然後用計算機整合術區圖像,在一個屏幕上顯示,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設計設備。”
“其實開放手術鏡下完成,早有先例,比如顯微外科的斷指再植術,使用傳統的顯微鏡,雙眼盯著目鏡,非常容易使眼睛疲勞,而帶有高清攝像頭的顯微鏡,可以將手術視野傳輸到屏幕,術者不需要盯著顯微鏡那點視野,直接看著屏幕,使用手眼分離技術操作,整台手術變得非常輕鬆。”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訓練手眼分離操作,需要熟練的手眼分離操作技術。”
“教授,能不能培訓一下我們,讓我們也可以像剛剛你那樣,隨心所欲地進行鏡下手術,甚至,所有手術,隻要需要,都可以內鏡下完成。”奧古斯特激動起來。
他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掌握這種技術,以後的某一天,在歐洲的脊柱外科大會上,演示這種鏡下操作,當別人還在為顯露絞盡腦汁的時候,奧古斯特無論是前路的經口,還是後路的常規入路,都在鏡下完成,那麽,那個英國佬密爾頓會是什麽反應,他一定會驚掉下巴。
該死的老家夥,他一定會顳下頜關節脫位,我敢打賭,奧古斯特心裏得意洋洋。
宋子墨和徐誌良正在關閉切口,楊平開始脫手術衣。
“如果你們有興趣,明天就可以培訓你們在鏡下完成開放手術。其實像今天的手術,如果有合適的手術機器人,在手術機器人幫助下,手術更加容易,很可惜,現有的手術機器人都沒辦法完成這種手術,達芬奇的幾條機械臂非常靈活,有完成此類手術的潛力,但是缺少骨科手術的終端器械,當然以它目前的水平,對接所有骨科終端不太可能,所以它隻能停留在胸外、腹腔、泌尿和婦產科,而天璣機器人,雖然可以做骨科手術,但是機械臂的靈活度遠遠不夠,也隻能完成簡單的骨科手術或者手術中的某些步驟,比如置釘,它甚至不具備全程操作手術的能力,隻能是輔助。”
楊平腦海裏構想,如何有一種手術機器人,機械臂非常靈活,而且可以更換粗細不同的機械臂,以適應各種場景,還能對接各種動力骨科終端,那該多好。
銳行醫療那邊也正在研究手術機器人,但是獲得一些突破還需要時日。
如果有這樣的機器人,今天的病人無論什麽體位,手術都會輕而易舉,醫生也不會如此被動。
未來外科領域必然是手術機器人的天下,它克服了外科醫生所有的缺點,拓寬了操作空間與操作視野。
宋子墨和徐誌良完成手術切口的閉合,張林和小五兩位拉鉤大神終於可以休息,想必胳膊已經極其酸麻。
自從拉鉤置入開始,到拉鉤撤出,整個過程中兩位大神絲紋不動,完全對得起拉鉤大神的稱號。
“伱們兩位的著作什麽時候出版?書稿改了很多遍了吧?”楊平問張林和小五。
張林不禁歎氣:“畢竟是世界級的著作,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們決定再修改幾遍,精益求精。”
小五也是滿臉的嚴肅:“全球填補空白級別的專著,有些東西還需要斟酌,比如,對拉鉤技術的訓練方法,我們是一筆帶過,還是詳細介紹,還沒有達成共識。”
“如果詳細介紹,勢必泄露一些絕密訓練方法,如果一筆帶過,有昧作學問的良心。”張林滿是憂愁。
“難啊!”小五左右為難的樣子。
如此凝重的語氣,兩人一點不像裝逼,他們真的非常重視這部專著,這是他們的心血,這是他們的理想。
這次輪到宋子墨和徐誌良兩人去處理寰椎骨塊,他們修剪骨塊,用骨塊與碎骨將鈦網結構的人工寰椎填充得滿滿的。
楊平在鏡下衝洗術區,完成再次止血,將內固定器植入後側顱底與樞椎後柱之間,上下加壓,植入螺釘,鈦網結構裏的骨塊與碎骨牢牢的撐著顱底與樞椎椎體,作為顱底與樞椎兩根連接柱中的輔助承重柱,已經完成施工,以後它和前側的骨柱將成為頭部的支撐,這顆無處安放的頭顱也終於穩穩當當地安放在脊柱上麵。
“收工!”
楊平收迴盯著屏幕的視野,宋子墨和徐誌良上前,開始完成收尾工作:關閉手術切口。
“其實沒什麽,隻不過擴大了腔鏡手術的範圍,前路經口的手術也是鏡下完成,既然前路可以鏡下做,為什麽後路不可以?理論上,一切手術可以在鏡下完成。”
楊平看著吃驚的大家,立刻解釋幾句。
術前楊平忘記告訴大家後路也打算鏡下做,更沒有說要兩根鏡頭組合完成手術,現在說得這麽輕巧,大家臉上的疑惑怎麽可能一下消散。
“抱歉,術前忘記告訴大家。”楊平向大家道歉。
可是道歉並沒有什麽用,大家還是用期待又疑惑的目光盯著楊平,連宋子墨和徐誌良也沒有打算立刻關閉切口。
“你們看著我幹嗎?有什麽問題嗎?”楊平坐下來休息。
“教授,你總得給點解釋吧?你剛剛可是用兩塊屏幕,在分裂的鏡下視野中,全程鏡下完成一台陌生的顱底上頸椎手術!”宋子墨不得不明白地說出來。
難怪這些家夥眼巴巴地看著自己,楊平突然醒悟,對自己來說,可能是非常普通的手術,隻是隨手將兩台腔鏡一用,但是對別人來說,可能是一場技術革新,是一台高超的新手術。
可能太投入了,竟然全程沒有解釋,教授當得有點粗糙呀,楊平整理一下思路說:
“顱底上頸椎前路經口手術,如果用內鏡輔助完成,操作會輕鬆很多,而且在內鏡視野下,操作空間更大,安全係數更高。”楊平用詞很講究,該用腔鏡的時候用腔鏡,該用內鏡的時候用內鏡,絕不混用。
內鏡與腔鏡還是有區別的,經過人體自然通道進入的叫做內鏡,比如胃鏡、腸鏡、泌尿外科的輸尿管鏡膀胱鏡,都是內鏡。
就拿胃鏡來說,他是經過口腔進入人體,再經過咽部、食管,最後進入胃,從入口到整個通道均是自然通道。
而腔鏡卻是需要在人體人為戳一個洞,作為鏡頭和器械的入口,比如腹腔鏡,需要在肚子上打一個或幾個小洞,用於進入鏡頭和器械,關節鏡也是一樣,需要戳孔進入。
“大多數顱底上頸椎手術,隻需要經口前路就可以解決,所以,大家以後可以訓練經口的鏡下手術,讓顱底上頸椎前路經口內鏡輔助下手術成為常規手術。”
“而且後路開放手術在鏡下完成也不是難事,隻是我今天使用兩套腔鏡設備組合來完成手術,對手眼腦三者的配合要求確實有點高,你們以後做此類手術,如果碰到各種原因導致視野顯露不佳,操作空間不足,可以嚐試鏡下完成手術,當然,不要學我使用分裂的兩塊屏幕,你們應該使用一個廣角攝像頭,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一個攝像頭和一台設備就可以完成手術,如果不用廣角鏡頭,也可以用兩個鏡頭,然後用計算機整合術區圖像,在一個屏幕上顯示,這些都需要進一步設計設備。”
“其實開放手術鏡下完成,早有先例,比如顯微外科的斷指再植術,使用傳統的顯微鏡,雙眼盯著目鏡,非常容易使眼睛疲勞,而帶有高清攝像頭的顯微鏡,可以將手術視野傳輸到屏幕,術者不需要盯著顯微鏡那點視野,直接看著屏幕,使用手眼分離技術操作,整台手術變得非常輕鬆。”
“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訓練手眼分離操作,需要熟練的手眼分離操作技術。”
“教授,能不能培訓一下我們,讓我們也可以像剛剛你那樣,隨心所欲地進行鏡下手術,甚至,所有手術,隻要需要,都可以內鏡下完成。”奧古斯特激動起來。
他可以想象,如果自己掌握這種技術,以後的某一天,在歐洲的脊柱外科大會上,演示這種鏡下操作,當別人還在為顯露絞盡腦汁的時候,奧古斯特無論是前路的經口,還是後路的常規入路,都在鏡下完成,那麽,那個英國佬密爾頓會是什麽反應,他一定會驚掉下巴。
該死的老家夥,他一定會顳下頜關節脫位,我敢打賭,奧古斯特心裏得意洋洋。
宋子墨和徐誌良正在關閉切口,楊平開始脫手術衣。
“如果你們有興趣,明天就可以培訓你們在鏡下完成開放手術。其實像今天的手術,如果有合適的手術機器人,在手術機器人幫助下,手術更加容易,很可惜,現有的手術機器人都沒辦法完成這種手術,達芬奇的幾條機械臂非常靈活,有完成此類手術的潛力,但是缺少骨科手術的終端器械,當然以它目前的水平,對接所有骨科終端不太可能,所以它隻能停留在胸外、腹腔、泌尿和婦產科,而天璣機器人,雖然可以做骨科手術,但是機械臂的靈活度遠遠不夠,也隻能完成簡單的骨科手術或者手術中的某些步驟,比如置釘,它甚至不具備全程操作手術的能力,隻能是輔助。”
楊平腦海裏構想,如何有一種手術機器人,機械臂非常靈活,而且可以更換粗細不同的機械臂,以適應各種場景,還能對接各種動力骨科終端,那該多好。
銳行醫療那邊也正在研究手術機器人,但是獲得一些突破還需要時日。
如果有這樣的機器人,今天的病人無論什麽體位,手術都會輕而易舉,醫生也不會如此被動。
未來外科領域必然是手術機器人的天下,它克服了外科醫生所有的缺點,拓寬了操作空間與操作視野。
宋子墨和徐誌良完成手術切口的閉合,張林和小五兩位拉鉤大神終於可以休息,想必胳膊已經極其酸麻。
自從拉鉤置入開始,到拉鉤撤出,整個過程中兩位大神絲紋不動,完全對得起拉鉤大神的稱號。
“伱們兩位的著作什麽時候出版?書稿改了很多遍了吧?”楊平問張林和小五。
張林不禁歎氣:“畢竟是世界級的著作,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們決定再修改幾遍,精益求精。”
小五也是滿臉的嚴肅:“全球填補空白級別的專著,有些東西還需要斟酌,比如,對拉鉤技術的訓練方法,我們是一筆帶過,還是詳細介紹,還沒有達成共識。”
“如果詳細介紹,勢必泄露一些絕密訓練方法,如果一筆帶過,有昧作學問的良心。”張林滿是憂愁。
“難啊!”小五左右為難的樣子。
如此凝重的語氣,兩人一點不像裝逼,他們真的非常重視這部專著,這是他們的心血,這是他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