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屯肯定不會那樣兒,還是人人都能穿上棉衣的。那就很不錯了。像關家這樣,每天還能再給棉襖棉褲裏再續上點兒新棉花的,那可真就是好人家兒了。


    明子娘從過了四月全家脫下棉衣就開始洗,拆,再重新做上,忙活好幾個月,才能把全家十口人的棉衣都給做完。


    忙完了這些,明子娘就得帶著大姐和二姐開始醃鹹菜了。把幾十斤的芥菜,蘿卜,都要洗幹淨了,芥菜不用切,蘿卜要切成條或者是塊兒狀,還有園子裏老黃瓜,豆角,茄子,辣椒,大蔥等等,就沒有不能醃的。就是那芥菜纓子蘿卜纓子,都是不舍得扔得,洗幹淨了,也都跟著菜一起放在特大號的鹹菜口袋裏,紮上口兒,一塊兒放到醬缸裏去。過上一個來月,就入味了。可以吃了。這就是全家人一年的鹹菜了。


    別看那鹹菜隻有幾十斤,又是切又是洗的,娘仨得忙活好幾天呢。哥哥姐姐們都上學了,小文哥整天淘得不著家兒。明子太小,也幫不上什麽大忙,都在娘和大姐二姐身邊,幫著收拾菜葉子啥的。


    還剩下的蘿卜,還要再要成片兒,曬成蘿卜幹收起來的,冬天的時候,在鍋水一焯,撈出來,就著大蔥直接蘸醬就可以吃,也是很多人的最愛呢。


    曬蘿卜幹的時候,明子就能幫上忙了,娘和大姐切,她跟二姨一人拿著麻繩的一頭兒,把切好的蘿卜幹穿成串。房子的外牆上,有好多釘子呢,蘿卜幹穿好了,大姐就拿著掛出去自然風幹了。那牆上可不光是蘿卜幹兒,還有玉米,辣椒,大蔥大蒜什麽的,樣兒可多了。晚上的時候,還得再一樣一樣的搬到倉房裏,沒辦法,不安全呀。


    人太窮了,就有那心思不正的,自己掙不來,就走邪道,偷。這樣的人還不少,哪個屯子都得有那麽幾個。高官屯又是遠近聞名的富裕屯,向來是小偷們的重點關注地方。所以,但凡放在屋外的東西,晚上是一定要收起來的,不然,說不定早上就沒有了。就是豬圈,雞窩這樣的牲口圈,晚上都是要上鎖的。


    等忙活完了醃鹹菜的事兒。差不多就是十月末,進冬月了。


    明子爹這段時間也沒閑著。有了自行車,天氣好的時候,就去縣城裏送笤帚。冬天了,沒有柳條了,不能編筐了,但是有各種秸稈了,可以編席子什麽的了。


    明子爹還是生產隊裏的車老板,就是趕車的,平是趕車駕轅的活兒都是明子爹的。入冬了要往地裏拉糞,他還要每天到隊裏上工。有時候,隊裏要去遠一些的地方拉東西,明子爹也是落不的。明子這幾天聽爹下工迴來跟娘說,隊長正跟戶主們商量著,今年的收成好,各家多多少少都有點兒餘錢兒,過年的時候,要合夥去北麵鬆花江邊上出魚的地方買幾車魚迴來。


    這樣的事情,肯定都是正願的,各家的情況不一樣,有的人家能多買點兒,有的人家少買點兒,說不定還有人家不愛吃呢,是吧。還有一個問題是,魚雖然便宜,一大馬車也用不了幾塊錢,但是有風險啊。政府不讓私下裏買賣副食品,要偷偷的去買,被抓到了,要沒收的。


    所以,這算是屯子裏的大事了,且得研究一陣了呢。


    明子家沒啥好考慮的,肯定會買的。明子爺爺愛吃魚,縣城裏的魚可不便宜,往常一年就能吃上那麽兩迴,買上三五斤,就不錯了。有這機會,肯定要多買一點的。要不是因為家裏有明子爺爺在,一年到頭兒不閑著的開荒,撿糞肥,家裏哪能開出來那麽多荒地,全屯子他們家開的最多。別人家的勞力都入了社,根本沒有那麽多時間開荒。明子爺爺一直到四年前入社之前,一輩子就沒入過社,以前在大生產隊做飯,後來大生產隊解散了,分成各個屯的小生產隊,不吃大鍋飯了,不用做飯了,爺爺就一直在家裏幹零活,開荒地。


    八爺爺家為啥日子過得緊,不就是因為沒有這麽個人嘛!他自己一個人,跟本沒有時間再開荒了。屯子裏開荒地多的,都是家裏有不入社的老人的人家。


    明子爹娘都是孝順的,老爺子一天天的,啥說兒沒有,光是幹活兒,明子娘心眼兒那麽正的人,哪會虧待了老人家。平時日子再緊,吃的用的,也是可著明子爺爺第一份的。


    買魚的事兒還早呢,明子爹迴來說,也是讓明子娘有個準備。得準備錢啊。明子娘是有算計的人,馬上要過年了,辦年貨的錢,都要算計著用的。


    土豆已經入了菜窖了,白菜的水份了曬得差不多,留下醃酸菜的量,也跟著土豆一起下了菜窖。東北的天氣冷,冬天都零下二三十度,菜窖是不能放外麵的,放在外麵,菜都凍成冰塊兒了。因此,東北的菜窖都是在屋子裏。關家的菜窖也是,就在屋子中間,挖了一個大約一米多寬,兩米左右長,一人多深的坑。上麵用木板鋪上個蓋,取菜的時候,要先把木板一塊兒一塊兒的取下來,人才能下去,這就是菜窖了。


    明子以前哪裏見過這些啊,不管是醃鹹菜還是曬蘿卜幹,還是冬菜入窖,她全都沒見過啊。那個好奇勁的。特別是開地窖的時候,她跟小文哥兩個下到窖裏就不愛出來了。一直到菜都堆滿了,硬給他倆擠出來來,還沒玩兒夠呢!


    這是越發的像孩子了。


    接下來要忙的,就是醃酸菜了。


    第9章 醃酸菜


    農村的火炕,每年都要扒了重新再砌一遍,為的是把煙洞裏的灰都掏出來,不然,第二年,灶就不好燒了,還費柴禾。


    因為沒有多餘的屋子,扒炕的工作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不然一家子晚上就沒地方住了。


    新炕砌好了,還要燒很多柴,把炕給燒幹了。晚上才能住人。


    為了省柴禾,扒炕得醃酸菜,都是同一天進行了。因為酸菜入缸之前,要用水焯一遍的,兩大缸的酸菜,也要好幾鍋才能煮出來呢。正好,炕也燒幹了,白菜也煮出來了。充分利用的柴禾。


    酸菜是東北冬天最重要的一種菜了,跟大醬一樣,是家家戶戶都要做的。


    關家今年也跟往年一樣,要醃兩大缸。那兩個大酸菜缸比快八歲的士容姐還要高上那麽一點點呢。刷的時候,要兩三個人一起,先把缸放倒了,才能刷。爹娘一起刷酸菜缸的時候,明子看著清楚,那缸的直徑總得有七八十公分了。


    滿滿兩大缸,能裝兩百多棵白菜呢!


    醃酸菜的那天,一大家子早早就起了,大冬天的,四點多鍾,天還沒亮呢,明子就被二姐從被窩裏拎出來了,娘早就起來做飯去了,被窩裏就剩她自己,就睡得沉得,一下子離開被窩,屋子裏還沒生爐子,凍得呀,瞬間清醒。


    天剛蒙蒙亮的時候,爹和爺爺就開始扒炕了,八爺爺也過來幫忙了。他不來不行啊,別說畢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親兄弟了,還有個更重的原因,他家醃菜和扒炕的時候,也得需要明子爹娘和爺爺的幫忙啊。


    屋裏,男人們忙著扒炕,掏灰,砌炕,屋外,英子姐和東屋的三姑姑就開始一桶桶的挑水,待會焯白菜的時候,得用好多水呢。明子娘和八奶奶帶著幾個小的,收拾白菜,最外麵那層蔫兒了的菜葉子是不能要的,還有些壞掉的葉子也是不能醃的。都要摘掉,收拾到一起,留著喂豬。


    再小一點兒孩子,比如明子這樣的,就沒人管了。屯子裏這麽大的孩子好幾十。天天在一起瘋玩兒。明子來了之後,真是長了見識了。一大幫孩子到一起,啥都能玩兒得可開心了。男孩子們用土和泥做出來牛眼大小的泥球曬幹了彈著玩。大坑裏的水十一月的時候已經凍得很實了,有家裏寵孩子的,用幾塊木板給做個冰車,一群孩子羨慕得不行,沒車坐,拉著車跑得也很開心。沒有冰車的,直接在冰上站著滑,也能一玩兒一整天。


    實在沒啥玩兒的時候,就釘丁子,並不是真的拿著釘子到處釘,其實也是一種遊戲。分成兩夥兒,石頭剪子布,贏的一夥兒跑,輸了的一夥兒追,被追上的人就算被釘住了,要站在被釘住的位置不動,等著同夥兒過來救,如果全部被釘了,那就換邊。角色交換,追人的換成被追的,被追的換成追人的一方。這是最受歡迎的遊戲了,不管年齡大小,也不管男孩女孩,都愛玩這個。


    有些大孩子,最遠的都能路出去十幾裏地去。


    玩得也是盡了全力了。


    女孩子們玩的文靜一點,扔口袋,擲嘎拉哈啥的,都是常盛不衰的經典遊戲了。還有把夏天吃杏子剩下的杏核兒都洗幹淨了晾幹,每人一次出多少個,放在一起,擲出去,就一支手的姆指和食指延著擲出去的杏核軌跡仗量所有的杏核,兩個手指離開平麵或是碰到杏核就算輸,沒有量過所有的杏核也不行。這個遊戲,就叫擼杏核。成功一次,可以贏走一個杏核,拿的時候也不能碰到其它的。然後直接開始下一次,直到失敗,下一個人開始。一個傳一個。誰先誰後也是石頭剪刀布決定的。有時候運氣不好,還沒有開始玩呢,杏核就都被前麵玩的給贏走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還有踢口袋,踢毽子。


    都是很費體力的活動,玩一會兒就一身汗,所以,孩子們都抗凍的很。


    明子這個年齡段的,玩兒啥其實都是跟著混。


    別的孩子混得開心,傻樂嗬。讓她也跟著混?三十多歲的老阿姨表示,真的混不下去啊!


    所以,明子很少出去玩,就是出去了,也是看熱鬧的時候多,幾乎沒有參與過。更多時間,她都是在家裏,拿著哥哥姐姐們的書本翻。她當然是看得懂的,別人不知道啊,還以為她就是喜歡書上的那些圖畫呢。就這樣,娘也高興得什麽似的,說她老閨女將來必定是個爭氣的,肯定能做個有學問的人,考進城裏去吃公糧,不用再在農村刨土過一輩子。


    以前明子沒見過醃酸菜,有這種熱鬧,她就更不會出去玩了,所以她就留在家裏,湊熱鬧。她幹不了什麽,娘也不讓她跟著添亂,就在邊兒上看著。


    菜都收拾完的時候,新炕也砌好了。正好開始燒水燙白菜。


    別看說得簡單,做起來可沒有那麽容易,還是有點技術含量的。燙得時間長了,白菜就熟了,沒法醃了,燙的時間短,白菜心沒燙透,醃一段時間就容易爛掉,不能吃了。


    明子娘身體不好,可幹不了這個活兒,關家醃酸菜焯白菜的活兒向來都是爺爺幹的,爺爺可是在大鍋飯時期做過廚師的人,雖說就是簡單的大鍋飯,也不是誰都能做好的。英子沒長大之前,冬天明子娘不能做飯的時候,家裏的飯也都是爺爺做的。


    燙好菜放在外麵涼得差不多之後,就可以入缸了。壓得實實的。最後再放上涼開水。壓上木板,木板上再壓上兩三塊大石頭,過上個把月。就可以做菜了。


    等著酸菜醃好的時候,也就到了殺豬的日子了。


    明子以前一直以為,殺年豬是在小年之後,過年之前才做的事情,這一次,才知道,各地的風俗不一樣,高官屯這一帶,都是入了臘月就殺豬的。後來,明子待了更多年之後,才明白過來,之所以,進了臘月就殺豬,是為了省下些喂豬的糧食。少喂一個月,能省不少糧食呢。人都吃不飽了,省一點是一點唄……


    漸漸的,就成了習俗,不管能不能吃飽,總是進了臘月就殺豬。


    第10章 殺年豬


    進了臘月,學校裏就放寒假了。三姐、老姐和大哥不用再頂風冒學的去十裏地之外的小學上課了。大冬天的,連個手套都沒有,就圍個薄圍巾,可是遭罪呢。


    大哥放了寒假就不在家裏住了。


    生產隊裏有大炕,孩子多沒地方住的人家,半大小子就都跑去生產隊的大炕住。關家大哥放了寒假也抱著爺爺的一個舊大衣去隊裏的大炕混了。小哥個子又長了,抱夏裏那不到一米半的小炕住爺仨個實在是擠得慌,關大哥就主動去隊裏混大炕了。家裏的被子是舍不得拿去大炕用的。所以隻拿了爺爺穿得舊到不能再穿出去一件棉大衣。褥子就更加不要想了,在家裏都是肉貼著炕席,去大炕,更是隻能肉貼穀草席了。


    明子娘還怕大哥的身體抗不住,惦記了一陣子,天天早上大哥迴家吃飯的時候都要問上幾遍,冷不冷,有沒有哪裏難受的?


    沒想到,關大哥看著弱不禁風的,還挺抗造的。一冬天下來,也沒咋滴。


    就一直在隊裏住下去了。


    關家日子過得好,自己家的糧食夠吃,還養得起豬,所以,關家年年都是有年豬殺的。今年家裏的豬尤其的肥。娘說是因為今天家裏時氣好,明子大難不死,英子大姐定了親,家裏還添了大件自行車,糧食也比往年打的多,連豬都比往年的更肥一些。


    平常舍不得喂糧食的人家,一頭豬養一年,也就兩百斤左右,當靠吃草吃菜葉子能長多少啊。好一點的,能有兩百五六十斤。生產隊裏糧食倒是有,可是喂得哪能像家裏的這麽精心,也差不多長那麽大。今年,關家的這頭豬長到了足足三百八十斤!


    不管怎麽說,人丁興旺,庫有餘糧,圈滿豬肥,總是開心的事情。


    殺豬可是大事兒,高官屯的屠夫是於家的戶主,他是單家的女婿,單家又是關家的女婿,都是一表三千裏的表親,按輩分,明子叫他二姑父。當過二十年的兵,打過鬼子,是真正見過血的人。退伍迴老家後,哪個生產隊殺個牛馬豬羊啥的,都找他,屯子裏誰家殺豬,也都是請他出手。


    又是一大早的起來忙活,頭一天,明子娘,大姐,二姐就開始切酸菜了,切了兩大盆,殺豬的當天,早上又切了一盆,還要準備出來幾個大盆裝肉,血什麽的。


    半個屯子的男爺們都過來幫忙,嗬嗬,實際也才十來個人啦。四百來斤的大豬,搬搬抬抬的就得幾個人忙活了。把八爺爺家的炕桌也借過來,兩家的桌子並在一起,就是卸豬肉的台子了。


    一開膛,三指的膘,都感慨,這豬喂得好,老關家明年一整年的油水都足足的了。


    二姐一真就沒離開灶台,一鍋接著一鍋的燒水,退豬毛得用熱水燙啊!


    然後肉卸下來了,明子娘選了一大塊前腳,一大塊帶皮的脅條,一塊豬脖子,下鍋煮,煮到水開,再把剛灌好的血腸還有早就準備好的酸菜一起下鍋繼續煮一直到肉熟秀為止。


    烀肉的活主要是大姐的事,她看著火候,二姐添柴。


    另一邊屋子裏,於家二姑父忙活著按明子娘的分派把整個豬都卸成一塊一塊的。八爺爺跟其他來幫忙的親戚到屯東頭的大坑裏去鑿冰,明子爹駕上隊裏的馬車,往家裏拉冰塊。爺爺就在園子用拉迴來的冰塊砌一個露天的冰窯,砌一層冰,澆上兩桶水,屋外的溫度得有零下三十多度了,那涼水澆上去,沒一會兒就凍上了,再砌下一層,很快,一個長寬各一米五左右,七八十公分高的冰窖就完成了。


    冰窖完成之後,豬肉也著不多卸完了,留下第二天要煉油的那些肥膘,剩下的豬肉都放在冰窖裏凍上,上麵蓋上破麻袋片子,再加上冰塊。這就是天然的大冰箱了。


    都忙活完了,之後,幫忙的老少爺們全都不急著迴家,坐在屋裏嘮嘮這一年的收成啦,明年的計劃之類的閑磕,等著吃飯。


    殺豬第一頓請幫忙的親戚吃肉,這是老規矩了,也是應有之義。


    等到肉好了。炕上放上兩張桌子,一桌一大盤子五花肉,一盤子血腸,一盤子燴酸菜,再來一碟子蒜醬,一大盆高粱米飯,齊活兒了。肉隻添一次,燴菜是限量的,管夠兒,高粱米飯也管夠兒。都是一年沒沾多少油水的肚子了,就指著這幾天有人家殺豬的時候祭一祭五髒廟呢。這一頓下來,加上關家人自己吃的,足足吃了三大盆的高粱米飯,一大盆的酸菜。還有幾大盤子的肉。


    明子看著大家夥兒那飯量,真的是目瞪口呆。她哪見過這個呀,她生活那年代,一個個兒的,吃得嘴都挑剔得不行,就是吃豬肉的人家,也挑最瘦的精肉買。就是老輩兒人惦記早年的殺豬菜,真的吃起來,也害怕三高啥的,頂多吃上三兩塊肉就吃不動了。跟這時候的人一比,那隻能算是嚐嚐。


    人家這才叫吃肉呢。那大肥肉片子,沾上蒜醬,直接就吃啊,越肥的越受歡迎。還一邊兒吃一邊說香。就著肉和菜,每個人都是至少三大碗的飯量。


    明子看著就覺得飽得不行不行的了。


    怎麽吃下去的呢?


    吃過飯,大家也不多待,就各迴各家了。


    於家二姑父幫忙殺豬是不要錢的,走的時候,豬尾巴他是要帶走的,明子也不知道是什麽規矩。娘又給割了一塊得有七八斤重的肉。就當是謝禮了。


    八爺爺家糧食剛夠人吃的,養不起豬。家裏還有那麽些孩子呢。明子娘說,興他不仁,不興咱不義。肉剛出鍋的時候,就給送過去一塊肉還有一盆燴菜。八奶奶那人,腦子不夠用,給就拿著,連句好話都不會說。八爺爺看明子娘這麽講究,終究覺得自己當初話說得有些過了,麵上有些訕訕的,但是到底沒說個軟話兒。隻是過了些日子,跟明子爺爺做了雙棉手套送過來,說是省得爺爺出去撿糞的時候凍手。


    第11章 老幺就是受寵


    第二天,就是煉油了。鍋又燒了一天。足足煉出來大鍋的油,給東屋八爺爺家送去一罐子,明子二姨家送了一罐子,剩下的還裝了滿滿兩大壇子。


    煉出來的油渣子燉白菜,是明子爹和小文哥的最愛,爺倆一人能吃一大碗菜。


    爺爺不吃葷油,這些他是不吃的。就是頭一天殺豬,他也就是幹活兒了,全家人都吃肉吃燴菜的時候,他老人家還是一碗白菜燉土豆加上鹹菜條兒。明子看著爺爺自己吃素,心裏酸溜溜的,這老爺子,跟受虐待了似的。看著怪可憐的呢……


    忙活完殺豬。年前最大的一個活兒,就是蒸豆包了。大黃米麵兒,明子爹早就去磨坊磨迴來了。紅小豆,也早就準備出來了。提前兩天發麵,然後蒸豆包餡。


    紅小豆洗幹洗了,加上水,煮爛。然後用一種明子從來沒見過的,叫豆杵子的工具把豆子全都搗得碎碎的。盛出來之後,用手攥成雞蛋黃大小的球型。外麵放上發好的大黃米麵,包好。這就是一個豆包了。這個活兒,家裏的女孩都能幹,明子和老姐不會包豆包,便是攥餡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可以啊。手小,沒有勁,就兩個手攥一個。


    包好的豆包,直接上鍋蒸,蒸熟後,出鍋,放在用高粱桔杆編成的用處跟托盤一樣,叫做蓋簾子的一種工具上,放在外麵凍,用不上倆小時,保證凍得結結實實的,再拿迴來,裝缸。比酸菜缸小上兩號的缸。裝了兩缸。差不多就夠一家人一冬天的早飯了。


    娘六個,足足忙活了三天,才把兩缸豆包做出來。


    完事兒之後,明子的手腕都酸得不是自己的了。


    這可真是,看著好玩兒,還真不是好玩兒的事兒,很累人的。


    臘月之後,幾乎所有的活兒,都是在為過年做準備了。


    隊裏終於決定去北邊兒買魚了。明子爹做為趕車的頭把交椅,是必須去的。再加上高隊長,和他那個在大隊裏做會計的弟弟,三個人一起走的。來迴一趟,路上不耽擱的話,得三天。頭一迴去,拉迴來一馬車,都是小雜魚,一車魚兩三百斤才二十塊錢。大魚是買不到的,太貴不說,也沒人敢賣。被抓可不得了。迴來一家花了兩塊錢,分了二三十斤魚。


    人口多,勞動力小,日子緊的,向八爺爺家那樣的,有這些魚,就挺好了,過年能解解饞了。


    但是呢,比他家過得好的,高官屯裏可不少,像高隊長那兩個已經結婚的兒子家,人口少,大力家兩個孩子,二柱子家才一個孩子。小兩口又都年年輕輕的,壯勞力,能幹。掙工分兒和開荒都不耽誤,日子過得想當不錯,年輕人,又敢花錢,不像老輩兒的那麽節簡,這魚就分得有點兒少了。還有那親戚多的,不說別的,就是有閨女嫁去外屯兒的,或是有媳婦娘家是外屯的,這大過年的,總得有點兒年禮吧?手裏又不是特別緊張的。肯定就希望能多買點兒平常吃不到的,又便宜的東西。那點兒魚,也不夠分的。


    明子家親戚少,老爹這頭兒隻有一個堂姑姑。老娘這邊兒,明子姥姥改嫁的地方太遠,好幾年都見不上一迴。三姨家也遠,還就在江邊兒上,不缺魚吃。四姨家也遠。一年來竄一迴門兒,還都是青黃不接,家裏揭不開鍋了來“借”糧食。過年的時候,是絕對不會登門的。去她們家做客就更不可能了,家裏都窮成那樣的,拿啥招待呀,去了就是給人家添麻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老關家的六零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紫羿葉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紫羿葉子並收藏老關家的六零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