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第三天,亞斯美妮帶著特製的支具,在助行器的幫助下,開始嚐試直立行走。
這個支具就像一對靴子,可以保護融合的踝關節以及矯形的足弓,既可以讓她直立行走,又可以讓融合的踝關節與矯形的足弓在骨愈合前免遭重力的破壞。
亞斯美妮從未站起來走過路,一輩子都沒有直立邁出一步。
等亞斯美妮做好心理準備,負責康複的車醫生和護士扶她從床邊站起來。
亞斯美妮顫抖的雙腿支撐著身體,緩緩地站起來,她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由於體位的原因,亞斯美妮感覺有點頭暈,車醫生讓她堅持,讓心髒慢慢適應直立狀態的循環。
大約十幾分鍾後,亞斯美妮稍微覺得舒服一點。
車醫生讓她扶著助行器,大膽地邁出第一步。
亞斯美妮看著周圍的醫生護士,再看看自己的雙側下肢,嚐試著邁出第一步,力量有點不夠,而且不知道怎麽邁步。
車醫生示範了三次,她才掌握如何邁步,終於顫抖著邁出第一步。
這是她從出生以來,直立著身體邁出的第一步。
原來直立行走,視野這麽開闊,亞斯美妮整個人瞬間感覺良好。
病房想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大家鼓勵她繼續走,隻要邁出第一步,新的人生從此開始。
雙下肢的肌力還是不夠,每走一步都非常累,非常困難。
亞斯美妮深吸一口氣,又走了一步。
“再來一步!”
車醫生在前麵引路,雙手做出引導的姿勢。
亞斯美妮經過調整和力量的準備,又邁出第三步。
“感覺怎麽樣?”
楊平問亞斯美妮。
她激動地不斷點頭:“我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行走,你看,我真的站起來了。”
小姑娘激動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多少次做夢都想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直立行走。
現在真的實現了夢想,亞斯美妮越哭聲音越大,護士和翻譯一起撫摸她的後背,平緩她的情緒。
楊平仔細觀察她的步態,雖然肌力不足,但是步態還是比較好。
如果能夠訓練三個月左右,雙側下肢的肌力得到增強,可以完全脫離助行器行走。
以前亞斯美妮雙側下肢隻承擔一半的體重,所以她的下肢比正常人要細,肌肉力量也差。
正常人上肢無需承擔負重,她的上肢參與爬行,承擔另一半體重,所以比正常人粗壯,肌力也強大。
這就是解剖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果。
楊平囑托車醫生,在住院期間教會費達和亞斯美妮康複訓練的內容,讓亞斯美妮迴到阿曼後,還可以繼續進行康複鍛煉。
人體有兩個器官可以進行塑造,肌肉與大腦,這是為什麽健身可以獲得粗壯肌肉的醫學基礎。
第一次行走,亞斯美妮走了六步,已經汗流浹背。
楊平讓她休息,不能操之過急,康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小敏敏的奶奶u轉迴心內科的普通病房,她看到自己的孫女取出三十四根針,心情極為複雜,老兩口開始為小敏敏的未來擔憂。
七十多歲的夫妻,時日不多,小敏敏如果繼續交給她的父親或者母親,已經不太可能。
母親已經拒絕接受,即使法律強製她接受,其結果不會比跟著父親好多少。
而父親目前的這種狀況,如果將孩子再交給他,難保下一次不是一百根針。
親戚之中也沒有願意收留的,隻能想辦法送往一些福利機構,或者托人找願意收養的人家。
此時,陸陸續續有一些親戚過來探望小敏敏的奶奶,人多嘴雜,有些親戚建議老兩口找醫院麻煩,人在醫院出事,不管什麽原因,反正醫院有責任,花了這麽多錢,自己還要承擔自費部分,不應該。
甚至有親戚表示願意出頭,但是被老兩口拒絕。
還有親戚現身說法:自己買菜路過一家飯店門口的街道,不小心摔倒,她當場爬到飯店門口又哭又鬧,後來兒子帶人去飯店又大鬧一通,堵幾天大門,後來也拿到賠償的款子。
這位親戚包票,像敏敏奶奶這種情況,找人鬧上一通,鐵定能夠拿到錢。
不僅醫藥費免費,還可以自己有一筆現金。
老兩口說,人不能沒有良心,陪孫女在醫院治病,自己半夜發病,醫生救了自己,如果事後還找人家麻煩,怎麽都說不過去。
這個親戚還不死心,鼓動她說,人不要這麽死腦筋,現在孫女手術已經做了,也不用求醫院什麽。利用這個事撈一筆錢養老也行,給孫女留著也行,反正這麽大年齡,也掙不到錢。
親戚最後交底,不用老兩口出麵,隻要她點頭,親戚讓兒子出麵找醫院,事後按比例給點活動費就可以。
親戚又忿忿不平地說,人在醫院出的事,怎麽可能醫院沒責任呢?
老兩口趕忙阻止,千萬不能這樣,否則到死都不會心安。
親戚悻悻地離開病房,非常失望,罵了老兩口一頓,說他們已經落後時代,有錢不會掙。
老兩口有自己的想法,一輩子雖然辛辛苦苦,除了教子無方,養出一個混賬兒子,沒有幹過缺德昧良心的事情,不可能去幹這麽缺德傷天害理的事。
如果這麽幹了,那以後出現類似的事情,還有醫生敢救人嗎?
很可能凡是老人抱著小孩去醫院看病,醫院都會避而遠之,找借口推遲不願意接診。
高齡的老年人,大多健康狀態不好,很多存在潛在突發疾病的風險。
推而廣之,以後飯店、商場、車站等等,各種公共場所,為了避免承擔責任,都豎一塊牌子,禁止老人入內。
如果事情更加擴大,以後凡是去公共場所,任何人都必須提供醫院的健康證明,簽署免責的協議。
就像老人倒地不敢扶一個道理。
醫院救了自己,還去訛詐醫院的錢!
這叫什麽事嘛?
沒有底線,豬狗不如。
做人和豬狗總得有點區別嗎?
老兩口待親戚走後,狠狠地罵道——
六歲的男童崔書凱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三博醫院,父親崔旭兵聽說兒子是一個接受新方法治療脊柱側彎,這個方法是微創,他非常高興。
崔旭兵跟單位請假一個月,和妻子帶著兒子來到南都省三博醫院。
他們對楊平十分信任,尤其上次在三博醫院,親眼所見帝都的院士對楊平的肯定,這對夫妻更是把治療兒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楊平身上。
上次迴家後,崔旭兵做了很多功課,網上到處搜索有關楊平的資料,還托當地的醫生親戚查楊平的資料。
最後的調查的結果,楊平這位年輕的教授,主刀的折疊人脊柱畸形手術,比自己兒子更加嚴重複雜。
自己兒子這種脊柱畸形,在楊教授手裏不過是常規手術而已。
隻不過楊教授考慮六歲小孩,盡量使用微創方式,不幹擾脊柱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使用創新的技術來治療。
崔旭兵一家是革命老區延安人,千裏迢迢趕來南都,他們為了表示感激,帶來了一些家鄉特產,延安紅棗和洛川蘋果。
辦理好住院手續,在病房安頓下來後,他將帶來的特產交給蔡護士長,然後到辦公室找楊平。
坐下來,楊平給他講解新技術的細節,告訴他動物實驗的數據非常喜人,現在崔書凱是這種技術的第一個臨床實驗患者。
這種技術不用對脊柱進行融合,矯正後可以獲得正常功能的脊柱。
但是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尤其新技術,更加存在不確定性。
楊平將手術的風險一條一條地講給他聽,最大的風險就是針孔感染,但是概率非常低。
相對於正常功能的脊柱,這點風險算不了什麽。
比起開大刀的手術,安全很多。
崔旭兵對脊柱側彎以及手術還是非常了解,他表示願意接受臨床實驗。
脊柱側彎分為功能性和結構性的,功能性沒有定型,由於一定原因引起,比如姿勢不正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等等,糾正原因後側凸可以糾正。
而結構性的側彎就是已經定型,結構性又分為特發性和先天性。
先天性的,就是生下來就有的畸形。
特發性的,在醫學上沒有找到具體的確切原因,醫學上的名詞大凡帶有特發二字,都是指沒有找到明確原因,比如特發性的高血壓。
大家麵對的大多數就是這種特發性的脊柱側彎。
一般20度以內的脊柱側彎可以觀察,不用特殊處理,每年拍x線脊柱全長正側位片,進行測量,如果每年增加超過5度,就需要幹預治療。
保守治療被證實有效的是支具治療,佩戴矯形支具比較辛苦,但是有效。
其它諸如手法糾正之類的方法,目前沒有證據支持有效,但是如果一定要覺得有效,那就有效吧,高興就好。
如果側彎達到3040度,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不管是胸椎的側彎,還是胸腰部、腰椎,達到這個度數一般需要手術,胸椎側彎比後兩者指征會放寬一點。
胸彎一般40度以上手術,胸腰部及腰椎的側彎,一般35度以上就需要手術。
這些基本知識,崔旭兵還是懂,至於手術風險、臨床實驗的告知、倫理告知,這些他都提前做了了解,也很明白。
“我現在就簽字!”
崔旭兵不想耽誤楊教授時間。
楊平告訴他:“不急,完善術前檢查後,才安排手術,術前主管醫生會找他們夫妻簽字。”
脊柱側彎這種病的手術比較集中,一線醫院就是幾家,協和、301、南京鼓樓,他都去過,而且在網上也查過相關的資料。
崔旭兵起身,看外麵沒人,將楊平辦公室的門關上,反鎖,然後偷偷地將一個鼓鼓的信封塞給楊平。
“辛苦了,楊教授,書凱的事麻煩您了。”
楊平本來想推辭,但是崔旭兵十分執著:“沒人看見,你放心,不會有人知道,我們夫妻是誠信誠意謝謝你。”
這兩萬塊錢是崔旭兵早就準備好的,他們也確實誠心誠意感激楊平。
好吧,楊平也不想推來推去,沒意義。
病人送紅包這種事,經常有,楊平有規範的處理流程,當場收下紅包,等病人走後,將紅包交給護士長,護士長會和另一個醫生清點數目,然後記錄好。
這筆錢,護士長會幫忙在術前存進病人的住院賬戶,術後再將收據交給病人或者家屬——送紅包的人。
其實很多病人送紅包就是想求個安心,如果當場拒絕,推推拉拉浪費時間,還會讓病人或家屬胡思亂想,比如擔心是不是手術沒把握呀?
所以楊平一般先收下,讓病人和家屬安心,然後再按流程走。
崔旭兵從楊平辦公室出來,通體舒暢,心裏十分踏實。
送紅包,求的就是踏實。
這紅包送出去,說明自己兒子的病有了依靠,楊教授一定會盡心盡力。
首發最新。
這個支具就像一對靴子,可以保護融合的踝關節以及矯形的足弓,既可以讓她直立行走,又可以讓融合的踝關節與矯形的足弓在骨愈合前免遭重力的破壞。
亞斯美妮從未站起來走過路,一輩子都沒有直立邁出一步。
等亞斯美妮做好心理準備,負責康複的車醫生和護士扶她從床邊站起來。
亞斯美妮顫抖的雙腿支撐著身體,緩緩地站起來,她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由於體位的原因,亞斯美妮感覺有點頭暈,車醫生讓她堅持,讓心髒慢慢適應直立狀態的循環。
大約十幾分鍾後,亞斯美妮稍微覺得舒服一點。
車醫生讓她扶著助行器,大膽地邁出第一步。
亞斯美妮看著周圍的醫生護士,再看看自己的雙側下肢,嚐試著邁出第一步,力量有點不夠,而且不知道怎麽邁步。
車醫生示範了三次,她才掌握如何邁步,終於顫抖著邁出第一步。
這是她從出生以來,直立著身體邁出的第一步。
原來直立行走,視野這麽開闊,亞斯美妮整個人瞬間感覺良好。
病房想起一片熱烈的掌聲,大家鼓勵她繼續走,隻要邁出第一步,新的人生從此開始。
雙下肢的肌力還是不夠,每走一步都非常累,非常困難。
亞斯美妮深吸一口氣,又走了一步。
“再來一步!”
車醫生在前麵引路,雙手做出引導的姿勢。
亞斯美妮經過調整和力量的準備,又邁出第三步。
“感覺怎麽樣?”
楊平問亞斯美妮。
她激動地不斷點頭:“我可以站起來,還可以行走,你看,我真的站起來了。”
小姑娘激動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多少次做夢都想自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直立行走。
現在真的實現了夢想,亞斯美妮越哭聲音越大,護士和翻譯一起撫摸她的後背,平緩她的情緒。
楊平仔細觀察她的步態,雖然肌力不足,但是步態還是比較好。
如果能夠訓練三個月左右,雙側下肢的肌力得到增強,可以完全脫離助行器行走。
以前亞斯美妮雙側下肢隻承擔一半的體重,所以她的下肢比正常人要細,肌肉力量也差。
正常人上肢無需承擔負重,她的上肢參與爬行,承擔另一半體重,所以比正常人粗壯,肌力也強大。
這就是解剖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果。
楊平囑托車醫生,在住院期間教會費達和亞斯美妮康複訓練的內容,讓亞斯美妮迴到阿曼後,還可以繼續進行康複鍛煉。
人體有兩個器官可以進行塑造,肌肉與大腦,這是為什麽健身可以獲得粗壯肌肉的醫學基礎。
第一次行走,亞斯美妮走了六步,已經汗流浹背。
楊平讓她休息,不能操之過急,康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小敏敏的奶奶u轉迴心內科的普通病房,她看到自己的孫女取出三十四根針,心情極為複雜,老兩口開始為小敏敏的未來擔憂。
七十多歲的夫妻,時日不多,小敏敏如果繼續交給她的父親或者母親,已經不太可能。
母親已經拒絕接受,即使法律強製她接受,其結果不會比跟著父親好多少。
而父親目前的這種狀況,如果將孩子再交給他,難保下一次不是一百根針。
親戚之中也沒有願意收留的,隻能想辦法送往一些福利機構,或者托人找願意收養的人家。
此時,陸陸續續有一些親戚過來探望小敏敏的奶奶,人多嘴雜,有些親戚建議老兩口找醫院麻煩,人在醫院出事,不管什麽原因,反正醫院有責任,花了這麽多錢,自己還要承擔自費部分,不應該。
甚至有親戚表示願意出頭,但是被老兩口拒絕。
還有親戚現身說法:自己買菜路過一家飯店門口的街道,不小心摔倒,她當場爬到飯店門口又哭又鬧,後來兒子帶人去飯店又大鬧一通,堵幾天大門,後來也拿到賠償的款子。
這位親戚包票,像敏敏奶奶這種情況,找人鬧上一通,鐵定能夠拿到錢。
不僅醫藥費免費,還可以自己有一筆現金。
老兩口說,人不能沒有良心,陪孫女在醫院治病,自己半夜發病,醫生救了自己,如果事後還找人家麻煩,怎麽都說不過去。
這個親戚還不死心,鼓動她說,人不要這麽死腦筋,現在孫女手術已經做了,也不用求醫院什麽。利用這個事撈一筆錢養老也行,給孫女留著也行,反正這麽大年齡,也掙不到錢。
親戚最後交底,不用老兩口出麵,隻要她點頭,親戚讓兒子出麵找醫院,事後按比例給點活動費就可以。
親戚又忿忿不平地說,人在醫院出的事,怎麽可能醫院沒責任呢?
老兩口趕忙阻止,千萬不能這樣,否則到死都不會心安。
親戚悻悻地離開病房,非常失望,罵了老兩口一頓,說他們已經落後時代,有錢不會掙。
老兩口有自己的想法,一輩子雖然辛辛苦苦,除了教子無方,養出一個混賬兒子,沒有幹過缺德昧良心的事情,不可能去幹這麽缺德傷天害理的事。
如果這麽幹了,那以後出現類似的事情,還有醫生敢救人嗎?
很可能凡是老人抱著小孩去醫院看病,醫院都會避而遠之,找借口推遲不願意接診。
高齡的老年人,大多健康狀態不好,很多存在潛在突發疾病的風險。
推而廣之,以後飯店、商場、車站等等,各種公共場所,為了避免承擔責任,都豎一塊牌子,禁止老人入內。
如果事情更加擴大,以後凡是去公共場所,任何人都必須提供醫院的健康證明,簽署免責的協議。
就像老人倒地不敢扶一個道理。
醫院救了自己,還去訛詐醫院的錢!
這叫什麽事嘛?
沒有底線,豬狗不如。
做人和豬狗總得有點區別嗎?
老兩口待親戚走後,狠狠地罵道——
六歲的男童崔書凱在父母的帶領下,來到三博醫院,父親崔旭兵聽說兒子是一個接受新方法治療脊柱側彎,這個方法是微創,他非常高興。
崔旭兵跟單位請假一個月,和妻子帶著兒子來到南都省三博醫院。
他們對楊平十分信任,尤其上次在三博醫院,親眼所見帝都的院士對楊平的肯定,這對夫妻更是把治療兒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楊平身上。
上次迴家後,崔旭兵做了很多功課,網上到處搜索有關楊平的資料,還托當地的醫生親戚查楊平的資料。
最後的調查的結果,楊平這位年輕的教授,主刀的折疊人脊柱畸形手術,比自己兒子更加嚴重複雜。
自己兒子這種脊柱畸形,在楊教授手裏不過是常規手術而已。
隻不過楊教授考慮六歲小孩,盡量使用微創方式,不幹擾脊柱的正常生長發育,所以使用創新的技術來治療。
崔旭兵一家是革命老區延安人,千裏迢迢趕來南都,他們為了表示感激,帶來了一些家鄉特產,延安紅棗和洛川蘋果。
辦理好住院手續,在病房安頓下來後,他將帶來的特產交給蔡護士長,然後到辦公室找楊平。
坐下來,楊平給他講解新技術的細節,告訴他動物實驗的數據非常喜人,現在崔書凱是這種技術的第一個臨床實驗患者。
這種技術不用對脊柱進行融合,矯正後可以獲得正常功能的脊柱。
但是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尤其新技術,更加存在不確定性。
楊平將手術的風險一條一條地講給他聽,最大的風險就是針孔感染,但是概率非常低。
相對於正常功能的脊柱,這點風險算不了什麽。
比起開大刀的手術,安全很多。
崔旭兵對脊柱側彎以及手術還是非常了解,他表示願意接受臨床實驗。
脊柱側彎分為功能性和結構性的,功能性沒有定型,由於一定原因引起,比如姿勢不正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等等,糾正原因後側凸可以糾正。
而結構性的側彎就是已經定型,結構性又分為特發性和先天性。
先天性的,就是生下來就有的畸形。
特發性的,在醫學上沒有找到具體的確切原因,醫學上的名詞大凡帶有特發二字,都是指沒有找到明確原因,比如特發性的高血壓。
大家麵對的大多數就是這種特發性的脊柱側彎。
一般20度以內的脊柱側彎可以觀察,不用特殊處理,每年拍x線脊柱全長正側位片,進行測量,如果每年增加超過5度,就需要幹預治療。
保守治療被證實有效的是支具治療,佩戴矯形支具比較辛苦,但是有效。
其它諸如手法糾正之類的方法,目前沒有證據支持有效,但是如果一定要覺得有效,那就有效吧,高興就好。
如果側彎達到3040度,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
不管是胸椎的側彎,還是胸腰部、腰椎,達到這個度數一般需要手術,胸椎側彎比後兩者指征會放寬一點。
胸彎一般40度以上手術,胸腰部及腰椎的側彎,一般35度以上就需要手術。
這些基本知識,崔旭兵還是懂,至於手術風險、臨床實驗的告知、倫理告知,這些他都提前做了了解,也很明白。
“我現在就簽字!”
崔旭兵不想耽誤楊教授時間。
楊平告訴他:“不急,完善術前檢查後,才安排手術,術前主管醫生會找他們夫妻簽字。”
脊柱側彎這種病的手術比較集中,一線醫院就是幾家,協和、301、南京鼓樓,他都去過,而且在網上也查過相關的資料。
崔旭兵起身,看外麵沒人,將楊平辦公室的門關上,反鎖,然後偷偷地將一個鼓鼓的信封塞給楊平。
“辛苦了,楊教授,書凱的事麻煩您了。”
楊平本來想推辭,但是崔旭兵十分執著:“沒人看見,你放心,不會有人知道,我們夫妻是誠信誠意謝謝你。”
這兩萬塊錢是崔旭兵早就準備好的,他們也確實誠心誠意感激楊平。
好吧,楊平也不想推來推去,沒意義。
病人送紅包這種事,經常有,楊平有規範的處理流程,當場收下紅包,等病人走後,將紅包交給護士長,護士長會和另一個醫生清點數目,然後記錄好。
這筆錢,護士長會幫忙在術前存進病人的住院賬戶,術後再將收據交給病人或者家屬——送紅包的人。
其實很多病人送紅包就是想求個安心,如果當場拒絕,推推拉拉浪費時間,還會讓病人或家屬胡思亂想,比如擔心是不是手術沒把握呀?
所以楊平一般先收下,讓病人和家屬安心,然後再按流程走。
崔旭兵從楊平辦公室出來,通體舒暢,心裏十分踏實。
送紅包,求的就是踏實。
這紅包送出去,說明自己兒子的病有了依靠,楊教授一定會盡心盡力。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