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在青春小說領域,以韓函和郭小四為代表。


    而在影視圈,則是通過彎彎九把刀的那部那些年拉開了青春電影的序幕。


    再後來,趙老板轉行當導演的第一部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大爆,然後青春電影就席卷了華語電影市場。


    但是編劇為了故事的曲折性,他們改編或者原創的時候就顯得一點不接地氣。


    內地少年的青春哪來那麽多留學墮胎?


    大家的青春沒這麽悲傷和要死要活!


    剛開始大家還有點新鮮感,後麵都是這種,觀眾也迅速將之拋棄。


    反而是後麵更符合青少年生活的一些朦朧的美好的甜劇更受大家歡迎。


    劉周前世在當編劇的時候也接過不少青春類型的項目,為了滿足甲方爸爸的要求,也仔細去了解了一下市場的主流。


    因此對後世的一些青春類型的電影電視劇也不陌生。


    其實對於現在還沒有經過各種洗禮的讀者來說,後世那種浮誇曲折悲傷留學墮胎類型的小說是會非常受歡迎的。


    畢竟過兩年,《還珠格格》都能火出天際!


    這部電視劇不也是披著古裝的青春類型電視劇嗎?


    後麵大家見得多了,信息傳播發達了,《還珠格格》的台詞劇情還再次火出圈。


    劉周是不太喜歡那種留學墮胎類型的小說的,其實這類小說的核心就是一個字,虐!


    隻要抓住這個核心就行。


    而且劉周也不用拘泥於後世的小說,後世一些火的電影電視劇也可以改編成小說,這樣選擇就多了。


    劉周思索一圈,既要虐一點,又要純愛一點,


    頓時,劉周腦海中浮現出一部作品,那就是張家寧主演的那部《一閃一閃亮星星》。


    這部小成本的電視劇可是小爆了一把,最火的時候張萬森這個名字在網上都快成為一個符號了。


    最重要的是,男女主的的感情也足夠曲折,還帶點科幻元素,想來在此時是會受歡迎的。


    選定目標後,劉周也仔細迴憶這部電視劇的劇情,然後拿出紙筆書寫小說的大綱。


    不知不覺間,兩三個小時就一晃而過。


    直到宿舍裏的同學都睡醒了,劉周才停下來。


    其他幾人見劉周在寫東西,王青山不由問道:


    “劉周,你在寫作業嗎?”


    “不是,作業我已經寫好了,寫點其他的東西。”


    之前大家交流過,他們也知道劉周準備的作業是一個微電影的劇本,而且能考進這個專業的人都有寫東西的習慣,所以其他人也沒再多問,也盡量放輕動作,不打擾劉周。


    劉周也樂得如此,正好可以專心來構思這部小說。


    此時劉周也突然感覺文思泉湧,思路特別清晰,一直寫到晚上熄燈才停下來,就算傍晚劉葉過來找他去玩他都沒理會。


    上床睡覺前,劉周整理了一下自己今天下午加一晚上的結果,大綱大概寫了一萬多字,正文也寫了將近有一萬字。


    這還是手寫,如果有電腦的話,劉周覺得自己還能多寫點。


    寫的時候還沒什麽感覺,突然停下來感覺右手特別的酸,肩膀也有點痛。


    伸了個懶腰簡單洗漱一番後就上床睡覺了,明天是正式上課的第一天,可不能遲到。


    第二天,大家都早早起來。


    休息了一天,大家的精神看起來都不錯。


    早上第一節課,還是班主任的課,隻不過他不是教學,而是嚴肅地強調了校規校紀,然後兼顧教學了一部分思修的內容。


    這是他作為班主任的本職工作,也是必須傳達上麵的一些開會或者講話精神。


    最後將軍訓前布置的作業收了上來,然後就離開了。


    中戲在教學上還是蠻嚴格的,所以大一大二課程都安排地比較滿,幾乎所有專業都是如此。


    周一這天是滿課,劉周也順勢再次體驗了一番上課聽講的生活。


    悠閑平淡的大學生生活還是挺讓劉周享受的。


    有課的時候上課,重溫一下知識,有時候也還會有新的收獲。


    課後的時候約著三五個同學打打籃球,下下館子,也非常的愜意。


    劉周雖然在寫著小說,但也不想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花在小說上,都是晚上抽出點時間來寫。


    重來一迴,劉周不想把自己搞得太忙碌,就算前世工作的時候也不會把自己搞得太累,該吃吃該玩玩。


    所以一個多星期,劉周的這本小說才寫了四萬多字,這還是有大綱的情況下。


    不過寫了這麽多字,劉周準備湊夠五萬字給出版社或者雜誌寄過去。


    自己這個類型的小說像《收獲》,《當代》是不可能發表的,而且現在可沒有郵箱,可以寄電子版。


    現在投稿幾乎都是用紙質版郵遞到雜誌社或者出版社的。


    對於劉周來說,《萌芽》雜誌當然是首選,後麵韓函還有郭小四等一批青年作家都是他們發掘出來的。


    而且他們也不會歧視忽略青春類型的小說,再一個就是他們的渠道也比較廣,發行量也大。


    接下來幾天,劉周把五萬字的正文再校正謄寫了一遍,然後就根據雜誌上的地址寄往魔都。


    劉周沒有選擇廣撒網,就隻向《萌芽》雜誌投稿。


    既是對自己小說質量的自信,同時也是信任雜誌編輯的眼光。


    將稿件寄出後,劉周也算是小鬆了口氣。


    倒不會像初次投稿時那樣患得患失,畢竟這樣的時刻劉周前世經曆地多了。


    因此劉周的心態很平和,還是和往常一樣上課看書運動然後寫小說。


    這樣規律的生活也讓劉周非常的享受,難怪人在步入社會之後,尤其是步入中年,會特別懷念大學時期的生活。


    劉周前世也很懷念,現在可以讓他重新體驗一番大學生活,當然是要好好享受大學時光。


    可能唯一讓劉周有點掛念的就是交上去的作業。


    本來以為可以通過這個作業讓班主任記住自己然後好搭上關係,但是現在將近兩個星期了班主任那邊還是沒一點反應。


    難道是黃維若眼光太高覺得自己的作品很一般?


    不應該啊!


    劉周的這個微電影的劇本可是證明過的好作品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從1996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樟樹下一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樟樹下一書生並收藏華娛之從1996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