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在門口站了一會兒,從廊下的屋簷的陰涼裏去懷宇和懷瑾的廂房看了一圈,陶陶沒在這裏。她小跑著穿過被太陽照射著的院子,跑到另一邊廂房去,果然在廚房找到了陶陶。她正在洗一顆白菜,旁邊的盆裏泡著一把木耳,再一個盆裏泡著蘑菇。
呦呦走進去,轉了一圈,看到廚房的另外一側陳婆婆正在收拾魚,呦呦了然,然後嘻嘻笑了兩聲湊近陶陶,陶陶聽到動靜轉頭看了她一眼,姐妹倆個對視一眼然後同時笑了起來,各自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神色。
“晚上真吃魚肉火鍋啊?”
呦呦明知故問,惹來陶陶一眼笑嗔,“如你的意了還不好嗎?”
呦呦用力點頭,“好的,不過你們也覺得好才好,”然後迴頭環視了一眼廚房,又問,“娘呢?怎麽不見人?爹好像也不在家。”
“中午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幹啥去了,你有事沒,沒事把那個胡瓜切了,拌著吃。”陶陶手裏洗白菜的動作不停,還給呦呦吩咐了任務。
胡瓜實際上就是黃瓜,呦呦看了眼放在一邊的黃瓜,皺了皺眉,挽起袖子開始洗黃瓜什麽時候傳入的中國。不是她不願意幹活,實在這黃瓜不太好洗,應該是今天早上新買來的,非常新鮮,頂花帶刺的,手一摸都覺得紮得慌,更何況還要搓,把詞和表麵的浮土洗掉。
忍著手心裏的刺癢,洗完了黃瓜放在一旁,等到一會兒吃的時候拍一下就行了,這是她的懶人做法,到時候切點蒜末,滴幾滴香油麻油辣子(食用茱萸)油,隨便一拌就行了。
陶陶把白菜、木耳、蘑菇都洗好了單獨裝在不同的盤子和盆裏,看著陳婆婆把幾條大黑魚的魚肉都片下來,又告訴她把魚骨頭和豆腐一起燉了湯,“多放點水熬一會兒,娘他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呢!”
說完轉身出去,才走出廚房,就看到花易岩陪著譚麗娘從二門外進來,兩個人的麵色都不是特別好,譚麗娘明顯哭過,花易岩板著臉,很生氣的樣子。陶陶有點詫異,然後立刻了然,恐怕是他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了。
呦呦剛好搬了一把椅子出來,椅子上還有一本書,她原本準備在房簷下的陰涼裏看會兒書,椅子才放好,人還沒坐上去,就聽到大門的動靜。抬頭看到譚麗娘和花易岩的麵色,她和陶陶是一樣的想法,知道了。
“娘。”陶陶走過去握住譚麗娘的手,“娘別生氣了,反正已經退親了,以後跟咱們也再沒瓜葛了。”
譚麗娘本來很生氣被陶陶這麽一說,立刻變成了心疼,“委屈你了,都怪娘,沒有好好打聽他們家的人品作風,讓你受委屈了,都是娘不好。”
“娘,”陶陶拉長了音調,語氣略帶撒嬌,“看你說的,明明是他們家不好,不是你的錯啊。我們應該慶幸發現的早,您不要自責啦,再自責下去我更難受了。”
“就是就是,”呦呦也湊過來安慰她,“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然後拉著譚麗娘進了院子,“外頭這麽熱,快進屋。娘,我姐說啦,晚上吃魚肉火鍋,菜我都洗好了,陳婆婆再熬湯底了,等熬好了我們就可以吃啦。”
陶陶在一旁聽了忍不住笑了一聲,然後毫不留情地拆穿她,“你就洗了幾根胡瓜,還好意思說嗎?既然你這麽說,那還有一把油麥菜沒洗呢,你去洗了吧。”
呦呦隔著中間的譚麗娘看向陶陶,“姐姐你怎麽能說假話呢,廚房裏明明沒有油麥菜!別想騙我!”
譚麗娘被姐妹倆的插科打諢給逗笑了,心情也漸漸好起來了,陶陶和呦呦說的對,幸虧發現的早不然等生米煮成熟飯成了親有了孩子就更不好辦了。
花易岩一直跟在她們身後,看到母女三人說說笑笑,心情也好了起來,但是還是覺得不能就這麽簡單地放過趙家,一定要找個機會一頓那個畜生。
花易岩的想法和懷宇懷瑾不謀而合,隻不過他還在等待時機,而懷宇已經謀劃起來了。在幾天之後的一個下午,趙田假借買書去茶樓聽曲,“不小心”滑了一跤,整個人從通往二樓的樓梯上摔下來,鼻青臉腫不說,還掉了一顆牙。
呦呦聽說了之後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但是並沒有多想,於是她錯過了懷宇的第一次腹黑。
作者有話要說: 不得不說,母親的某些行為對孩子是真的影響深遠。比如 陶陶定親這件事。關於陶陶的親事,第一,陶陶年紀不小了,今年已經16啦,在古代定親算晚了,第二,趙田家的條件吧,在小縣城還是不錯的,家有資產又是讀書人,畢竟花易岩二品將軍的身份沒有公開,且最初他是不想迴京城的。第三,知人知麵不知心。
ps,上午突然斷網了!心慌慌的我喲。結果中午又來了。然後,我是存稿箱,以防萬一。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夏季炎熱, 懷宇和懷瑾住在東廂房, 比正房要熱一些,不僅東風吹不到, 下午炎熱的太陽更是直接照射。
原本譚麗娘是打算在家裏再找一間房子的,但是兩進院子都走完了之後發現,並沒有一間合適的房間, 一進院子的房子雖然也是坐北朝南, 但是因靠街太亂。搬到耳房吧,大家都不方便,最後是花易岩說, 先別搬了,幹脆多買些冰,等考完試,看看考試結果再說。
譚麗娘以為他有什麽打算, 問他又說沒有,最後又說夫子說過可以去府城讀書,他就是這麽想的而已, 譚麗娘幹脆也不再多問,每天變著花樣地給懷宇和懷瑾做吃的, 補得兄弟兩個一點兒都沒有備考前“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消瘦,倒是因為吃得多動的少, 反而還長胖了一點。
花易岩在七夕過後去了一趟縣衙,帶迴來一個消息:今年的主考官是從京裏出來的,帶著考試題目, 不到考試那天誰都不知道主考官是誰,更不知道主考官的文路。
這個消息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如此一來就大家都公平了,不會有人占便宜也不會有人吃虧。懷宇更是淡定,雖然他覺得根本沒必要去打聽,不過花易岩的好意他還是很感激的。
其實通常來說,麵對考試緊張的多數都是家長,考生大部分都是挺淡定的,而考生所謂的緊張情緒都是被家長感染的。
七月一過,花易岩就讓譚麗娘開始給懷宇和懷瑾打點行李,在八月初二那天迴鄉去譚耀宗墳前祭告了一番,於八月初四啟程去了府城。
譚麗娘帶著陶陶和呦呦在大門口送走了他們父子三人,看著馬車消失在街口這才轉身迴了院子。因為三年前經曆過了一次懷宇的鄉試,一家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該做什麽還做什麽。
不過到底是當娘的,哪能一點兒都不掛心呢?一開始譚麗娘還表現的若無其事,結果到了第三天清早,呦呦就發現譚麗娘整個人都不精神了,眼睛周圍已經是黑眼圈了,明顯是晚上沒睡好,而且飯也吃的少了。陶陶給她夾菜,讓她放寬心懷宇一定能考得不錯,勸她多吃一點,她卻說苦夏吃不下去。
這話呦呦是不會信的,別說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她有苦夏的毛病,要是自己還差不多。再說了,都快中秋了,還苦夏呢。
結果到了初十那天早上,還沒等起床呦呦和陶陶就聽到東屋有動靜,趕緊披了衣服起來過去查看,發現譚麗娘正趴在炕沿上對著地下的一隻痰盂嘔吐,不過痰盂裏除了口水沒有別的,似乎並沒有吐出什麽來。
陶陶扶著譚麗娘又吐了一會,一邊給她順後背好讓她沒那麽難過,呦呦則去一旁的炕桌上倒了一杯水過來,“娘漱漱口吧。”
譚麗娘就著呦呦的手喝了一口水,漱了兩下就吐了出來,然後又繼續嘔,過了好一會詞停止,在陶陶的攙扶下坐起來。
呦呦站在炕邊看著,譚麗娘靠在陶陶胸前大口喘著氣,臉色發青嘴唇發白,眼周圍的更是漆黑一片。呦呦一陣心疼,從她到這個世界來,譚麗娘好像從來從來沒有生病過,甚至連頭疼腦熱都沒有過,怎麽突然發起急病來?
呦呦一著急就有些不知所措,陶陶到底大一些,比她鎮定了點,她讓呦呦去告訴老陳趕緊請個郎中過來,在讓陳婆子燒點熱水來,給娘擦一擦身上的冷汗,然後轉過頭來勸解安慰著譚麗娘,“娘你別著急,我已經讓老陳去請郎中了,一會兒就來,你閉著眼歇一歇。”
呦呦得了吩咐立刻跑出去,吩咐了老陳和陳婆子之後,還取了一盤點心一盤蜜餞進來,想著讓譚麗娘甜甜嘴,吐了那麽久,嘴肯定是苦的。
譚麗娘張嘴吃了很快就又吐出來了,“膩。”陶陶用手接了,扔到痰盂裏,然後接著用手掌心給她按摩胸口,呦呦在一旁看著幹著急,卻幫不上忙,急的想哭。
陶陶看她著急,就打發她去門口看著,“要是郎中來了你就進屋說一聲,我好給娘收拾一下。”
呦呦想了想反正自己在這兒也是白等著幹著急,就出去了。才出了房門,就看到陳婆子從外頭進來,一手提著一隻簸箕,另外一手兜著衣服下擺,裏頭裝了好幾個青果子。呦呦有些不高興,不是說讓你去燒水嗎?不過她沒有直接責問,而是問陳婆子水燒好了沒有。
“還沒開呢,我剛出去倒灰。”陳婆子答道。
呦呦點頭,又問她拿的什麽果子,從哪兒來的。
陳婆子就說剛去倒灰的時候碰到東邊林家的燒火婆子,“林家的秀才娘子懷了身孕,特別愛吃酸的,說是從府城買的青梅,這幾個有蟲眼不要了,林婆子就問我要不要,我想扔了怪可惜的,就拿迴來打算留核種到牆邊上去。”
陳婆子後麵說的什麽她都沒有聽到,隻聽到了“林家秀才娘子懷孕”“愛吃酸的”這幾個字眼,電光火石間,呦呦覺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一個什麽了不得的消息,趕忙迴屋子想要告訴譚麗娘去。
不過走到半路她又停下來了,萬一不是怎麽辦?豈不是讓娘白高興一番?家裏人都知道,譚麗娘這幾年其實一直想再要個孩子,可是一直沒有,漸漸的家裏人都不報希望了。要是真的有了還好,要是一會郎中來說沒懷,豈不是更失落。
這麽想著,呦呦就停下腳步來,可是這麽大個秘密不說出來她又覺得難受,想了想她決定把這個消息悄悄告訴陶陶。呦呦輕手輕腳地進了屋,陶陶剛給譚麗娘擦好後背換完衣服。呦呦對著端水的陳婆子使了個眼色讓她先出去,然後走過去在陶陶耳邊輕聲說了自己的猜想。
陶陶剛聽到後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行呦呦,然後想了想表示自己知道了,又低聲告訴呦呦,“先別亂猜,等郎中來看了再說。”
才說完,陳婆子就通秉說郎中來了,呦呦趕忙出去迎人,陶陶則避到裏頭耳房去了。
因為天才剛蒙蒙亮,時間又急,老陳沒去杏林春,而是請了縣學街的一位老郎中來的,老頭都七十多了,白頭發白胡子,不過人倒是精神抖擻的,步履穩健不輸青年人,一大早被吵起來也不見不高興或者顯得疲憊。
呦呦心想早知道是個老頭子就不讓姐姐避出去了。老頭已經走到門口了,呦呦趕忙過去行禮,然後搬椅子過來給他坐著,又把譚麗娘的右手從被子裏拿了出來給他診脈。
老郎中伸出三隻手指搭在譚麗娘的腕上,一邊捋著胡須一邊診脈,呦呦在一旁看著不敢出聲,生怕打擾到人家診脈。
過了一會兒,老郎中收迴手示意呦呦換另外一隻,呦呦趕忙過去先把譚麗娘的右手放迴被子裏,然後才將左手拿出來給老頭繼續診脈。
過了差不多半柱香的時間,老頭點點頭收迴了手,然後站起來出了東屋,呦呦把譚麗娘的手塞迴被子,趕忙追出去,老頭已經坐在桌邊開始寫方子了。
呦呦走過去,小心翼翼地問,“郎中爺爺,我娘怎麽了?病了嗎?”
老頭聽到呦呦這句話抬起頭來看了她一眼,然後低下頭繼續寫字,“娃娃,你家大人呢?”
“爹帶著哥哥和弟弟考試去了。郎中爺爺,我娘到底怎麽了?”
老郎中沒有迴答她的問題,反而又問,“女娃娃,你在家中排老幾啊?”
呦呦著急,心想這個老頭怎麽淨問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她不敢表現出來,她從上輩子就知道,得罪誰也不要得罪郎中大夫,隻能老老實實地迴答老頭,“我在家中排老三。”
此時老郎中已經把方子寫完了,他拿起來吹了吹交給呦呦,然後才點頭,“不錯,能照顧弟弟妹妹。”
聽到這句話,呦呦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你是說我娘真的有啦?”
“看來你早就知道了啊。”老郎中收拾好東西站起來,笑著看看呦呦。
呦呦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猜的,不敢保證。”然後又緊張起來,“那幾個月啦?有什麽注意事項沒有?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啊?要不要臥床休息幾天啊?”
呦呦一連串的問題問得老頭笑了起來,他指指呦呦手裏的那張紙,“注意事項都寫在這上麵了,自己照著辦就行。”
呦呦低頭看了一眼,確實紙上寫了不少注意事項,還列了一二三四條,但是卻沒有一樣中藥,她疑惑地抬起頭來看老郎中,“不用開藥啊?那老吐怎麽辦啊?”
“嘔吐是因為孕期正常反應,過幾天就好了。先臥床兩天休息休息就行了。不要隨便吃藥,是藥三分毒懂不?”
呦呦猛點頭,“懂,懂。”點完頭才想起來,還沒付診資,趕忙進屋找陶陶拿了銀子來,老頭也不客氣,拿了荷包揣進懷裏就背著自己的小箱子走了。
呦呦等人走了之後立刻迴到東屋,陶陶正站在地當間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呦呦能感受到她的期待和忐忑,也不打算賣關子,直接對她點頭,“娘有了!”
話音落,陶陶的眼淚就湧了上來!終於有了,可算了了她娘這麽多年的心結了!家裏人都知道,雖然花易岩說不在乎沒有親生骨血,也說過會把陶陶他們四個當親生兒女看待,而且也的確是這麽做的,但是譚麗娘心裏一直覺得虧欠著他的。
這兩年她也沒少尋醫問藥,也經常去寺廟裏道觀裏求佛拜佛的。家裏人都知道,但是誰也不說不勸,就連呦呦也不說,就怕一不小心說錯話,讓她更加傷心難過。一家人都由著她去,反正補藥什麽的吃了也沒什麽害處,隻要不是來路不明的偏方就行,每年不過是多花費些香火錢,就當做善事了。
兩三年下來,不能說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起碼譚麗娘的氣色看著確實越來越好了,皮膚也緊致了,原來的痛經也好了,整個人越來越好看了。但是依然沒有懷孕的跡象。到後來譚麗娘自己都放棄了,從今年過完年開始,那些湯藥什麽都不吃的,沒想到,到了中秋竟然診出了喜脈!
呦呦和陶陶都很興奮,興奮之餘又有些緊張,兩個加起來還沒有譚麗娘歲數大的姑娘,哪裏知道要怎麽照顧孕婦啊!更何況現在譚麗娘的情況似乎不太好,隻想躺著睡著,一點胃口都沒有。陶陶給煮了手擀麵也隻吃了兩口,就推開了,後來呦呦從陳婆子那裏要了兩個比較完好的青梅洗了切了給她,倒是都吃了。
“要不,咱們再找白微的爺爺看看?”等譚麗娘再次睡下,呦呦拉著陶陶出了房間同她商量,“倒不是信不過剛才的老郎中,不過咱們家一向都是在杏林館看病,李爺爺能知道的更清楚一些。”既往病例和身體狀況對此時此事還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陶陶想了想,點頭,覺得妹妹真的長大了,“那我去換衣服。”
“不,不用你,我去。”呦呦按住陶陶的手,“家裏得留一個人。還有,得趕快給爹報信才行,家裏沒有個大人不行啊。”
“不行,不能報信。”陶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爹知道了,懷宇和懷瑾就知道了,馬上要考試了,不能讓他們分心,就是娘知道了也肯定不同意。”
呦呦想想也是,而且就算是報了信,一來一迴,也差不多要考完了,不如讓他們安心考完試再說,“那怎麽辦?咱們倆,誰知道怎麽照顧孕婦啊?就是陳婆子,她那麽大歲數了,娘也不願意吧。”譚麗娘至今都不願意讓陳婆子貼身照顧。
陶陶低頭想了想,片刻後抬起頭來看向呦呦,“我看這樣,你先去縣衙。”
“去縣衙?不是說不給爹報信嗎?”呦呦奇怪。
“不是去給爹報信。你去縣衙找二舅母,就跟她說娘被診出了喜脈,爹不在家咱倆不知道怎麽辦,請她安排一個老嬤嬤過來先幫著教咱倆一陣,然後再請她派個人去杏林館請李爺爺來。”
呦呦點頭,陶陶這個辦法很是不錯,不過,“要是二舅母也跟著來怎麽辦?”
陶陶沒說話,盯著東屋的門簾看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要的就是二舅母跟著來。”陶陶收迴視線看向呦呦,“你記住,二舅母若是來則好,若是不來,你就說要去告訴姑外祖母一聲報個喜。”
呦呦不是很明白,不過她明顯地能感覺到姐姐的氣場不一樣了,比剛剛更加正經嚴肅了。
陶陶看到呦呦眨著眼看自己,覺得先不跟她說那麽多了,隻是推著她讓她趕緊出門去。呦呦懵懂著,帶了些碎銀子就出門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懷孕啦!花家要添丁進口啦!根據民意,是個男娃,這樣呦呦就是花姓唯一的女娃啦!
ps,下半年年了,七月了,抽兩個送紅包,嗯,就沙發和第七個好了。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八月十二科舉試。今年北陽府鄉試和院試一起考, 隻是分別再貢院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皇上登基三年, 除了第一年的時候開恩科,這是第一次正常的考試。
今年參加院試的考生一共有兩百二十人, 取其中六十人考中的為秀才,比三年前懷宇考的時候人數多了些。參加鄉試的秀才考生共有一百八十人,取其中三十人為舉人。
八月十一那天, 懷宇帶著懷瑾老早就出了客棧, 今天官府的人會在貢院牆上張貼考場和考號,雖然是每個人一間,但是位置好壞還是很有關係的。
本以為自己已經出來的很早了, 到了貢院門口一看才發現,人早就擠得裏三層外三層了。懷宇看了一眼,決定不跟著湊熱鬧,幹脆帶著懷瑾去街邊的一個茶棚子坐下來要了兩碗油茶當早點邊喝邊等, 還能順便多背兩篇文章。
呦呦走進去,轉了一圈,看到廚房的另外一側陳婆婆正在收拾魚,呦呦了然,然後嘻嘻笑了兩聲湊近陶陶,陶陶聽到動靜轉頭看了她一眼,姐妹倆個對視一眼然後同時笑了起來,各自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與以往不同的神色。
“晚上真吃魚肉火鍋啊?”
呦呦明知故問,惹來陶陶一眼笑嗔,“如你的意了還不好嗎?”
呦呦用力點頭,“好的,不過你們也覺得好才好,”然後迴頭環視了一眼廚房,又問,“娘呢?怎麽不見人?爹好像也不在家。”
“中午就出去了,我也不知道幹啥去了,你有事沒,沒事把那個胡瓜切了,拌著吃。”陶陶手裏洗白菜的動作不停,還給呦呦吩咐了任務。
胡瓜實際上就是黃瓜,呦呦看了眼放在一邊的黃瓜,皺了皺眉,挽起袖子開始洗黃瓜什麽時候傳入的中國。不是她不願意幹活,實在這黃瓜不太好洗,應該是今天早上新買來的,非常新鮮,頂花帶刺的,手一摸都覺得紮得慌,更何況還要搓,把詞和表麵的浮土洗掉。
忍著手心裏的刺癢,洗完了黃瓜放在一旁,等到一會兒吃的時候拍一下就行了,這是她的懶人做法,到時候切點蒜末,滴幾滴香油麻油辣子(食用茱萸)油,隨便一拌就行了。
陶陶把白菜、木耳、蘑菇都洗好了單獨裝在不同的盤子和盆裏,看著陳婆婆把幾條大黑魚的魚肉都片下來,又告訴她把魚骨頭和豆腐一起燉了湯,“多放點水熬一會兒,娘他們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迴來呢!”
說完轉身出去,才走出廚房,就看到花易岩陪著譚麗娘從二門外進來,兩個人的麵色都不是特別好,譚麗娘明顯哭過,花易岩板著臉,很生氣的樣子。陶陶有點詫異,然後立刻了然,恐怕是他們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了。
呦呦剛好搬了一把椅子出來,椅子上還有一本書,她原本準備在房簷下的陰涼裏看會兒書,椅子才放好,人還沒坐上去,就聽到大門的動靜。抬頭看到譚麗娘和花易岩的麵色,她和陶陶是一樣的想法,知道了。
“娘。”陶陶走過去握住譚麗娘的手,“娘別生氣了,反正已經退親了,以後跟咱們也再沒瓜葛了。”
譚麗娘本來很生氣被陶陶這麽一說,立刻變成了心疼,“委屈你了,都怪娘,沒有好好打聽他們家的人品作風,讓你受委屈了,都是娘不好。”
“娘,”陶陶拉長了音調,語氣略帶撒嬌,“看你說的,明明是他們家不好,不是你的錯啊。我們應該慶幸發現的早,您不要自責啦,再自責下去我更難受了。”
“就是就是,”呦呦也湊過來安慰她,“不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然後拉著譚麗娘進了院子,“外頭這麽熱,快進屋。娘,我姐說啦,晚上吃魚肉火鍋,菜我都洗好了,陳婆婆再熬湯底了,等熬好了我們就可以吃啦。”
陶陶在一旁聽了忍不住笑了一聲,然後毫不留情地拆穿她,“你就洗了幾根胡瓜,還好意思說嗎?既然你這麽說,那還有一把油麥菜沒洗呢,你去洗了吧。”
呦呦隔著中間的譚麗娘看向陶陶,“姐姐你怎麽能說假話呢,廚房裏明明沒有油麥菜!別想騙我!”
譚麗娘被姐妹倆的插科打諢給逗笑了,心情也漸漸好起來了,陶陶和呦呦說的對,幸虧發現的早不然等生米煮成熟飯成了親有了孩子就更不好辦了。
花易岩一直跟在她們身後,看到母女三人說說笑笑,心情也好了起來,但是還是覺得不能就這麽簡單地放過趙家,一定要找個機會一頓那個畜生。
花易岩的想法和懷宇懷瑾不謀而合,隻不過他還在等待時機,而懷宇已經謀劃起來了。在幾天之後的一個下午,趙田假借買書去茶樓聽曲,“不小心”滑了一跤,整個人從通往二樓的樓梯上摔下來,鼻青臉腫不說,還掉了一顆牙。
呦呦聽說了之後很是幸災樂禍了一番,但是並沒有多想,於是她錯過了懷宇的第一次腹黑。
作者有話要說: 不得不說,母親的某些行為對孩子是真的影響深遠。比如 陶陶定親這件事。關於陶陶的親事,第一,陶陶年紀不小了,今年已經16啦,在古代定親算晚了,第二,趙田家的條件吧,在小縣城還是不錯的,家有資產又是讀書人,畢竟花易岩二品將軍的身份沒有公開,且最初他是不想迴京城的。第三,知人知麵不知心。
ps,上午突然斷網了!心慌慌的我喲。結果中午又來了。然後,我是存稿箱,以防萬一。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
夏季炎熱, 懷宇和懷瑾住在東廂房, 比正房要熱一些,不僅東風吹不到, 下午炎熱的太陽更是直接照射。
原本譚麗娘是打算在家裏再找一間房子的,但是兩進院子都走完了之後發現,並沒有一間合適的房間, 一進院子的房子雖然也是坐北朝南, 但是因靠街太亂。搬到耳房吧,大家都不方便,最後是花易岩說, 先別搬了,幹脆多買些冰,等考完試,看看考試結果再說。
譚麗娘以為他有什麽打算, 問他又說沒有,最後又說夫子說過可以去府城讀書,他就是這麽想的而已, 譚麗娘幹脆也不再多問,每天變著花樣地給懷宇和懷瑾做吃的, 補得兄弟兩個一點兒都沒有備考前“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消瘦,倒是因為吃得多動的少, 反而還長胖了一點。
花易岩在七夕過後去了一趟縣衙,帶迴來一個消息:今年的主考官是從京裏出來的,帶著考試題目, 不到考試那天誰都不知道主考官是誰,更不知道主考官的文路。
這個消息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如此一來就大家都公平了,不會有人占便宜也不會有人吃虧。懷宇更是淡定,雖然他覺得根本沒必要去打聽,不過花易岩的好意他還是很感激的。
其實通常來說,麵對考試緊張的多數都是家長,考生大部分都是挺淡定的,而考生所謂的緊張情緒都是被家長感染的。
七月一過,花易岩就讓譚麗娘開始給懷宇和懷瑾打點行李,在八月初二那天迴鄉去譚耀宗墳前祭告了一番,於八月初四啟程去了府城。
譚麗娘帶著陶陶和呦呦在大門口送走了他們父子三人,看著馬車消失在街口這才轉身迴了院子。因為三年前經曆過了一次懷宇的鄉試,一家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該做什麽還做什麽。
不過到底是當娘的,哪能一點兒都不掛心呢?一開始譚麗娘還表現的若無其事,結果到了第三天清早,呦呦就發現譚麗娘整個人都不精神了,眼睛周圍已經是黑眼圈了,明顯是晚上沒睡好,而且飯也吃的少了。陶陶給她夾菜,讓她放寬心懷宇一定能考得不錯,勸她多吃一點,她卻說苦夏吃不下去。
這話呦呦是不會信的,別說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她有苦夏的毛病,要是自己還差不多。再說了,都快中秋了,還苦夏呢。
結果到了初十那天早上,還沒等起床呦呦和陶陶就聽到東屋有動靜,趕緊披了衣服起來過去查看,發現譚麗娘正趴在炕沿上對著地下的一隻痰盂嘔吐,不過痰盂裏除了口水沒有別的,似乎並沒有吐出什麽來。
陶陶扶著譚麗娘又吐了一會,一邊給她順後背好讓她沒那麽難過,呦呦則去一旁的炕桌上倒了一杯水過來,“娘漱漱口吧。”
譚麗娘就著呦呦的手喝了一口水,漱了兩下就吐了出來,然後又繼續嘔,過了好一會詞停止,在陶陶的攙扶下坐起來。
呦呦站在炕邊看著,譚麗娘靠在陶陶胸前大口喘著氣,臉色發青嘴唇發白,眼周圍的更是漆黑一片。呦呦一陣心疼,從她到這個世界來,譚麗娘好像從來從來沒有生病過,甚至連頭疼腦熱都沒有過,怎麽突然發起急病來?
呦呦一著急就有些不知所措,陶陶到底大一些,比她鎮定了點,她讓呦呦去告訴老陳趕緊請個郎中過來,在讓陳婆子燒點熱水來,給娘擦一擦身上的冷汗,然後轉過頭來勸解安慰著譚麗娘,“娘你別著急,我已經讓老陳去請郎中了,一會兒就來,你閉著眼歇一歇。”
呦呦得了吩咐立刻跑出去,吩咐了老陳和陳婆子之後,還取了一盤點心一盤蜜餞進來,想著讓譚麗娘甜甜嘴,吐了那麽久,嘴肯定是苦的。
譚麗娘張嘴吃了很快就又吐出來了,“膩。”陶陶用手接了,扔到痰盂裏,然後接著用手掌心給她按摩胸口,呦呦在一旁看著幹著急,卻幫不上忙,急的想哭。
陶陶看她著急,就打發她去門口看著,“要是郎中來了你就進屋說一聲,我好給娘收拾一下。”
呦呦想了想反正自己在這兒也是白等著幹著急,就出去了。才出了房門,就看到陳婆子從外頭進來,一手提著一隻簸箕,另外一手兜著衣服下擺,裏頭裝了好幾個青果子。呦呦有些不高興,不是說讓你去燒水嗎?不過她沒有直接責問,而是問陳婆子水燒好了沒有。
“還沒開呢,我剛出去倒灰。”陳婆子答道。
呦呦點頭,又問她拿的什麽果子,從哪兒來的。
陳婆子就說剛去倒灰的時候碰到東邊林家的燒火婆子,“林家的秀才娘子懷了身孕,特別愛吃酸的,說是從府城買的青梅,這幾個有蟲眼不要了,林婆子就問我要不要,我想扔了怪可惜的,就拿迴來打算留核種到牆邊上去。”
陳婆子後麵說的什麽她都沒有聽到,隻聽到了“林家秀才娘子懷孕”“愛吃酸的”這幾個字眼,電光火石間,呦呦覺得自己好像知道了一個什麽了不得的消息,趕忙迴屋子想要告訴譚麗娘去。
不過走到半路她又停下來了,萬一不是怎麽辦?豈不是讓娘白高興一番?家裏人都知道,譚麗娘這幾年其實一直想再要個孩子,可是一直沒有,漸漸的家裏人都不報希望了。要是真的有了還好,要是一會郎中來說沒懷,豈不是更失落。
這麽想著,呦呦就停下腳步來,可是這麽大個秘密不說出來她又覺得難受,想了想她決定把這個消息悄悄告訴陶陶。呦呦輕手輕腳地進了屋,陶陶剛給譚麗娘擦好後背換完衣服。呦呦對著端水的陳婆子使了個眼色讓她先出去,然後走過去在陶陶耳邊輕聲說了自己的猜想。
陶陶剛聽到後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地看行呦呦,然後想了想表示自己知道了,又低聲告訴呦呦,“先別亂猜,等郎中來看了再說。”
才說完,陳婆子就通秉說郎中來了,呦呦趕忙出去迎人,陶陶則避到裏頭耳房去了。
因為天才剛蒙蒙亮,時間又急,老陳沒去杏林春,而是請了縣學街的一位老郎中來的,老頭都七十多了,白頭發白胡子,不過人倒是精神抖擻的,步履穩健不輸青年人,一大早被吵起來也不見不高興或者顯得疲憊。
呦呦心想早知道是個老頭子就不讓姐姐避出去了。老頭已經走到門口了,呦呦趕忙過去行禮,然後搬椅子過來給他坐著,又把譚麗娘的右手從被子裏拿了出來給他診脈。
老郎中伸出三隻手指搭在譚麗娘的腕上,一邊捋著胡須一邊診脈,呦呦在一旁看著不敢出聲,生怕打擾到人家診脈。
過了一會兒,老郎中收迴手示意呦呦換另外一隻,呦呦趕忙過去先把譚麗娘的右手放迴被子裏,然後才將左手拿出來給老頭繼續診脈。
過了差不多半柱香的時間,老頭點點頭收迴了手,然後站起來出了東屋,呦呦把譚麗娘的手塞迴被子,趕忙追出去,老頭已經坐在桌邊開始寫方子了。
呦呦走過去,小心翼翼地問,“郎中爺爺,我娘怎麽了?病了嗎?”
老頭聽到呦呦這句話抬起頭來看了她一眼,然後低下頭繼續寫字,“娃娃,你家大人呢?”
“爹帶著哥哥和弟弟考試去了。郎中爺爺,我娘到底怎麽了?”
老郎中沒有迴答她的問題,反而又問,“女娃娃,你在家中排老幾啊?”
呦呦著急,心想這個老頭怎麽淨問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但是她不敢表現出來,她從上輩子就知道,得罪誰也不要得罪郎中大夫,隻能老老實實地迴答老頭,“我在家中排老三。”
此時老郎中已經把方子寫完了,他拿起來吹了吹交給呦呦,然後才點頭,“不錯,能照顧弟弟妹妹。”
聽到這句話,呦呦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你是說我娘真的有啦?”
“看來你早就知道了啊。”老郎中收拾好東西站起來,笑著看看呦呦。
呦呦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猜的,不敢保證。”然後又緊張起來,“那幾個月啦?有什麽注意事項沒有?什麽能吃什麽不能吃啊?要不要臥床休息幾天啊?”
呦呦一連串的問題問得老頭笑了起來,他指指呦呦手裏的那張紙,“注意事項都寫在這上麵了,自己照著辦就行。”
呦呦低頭看了一眼,確實紙上寫了不少注意事項,還列了一二三四條,但是卻沒有一樣中藥,她疑惑地抬起頭來看老郎中,“不用開藥啊?那老吐怎麽辦啊?”
“嘔吐是因為孕期正常反應,過幾天就好了。先臥床兩天休息休息就行了。不要隨便吃藥,是藥三分毒懂不?”
呦呦猛點頭,“懂,懂。”點完頭才想起來,還沒付診資,趕忙進屋找陶陶拿了銀子來,老頭也不客氣,拿了荷包揣進懷裏就背著自己的小箱子走了。
呦呦等人走了之後立刻迴到東屋,陶陶正站在地當間目光灼灼地看著她。呦呦能感受到她的期待和忐忑,也不打算賣關子,直接對她點頭,“娘有了!”
話音落,陶陶的眼淚就湧了上來!終於有了,可算了了她娘這麽多年的心結了!家裏人都知道,雖然花易岩說不在乎沒有親生骨血,也說過會把陶陶他們四個當親生兒女看待,而且也的確是這麽做的,但是譚麗娘心裏一直覺得虧欠著他的。
這兩年她也沒少尋醫問藥,也經常去寺廟裏道觀裏求佛拜佛的。家裏人都知道,但是誰也不說不勸,就連呦呦也不說,就怕一不小心說錯話,讓她更加傷心難過。一家人都由著她去,反正補藥什麽的吃了也沒什麽害處,隻要不是來路不明的偏方就行,每年不過是多花費些香火錢,就當做善事了。
兩三年下來,不能說是一點作用都沒有,起碼譚麗娘的氣色看著確實越來越好了,皮膚也緊致了,原來的痛經也好了,整個人越來越好看了。但是依然沒有懷孕的跡象。到後來譚麗娘自己都放棄了,從今年過完年開始,那些湯藥什麽都不吃的,沒想到,到了中秋竟然診出了喜脈!
呦呦和陶陶都很興奮,興奮之餘又有些緊張,兩個加起來還沒有譚麗娘歲數大的姑娘,哪裏知道要怎麽照顧孕婦啊!更何況現在譚麗娘的情況似乎不太好,隻想躺著睡著,一點胃口都沒有。陶陶給煮了手擀麵也隻吃了兩口,就推開了,後來呦呦從陳婆子那裏要了兩個比較完好的青梅洗了切了給她,倒是都吃了。
“要不,咱們再找白微的爺爺看看?”等譚麗娘再次睡下,呦呦拉著陶陶出了房間同她商量,“倒不是信不過剛才的老郎中,不過咱們家一向都是在杏林館看病,李爺爺能知道的更清楚一些。”既往病例和身體狀況對此時此事還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
陶陶想了想,點頭,覺得妹妹真的長大了,“那我去換衣服。”
“不,不用你,我去。”呦呦按住陶陶的手,“家裏得留一個人。還有,得趕快給爹報信才行,家裏沒有個大人不行啊。”
“不行,不能報信。”陶陶提出了不同的意見,“爹知道了,懷宇和懷瑾就知道了,馬上要考試了,不能讓他們分心,就是娘知道了也肯定不同意。”
呦呦想想也是,而且就算是報了信,一來一迴,也差不多要考完了,不如讓他們安心考完試再說,“那怎麽辦?咱們倆,誰知道怎麽照顧孕婦啊?就是陳婆子,她那麽大歲數了,娘也不願意吧。”譚麗娘至今都不願意讓陳婆子貼身照顧。
陶陶低頭想了想,片刻後抬起頭來看向呦呦,“我看這樣,你先去縣衙。”
“去縣衙?不是說不給爹報信嗎?”呦呦奇怪。
“不是去給爹報信。你去縣衙找二舅母,就跟她說娘被診出了喜脈,爹不在家咱倆不知道怎麽辦,請她安排一個老嬤嬤過來先幫著教咱倆一陣,然後再請她派個人去杏林館請李爺爺來。”
呦呦點頭,陶陶這個辦法很是不錯,不過,“要是二舅母也跟著來怎麽辦?”
陶陶沒說話,盯著東屋的門簾看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要的就是二舅母跟著來。”陶陶收迴視線看向呦呦,“你記住,二舅母若是來則好,若是不來,你就說要去告訴姑外祖母一聲報個喜。”
呦呦不是很明白,不過她明顯地能感覺到姐姐的氣場不一樣了,比剛剛更加正經嚴肅了。
陶陶看到呦呦眨著眼看自己,覺得先不跟她說那麽多了,隻是推著她讓她趕緊出門去。呦呦懵懂著,帶了些碎銀子就出門去了。
作者有話要說: 終於懷孕啦!花家要添丁進口啦!根據民意,是個男娃,這樣呦呦就是花姓唯一的女娃啦!
ps,下半年年了,七月了,抽兩個送紅包,嗯,就沙發和第七個好了。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一章
八月十二科舉試。今年北陽府鄉試和院試一起考, 隻是分別再貢院的東南角和西北角。皇上登基三年, 除了第一年的時候開恩科,這是第一次正常的考試。
今年參加院試的考生一共有兩百二十人, 取其中六十人考中的為秀才,比三年前懷宇考的時候人數多了些。參加鄉試的秀才考生共有一百八十人,取其中三十人為舉人。
八月十一那天, 懷宇帶著懷瑾老早就出了客棧, 今天官府的人會在貢院牆上張貼考場和考號,雖然是每個人一間,但是位置好壞還是很有關係的。
本以為自己已經出來的很早了, 到了貢院門口一看才發現,人早就擠得裏三層外三層了。懷宇看了一眼,決定不跟著湊熱鬧,幹脆帶著懷瑾去街邊的一個茶棚子坐下來要了兩碗油茶當早點邊喝邊等, 還能順便多背兩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