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羌王看向國師,眼裏終於帶了一點兒喜意:“我明白了。”


    在大羌商量著對策的時候,周頤已經率領大越軍隊將戰線一直推倒了塔爾幹城市的外麵。


    他們在這裏重新起溝安營。


    韓將軍和馬將軍有些遲疑:“周大人,這會不會太冒進了,我們穩步向前推進不好嗎?”


    周頤搖搖頭:“我們並沒有多少時間了,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消滅最多的大羌人。”


    “周大人,何出此言呐?”兩位將軍不解,周頤站起來,在帳內走了兩步,“如果本官所料不錯,京城不久後就會來撤軍的旨意了。”


    和大羌分析的不同,周頤繼續進攻大越是密報給了崇正帝的,他知道自己現在一舉一動都需要小心謹慎,自然不會留下什麽把柄。


    但大羌在大越朝野上下看來都是蠻荒之地,以前大越不是沒有占領過大羌,不過這裏適合放牧,卻不適合耕種,不合大越農耕的傳統,再加上自然條件惡劣,朝廷便沒組織境內的百姓到關外來定居,而大越的百姓們,很多人一輩子連村子都不會出,若朝廷不組織,他們又怎麽千裏迢迢到關外來。


    這樣雞肋的地方,在大越已經有了足夠的版圖後,自然就看不上了,後來大越國力衰退,連設的官方機構都退了出去,大羌人便又從沙漠裏遷了迴來……


    若大羌當真放低姿態求和,承認稱臣,說不得朝廷那幫大老爺們兒就會攛掇著崇正帝答應了,反正在他們看來,將大羌打敗了就好了,繼續打仗隻會是勞民傷財,就算得了大羌這些蠻荒之地,也沒有多大的好處,還懶得費神治理。


    周頤誠然可以向崇正帝和朝廷說明若占據了這些草地的好處,但最大的可能是還沒等到崇正帝了解這些草地的用處,就會首先疑心上他,他才幹了得,在朝中的威信已漸漸增大,之前緊要關頭自請出征還可以說是憂國憂民,為君分憂,而現在明明已經將大羌打敗並且大羌已經求和的條件下,他還想繼續打仗,莫非是惦記上了軍中勢力?


    依著崇正帝那疑心病重症患者的想法,周頤可以肯定若他當真繼續請求打仗,即便他是出於公心,也會被崇正帝懷疑上……


    所以周頤才說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在聖旨到了之後,他就要立馬卸甲迴京。


    “可惜了……”韓將軍和馬將軍也知道朝廷裏的意思,其實他們也和大部分人想的差不多,大羌的土地大越實在是不眼饞,這兩位武將可惜的也不是大羌廣袤的土地,而是覺得大羌盛產戰馬,若是能拿過來,到是一樁美事,但轉念一想,就算拿過來了,大越人也不擅長養馬,最後隻怕還會像以前一樣不了了之。


    這個念頭一轉,唯一的那點可惜也沒了。


    韓將軍伸了一個懶腰:“也好,咱們就趁此機會將大羌打疼,讓他們不敢再侵犯我們大越,過不了多久,咱們就該迴京了。”


    周頤見兩位將軍果然也覺得如此,便笑了笑,將自己的心思按下去,隻和他們研究接下來的戰術。


    周頤說要在聖旨到來之前給大羌人一個狠狠的教訓,便說到做到。


    飛行器配合著火銃,戰線不斷的向大羌腹地推進。


    眼見著離大羌國都已沒有多遠,再打下去整個大羌都要覆滅了。


    整個大羌上至大羌王,下至牧民全都陷入了惶恐之中。


    第187章 迴京了


    戰線已經推到了大羌國都外麵,大羌國都裏已經有好些人預備跑路了,就連大羌王,也在手下的勸告下,準備效仿先人,往沙漠裏逃。


    “王,大越議和的人來了!”就在大羌上下全都絕望,覺得大越要趕盡殺絕的時候,大越那邊終於來了消息。


    要不是當著這麽多臣子,大羌王說不得就要喜極而泣了,太好了,他終於不用流落到沙漠裏去了,要是早知道大越的神器如此厲害,他當初絕對會一口答應周頤的要求,現在軍隊不剩兩成,草地被炸的翻飛,他自己差一點就要當亡國之君,和這些比起來,將兩塊大草地割讓給大越,向大越稱臣好像也不是那麽難以接受了。


    現在大越派人來議和,說不得付出的代價比之前周頤說的還要過分,而現在他們大羌連拒絕的餘地都沒有。


    大越的確派人來了,來了一個議和隊伍,還帶來了崇正帝的聖旨,首先大力褒獎了周頤的重大功績,其次則讓他迴京,議和事宜交給其他人處理。


    “周大人。”議和隊其中的一員將接了聖旨的周頤扶起來:“咱們大越上下得知你打了勝仗,舉國歡慶,皇上更是歡暢不已,我們也要在這裏對周大人表示感謝,多謝您解了我們大越的國難,給了大羌教訓。”


    周頤順勢起來,笑道:“能打贏這場仗,是兩位將軍和無數戰士奮力抵抗的結果,本官不敢居功。”就算這場戰役卻是是因為他才扭轉了乾坤,但在言語上,周頤一向謹言慎行,不會給別人一點兒把柄。


    “周大人太自謙了,下官們來的時候,皇上讓我等轉告周大人,陛下已經為您準備好了盛大的慶功宴,周大人,下官們因為要議和,可能趕不上您的慶功會,我們就在這裏祝賀周大人了。”


    周頤笑著迴禮,他看著議和隊:“不知這次朝廷和大羌議和,提出的是什麽條件?”


    議和隊為首的人沒有絲毫猶豫,毫不隱瞞的就說了:“經過朝廷諸公議論,都決心這次一定要給大羌一個警訓,第一是要大羌向我們大越稱臣,第二是每年須向我大越進貢二十萬披戰馬……”


    後麵還有幾條。


    周頤聽的有些意外,以前在對待外邦的時候,大越總是表現的盡量大度,生怕墜了一點兒上國的風範。而這次的議和條件可真是前所未有了,不說別的,就是那每年的二十萬匹戰馬就要讓大羌大傷脾肝心肺,大羌雖擅長養馬,但一年最多也不過三十萬匹,現在大越獅子大開口,直接要去了一大半,周頤已經可以想象到大羌人是如何吐血了。


    周頤微微笑道:“這些條件很好。”看來朝廷是準備將大羌當成大越的一個養馬場了,這比以前對待外邦的時候,隻知一味施恩已經好了太多。


    他這場仗也總算是沒有白打。


    聖旨一到,周頤立刻便交還帥印,卸甲迴京,至於馬將軍和韓將軍,還要在這裏等一段時間,他們要做出一旦大羌不答應大越的議和條件,就繼續攻打大羌的樣子。


    周頤一路疾馳,由關外向大越京城方向趕去,終於在第十天的中午,到了京城城門外。


    “周大人迴來了,周大人迴來了……”


    隔著老遠,便聽見喧囂聲,然後便是鞭炮齊鳴,鑼鼓聲天。


    周頤定睛一看,見在百官最前麵的竟然是幾位成年皇子。


    周頤忙下馬,作勢要跪。


    二皇子連忙避開,並在第一時間將周頤扶住:“周大人,辛苦了,本王與皇弟和各位大人們恭迎周大人迴京!”


    “恭迎周大人迴京!!!”


    周頤排在二皇子後麵,被眾人簇擁著,一路穿過京城中街。


    “周大人,周大人……”


    “周大人,哦,周大人……”百姓們夾道歡迎,到處都是歡唿聲。


    “少爺,少爺……”周頤好像聽見了青竹的聲音,轉頭一看,果然見青竹正在人群中對他跳著腳尖叫。


    他旁邊還站著周嘉,臉色緋紅,看著周頤的很是激動。


    青竹和周嘉出來了,那……


    周頤抬頭,果然見他的上方酒樓開著的一扇窗戶裏,李應茹帶著周老二和王豔都在巴巴的向下看,李應茹懷裏還抱著寶墩兒。


    見他看上來,周老二和王豔使勁的擺著手,李應茹則癡癡的看著他。


    周頤對著他們做出一個“等著我”的口型。


    隊伍一直向皇城走去,讓周頤沒想到的是,崇正帝竟然真的來皇城門口接他了。


    隔著老遠,周頤便翻身下馬,幾個大步跑到崇正帝麵前 ,噗通一聲跪下:“皇上,微臣幸不辱命。”


    崇正帝親自矮身將周頤扶起來,他臉上有著明顯的激動,上下打量周頤一眼,“愛卿,辛苦了,朕就知道你不會讓朕失望。”


    “皇上……”周頤還想推辭,被崇正帝製止:“哎,不用說了,你為大越立了大功,朕一定要重重的賞你,走走走,和朕說說你是如何打敗大羌的……”崇正帝暢快的大笑出聲,甚至親自拉著周頤的手宮裏走去。


    後麵幾個皇子見此情形,有的眼裏閃過精光,有人心思電轉,但也有人從始至終都很平靜。


    周頤和崇正帝一直在禦書房呆了近一個時辰。


    崇正帝聽了周頤講述的戰場情況後,心裏已經起了波浪;沒想到那些看起來不知何物的東西竟然有這麽大的威力。


    他慈和的對著周頤笑道:“看朕,一拉著你說話就忘了時辰,這一趟辛苦了,愛卿的家人肯定等著你了,迴去吧,等過些時日,朕為你舉行慶功宴。”


    “皇上,此次能夠打敗大羌,幸得兩位將軍和各位將士的殊死抵抗,不然可能等不到微臣去邊關,西北關就破了,即便在微臣去了後,能取得勝利的關鍵還是兩位將軍出色的戰術與下麵將士的奮勇殺敵,畢竟外物再怎麽厲害,終究也隻是外物。”


    崇正帝指著周頤:“旁人若得了這天大的功勳,隻會使勁為自己邀功,你倒好,還把功勞往外推?你是不是傻?”


    周頤臉上便帶了一點兒羞澀:“皇上,您這麽說微臣,微臣就有些不好意思了,反正微臣是為您盡忠的,微臣做了多少,皇上您知道就行了,但兩位將軍和底下的將士可不一樣,您若單單隻為微臣慶功,會不會寒了那些將士的心呢,還是等大軍還朝的時候再一起辦吧。”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他與崇正帝是自己人,隻要能為崇正帝分憂,這些麵子上的事情他並不在意,反而讓崇正帝要顧及其他人。


    崇正帝聽了,自然是無比妥帖,他眼底的笑意更甚,“既然你如此說了,那就依愛卿之言吧。”


    周頤大喜,忙跪下謝恩。


    崇正帝將他扶起來:“你為朕考慮,又何須再謝朕。”


    “皇上……,其實微臣不想您隻為微臣一人慶功,也是不想出這個風頭,畢竟不是微臣一人將大羌打退的,若讓微臣一人獨自享這麽莫大的榮耀,微臣會心裏不安。”


    “唿哈哈哈……”崇正帝拍了拍周頤的肩膀:“你這承受力也忒差了些,以後朕還準備給你更大的擔子,那你到時候如何挑的起來?”


    周頤苦了臉:“啊,皇上,您還要微臣做什麽呀?皇上,我小時候聽過一句俗話,叫有多大的碗吃多少的飯,微臣的本事也就這些了,您還是不要為難微臣了,微臣還小呢,您容微臣再過些悠閑日子吧!”說著還癟了癟嘴。


    這要是讓大羌的人看見了,保準得驚得把眼珠子都掉下來,這個逢迎拍馬屁的家夥當真是戰場上那個眼睛眨也不眨,奪了他們大羌數十萬戰士性命的惡魔?


    “混賬!休要說這些沒出息的話,你該做什麽,能做什麽,朕心裏自然有數,你不思好好為朝廷分憂,還想著偷懶,還這麽大大咧咧的在朕麵前說出來,你是真覺得朕不會治你是不是?”崇正帝眼裏笑意絲毫未減,但卻故意虎著臉喝道。


    “是,微臣知錯了。”周頤有些有氣無力道。


    “嘿,你還有情緒了是不是?給朕滾下去,好好想想朕的話!”崇正帝一瞪眼。


    周頤自然是麻溜的滾了。


    留下崇正帝在原地帶著笑意的搖了搖頭:“這小子……”其實這次下聖旨讓周頤趕快迴來,也是他對周頤的微微試探,誰想到周頤比他想的還要識時務,沒有耽擱一刻,馬上就從邊關迴來了,而且在議和的事情上還沒有一絲多話。


    周頤聰明能幹,崇正帝愛極了他的才幹,但同時一個帝王,他對所有的臣子都有著防備的心態,而周頤,恰好每次在他起了些微防備的時候,總能著這他的心坎化解,聰明能幹,而在崇正帝看來,周頤最難得的卻是他的識時務。


    周頤卸了崇正帝的防心,便立刻出宮,迫切的迴了府。


    第188章 心境


    雖然這次打仗時間並不長,周頤離開京城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一月左右,但周頤是去上戰場,對於盼著他的家人來說,每一天都仿佛度日如年。


    一家人相聚,都很是激動,王豔照例扯著周頤哭了一番。


    寶墩兒一開始還疑惑的看著周頤,直到周頤將他抱入懷裏,他像小豬一樣在周頤胸膛前拱了拱後,不知是聞出了氣息,還是真的想起來了,小嘴先是咧了咧,一雙大眼睛樂的成了一條縫:“爹。”


    這麽一坨肉,又這麽眼巴巴的看著自己,周頤真是覺得一顆心被這小子看得軟成了一池春水。


    他親了親寶墩兒的臉頰,寶墩兒便樂的哈哈大笑。


    周頤任寶墩兒在自己懷裏爬上爬下,伸出一隻手拉著李應茹坐到自己旁邊:“應茹,辛苦你了。”


    李應茹手指摳了摳周頤的掌心,“不會,我知道你會平安歸來的。”


    周嘉在一邊捂了捂眼睛:“哥,我還在這兒呢。”


    王豔眼睛一閃:“六郎,你是男人,你們雖然是夫妻,但在家人麵前這麽拉拉扯扯的成啥樣子?”


    周嘉張了張嘴:“啊,娘,我開頑笑的,哥哥和嫂子這樣不是挺好的嗎?”


    王豔便不說話了。


    李應茹卻並不將自己的手從周頤手裏縮迴來,她看著王豔笑道:“娘,瞧您說的,我和相公又沒做什麽過分的事,您若覺得看不過眼,兒媳以後會注意的。”隻是說是這麽說,卻並沒有行動。


    周老二倒是不覺得有什麽:“豔娘,你說這些做啥,六郎和兒媳夫妻感情好,又沒啥過分的地方,我覺得就挺好的。”


    王豔不再多說了,隻道:“你們都覺得我話多,那我不說就是了。”


    李應茹嫁進周家兩年,對王豔的性子早已摸透,倒也不放在心上,和周頤又說了一會話後,便起身去安排晚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古代農家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老衲不懂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老衲不懂愛並收藏古代農家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