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野雞渡慘變(5)

    周庸還禮不迭道:“左老伯,折殺在下了。”扶起左良又道:“在下聽說,江南有一位公正無私的大俠,人送尊號‘白麵判官’,可是老伯?”

    左良道:“正是區區。”又殷殷相問:“請教壯士高姓大名?老朽終生不敢有忘。”

    周庸照實迴道:“在下陳地周庸,原也是要去廣陵的;因為有事,想請劇孟大俠幫忙,所以先上洛陽。”

    “敢問周壯士,可與劇孟相熟?”左良很是高興。

    “久聞劇大俠盛名,”周庸有些赧然,“早想拜謁,隻緣惜一見。”周庸猜他必與劇孟相識,便借機問:“正要請教,你老可認得他?”

    “何止認得!”左良有些激動,頗帶感歎道:“幾年沒見了!”隨即把當年在廣陵雲水樓,與劇孟初次邂逅的種種情形,包括計除杜氏“三兇”,自己從中斡旋,讓劇孟走脫等關節,都說了一遍。

    左良所說的這些事,江湖上早有傳聞,周庸也聽說過一些。但今日聽當事人親口說來,更覺真切。不由問道:“左老伯,在下有一事不明。初次見麵,不該唐突,實在想問個究竟,不知能否見告?”

    “但問無妨。”左良很是客氣。

    “在下鬥膽相問,”周庸看看左良的臉色,“左老伯,你老既是吳王管家,自應迴護王府,為甚輪到劇孟,卻胳膊肘向外拐?”意思是:劇孟是個人才,吳王想招攬他,而你卻為何設法放走呢?

    “問得好,”左良不以為忤,反坦誠地笑笑:“我所以投身吳王,是他有恩於我。當年,我在長安殺了仇人,逃亡到吳國,吳王對我禮遇有加。受人之恩,永生難忘,我自當以死相報。但,我在吳國多年,也品出吳王的長處與短處……”

    “哦?”左良的話,立刻引起周庸注意。因為韋九正是去投奔吳王。他非常想了解吳王為人,便追問道:“願聞其詳!”

    “吳王,確是當今梟雄。此人頗能禮賢下士,待人也還真誠。這都是他過人處!”左良讚了幾句,語氣一轉道:“我看他終久要闖大禍!他想謀取天下,非止一日。有這般念頭也不為過。俗話說得好:‘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可怕之處,不在有沒有這個念頭,而要看對頭是誰?能不能鬥得過?先哲有言:‘竊國者為王,竊鉤者為賊’,不在於你竊不竊,而是你能否竊到手!”

    “此話怎講?”周庸實未想過,左良會洞觀此事。

    “吳王機謀狡詐都不夠!”左良似乎成竹在胸,“你看他們劉家,高祖劉邦,是個不務正業的無賴兒。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過河拆橋,有功之臣殺了多少?到了文帝劉恆,嘴上仁義,也是翻臉不認人。當初,周勃擁戴他坐上皇帝寶座,沒過幾年,反過來誣陷周勃謀反,險些沒有被處死!當今皇帝劉啟,當太子時就機詐陰險,看他那一副刻薄陰森的相貌,不是好鳥兒——恩將仇報,是他的拿手好戲,這些帝王之術,吳王是遠遠不及呀!”

    不等周庸插話,左良又道:“吳王不會用人,亦是大忌。他招攬的人,不下幾百上千,但良莠不齊,多頑劣之徒。堪稱國士者,幾乎沒有。試想,當年高祖若沒有漢初三傑——張良、陳平和韓信,怎會得了天下?如今,吳國哪裏覓得這般人才?盡管吳國財力、民心、軍旅、天時都占全了,恐怕還是大事難成。我勸過幾次,吳王哪裏聽得進?”

    左良歎口氣道:“我作屬下的,隻好盡人事,憑天意了。”說到這裏,竟滴下淚來。

    周庸聽了,深覺麵前這位老者,眼光之犀利,辨事之精微,處事之老道,確非等閑之輩!

    左良又道:“劇孟本是正直之人,如果他依附了吳王,將來免不了受牽連,一輩子就完了。相反,如果他在江湖為俠,卻能為百姓做事,將來會百世留名。我不能讓劇孟走我的覆轍!”

    這一席話,直令周庸五體投地,深感左良為人耿正,心襟坦蕩,不愧“白麵判官”之名。感歎之餘,也愈發焦急萬分,擔心九兒陷得太深,後果難以想象,巴不得立刻把她勸迴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漢遊俠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燕山夜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燕山夜潭並收藏大漢遊俠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