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糖:娘您罵我一句吧。
糖媽:???缺心眼了吧這孩子。
糖:“良言一句寒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啊,你罵我一句,我就涼快多了。
糖媽:我想打你
啊啊啊啊,熱死了啊!天氣太熱,導致碼字效率數量直線下降,我能怎麽辦,我也很無奈啊【攤手】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呦呦在迴家的路上看到路邊躺著一個人, 以為是個貧困潦倒要凍死的旅人, 就想著給他點零錢讓他買點吃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也算是積累福報吧。
本想著給了錢就算拉倒了,那個年輕人卻提出交換,用他袋子裏的奶酪交換。
一聽到奶酪兩個字, 呦呦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她最近一直在尋找奶製品的替代品, 給家裏人補補身子,可惜本地並沒有奶牛或者奶羊,而下了崽的牛羊給自己孩子喝還不夠呢, 哪裏分的出賣給她?
現在好了,也算踏破鐵鞋無覓處了。
年輕人扶著牆站起來,身體有些搖晃,隨時要倒的樣子。他後背靠在牆上, 彎下腰把腳下的袋子提起來打開給花易岩看,他本想介紹一下奶酪的好處的,不過看到這對父女倆的神情就知道是識貨的, 也不廢話了,“今年的奶酪, 本來是打算帶到鴻都城去賣的,走到前頭沈家莊的時候被偷了盤纏, 想著進縣城來賣掉,櫟陽縣又沒人認識,既然你們識貨那就賣給你們。”
呦呦很是興奮, 伸手就要把袋子接過來。沒想到卻被花易岩攔了一下,他把呦呦拉倒身後去做出一個保護的姿態,上下打量了一番年輕男子,“你說你從北境過來?你是番邦人?”
年輕人看到花易岩眼中的警惕和戒備,知道他誤會了,立刻擺手,“不是,我是大鴻朝人。”他語氣真誠地迴答,“我家就住在京都,是做生意的。我家男子成年時都是會給一筆錢出來曆練,我本想著打了勝仗,做南北貿易生意。”說著年輕人微赧地低下頭,大概是對自己馬失前蹄被偷了盤纏覺得不好意思吧。
花易岩點頭不再多問,迴身拿過呦呦手裏的錢袋子,把裏頭的碎銅板倒出來,把荷包放迴呦呦手裏,又掏出自己的錢袋子,把碎銅板裝進去,遞給年輕人,“這些錢,買你的奶酪。”等年輕人接了錢,就提起地上的袋子,拉著呦呦往迴走。
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呦呦好奇地抬頭看他。花易岩停下來轉身對年輕人說了兩句話,“年輕人想法不錯,堅持下去,以後定有很好的前途。”
那個年輕人似乎沒想到花易岩會又迴頭跟他多說兩句,愣愣的直到花易岩牽著呦呦又走遠,才迴過神來,對著他的背影鞠了一躬,“多謝指點。”
花易岩沒理他的道謝,領著呦呦往前走,走到一半兒,還沒到車子跟前的時候,突然開口,聲音壓的低低的,“女孩子的東西怎麽能隨便送人,萬一他使壞怎麽辦?”這就是為什麽他把錢倒出來,把荷包留下的原因。
呦呦倒是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男女大防在她的心底還沒形成。家裏對這方麵的約束並不厲害,所以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呦呦她對著花易岩吐了吐舌頭,“知道了,您不要跟娘說啊。”
“我要是想讓你娘知道,就不在這兒說了。”花易岩揉了揉呦呦的頭發,又走了兩步才到馬車跟前,抱著她上了車,然後才揮動鞭子,催動車子往前走。
到了家下車後,呦呦在心底感歎,花易岩的警惕性真是太高了,離開那個年輕人後,他沒有趕車按照原路返迴,而是多走了兩條街,繞了點兒鹿,確定沒被跟蹤後才迴家的。果然是軍人出身,想的周到啊!
那天果然吃的燉排骨。櫟陽人說的排骨不是一小段一段的那種小肋排,而是那種大骨頭,帶著肉,剁成塊往鍋裏一扔,先用水燒開了,把煮出來的血沫撇掉,然後往裏加上鹽、和裝了薑、花椒、八角、茱萸等調料的調料包放進去,大火開煮,到最後連骨髓都煮出來,滿鍋裏泛油花。連湯帶肉帶骨頭一起盛出來,喝湯吃肉啃骨頭,在這種寒冷的冬天,最暢快了。
晚上譚麗娘將買迴來的東西整理了一遍放在東耳房裏收好,至於為什麽不是放在西邊的耳房,那包還沒到家就被吃完的蜜餞是不會說因為它的。
吃完了飯,呦呦把那袋子奶酪找了出來,她力氣小妹提動,還是懷宇去幫的忙。呦呦道了謝,甩甩被勒疼的手,讓懷宇把奶酪倒出一些來在桌子上的果盤裏。
一家人六個人雖然都知道奶酪這個東西,可是都是從書上看到的,除了花易岩和呦呦。花易岩是因為當初在北境打仗的時候見過,北境居民家裏經常可見這種東西,雖然味道怪怪的,但是並不難吃,而且飽腹感非常強烈,可以當飯吃。
而呦呦見過,則是因為她是穿越來的。前一世的呦呦十分喜歡吃奶酪,尤其是奶酪糖,經常會買好多放在家裏,方便她隨時取用,不過也因為奶酪熱量高,而長胖了不少。
麵前這盤子奶酪都是一段段的,大概拇指粗長,質地堅硬,香氣甘美,耐人尋味。呦呦拿起一塊用牙咬了一下,不出所料的沒咬動。
“不如,擱鍋裏煮著試試?”陶陶提出建議。
呦呦想了想,覺得可行,就跑去廚房找了一個茶吊子迴來座到火盆上,往裏倒上一半地白開水,放進三塊奶酪,想了想又從盤子裏多拿了兩塊放進去,這才蓋上蓋子等著。
奶香味很快就從縫隙中跑出來,揭開蓋子,奶酪已經全部融解在水裏了。花易岩用帕子包住茶吊子的手柄,給家裏人挨個倒了一碗,呦呦喝了一口,味道很香。不過好像加水加多了,奶酪不夠濃。不過其他人都說不錯,尤其譚麗娘,她覺得這東西味道不錯又不膻,很好喝。懷瑾更是喝了三杯,要不是怕他喝太多晚上尿炕被譚麗娘製止了,還要接著喝呢。
呦呦看家人的接受度都不錯,想著明天可以加些茶葉一起煮,製成奶茶喝。
接下來的幾天,譚麗娘和陶陶並沒有時間做什麽繡活,一家人先是去了福佑寺上香拜佛,求了一堆的平安符迴來,接著又去了天星觀給一家人挨個算了一卦,得出除夕之夜懷宇和呦呦要躲星以及陶陶明年不能穿大紅的卦象。
躲星就是躲避災星,從太陽下山開始,就待在屋子裏,窗戶關的嚴絲合縫,不漏一點光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陽上了三竿,呦呦知道這都是迷信,就算是大白天的,星星也是存在的,但是她沒有辦法同譚麗娘她們說。
“那我想上廁所怎麽辦?”呦呦故意發問。
“日落之前都解決幹淨,實在不行,我給你準備了馬桶。”譚麗娘一邊歸置物品一邊迴答。
呦呦點頭,哦了一聲,“姐姐明年一年不能穿大紅啊,這是什麽忌諱?”
說到這個,譚麗娘就發愁起來,她停下手裏的動作歎氣,“不能穿大紅,那就不能定親成親,你姐過年都虛歲十五了,別人家的女孩十五歲早就定親了。”
陶陶正在給懷瑾縫褲子,今天去道觀的時候他在院子裏跑著玩,被幹枯的荊棘叢樹枝刮破了褲子,她聽到譚麗娘的話笑了起來,“幹嘛急著定親去別人家?我還想在娘身邊多待兩年呢!”
“就是!”呦呦立刻從旁邊幫腔,“嫁到別人家去,就是別人的媳婦,得給人家燒火做飯,多可憐啊,還是在娘跟前好。”
“我倒是想讓你們在我身邊多待幾年,可是哪有孩子大了不嫁人的?結婚生子人之常情。把你們留大了,我還怕你們怨我呢。沒聽說過‘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麽!”譚麗娘把手裏的東西收好,坐迴椅子上,呦呦立刻殷勤地給倒茶喝。
“娘,你放心,我絕對不跟你成仇,我跟你過一輩子。”呦呦信誓旦旦地說,她是真心這麽想的。
不過譚麗娘卻隻當她在哄自己,並不往心裏去,“我想著呀,等迴去了去看看祝婆婆,那些個年輕後生的根底,她最清楚不過了。”譚麗娘撫摸著呦呦的腦後,對陶陶說:“娘也不是一直活著,你弟弟們還好說,娶了媳婦呢?”
陶陶理解娘親的一片語重心長,不再多說,一邊點著頭應著,一邊叫過懷瑾來穿褲子。
小懷瑾一直在炕上坐著呢,棉褲被刮破了,隻好穿一條中褲蓋著被子窩在炕頭上。雖然他已經進學讀書,可畢竟才六歲還不到,因此娘幾個說話的時候並沒有避諱他。
此時懷瑾終於有機會說話了,他伸著腿由著陶陶幫他穿好褲子站起來,三兩步就跑到譚麗娘身邊,“娘,娘,不要姐姐嫁人,等我娶了媳婦,讓她也喜歡姐姐。”
懷瑾人小鬼大,幾句話說的煞是認真,將所有人都逗笑了,搞得才從外頭進來的花易岩和懷宇莫名其妙。
“笑什麽呢?來來來,吃烤地瓜,特別香。”花易岩把手裏裝著烤地瓜的盆放到桌子上,對屋裏的娘幾個招唿著。
“你們爺倆這麽半天不進屋,就是去烤地瓜去了?”譚麗娘從盆裏拿起一個烤地瓜,一邊剝皮一邊問。
“沒有。”花易岩說。譚麗娘再往下問,他就不說了,隻招唿著孩子們快來吃烤地瓜。譚麗娘想著大概是有什麽不能讓孩子們知道的,就不再多說,將剝好皮的地瓜遞給呦呦。
今年新產的地瓜,被埋在灶灰底下,經過一頓飯的高溫燙烤,瓜皮都脫離了地瓜瓤,輕輕一捏就剝下來了,金黃色散發著澱粉的香甜,入口即化絕對不是虛詞,好吃的呦呦都想連舌頭一起吞下去。
等地瓜吃完,就已經到了平時的休息時間,然而從養生的角度看,剛吃完東西是不適合立即入睡的,至少要再等半個時辰才能睡。
這半個時辰裏,呦呦從西屋跑到東屋,又從東屋跑迴西屋,一會兒又跑出了正房去了東廂房,沒一會兒老實時候。最後還是花易岩抓住了她,“不要跑了,出來進去的把冷風都帶進來了。坐下來喝口水一會兒好睡了。”
呦呦被他攥著手臂動彈不得,隻好低下頭就著他手裏的杯子喝一口水。譚麗娘在一邊看著,知道花易岩這是真心把呦呦幾個當做了自己的孩子,才會有這樣的態度——不止有寵溺、關愛,還有教導、教訓。
等時間到了,孩子們各自去休息,花易岩才跟譚麗娘說起正事來。
“懷宇剛跟我說,入學後不在這裏住,你知道嗎?”
正在炕上鋪被褥的譚麗娘一愣,抬起頭看他,“不在這裏住,那去哪兒住啊?”
“說是縣學裏頭有學寮,考試前幾名免費住,吃的可以交錢,也可以自己帶糧食。”花易岩把懷宇跟他說的話都轉述給譚麗娘,“他說他是來讀書的不是來享受的,範仲淹以前還在破廟裏吃過粥呢。我勸了他幾句,沒勸動,你要不明天再同他說說,住學寮哪成啊,牆說不定都是透風的。”
花易岩坐在地下的椅子上,目光灼灼地看向譚麗娘,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範仲淹那是家裏貧困沒辦法,咱們家這不是好好的,何必去受苦……”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譚麗娘擺手打斷了,“就聽他的吧,先看看,不行到時候再住迴來。”說著又歎了一口氣,“這孩子比我想的有主見。你也不用怕他受苦,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這點兒哭都受不了的話,以後怎麽成家立業。”
花易岩本想再勸說幾句,譚麗娘卻十分堅決,“就聽懷宇的吧,他是家裏最大的男孩子,應該有些擔當。”
既然如此,花易呀就不再多說,吹了小幾上的燈,爬上炕悉悉索索地脫了衣服在譚麗娘身旁躺下,過了一會兒又翻個身,“我記得,你月事昨天走了?”說著,手也開始不老實起來了。
第二天清早,呦呦頂著黑眼圈坐在餐桌邊,一副沒睡好的樣子,“爹,娘,咱家是不是有老鼠啊,昨天晚上我聽見有聲音了。”
話才說完,就被陶陶用胳膊肘杵了一下,然而已經來不及了,譚麗娘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起來,尤其眼角,像是哭過了似的,呦呦這才發現,她娘今早看起來格外慵懶嫵媚。
她突然明白過來昨晚那些悉悉索索的聲音時從哪裏來的了,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尷尬地笑。
花易岩也挺尷尬,不過這種時候說話的必須是他,“嗯,可能是,吃完飯我好好找一找。”
懷宇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但是並沒有多想,附和著花易岩的話,“那天西院的鄰居也說過,冬天會有老鼠,等吃過早飯我去同他要點老鼠藥來。”
接著,話題就轉到了附近鄰居的身上,剛才的尷尬氣氛慢慢消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 說起來,有人注意內容提要嗎?沒人注意的話我給放到標題裏?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花易岩那天親自動手“捉老鼠”後, 呦呦表示“再也沒聽到任何的動靜”了。當然也有可能是“老鼠們”的動靜變得小了, 總之這一頁揭了過去。
後來的幾天裏,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去上街一趟, 為的是將過年要準備的東西購買齊全。因為這幾天幾個孩子零食吃了不少,除了又補充了些點心零食,還要買鞭炮買煙花買對聯掛錢還有肉蛋菜, 總之好多好多。
時間一晃就到了臘月中旬, 今年的臘月是個小月,隻有二十九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沒有大年三十。在大年之前,還有個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小年按習俗是要送灶王爺上天的,所以一家人必須在臘月二十之前迴家。
臘月十五那天, 譚麗娘去縣衙給知縣夫人她的表姑姑送年禮,順便辭行。臨走之前,譚麗娘請二舅母幫忙找個人看房子, “不要壯勞力,退役軍人或者殘疾軍人, 都行,要不就一家子。”
二舅母想了想, 叫丫鬟從外頭叫進來一家子。這家人一共三口人,爺爺奶奶帶著一個剛會走的孫子。聽二舅母介紹說,這家人原本是二舅母的陪房, 兒子因為意外沒了,留下老爹老娘和一個懷孕八個月的媳婦,等到足月後媳婦把孩子生下來就立刻改嫁了,就剩兩老帶著一個小孫子,過得十分艱難。
“是我的陪房,人品沒得說,身契也在,主要是兩老一小的,什麽都幹不了,山莊的農活不會做,留在縣衙吧手腳又笨又慢,再說縣衙裏也不養閑人。可這一家子又挺可憐的,我要不管他們就得流落街頭。我想著就給你們看個家,日常打掃個院子什麽的,也挺好。”二舅母把這一家子的身契找出來,放在炕桌上往譚麗娘身邊推了推。
二舅母是明白人,知道這身契不能自己留著,否則顯得自己似乎想要借人看視他們似的,譚麗娘用人用的也不放心,於是幹脆大方地送給譚麗娘,既能做順水人情,又能把這一家子閑人送出去。還有一點她想的更明白,隻要當今皇帝在一天,花易岩就是他的救命恩人,背靠著這樣一棵大樹,當然要好好乘涼。
自己的男人是指不上了,還有兩個孩子呢。芷蘭二舅母心想。
譚麗娘想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了。
“但是人我也不能白要。等迴去我就讓石頭哥送銀子給嫂子。”看二舅母想要推辭,立刻抬手製止她,“二嫂要是不收銀子,這人我也不要了。”
芷蘭二舅母沒有辦法,隻好答應下來。
於是譚麗娘迴家的時候就將這家人帶走了。到了家,先安排他們住到一進院子的倒座房,又給了些半新色衣裳做打賞,再留下他們幾個月的月錢和過年的打賞和備用銀子一共十兩多,第二天一早,就是臘月十六一早,一家人趕著車迴家了。
一個月沒有人住,房子又空又冷,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西院的房子有地龍很快就熱了上來,加上炭火可以燒很久,不用人特意看著。倒是東院裏四個孩子的房子,沒有地龍又不能生火盆,爐子的火力有限,譚麗娘幹脆又在兩個屋的鍋裏各加了半鍋水,既能燒水喝又能燒炕,一舉兩得。
炕火加爐火的雙重火力之下,炕很快就熱了上來,呦呦脫了外頭的大氅和厚衣服爬上炕,身子很快就暖和過來。終於可以住在自己的院子,晚上不用聽“老鼠叫”了。呦呦心裏偷偷想,同時又很是遺憾和惋惜,如果娘還能生,以他們倆人的勤奮勁兒,明年說不定又有弟弟或者妹妹了。
之前一家人去廟裏求平安符的時候,呦呦看到譚麗娘跪在送子娘娘的大殿裏磕頭,嘴裏還念念叨叨的,十分虔誠的樣子。呦呦知道她有心結,又不知道怎麽勸解,隻能裝作看不見。
一家人休息整頓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譚麗娘和花易岩就又出門了。他們去附近的村子買黃豆去了,說是今年要自己家做豆腐吃。呦呦大為讚成。要知道,黃豆可是好東西,豆漿、豆花、豆腐,就連豆渣都是十分有營養的,不止營養美味,還能美白護膚,增強免疫力,簡直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好東西。
黃豆買迴來之後,用溫水泡上一天一夜,等到臘月十八一大早上,家裏就開始做豆腐了。
做豆腐的工具是一台圓石磨,就在花家的西屋裏。在花易岩清洗石磨的時候,呦呦曾經好好觀察過石磨的構造,石磨直徑大概一尺多,三寸那麽厚,分上下兩扇,下扇被固定在一個木凳上,還有一個石槽在底下接磨出來的豆漿。上扇有一個空槽,下扇有一個鐵棍,用的時候兩扇相互一套,推動上扇的木柄,就能轉動了。兩扇磨盤之間有齒輪,轉動的時候齒輪咬合,將豆子磨成粉末,混著水,就成了豆漿。
譚麗娘把泡好的濕豆子用勺子舀了倒進石磨上扇的磨眼裏,花易岩坐在她的對麵開始轉磨盤,兩人一同用力,一開始磨盤磨出來的豆子比較粗,多磨了幾遍才好。
譚麗娘和花易岩磨豆子的時候,呦呦就蹲在一邊看著,看到豆子被磨成碎末混著清水變成豆漿順著石槽往外流。呦呦看了一會兒,她突然想起了什麽,站起身跑出去了。
花易岩和譚麗娘對視一眼,不知道她又要搗什麽鬼。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了,片刻後,呦呦拿了一隻碗跑進來,彎下腰就要從桶裏舀豆漿,“我要喝豆漿!”
不過她的碗還沒碰到豆漿,就被譚麗娘一手給攔下來了,“還生著呢,煮完才能喝!”
呦呦眨眨眼,把碗收起來,一副等不得的樣子,“那什麽時候才能煮呀?”
花易岩被她逗笑了,這個孩子永遠對吃的這麽感興趣。他低頭看看桶裏的豆漿,抬起頭對譚麗娘說,“差不多一半兒了,要不你先煮著,煮出來豆漿給孩子們一人喝一碗。”然後看著呦呦打趣她,“要不然,咱們的小饞貓就要趴桶裏直接喝了。”
呦呦絲毫不覺得害臊,還直點頭,表示真的有這種可能哦。
糖媽:???缺心眼了吧這孩子。
糖:“良言一句寒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啊,你罵我一句,我就涼快多了。
糖媽:我想打你
啊啊啊啊,熱死了啊!天氣太熱,導致碼字效率數量直線下降,我能怎麽辦,我也很無奈啊【攤手】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六章
呦呦在迴家的路上看到路邊躺著一個人, 以為是個貧困潦倒要凍死的旅人, 就想著給他點零錢讓他買點吃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也算是積累福報吧。
本想著給了錢就算拉倒了,那個年輕人卻提出交換,用他袋子裏的奶酪交換。
一聽到奶酪兩個字, 呦呦的眼睛都亮了起來。她最近一直在尋找奶製品的替代品, 給家裏人補補身子,可惜本地並沒有奶牛或者奶羊,而下了崽的牛羊給自己孩子喝還不夠呢, 哪裏分的出賣給她?
現在好了,也算踏破鐵鞋無覓處了。
年輕人扶著牆站起來,身體有些搖晃,隨時要倒的樣子。他後背靠在牆上, 彎下腰把腳下的袋子提起來打開給花易岩看,他本想介紹一下奶酪的好處的,不過看到這對父女倆的神情就知道是識貨的, 也不廢話了,“今年的奶酪, 本來是打算帶到鴻都城去賣的,走到前頭沈家莊的時候被偷了盤纏, 想著進縣城來賣掉,櫟陽縣又沒人認識,既然你們識貨那就賣給你們。”
呦呦很是興奮, 伸手就要把袋子接過來。沒想到卻被花易岩攔了一下,他把呦呦拉倒身後去做出一個保護的姿態,上下打量了一番年輕男子,“你說你從北境過來?你是番邦人?”
年輕人看到花易岩眼中的警惕和戒備,知道他誤會了,立刻擺手,“不是,我是大鴻朝人。”他語氣真誠地迴答,“我家就住在京都,是做生意的。我家男子成年時都是會給一筆錢出來曆練,我本想著打了勝仗,做南北貿易生意。”說著年輕人微赧地低下頭,大概是對自己馬失前蹄被偷了盤纏覺得不好意思吧。
花易岩點頭不再多問,迴身拿過呦呦手裏的錢袋子,把裏頭的碎銅板倒出來,把荷包放迴呦呦手裏,又掏出自己的錢袋子,把碎銅板裝進去,遞給年輕人,“這些錢,買你的奶酪。”等年輕人接了錢,就提起地上的袋子,拉著呦呦往迴走。
走了兩步又停了下來,呦呦好奇地抬頭看他。花易岩停下來轉身對年輕人說了兩句話,“年輕人想法不錯,堅持下去,以後定有很好的前途。”
那個年輕人似乎沒想到花易岩會又迴頭跟他多說兩句,愣愣的直到花易岩牽著呦呦又走遠,才迴過神來,對著他的背影鞠了一躬,“多謝指點。”
花易岩沒理他的道謝,領著呦呦往前走,走到一半兒,還沒到車子跟前的時候,突然開口,聲音壓的低低的,“女孩子的東西怎麽能隨便送人,萬一他使壞怎麽辦?”這就是為什麽他把錢倒出來,把荷包留下的原因。
呦呦倒是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男女大防在她的心底還沒形成。家裏對這方麵的約束並不厲害,所以她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呦呦她對著花易岩吐了吐舌頭,“知道了,您不要跟娘說啊。”
“我要是想讓你娘知道,就不在這兒說了。”花易岩揉了揉呦呦的頭發,又走了兩步才到馬車跟前,抱著她上了車,然後才揮動鞭子,催動車子往前走。
到了家下車後,呦呦在心底感歎,花易岩的警惕性真是太高了,離開那個年輕人後,他沒有趕車按照原路返迴,而是多走了兩條街,繞了點兒鹿,確定沒被跟蹤後才迴家的。果然是軍人出身,想的周到啊!
那天果然吃的燉排骨。櫟陽人說的排骨不是一小段一段的那種小肋排,而是那種大骨頭,帶著肉,剁成塊往鍋裏一扔,先用水燒開了,把煮出來的血沫撇掉,然後往裏加上鹽、和裝了薑、花椒、八角、茱萸等調料的調料包放進去,大火開煮,到最後連骨髓都煮出來,滿鍋裏泛油花。連湯帶肉帶骨頭一起盛出來,喝湯吃肉啃骨頭,在這種寒冷的冬天,最暢快了。
晚上譚麗娘將買迴來的東西整理了一遍放在東耳房裏收好,至於為什麽不是放在西邊的耳房,那包還沒到家就被吃完的蜜餞是不會說因為它的。
吃完了飯,呦呦把那袋子奶酪找了出來,她力氣小妹提動,還是懷宇去幫的忙。呦呦道了謝,甩甩被勒疼的手,讓懷宇把奶酪倒出一些來在桌子上的果盤裏。
一家人六個人雖然都知道奶酪這個東西,可是都是從書上看到的,除了花易岩和呦呦。花易岩是因為當初在北境打仗的時候見過,北境居民家裏經常可見這種東西,雖然味道怪怪的,但是並不難吃,而且飽腹感非常強烈,可以當飯吃。
而呦呦見過,則是因為她是穿越來的。前一世的呦呦十分喜歡吃奶酪,尤其是奶酪糖,經常會買好多放在家裏,方便她隨時取用,不過也因為奶酪熱量高,而長胖了不少。
麵前這盤子奶酪都是一段段的,大概拇指粗長,質地堅硬,香氣甘美,耐人尋味。呦呦拿起一塊用牙咬了一下,不出所料的沒咬動。
“不如,擱鍋裏煮著試試?”陶陶提出建議。
呦呦想了想,覺得可行,就跑去廚房找了一個茶吊子迴來座到火盆上,往裏倒上一半地白開水,放進三塊奶酪,想了想又從盤子裏多拿了兩塊放進去,這才蓋上蓋子等著。
奶香味很快就從縫隙中跑出來,揭開蓋子,奶酪已經全部融解在水裏了。花易岩用帕子包住茶吊子的手柄,給家裏人挨個倒了一碗,呦呦喝了一口,味道很香。不過好像加水加多了,奶酪不夠濃。不過其他人都說不錯,尤其譚麗娘,她覺得這東西味道不錯又不膻,很好喝。懷瑾更是喝了三杯,要不是怕他喝太多晚上尿炕被譚麗娘製止了,還要接著喝呢。
呦呦看家人的接受度都不錯,想著明天可以加些茶葉一起煮,製成奶茶喝。
接下來的幾天,譚麗娘和陶陶並沒有時間做什麽繡活,一家人先是去了福佑寺上香拜佛,求了一堆的平安符迴來,接著又去了天星觀給一家人挨個算了一卦,得出除夕之夜懷宇和呦呦要躲星以及陶陶明年不能穿大紅的卦象。
躲星就是躲避災星,從太陽下山開始,就待在屋子裏,窗戶關的嚴絲合縫,不漏一點光亮,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陽上了三竿,呦呦知道這都是迷信,就算是大白天的,星星也是存在的,但是她沒有辦法同譚麗娘她們說。
“那我想上廁所怎麽辦?”呦呦故意發問。
“日落之前都解決幹淨,實在不行,我給你準備了馬桶。”譚麗娘一邊歸置物品一邊迴答。
呦呦點頭,哦了一聲,“姐姐明年一年不能穿大紅啊,這是什麽忌諱?”
說到這個,譚麗娘就發愁起來,她停下手裏的動作歎氣,“不能穿大紅,那就不能定親成親,你姐過年都虛歲十五了,別人家的女孩十五歲早就定親了。”
陶陶正在給懷瑾縫褲子,今天去道觀的時候他在院子裏跑著玩,被幹枯的荊棘叢樹枝刮破了褲子,她聽到譚麗娘的話笑了起來,“幹嘛急著定親去別人家?我還想在娘身邊多待兩年呢!”
“就是!”呦呦立刻從旁邊幫腔,“嫁到別人家去,就是別人的媳婦,得給人家燒火做飯,多可憐啊,還是在娘跟前好。”
“我倒是想讓你們在我身邊多待幾年,可是哪有孩子大了不嫁人的?結婚生子人之常情。把你們留大了,我還怕你們怨我呢。沒聽說過‘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留成仇’麽!”譚麗娘把手裏的東西收好,坐迴椅子上,呦呦立刻殷勤地給倒茶喝。
“娘,你放心,我絕對不跟你成仇,我跟你過一輩子。”呦呦信誓旦旦地說,她是真心這麽想的。
不過譚麗娘卻隻當她在哄自己,並不往心裏去,“我想著呀,等迴去了去看看祝婆婆,那些個年輕後生的根底,她最清楚不過了。”譚麗娘撫摸著呦呦的腦後,對陶陶說:“娘也不是一直活著,你弟弟們還好說,娶了媳婦呢?”
陶陶理解娘親的一片語重心長,不再多說,一邊點著頭應著,一邊叫過懷瑾來穿褲子。
小懷瑾一直在炕上坐著呢,棉褲被刮破了,隻好穿一條中褲蓋著被子窩在炕頭上。雖然他已經進學讀書,可畢竟才六歲還不到,因此娘幾個說話的時候並沒有避諱他。
此時懷瑾終於有機會說話了,他伸著腿由著陶陶幫他穿好褲子站起來,三兩步就跑到譚麗娘身邊,“娘,娘,不要姐姐嫁人,等我娶了媳婦,讓她也喜歡姐姐。”
懷瑾人小鬼大,幾句話說的煞是認真,將所有人都逗笑了,搞得才從外頭進來的花易岩和懷宇莫名其妙。
“笑什麽呢?來來來,吃烤地瓜,特別香。”花易岩把手裏裝著烤地瓜的盆放到桌子上,對屋裏的娘幾個招唿著。
“你們爺倆這麽半天不進屋,就是去烤地瓜去了?”譚麗娘從盆裏拿起一個烤地瓜,一邊剝皮一邊問。
“沒有。”花易岩說。譚麗娘再往下問,他就不說了,隻招唿著孩子們快來吃烤地瓜。譚麗娘想著大概是有什麽不能讓孩子們知道的,就不再多說,將剝好皮的地瓜遞給呦呦。
今年新產的地瓜,被埋在灶灰底下,經過一頓飯的高溫燙烤,瓜皮都脫離了地瓜瓤,輕輕一捏就剝下來了,金黃色散發著澱粉的香甜,入口即化絕對不是虛詞,好吃的呦呦都想連舌頭一起吞下去。
等地瓜吃完,就已經到了平時的休息時間,然而從養生的角度看,剛吃完東西是不適合立即入睡的,至少要再等半個時辰才能睡。
這半個時辰裏,呦呦從西屋跑到東屋,又從東屋跑迴西屋,一會兒又跑出了正房去了東廂房,沒一會兒老實時候。最後還是花易岩抓住了她,“不要跑了,出來進去的把冷風都帶進來了。坐下來喝口水一會兒好睡了。”
呦呦被他攥著手臂動彈不得,隻好低下頭就著他手裏的杯子喝一口水。譚麗娘在一邊看著,知道花易岩這是真心把呦呦幾個當做了自己的孩子,才會有這樣的態度——不止有寵溺、關愛,還有教導、教訓。
等時間到了,孩子們各自去休息,花易岩才跟譚麗娘說起正事來。
“懷宇剛跟我說,入學後不在這裏住,你知道嗎?”
正在炕上鋪被褥的譚麗娘一愣,抬起頭看他,“不在這裏住,那去哪兒住啊?”
“說是縣學裏頭有學寮,考試前幾名免費住,吃的可以交錢,也可以自己帶糧食。”花易岩把懷宇跟他說的話都轉述給譚麗娘,“他說他是來讀書的不是來享受的,範仲淹以前還在破廟裏吃過粥呢。我勸了他幾句,沒勸動,你要不明天再同他說說,住學寮哪成啊,牆說不定都是透風的。”
花易岩坐在地下的椅子上,目光灼灼地看向譚麗娘,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範仲淹那是家裏貧困沒辦法,咱們家這不是好好的,何必去受苦……”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譚麗娘擺手打斷了,“就聽他的吧,先看看,不行到時候再住迴來。”說著又歎了一口氣,“這孩子比我想的有主見。你也不用怕他受苦,讀書本來就是一件很苦的事,這點兒哭都受不了的話,以後怎麽成家立業。”
花易岩本想再勸說幾句,譚麗娘卻十分堅決,“就聽懷宇的吧,他是家裏最大的男孩子,應該有些擔當。”
既然如此,花易呀就不再多說,吹了小幾上的燈,爬上炕悉悉索索地脫了衣服在譚麗娘身旁躺下,過了一會兒又翻個身,“我記得,你月事昨天走了?”說著,手也開始不老實起來了。
第二天清早,呦呦頂著黑眼圈坐在餐桌邊,一副沒睡好的樣子,“爹,娘,咱家是不是有老鼠啊,昨天晚上我聽見有聲音了。”
話才說完,就被陶陶用胳膊肘杵了一下,然而已經來不及了,譚麗娘的臉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紅了起來,尤其眼角,像是哭過了似的,呦呦這才發現,她娘今早看起來格外慵懶嫵媚。
她突然明白過來昨晚那些悉悉索索的聲音時從哪裏來的了,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隻能尷尬地笑。
花易岩也挺尷尬,不過這種時候說話的必須是他,“嗯,可能是,吃完飯我好好找一找。”
懷宇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但是並沒有多想,附和著花易岩的話,“那天西院的鄰居也說過,冬天會有老鼠,等吃過早飯我去同他要點老鼠藥來。”
接著,話題就轉到了附近鄰居的身上,剛才的尷尬氣氛慢慢消散了。
作者有話要說: 說起來,有人注意內容提要嗎?沒人注意的話我給放到標題裏?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花易岩那天親自動手“捉老鼠”後, 呦呦表示“再也沒聽到任何的動靜”了。當然也有可能是“老鼠們”的動靜變得小了, 總之這一頁揭了過去。
後來的幾天裏,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去上街一趟, 為的是將過年要準備的東西購買齊全。因為這幾天幾個孩子零食吃了不少,除了又補充了些點心零食,還要買鞭炮買煙花買對聯掛錢還有肉蛋菜, 總之好多好多。
時間一晃就到了臘月中旬, 今年的臘月是個小月,隻有二十九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除夕, 沒有大年三十。在大年之前,還有個臘月二十三的小年,小年按習俗是要送灶王爺上天的,所以一家人必須在臘月二十之前迴家。
臘月十五那天, 譚麗娘去縣衙給知縣夫人她的表姑姑送年禮,順便辭行。臨走之前,譚麗娘請二舅母幫忙找個人看房子, “不要壯勞力,退役軍人或者殘疾軍人, 都行,要不就一家子。”
二舅母想了想, 叫丫鬟從外頭叫進來一家子。這家人一共三口人,爺爺奶奶帶著一個剛會走的孫子。聽二舅母介紹說,這家人原本是二舅母的陪房, 兒子因為意外沒了,留下老爹老娘和一個懷孕八個月的媳婦,等到足月後媳婦把孩子生下來就立刻改嫁了,就剩兩老帶著一個小孫子,過得十分艱難。
“是我的陪房,人品沒得說,身契也在,主要是兩老一小的,什麽都幹不了,山莊的農活不會做,留在縣衙吧手腳又笨又慢,再說縣衙裏也不養閑人。可這一家子又挺可憐的,我要不管他們就得流落街頭。我想著就給你們看個家,日常打掃個院子什麽的,也挺好。”二舅母把這一家子的身契找出來,放在炕桌上往譚麗娘身邊推了推。
二舅母是明白人,知道這身契不能自己留著,否則顯得自己似乎想要借人看視他們似的,譚麗娘用人用的也不放心,於是幹脆大方地送給譚麗娘,既能做順水人情,又能把這一家子閑人送出去。還有一點她想的更明白,隻要當今皇帝在一天,花易岩就是他的救命恩人,背靠著這樣一棵大樹,當然要好好乘涼。
自己的男人是指不上了,還有兩個孩子呢。芷蘭二舅母心想。
譚麗娘想了一會兒,點頭答應了。
“但是人我也不能白要。等迴去我就讓石頭哥送銀子給嫂子。”看二舅母想要推辭,立刻抬手製止她,“二嫂要是不收銀子,這人我也不要了。”
芷蘭二舅母沒有辦法,隻好答應下來。
於是譚麗娘迴家的時候就將這家人帶走了。到了家,先安排他們住到一進院子的倒座房,又給了些半新色衣裳做打賞,再留下他們幾個月的月錢和過年的打賞和備用銀子一共十兩多,第二天一早,就是臘月十六一早,一家人趕著車迴家了。
一個月沒有人住,房子又空又冷,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火。西院的房子有地龍很快就熱了上來,加上炭火可以燒很久,不用人特意看著。倒是東院裏四個孩子的房子,沒有地龍又不能生火盆,爐子的火力有限,譚麗娘幹脆又在兩個屋的鍋裏各加了半鍋水,既能燒水喝又能燒炕,一舉兩得。
炕火加爐火的雙重火力之下,炕很快就熱了上來,呦呦脫了外頭的大氅和厚衣服爬上炕,身子很快就暖和過來。終於可以住在自己的院子,晚上不用聽“老鼠叫”了。呦呦心裏偷偷想,同時又很是遺憾和惋惜,如果娘還能生,以他們倆人的勤奮勁兒,明年說不定又有弟弟或者妹妹了。
之前一家人去廟裏求平安符的時候,呦呦看到譚麗娘跪在送子娘娘的大殿裏磕頭,嘴裏還念念叨叨的,十分虔誠的樣子。呦呦知道她有心結,又不知道怎麽勸解,隻能裝作看不見。
一家人休息整頓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譚麗娘和花易岩就又出門了。他們去附近的村子買黃豆去了,說是今年要自己家做豆腐吃。呦呦大為讚成。要知道,黃豆可是好東西,豆漿、豆花、豆腐,就連豆渣都是十分有營養的,不止營養美味,還能美白護膚,增強免疫力,簡直是人人都能吃得起的好東西。
黃豆買迴來之後,用溫水泡上一天一夜,等到臘月十八一大早上,家裏就開始做豆腐了。
做豆腐的工具是一台圓石磨,就在花家的西屋裏。在花易岩清洗石磨的時候,呦呦曾經好好觀察過石磨的構造,石磨直徑大概一尺多,三寸那麽厚,分上下兩扇,下扇被固定在一個木凳上,還有一個石槽在底下接磨出來的豆漿。上扇有一個空槽,下扇有一個鐵棍,用的時候兩扇相互一套,推動上扇的木柄,就能轉動了。兩扇磨盤之間有齒輪,轉動的時候齒輪咬合,將豆子磨成粉末,混著水,就成了豆漿。
譚麗娘把泡好的濕豆子用勺子舀了倒進石磨上扇的磨眼裏,花易岩坐在她的對麵開始轉磨盤,兩人一同用力,一開始磨盤磨出來的豆子比較粗,多磨了幾遍才好。
譚麗娘和花易岩磨豆子的時候,呦呦就蹲在一邊看著,看到豆子被磨成碎末混著清水變成豆漿順著石槽往外流。呦呦看了一會兒,她突然想起了什麽,站起身跑出去了。
花易岩和譚麗娘對視一眼,不知道她又要搗什麽鬼。不過很快他們就知道了,片刻後,呦呦拿了一隻碗跑進來,彎下腰就要從桶裏舀豆漿,“我要喝豆漿!”
不過她的碗還沒碰到豆漿,就被譚麗娘一手給攔下來了,“還生著呢,煮完才能喝!”
呦呦眨眨眼,把碗收起來,一副等不得的樣子,“那什麽時候才能煮呀?”
花易岩被她逗笑了,這個孩子永遠對吃的這麽感興趣。他低頭看看桶裏的豆漿,抬起頭對譚麗娘說,“差不多一半兒了,要不你先煮著,煮出來豆漿給孩子們一人喝一碗。”然後看著呦呦打趣她,“要不然,咱們的小饞貓就要趴桶裏直接喝了。”
呦呦絲毫不覺得害臊,還直點頭,表示真的有這種可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