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從小就被家人保護過度,懷瑾過完年七歲了,除了在家人麵前,還是很害羞靦腆,性子又軟,經常是別人說什麽都好都點頭。花易岩覺得一個男孩子這樣不好,就想鍛煉鍛煉懷宇的膽子,讓他學著自己拿主意。
懷宇一氣兒點了七八個菜,要不是譚麗娘怕吃不完,及時製止了他,他還沒完沒了了。不過花家人多,同福樓的菜量又不大,七八個菜也就剛剛夠吃。
“其實,我是怕姐姐不夠吃,她最近可能吃了!”懷瑾瞅著呦呦笑嘻嘻地說,“我的點心匣子都被姐姐吃光了!”也不知道是在告狀還是在取笑呦呦。
呦呦倒是滿不在乎,一邊大口往自己嘴裏塞同福樓免費贈送的糕點一邊搖頭晃腦,“人家正在長身體呢,當然要多吃!難道和你似的挑食,今年都七歲了,長得和五歲的承義一般高!”
嘖,同福樓的點心師傅也不知道在哪兒請的,蘇式點心做的很不錯很地道啊,趁著免費趕緊多吃兩塊,反正不要錢!
“根本不是你看到的樣子,承義的鞋子都是厚底的,有這麽厚呢!”懷瑾分辯著,同時伸出手跟她比劃著承義鞋底的厚度,呦呦吃著點心的空隙瞅了一眼,差不多有一寸多,這是古代高跟鞋啊,還是男款的。
吃完了飯天色就已經暗下來了,花易岩結了賬,帶著一家人往外走。街上人已經多了起來,男女老少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譚麗娘一看這麽多人,立刻把懷瑾拉了過去攥緊他的手,怕這麽多人萬一走丟了就糟了。
花易岩看了一眼,幹脆蹲下來讓懷瑾爬上自己的後背騎到他的脖子上,這樣就丟不了了。
懷瑾騎在花易岩的脖子上,坐得高看得遠,把整條街都收入了眼底,“爹爹,前麵有猜燈謎的!我們過去看看!”懷瑾抬手指著前麵叫到。
懷瑾被花易岩扛了起來,譚麗娘就將呦呦拉到身邊,告訴她抓緊自己的手。若是平時呦呦可能還要反抗一下,但是今天她卻乖乖地聽話,牢牢地抓住她娘的手——人這麽多萬一被擠沒了怎麽辦?擠沒了再遇到人販子怎麽辦?被人販子賣到大戶人家去做下人怎麽辦……
這麽想著,呦呦就不自覺地拉起了身邊陶陶的手,大家手拉手並排走,安全係數會不會高一點兒?
呦呦個子小人又多,她又不肯讓譚麗娘抱著,基本沒看到什麽花燈,所以整個晚上興致並不高,更何況她以前觀賞過比現在豐富多彩多了的花燈彩燈。
不過她倒是吃了不少小零食。都是懷瑾坐在上麵看到的,然後指揮著花易岩過去買來大家分著吃。什麽棉花糖糖畫人糖葫蘆這些都吃了不少,其中最有趣的是一種用鵪鶉蛋做的食物,一隻碗裏頭五隻蛋半碗焦糖色的湯汁,鵪鶉蛋在湯汁裏浮浮沉沉,散發著膩膩的甜香,光聞著就覺得有食欲。於是,呦呦一個人就吃了一整碗,要不是惦記著晚上的湯圓,啊不,北方叫元宵,要不是惦記著晚上的元宵,呦呦覺得自己還能再吃一碗。
相攜著過了橋摸了釘,玩到了午夜,迴去的路上呦呦強撐著沒有睡著,到了家進了房間衣服都沒脫就趴上炕了,後來還是陶陶來給她脫的衣服塞進了被窩。
直到正月十六早上呦呦才想起來她還沒有吃元宵。不過,元宵而已,什麽時候吃都行,呦呦很無所謂的。
過完了元宵節,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譚麗娘的生日。這一天的早餐依然是手擀麵,不過不是譚麗娘做的,而是陶陶做的,不過這並不是她的壽禮。她的壽禮是一件秋香色的褙子,繡著譚麗娘喜歡的玉蘭花。相應的,呦呦的禮物就接地氣多了,是她自己動手蒸的壽桃糕。
其餘的人比如花易岩,送的是自己親自動手雕的木雕像,雖然木頭就是普通的樹樁木頭,但是雕像還是挺惟妙惟肖的。懷宇的禮物就有些呆,他給陶陶呦呦懷瑾準備的生日禮物都挺不錯的,可是給譚麗娘的禮物居然隻是兩句寫在紅紙的話,還是最常見的“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不是懷宇不用心,他準備了好幾樣禮物,可是最後都一一否定了,覺得還是隻有這兩句話能代表他的心。像是為了唿應哥哥的禮物似的,懷瑾的禮物是一幅畫,畫的是除夕之夜梳著兩條長辮子的譚麗娘。
譚麗娘看著畫像中的自己,愣了一下後突然轉過身去了。懷瑾愣了一下,“娘是不喜歡這個禮物嗎?”
“不是,”呦呦看譚麗娘忙著抹眼淚沒功夫迴答,就替她迴答,“娘是高興的。”
“哦,我知道了,那個詞叫‘喜極而泣’,對吧?”懷瑾自得地迴答。
譚麗娘過完生日緊接著就是懷宇的生日,依然是吃麵送禮物,這次的禮物送得很有默契,除了懷宇壽星老之外的五個人,剛好湊成了“筆墨紙硯書”,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其實並沒有。
隻能說這家人真的太默契了。
懷宇的生日之後沒幾天,縣學就開學了。拒絕了家人送他入學的想法,自己一個人背著行李卷提著藤編的書箱去了離家一條街外的縣學,從此以後成為一個“住校生”。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章了最後一章了!大家來留個言作為本章的紀念吧!下一章就三年後了,呦呦就大三歲了啊,大家不說點什麽祝福祝福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冬去春來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轉眼就到了皇上登基後的第三年, 這也是譚麗娘和花易岩成親的第三年。
這一年陶陶十六歲了, 經過二舅母的牽線介紹,認識了縣城米商趙老板家的小兒子趙田, 兩家已經交換了庚貼合了八字,本來打算今年的端午過文定中秋過大禮,剛好那時候趙田鄉試也考完了, 兩家好好操辦一下。不過春節才過不久, 趙家的老太君趙田的祖母就病逝了,這件事就暫時耽擱下來了,不過兩家走動的頻繁起來了。
根據懷宇的情報, 趙田比陶陶大兩歲,也是秀才,不過並沒有在縣學讀書,而是請了一個先生自己在家讀書, 學問不好不壞,即便不是因為孝期不能參加鄉試,他的學問恐怕也考不上舉人。
至於長相, 呦呦曾經哄著陶陶讓懷宇帶著偷偷去瞧過,聽說那天是趙田出來買書。因為呦呦和懷宇經常去書店裏淘新書, 老板都認識熟悉了他們,就讓藏在了書店櫃台後頭的小房間裏, 簾子稍稍撩個縫就能一覽無餘。
看完之後別說見過無數帥哥明星的呦呦,就是陶陶都有些失望。倒不是說趙田長得很難看,不過不帥就是了, 中規中矩的,如果滿分十分的話,梁朝偉金城武能打分到九點□□點五,趙田大概也就是個七分。這還是給了親情分的。
要說七分其實也不算低,可是沒辦法,誰讓家裏的男人們都長得帥呢?別說懷瑾小家夥的可愛帥氣,就是懷宇也很帥氣,更何況成熟穩重的帥大叔花易岩,那是不輸張涵予的硬漢。
審美起點那麽高,七分當然不入眼了。
懷宇這一年已經十四歲了,在縣學讀了三年書,學問有了很大進步,之前花易岩去拜訪學院的夫子,夫子說可以讓他今年下場試試,考中頭名解元可能有點困難,不過肯定能中舉就是了。夫子還說,如果家裏有條件,可以等孩子中了舉之後送到府城的青藤書院,那間書院雖然束脩高了些,但都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而且非舉人不要,教出來的學生在會試中,都是二甲必中的。
花易岩迴來把夫子的話說給了懷宇聽,懷宇聽了後開始更加勤奮學習了,經常子時才睡卯出就起。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應對繁重的學業和辛苦的考試,懷宇每天都要鍛煉半個時辰,風雨不間斷,如果天氣晴好就跑步練習花易岩教給她的棍棒,如果下雨下雪就在室內練拳。
呦呦見狀,就把自己前世知道的諸如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等適合室內的鍛煉“傳授”給了他,謊稱是自己閑著沒事兒研究出來的。懷宇也不多問,反正呦呦從小到大都是“無事忙”,而且經常能“忙”出些新鮮有趣的事。
長此以往下去,懷宇的身體比原來好多了。
因為懷宇讀書辛苦,譚麗娘心疼他,於是隔三差五就做好吃的給他送去,頭一年家裏住在鎮子上的時候次數還不多,後來越到後麵次數越多也越來越頻繁。
花易岩就提出來幹脆全家都搬去縣城好了,這樣離得近,做什麽事都方便。一開始譚麗娘還遲疑猶豫著,後來說到縣城新開了一家私塾,專門教懷瑾這麽大的孩子,聽說夫子是從府城一家學院告老歸鄉的,譚麗娘立刻決定搬去縣城住了。
相比陶陶和懷宇和懷瑾都長大了三歲,懂事了許多進步了不少,已經十一歲的呦呦雖然是一個大姑娘了,然而因為花易岩的寵愛和譚麗娘的嬌慣,依然是一副活潑開朗調皮搗蛋的性子。
如果說陶陶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那麽用“靜若癱子,動若瘋子”來形容呦呦再合適不過了。
安靜的時候,她能老老實實在椅子上坐兩個時辰,隻要手裏頭有一本書就行,不必拘泥於書的類型,話本可以、戲文也行,甚至史書和武功秘籍都看過。主要也實在是這個世界的娛樂消遣實在太匱乏了,對於女子的限製雖然沒那麽嚴格,可也不鬆快。
當然這是安靜的時候,如果不安靜的時候,用譚麗娘的話說,那真是“沒一會兒老實時候”,從整個院子就沒有她不到的地方,沒有她找不到的東西。尤其是後來鎮子上的的東西兩院中間的廂房扒掉又在東邊重起了一座後,原來廂房裏的東西都被她找出來的,還有好些原本準備扔掉的東西也被她留了下來“玩”了。
不過,呦呦也不是真的玩,她總能用那些破舊的東西鼓搗出些有新的有用的玩意兒。比如懷宇和懷瑾現在用的可以放下一隻毛筆一小塊墨條的“文具盒”,就是用兩片薄的木片做的。當然,主要動手的還是花易岩,呦呦大多數情況隻負責口頭指導。
不過,呦呦可以保證,在此之前絕對沒出現過這種東西,懷宇和懷瑾是整個櫟陽縣,甚至整個大鴻朝的頭一份。當然,前提是這個朝代沒有再出現過一個類似的穿越女了。
除了愛鼓搗這些小玩意,呦呦最愛的是鼓搗吃食點心。自從那年正月十五在同福樓吃過了一次類似蘇式的點心,呦呦就念念不忘,後來又去特意吃了一次,還打包了一些迴去,然後就開始按照記憶裏的口味開始自己做。
不過也不知道是比例不對還是配方不準,總是做不出同福樓的味道。不過家裏人從譚麗娘到小懷瑾都說她做的好吃,比同福樓的好吃,就連不愛吃甜食的花易岩都吃了兩塊,呦呦也就不再多計較那些。家人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呦呦心滿意足地想。
“呦呦啊,別老捧著書看,你不是說過看書太久對眼睛不好嗎?”譚麗娘從外頭走到西屋發現沒有人,再往裏走就看到呦呦正捧著一本書看的入迷,“出來走一走動一動。”
呦呦抬起頭看向她,頭搖得像是一隻撥浪鼓,“不,熱。一動就要出汗,我不去。”
今年的夏天格外熱,端午才過,天氣就驟然地暴熱起來了,比三年前那個夏天還熱,不過雨水倒是不缺,一個月總能下上兩場雨。下雨的時候天氣很涼爽,雨過後天氣放晴,陽光的熱度一點都沒有消退,反而水汽蒸發後更熱了。
自打入伏後,呦呦就減少了她的室外活動,除非必要,比如吃飯、上茅房、逛街,她一步都不肯出房門,就連看書都是列了單子讓懷瑾給從東廂書房帶過來。
“那,不出去,就在屋子裏走走,你老這麽坐著,都要胖了。”譚麗娘果然是呦呦的親媽,非常知道自己女兒的軟肋,一句話就讓呦呦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那我就從這屋走到那屋吧。”
呦呦才走出了西耳房,連西屋門檻還沒邁出去呢,堂屋大門就開了,花易岩從外頭滿頭大汗地進來了,身後跟著懷宇和懷瑾,兩個人也是一腦門子的汗,衣領都濕了。
呦呦趕忙從裝冰的盆子裏把冰鎮著的酸梅湯取過來一人倒了一碗喝。冰是買的,每年一到夏天就有人趕著車裝了特別大塊的冰來賣,一般稍微富裕的家庭都會買一點兒消暑。
花易岩接過來就咕嘟咕咚咽了下去,然後把喝完的空碗遞給呦呦,用袖子蹭了蹭嘴巴,“哎呀,還是家裏涼快啊,難怪呦呦不愛出門。”
呦呦嘻嘻笑著又倒了一碗給他,然後給同樣喝完了正在掏帕子擦嘴的懷宇和懷瑾也又倒了一杯,“天氣熱,多喝一些降降暑氣。”
“怎麽樣?報上了嗎?”譚麗娘坐在八仙桌的一側問。
他們父子三個一早上就出門去了。今天是院試和鄉試報名的日子,以前院試和鄉試考試的報名並沒有這麽複雜,隻要有三個舉人或者秀才舉薦,就可以參加考試。今年不知怎麽突然嚴格起來,流程也多了起來,除了要有推薦人的舉薦,還要帶著戶籍去縣衙審核,祖上三代以內沒有作奸犯科的才準許考試,更有年齡限製,不到十三歲的不得參加鄉試,不到八歲的不得參加院試。
“報上了。”花易岩喝完第二碗酸梅湯就不喝了,牙酸,吃東西都費勁,“能不報上嗎,縣太爺可是咱們的人。”
譚麗娘瞪了他一眼,“我怎麽不知道我姑父成了你的人了?”
花易岩嘿嘿地笑了兩聲,沒說話。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呦呦總覺得那笑容裏頭有著不一樣的意味。
譚麗娘不理他,轉頭看向坐在下首的懷宇,“懷宇,你說。”
兩杯酸梅湯喝下去,懷宇已經涼快了許多,頭上的汗也消了,他瞅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酸梅湯,想了想到底沒說再喝一杯——君子飲食需節製,不可過貪。才收迴目光,就聽到他娘在叫他。懷宇稍微愣了愣神,然後看了一眼呦呦。
“大哥,娘是問你今天報名的情況呢。你說說唄!我們都想聽。”呦呦說到。這是幾個孩子之間的默契,如果有人沒聽清父母的問話,但是不好意思再問的話,就由另外一個在場的幫忙說一遍打馬虎眼。
懷宇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又對呦呦眨眨眼,算是表示感謝。
“挺順利的,到了那兒也沒有麻煩姑外祖父,報上我和懷瑾的名字,把戶籍書和舉薦書交上去,對方又問了幾句話,然後交了錢畫押,然後就迴來了。”懷宇說的十分簡單。
其實譚麗娘不是不知道,總共也就這些步驟,隻不過當母親的總是習慣多問兩句,仿佛從自己孩子口中得到答案,比別人口中的更有說服力,也更能安定她的心。
幾個人坐著說了一會兒話,等熱意消退,懷宇帶著懷瑾就迴了自己的房間去看書去了,剩下花易岩譚麗娘和呦呦三人在堂屋裏說話。呦呦陪著父母坐了一會兒,喝了一杯酸梅湯也迴了自己屋了,將空間留給花壇夫婦。
等呦呦幾個孩子都離開了,花易岩這才從懷裏摸出一疊東西來遞給譚麗娘,“上半年的分紅。”
自從譚麗娘和花易岩成了親,二舅母就一直遊說著她和自己一起開鋪子。譚麗娘觀望考慮了一陣後,最後選定了二舅母陪嫁中的生藥生意,入了二百兩銀子的股,事先說好並不參與生意的經營。
二舅母不隻是主持中饋的一把好手,更是做生意的好手,當年就送了四百兩的紅利給譚麗娘,譚麗娘拿到銀子把那二百兩本錢放迴原處,那本來是留給懷宇懷瑾讀書娶妻的錢。然後用得到的二百兩紅利在鄉下買了八兩銀子一畝的上等田十五畝,五兩和三兩銀子的中等田下等田各買了十畝。
得知家裏買了田地,呦呦先是吃驚了一會兒,然後才反應過來,自己成為了地主家的小娘子啦!
逗得譚麗娘和花易岩哈哈樂,心想,你不止是地主將的小娘子,你還是二品虎賁將軍家的小嬌女呢!
等一家人都平靜下來,花易岩公布了這些田地的所有者:陶陶和呦呦!
嘎?還沒從“地主家的小娘子”緩過來的呦呦,一下子就變成了地主,大腦有點短路,她眨巴著眼看向陶陶,陶陶也是十分震驚的樣子。
花易岩解釋說,懷宇和懷瑾都是男孩子,應該自己闖出自己的出路來,而陶陶和呦呦都是女孩子,“女子不容易,要有金錢傍身才安全,田地最牢靠”,而他自己和譚麗娘還年輕,還能掙,又有鋪子裏的分紅,以後有合適的田地可以再買。
陶陶和呦呦麵麵相覷,一時都不知該如何反應。姐妹倆晚上商量了一晚上,最後決定還是把地契還給譚麗娘,“爹娘的心意我們都懂也心領了,不過我們倆還小,又不知道怎麽打理,娘替我們管著,等以後出嫁了再給我們。”
譚麗娘見兩個孩子堅持,也就不再推辭,接了下來。就這樣,呦呦和陶陶都成為了有著十七畝半地的“清閑小地主”。
日頭漸漸南移,天更熱了,呦呦耍賴不肯去東廂房的餐廳吃午飯,花易岩嬌寵著她,幹脆讓陳家婆子把飯菜端進堂屋裏來了。譚麗娘雖然覺得這樣實在太嬌慣孩子了,但是想到呦呦前幾天差點中暑,也就默認了。
吃飯的時候桌上有一盤菱角,是上午的時候呦呦聽到一個小販在街上叫賣,讓陳婆子去買迴來的。
“哎,也不知道姐姐今天有沒有菱角吃。”呦呦對著盤子歎氣,“吃完飯用冰冰起來吧,等姐姐晚上迴來還能吃的。”
今天是趙田的妹妹做東請宴,一大早就有馬車來接陶陶過去了,所以呦呦才一個人沒意思地待在屋裏看書。
正說著,大門口處傳來喧嘩聲,緊接著就聽到陳婆子的聲音,“大娘子迴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一卷開始,劇情走起來,日常會少一些了。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一家人正在吃午飯, 還說要給出門去做客的陶陶留一些菱角, 話才說完,大門口就傳來喧鬧聲, 陳婆子的聲音傳進來,“大娘子迴來了!”
聽到聲音的一家人都愣住了,然後馬上放下手裏的筷子出門去迎接, 心裏卻同時有一個一樣的想法: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譚麗娘走在最前頭, 步子邁得又大又快。她實在是擔心,現在午時還沒過,按理不應該迴來這麽早, 是有什麽不舒服的?又想到之前見過一次的趙家小女兒,看起來也很是嬌慣刁蠻,會不會為難陶陶讓她受了委屈?
幾個人趕到二門門口的時候,陶陶已經走進來了, 身後跟著趙家主母的心腹田嬤嬤,看到譚麗娘立刻屈膝行禮。譚麗娘雖然心急陶陶,但是當著外人又不好立刻就問, 就對田嬤嬤點點頭,眼睛卻一直看著陶陶。直到陶陶對她微微搖頭, 才轉過去跟田嬤嬤說話。
“姐!”呦呦才不管那麽多,立刻上前去牽住陶陶的手, “怎麽了?”一邊問還一邊上下打量著她,見她麵色無異,衣裳整齊幹淨, 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陶陶捏捏呦呦的手,搖頭示意她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然後轉過身去對著田嬤嬤,微微屈膝行了個半禮,“辛苦田嬤嬤了,天氣炎熱,夫人身邊離不開您,就不留您了。”
那位田嬤嬤對呦呦屈膝行禮,麵色中帶著些尷尬,“娘子您好好休息,老奴先告退了。”
懷宇一氣兒點了七八個菜,要不是譚麗娘怕吃不完,及時製止了他,他還沒完沒了了。不過花家人多,同福樓的菜量又不大,七八個菜也就剛剛夠吃。
“其實,我是怕姐姐不夠吃,她最近可能吃了!”懷瑾瞅著呦呦笑嘻嘻地說,“我的點心匣子都被姐姐吃光了!”也不知道是在告狀還是在取笑呦呦。
呦呦倒是滿不在乎,一邊大口往自己嘴裏塞同福樓免費贈送的糕點一邊搖頭晃腦,“人家正在長身體呢,當然要多吃!難道和你似的挑食,今年都七歲了,長得和五歲的承義一般高!”
嘖,同福樓的點心師傅也不知道在哪兒請的,蘇式點心做的很不錯很地道啊,趁著免費趕緊多吃兩塊,反正不要錢!
“根本不是你看到的樣子,承義的鞋子都是厚底的,有這麽厚呢!”懷瑾分辯著,同時伸出手跟她比劃著承義鞋底的厚度,呦呦吃著點心的空隙瞅了一眼,差不多有一寸多,這是古代高跟鞋啊,還是男款的。
吃完了飯天色就已經暗下來了,花易岩結了賬,帶著一家人往外走。街上人已經多了起來,男女老少來來往往熙熙攘攘。譚麗娘一看這麽多人,立刻把懷瑾拉了過去攥緊他的手,怕這麽多人萬一走丟了就糟了。
花易岩看了一眼,幹脆蹲下來讓懷瑾爬上自己的後背騎到他的脖子上,這樣就丟不了了。
懷瑾騎在花易岩的脖子上,坐得高看得遠,把整條街都收入了眼底,“爹爹,前麵有猜燈謎的!我們過去看看!”懷瑾抬手指著前麵叫到。
懷瑾被花易岩扛了起來,譚麗娘就將呦呦拉到身邊,告訴她抓緊自己的手。若是平時呦呦可能還要反抗一下,但是今天她卻乖乖地聽話,牢牢地抓住她娘的手——人這麽多萬一被擠沒了怎麽辦?擠沒了再遇到人販子怎麽辦?被人販子賣到大戶人家去做下人怎麽辦……
這麽想著,呦呦就不自覺地拉起了身邊陶陶的手,大家手拉手並排走,安全係數會不會高一點兒?
呦呦個子小人又多,她又不肯讓譚麗娘抱著,基本沒看到什麽花燈,所以整個晚上興致並不高,更何況她以前觀賞過比現在豐富多彩多了的花燈彩燈。
不過她倒是吃了不少小零食。都是懷瑾坐在上麵看到的,然後指揮著花易岩過去買來大家分著吃。什麽棉花糖糖畫人糖葫蘆這些都吃了不少,其中最有趣的是一種用鵪鶉蛋做的食物,一隻碗裏頭五隻蛋半碗焦糖色的湯汁,鵪鶉蛋在湯汁裏浮浮沉沉,散發著膩膩的甜香,光聞著就覺得有食欲。於是,呦呦一個人就吃了一整碗,要不是惦記著晚上的湯圓,啊不,北方叫元宵,要不是惦記著晚上的元宵,呦呦覺得自己還能再吃一碗。
相攜著過了橋摸了釘,玩到了午夜,迴去的路上呦呦強撐著沒有睡著,到了家進了房間衣服都沒脫就趴上炕了,後來還是陶陶來給她脫的衣服塞進了被窩。
直到正月十六早上呦呦才想起來她還沒有吃元宵。不過,元宵而已,什麽時候吃都行,呦呦很無所謂的。
過完了元宵節,很快就到了正月二十譚麗娘的生日。這一天的早餐依然是手擀麵,不過不是譚麗娘做的,而是陶陶做的,不過這並不是她的壽禮。她的壽禮是一件秋香色的褙子,繡著譚麗娘喜歡的玉蘭花。相應的,呦呦的禮物就接地氣多了,是她自己動手蒸的壽桃糕。
其餘的人比如花易岩,送的是自己親自動手雕的木雕像,雖然木頭就是普通的樹樁木頭,但是雕像還是挺惟妙惟肖的。懷宇的禮物就有些呆,他給陶陶呦呦懷瑾準備的生日禮物都挺不錯的,可是給譚麗娘的禮物居然隻是兩句寫在紅紙的話,還是最常見的“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不是懷宇不用心,他準備了好幾樣禮物,可是最後都一一否定了,覺得還是隻有這兩句話能代表他的心。像是為了唿應哥哥的禮物似的,懷瑾的禮物是一幅畫,畫的是除夕之夜梳著兩條長辮子的譚麗娘。
譚麗娘看著畫像中的自己,愣了一下後突然轉過身去了。懷瑾愣了一下,“娘是不喜歡這個禮物嗎?”
“不是,”呦呦看譚麗娘忙著抹眼淚沒功夫迴答,就替她迴答,“娘是高興的。”
“哦,我知道了,那個詞叫‘喜極而泣’,對吧?”懷瑾自得地迴答。
譚麗娘過完生日緊接著就是懷宇的生日,依然是吃麵送禮物,這次的禮物送得很有默契,除了懷宇壽星老之外的五個人,剛好湊成了“筆墨紙硯書”,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其實並沒有。
隻能說這家人真的太默契了。
懷宇的生日之後沒幾天,縣學就開學了。拒絕了家人送他入學的想法,自己一個人背著行李卷提著藤編的書箱去了離家一條街外的縣學,從此以後成為一個“住校生”。
作者有話要說: 最後一章了最後一章了!大家來留個言作為本章的紀念吧!下一章就三年後了,呦呦就大三歲了啊,大家不說點什麽祝福祝福嗎?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七章
冬去春來春去冬來一年又一年。轉眼就到了皇上登基後的第三年, 這也是譚麗娘和花易岩成親的第三年。
這一年陶陶十六歲了, 經過二舅母的牽線介紹,認識了縣城米商趙老板家的小兒子趙田, 兩家已經交換了庚貼合了八字,本來打算今年的端午過文定中秋過大禮,剛好那時候趙田鄉試也考完了, 兩家好好操辦一下。不過春節才過不久, 趙家的老太君趙田的祖母就病逝了,這件事就暫時耽擱下來了,不過兩家走動的頻繁起來了。
根據懷宇的情報, 趙田比陶陶大兩歲,也是秀才,不過並沒有在縣學讀書,而是請了一個先生自己在家讀書, 學問不好不壞,即便不是因為孝期不能參加鄉試,他的學問恐怕也考不上舉人。
至於長相, 呦呦曾經哄著陶陶讓懷宇帶著偷偷去瞧過,聽說那天是趙田出來買書。因為呦呦和懷宇經常去書店裏淘新書, 老板都認識熟悉了他們,就讓藏在了書店櫃台後頭的小房間裏, 簾子稍稍撩個縫就能一覽無餘。
看完之後別說見過無數帥哥明星的呦呦,就是陶陶都有些失望。倒不是說趙田長得很難看,不過不帥就是了, 中規中矩的,如果滿分十分的話,梁朝偉金城武能打分到九點□□點五,趙田大概也就是個七分。這還是給了親情分的。
要說七分其實也不算低,可是沒辦法,誰讓家裏的男人們都長得帥呢?別說懷瑾小家夥的可愛帥氣,就是懷宇也很帥氣,更何況成熟穩重的帥大叔花易岩,那是不輸張涵予的硬漢。
審美起點那麽高,七分當然不入眼了。
懷宇這一年已經十四歲了,在縣學讀了三年書,學問有了很大進步,之前花易岩去拜訪學院的夫子,夫子說可以讓他今年下場試試,考中頭名解元可能有點困難,不過肯定能中舉就是了。夫子還說,如果家裏有條件,可以等孩子中了舉之後送到府城的青藤書院,那間書院雖然束脩高了些,但都是真正有學問的人,而且非舉人不要,教出來的學生在會試中,都是二甲必中的。
花易岩迴來把夫子的話說給了懷宇聽,懷宇聽了後開始更加勤奮學習了,經常子時才睡卯出就起。為了能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來應對繁重的學業和辛苦的考試,懷宇每天都要鍛煉半個時辰,風雨不間斷,如果天氣晴好就跑步練習花易岩教給她的棍棒,如果下雨下雪就在室內練拳。
呦呦見狀,就把自己前世知道的諸如仰臥起坐和俯臥撐等適合室內的鍛煉“傳授”給了他,謊稱是自己閑著沒事兒研究出來的。懷宇也不多問,反正呦呦從小到大都是“無事忙”,而且經常能“忙”出些新鮮有趣的事。
長此以往下去,懷宇的身體比原來好多了。
因為懷宇讀書辛苦,譚麗娘心疼他,於是隔三差五就做好吃的給他送去,頭一年家裏住在鎮子上的時候次數還不多,後來越到後麵次數越多也越來越頻繁。
花易岩就提出來幹脆全家都搬去縣城好了,這樣離得近,做什麽事都方便。一開始譚麗娘還遲疑猶豫著,後來說到縣城新開了一家私塾,專門教懷瑾這麽大的孩子,聽說夫子是從府城一家學院告老歸鄉的,譚麗娘立刻決定搬去縣城住了。
相比陶陶和懷宇和懷瑾都長大了三歲,懂事了許多進步了不少,已經十一歲的呦呦雖然是一個大姑娘了,然而因為花易岩的寵愛和譚麗娘的嬌慣,依然是一副活潑開朗調皮搗蛋的性子。
如果說陶陶是“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那麽用“靜若癱子,動若瘋子”來形容呦呦再合適不過了。
安靜的時候,她能老老實實在椅子上坐兩個時辰,隻要手裏頭有一本書就行,不必拘泥於書的類型,話本可以、戲文也行,甚至史書和武功秘籍都看過。主要也實在是這個世界的娛樂消遣實在太匱乏了,對於女子的限製雖然沒那麽嚴格,可也不鬆快。
當然這是安靜的時候,如果不安靜的時候,用譚麗娘的話說,那真是“沒一會兒老實時候”,從整個院子就沒有她不到的地方,沒有她找不到的東西。尤其是後來鎮子上的的東西兩院中間的廂房扒掉又在東邊重起了一座後,原來廂房裏的東西都被她找出來的,還有好些原本準備扔掉的東西也被她留了下來“玩”了。
不過,呦呦也不是真的玩,她總能用那些破舊的東西鼓搗出些有新的有用的玩意兒。比如懷宇和懷瑾現在用的可以放下一隻毛筆一小塊墨條的“文具盒”,就是用兩片薄的木片做的。當然,主要動手的還是花易岩,呦呦大多數情況隻負責口頭指導。
不過,呦呦可以保證,在此之前絕對沒出現過這種東西,懷宇和懷瑾是整個櫟陽縣,甚至整個大鴻朝的頭一份。當然,前提是這個朝代沒有再出現過一個類似的穿越女了。
除了愛鼓搗這些小玩意,呦呦最愛的是鼓搗吃食點心。自從那年正月十五在同福樓吃過了一次類似蘇式的點心,呦呦就念念不忘,後來又去特意吃了一次,還打包了一些迴去,然後就開始按照記憶裏的口味開始自己做。
不過也不知道是比例不對還是配方不準,總是做不出同福樓的味道。不過家裏人從譚麗娘到小懷瑾都說她做的好吃,比同福樓的好吃,就連不愛吃甜食的花易岩都吃了兩塊,呦呦也就不再多計較那些。家人的喜歡才是最重要的,呦呦心滿意足地想。
“呦呦啊,別老捧著書看,你不是說過看書太久對眼睛不好嗎?”譚麗娘從外頭走到西屋發現沒有人,再往裏走就看到呦呦正捧著一本書看的入迷,“出來走一走動一動。”
呦呦抬起頭看向她,頭搖得像是一隻撥浪鼓,“不,熱。一動就要出汗,我不去。”
今年的夏天格外熱,端午才過,天氣就驟然地暴熱起來了,比三年前那個夏天還熱,不過雨水倒是不缺,一個月總能下上兩場雨。下雨的時候天氣很涼爽,雨過後天氣放晴,陽光的熱度一點都沒有消退,反而水汽蒸發後更熱了。
自打入伏後,呦呦就減少了她的室外活動,除非必要,比如吃飯、上茅房、逛街,她一步都不肯出房門,就連看書都是列了單子讓懷瑾給從東廂書房帶過來。
“那,不出去,就在屋子裏走走,你老這麽坐著,都要胖了。”譚麗娘果然是呦呦的親媽,非常知道自己女兒的軟肋,一句話就讓呦呦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那我就從這屋走到那屋吧。”
呦呦才走出了西耳房,連西屋門檻還沒邁出去呢,堂屋大門就開了,花易岩從外頭滿頭大汗地進來了,身後跟著懷宇和懷瑾,兩個人也是一腦門子的汗,衣領都濕了。
呦呦趕忙從裝冰的盆子裏把冰鎮著的酸梅湯取過來一人倒了一碗喝。冰是買的,每年一到夏天就有人趕著車裝了特別大塊的冰來賣,一般稍微富裕的家庭都會買一點兒消暑。
花易岩接過來就咕嘟咕咚咽了下去,然後把喝完的空碗遞給呦呦,用袖子蹭了蹭嘴巴,“哎呀,還是家裏涼快啊,難怪呦呦不愛出門。”
呦呦嘻嘻笑著又倒了一碗給他,然後給同樣喝完了正在掏帕子擦嘴的懷宇和懷瑾也又倒了一杯,“天氣熱,多喝一些降降暑氣。”
“怎麽樣?報上了嗎?”譚麗娘坐在八仙桌的一側問。
他們父子三個一早上就出門去了。今天是院試和鄉試報名的日子,以前院試和鄉試考試的報名並沒有這麽複雜,隻要有三個舉人或者秀才舉薦,就可以參加考試。今年不知怎麽突然嚴格起來,流程也多了起來,除了要有推薦人的舉薦,還要帶著戶籍去縣衙審核,祖上三代以內沒有作奸犯科的才準許考試,更有年齡限製,不到十三歲的不得參加鄉試,不到八歲的不得參加院試。
“報上了。”花易岩喝完第二碗酸梅湯就不喝了,牙酸,吃東西都費勁,“能不報上嗎,縣太爺可是咱們的人。”
譚麗娘瞪了他一眼,“我怎麽不知道我姑父成了你的人了?”
花易岩嘿嘿地笑了兩聲,沒說話。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呦呦總覺得那笑容裏頭有著不一樣的意味。
譚麗娘不理他,轉頭看向坐在下首的懷宇,“懷宇,你說。”
兩杯酸梅湯喝下去,懷宇已經涼快了許多,頭上的汗也消了,他瞅了一眼放在桌子上的酸梅湯,想了想到底沒說再喝一杯——君子飲食需節製,不可過貪。才收迴目光,就聽到他娘在叫他。懷宇稍微愣了愣神,然後看了一眼呦呦。
“大哥,娘是問你今天報名的情況呢。你說說唄!我們都想聽。”呦呦說到。這是幾個孩子之間的默契,如果有人沒聽清父母的問話,但是不好意思再問的話,就由另外一個在場的幫忙說一遍打馬虎眼。
懷宇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又對呦呦眨眨眼,算是表示感謝。
“挺順利的,到了那兒也沒有麻煩姑外祖父,報上我和懷瑾的名字,把戶籍書和舉薦書交上去,對方又問了幾句話,然後交了錢畫押,然後就迴來了。”懷宇說的十分簡單。
其實譚麗娘不是不知道,總共也就這些步驟,隻不過當母親的總是習慣多問兩句,仿佛從自己孩子口中得到答案,比別人口中的更有說服力,也更能安定她的心。
幾個人坐著說了一會兒話,等熱意消退,懷宇帶著懷瑾就迴了自己的房間去看書去了,剩下花易岩譚麗娘和呦呦三人在堂屋裏說話。呦呦陪著父母坐了一會兒,喝了一杯酸梅湯也迴了自己屋了,將空間留給花壇夫婦。
等呦呦幾個孩子都離開了,花易岩這才從懷裏摸出一疊東西來遞給譚麗娘,“上半年的分紅。”
自從譚麗娘和花易岩成了親,二舅母就一直遊說著她和自己一起開鋪子。譚麗娘觀望考慮了一陣後,最後選定了二舅母陪嫁中的生藥生意,入了二百兩銀子的股,事先說好並不參與生意的經營。
二舅母不隻是主持中饋的一把好手,更是做生意的好手,當年就送了四百兩的紅利給譚麗娘,譚麗娘拿到銀子把那二百兩本錢放迴原處,那本來是留給懷宇懷瑾讀書娶妻的錢。然後用得到的二百兩紅利在鄉下買了八兩銀子一畝的上等田十五畝,五兩和三兩銀子的中等田下等田各買了十畝。
得知家裏買了田地,呦呦先是吃驚了一會兒,然後才反應過來,自己成為了地主家的小娘子啦!
逗得譚麗娘和花易岩哈哈樂,心想,你不止是地主將的小娘子,你還是二品虎賁將軍家的小嬌女呢!
等一家人都平靜下來,花易岩公布了這些田地的所有者:陶陶和呦呦!
嘎?還沒從“地主家的小娘子”緩過來的呦呦,一下子就變成了地主,大腦有點短路,她眨巴著眼看向陶陶,陶陶也是十分震驚的樣子。
花易岩解釋說,懷宇和懷瑾都是男孩子,應該自己闖出自己的出路來,而陶陶和呦呦都是女孩子,“女子不容易,要有金錢傍身才安全,田地最牢靠”,而他自己和譚麗娘還年輕,還能掙,又有鋪子裏的分紅,以後有合適的田地可以再買。
陶陶和呦呦麵麵相覷,一時都不知該如何反應。姐妹倆晚上商量了一晚上,最後決定還是把地契還給譚麗娘,“爹娘的心意我們都懂也心領了,不過我們倆還小,又不知道怎麽打理,娘替我們管著,等以後出嫁了再給我們。”
譚麗娘見兩個孩子堅持,也就不再推辭,接了下來。就這樣,呦呦和陶陶都成為了有著十七畝半地的“清閑小地主”。
日頭漸漸南移,天更熱了,呦呦耍賴不肯去東廂房的餐廳吃午飯,花易岩嬌寵著她,幹脆讓陳家婆子把飯菜端進堂屋裏來了。譚麗娘雖然覺得這樣實在太嬌慣孩子了,但是想到呦呦前幾天差點中暑,也就默認了。
吃飯的時候桌上有一盤菱角,是上午的時候呦呦聽到一個小販在街上叫賣,讓陳婆子去買迴來的。
“哎,也不知道姐姐今天有沒有菱角吃。”呦呦對著盤子歎氣,“吃完飯用冰冰起來吧,等姐姐晚上迴來還能吃的。”
今天是趙田的妹妹做東請宴,一大早就有馬車來接陶陶過去了,所以呦呦才一個人沒意思地待在屋裏看書。
正說著,大門口處傳來喧嘩聲,緊接著就聽到陳婆子的聲音,“大娘子迴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新一卷開始,劇情走起來,日常會少一些了。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八章
一家人正在吃午飯, 還說要給出門去做客的陶陶留一些菱角, 話才說完,大門口就傳來喧鬧聲, 陳婆子的聲音傳進來,“大娘子迴來了!”
聽到聲音的一家人都愣住了,然後馬上放下手裏的筷子出門去迎接, 心裏卻同時有一個一樣的想法:怎麽這麽早就迴來了?
譚麗娘走在最前頭, 步子邁得又大又快。她實在是擔心,現在午時還沒過,按理不應該迴來這麽早, 是有什麽不舒服的?又想到之前見過一次的趙家小女兒,看起來也很是嬌慣刁蠻,會不會為難陶陶讓她受了委屈?
幾個人趕到二門門口的時候,陶陶已經走進來了, 身後跟著趙家主母的心腹田嬤嬤,看到譚麗娘立刻屈膝行禮。譚麗娘雖然心急陶陶,但是當著外人又不好立刻就問, 就對田嬤嬤點點頭,眼睛卻一直看著陶陶。直到陶陶對她微微搖頭, 才轉過去跟田嬤嬤說話。
“姐!”呦呦才不管那麽多,立刻上前去牽住陶陶的手, “怎麽了?”一邊問還一邊上下打量著她,見她麵色無異,衣裳整齊幹淨, 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陶陶捏捏呦呦的手,搖頭示意她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然後轉過身去對著田嬤嬤,微微屈膝行了個半禮,“辛苦田嬤嬤了,天氣炎熱,夫人身邊離不開您,就不留您了。”
那位田嬤嬤對呦呦屈膝行禮,麵色中帶著些尷尬,“娘子您好好休息,老奴先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