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革命的源頭自然同社會階級矛盾有相當大的關聯,但是俄羅斯軍隊在戰場上的一再失利才是真正的主謀。
尼古拉二世雖然向來有“小父親”的稱號,可實際上他對於革命的鎮壓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劊子手,同時他也對鎮壓革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俄羅斯參與到一戰當中也有尼古拉二世想要轉移國內矛盾的意思,隻是可惜……
戰爭讓原本就經濟有些低迷的俄羅斯帝國再遭重創,另外一方麵大量饑寒交迫的普通公民為自己的生存也不得不站出來進行抗議。原本他們還有一些希望,但是俄軍的一再失利即便此時已經打破奧匈帝國的防線,可是在一些革命人員的宣揚下工人和農民再也忍不住站出來遊行、抗議。
1917年1月,俄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罷工示威,紀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首都彼得格勒工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號召,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他們:高唿“打倒戰爭!”、“麵包與和平!”的口號。
麵對這一次的罷工示威尼古拉二世還準備如同往日那般鎮壓,但是事情突然走向他不可掌控的一幕。1917年3月8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第二天,參加罷工示威的群眾增加到20萬。
聯合總罷工的革命風暴嚇壞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複首都秩序。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委員會的各領導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積極分子被逮捕,這激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怒。
他們上街遊行,抗議政府暴行,但遭到更野蠻的鎮壓。於是領導罷工的維堡區黨委決定將總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推翻沙俄政府。工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攻占軍火庫,奪取槍支彈藥,築起街壘,與反動軍警展開戰鬥。同時工人們還積極開展爭取軍隊的工作,在工人們的宣傳、感召下,有數萬名士兵公開站到革命的一邊。他們同起義工人一起,占領了沙皇的巢穴冬宮和政府各部,準備逮捕尼古拉二世的大臣和將軍。
首都起義獲得完全勝利。但尼古拉二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立即從前線調軍隊企圖奪迴首都,但沙皇軍隊在革命影響下也發生了兵變。尼古拉二世見大勢已去,被迫於1917年3月15日引退,讓位給其弟米哈依爾,但第二天,米哈依爾也宣布退位。
這樣,統治俄國達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二月革命衝垮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獲得了勝利。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曆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麵: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個是工農兵代表蘇維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俄國曾出現新的革命*,群眾性革命鬥爭的規模已經接近1905年(1905年的大規模革命被鎮壓),其組織性和覺悟性已經大大提高了。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罷工鬥爭不斷發生,並且規模很大。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在1912年參加罷工的有72萬5千人,而在1913年有88萬7千人,可實際罷工的人數大大超過官方公布的數字。這種群眾性的革命罷工鬥爭,直接反對沙皇*製度,不過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革命運動的發展才暫時被中斷。
此時俄羅斯內部的經濟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並且俄國的工業基礎本來就不夠發達。1913年,俄羅斯全國鋼的產量隻有420萬噸而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相對薄弱,而且還沒有汽車製造業,許多機器、武器仰賴外國。
戰前,俄國進口的機器占37%,重要的設備、車床的自給率不到1/3。戰爭削弱了俄國同國外的商業聯係,機器的進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俄國機器工業雖有所增長,但其產品絕大部分都被戰爭消耗掉。
據統計,這期間123個大機器製造業的產品從20030萬盧布增加到95460萬盧布。平均軍工生產每年增長13倍多,而民用生產隻增長長40%。1916年,農業機器產品隻有戰前的1/5,機車、車廂的生產明顯減少,機車減少16%,車廂減少14%。機器、車床嚴重不足,又影響礦石、煤炭、石油開采量的下降。由於缺乏燃料、原料,高爐停火,許多工廠不得不關閉,戰前靠進口棉花生產的紡織廠紛紛停產。
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織機不能開工。在前線,武器、彈藥嚴重不足,每月至少需要6萬支步槍,而1914年8~12月隻造出13萬4千支步槍。每月需要機槍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總共才製造機槍860支。交通、運輸嚴重阻塞。鐵路承擔不了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
1916年最後5個月,鐵路為軍隊運送的糧食隻能滿足需要量的61%。到1917年,糧食運輸量又下降,1月為50%,2月為42%。有的傷兵幾天領不到食物和紗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西伯利亞、烏拉爾、裏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大量糧食、肉、魚爛掉。1916年全國儲存變質的糧食達15萬車廂。海運也不妙。波羅的海、黑海早被德國、奧匈所封鎖。俄國和盟國的聯係主要通過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海參崴,但是內地和摩爾曼斯克之間沒有鐵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到沃洛格達之間的鐵路是窄軌,運輸實不便。
海參崴離俄國腹地很遠,結果大批貨物被堆積在港口無法運入內地。在阿爾漢格爾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碼頭堆著一箱箱供兵工廠使用的車床。在摩爾曼斯克,船隻等待卸貨要等幾星期、幾個月。當然那隻是前世而已,實際上此時西伯利亞大量的糧食和魚肉都被瑪利亞城消化掉,他們用低廉的價格購買隨後出售到東北地區。賺錢的同時也增加瑪利亞城在西伯利亞的基礎,數以十萬計的東北、蒙古地區難民來到西伯利亞地區尋求瑪利亞女大公的庇護。
大戰爆發後,俄羅斯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應征入伍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達1,500萬,其主要來自農村。據1917年調查,在歐俄50個省份內,農村男勞動力減少47.4%。耕地麵積減少1千萬俄畝。耕畜從1914年的1800萬頭減少到1917年的1300萬頭。糧食收獲量減少1/4。
運輸的困難又使城鄉聯係實際中斷,在市場上糧食、肉、糖和其他農產品日見短缺,1916年12月,彼得格勒隻能得到計劃供應糧食的14%。地主、富農和商人卻掌握著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糧食往往從商店消失,卻又在黑市上以高價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糧食價格比戰前提高1.5~3倍,肉和糖尤其昂貴。
廣大人民處在饑餓線上,怨聲載道,不得不起來鬥爭。1915年在歐俄因饑餓引起的農民暴動達684起。1916年頭5個月,農民起義達510次。在各交戰國中,俄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5萬平方公裏的俄國領土上進行。3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於瘟疫。到1917年3月30日止,俄國共損失840萬人。許多士兵的家庭無人撫養,生活非常痛苦。
為了維持戰爭,沙俄政府的軍費開支與日俱增,到1917年3月,達300億盧布以上。其中1/3靠借外債支付,其餘靠借內債和濫發紙幣支付。1917年,盧布的官方牌價降到55戈比,購買力降到27戈比。國債從1914年的88億盧布增加到1917年1月的336億盧布。沙俄政府的財政麵臨崩潰的境地。
沙俄政府為了滿足戰爭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國防、糧食、燃料和運輸4個專門會議,來調節國內的經濟生活,但並沒有能夠挽救經濟的破產,甚至加大對勞動人民實行無比殘酷的掠奪。大多數工廠為完成軍事定貨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勞動強度,剝削婦女、少年的勞動。據345個企業的統計材料,平均純利潤在1913年為8.84%,1915年增加到16.49%,1916年又增加到17.58%。經濟混亂,加上軍事失利,促使全國革命運動重新高漲起來,反對饑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反對沙皇製度的鬥爭結合了起來。
其實這樣殘酷的事情不單單隻有俄羅斯帝國境內,這個時候無論法國還是德國亦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多半都是如此,捷克公國相對好一些畢竟他的戰線相對較短、摩拉維亞之前對於戰爭的積累比較充分。糧食、軍火因為技術的緣故並沒有太大的限製捷克公國的發展,而導致各國民不聊生的偏偏就是這兩項。
土地太大也有土地太大的缺陷,就例如此時的俄羅斯帝國,如果不是這樣長的防線尼古拉二世的家族又如何會淪落到現在這種程度?軍費的加劇導致農民、工人壓迫更深,這讓他們不得不站出來進行反抗。
俄羅斯的事情最大受益者無疑就是恩斯特,先不說捷克公國是俄羅斯帝國的主要對抗國家,就是西伯利亞的利益也讓恩斯特吃的盆滿缽盈。
尼古拉二世的情況十分不好,這個時候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官和軍政高官不由把目光看向瑪利亞女大公,雖然瑪利亞女大公同樣是皇室成員但無論是此時俄羅斯哪一個派係此時敢動她一絲一毫?
先不說這個時候俄羅斯想要退出戰爭必須征求捷克公國的意見,就是那調動迴來的3萬餘華裔外籍軍團、5萬餘組建沒多久的西伯利亞軍團(蒙古騎兵師、西伯利亞青年組成的炮兵師、空軍)就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西伯利亞軍區雖然同樣不在服從聖彼得堡的命令,但是他卻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憑借瑪利亞女大公的身份和軍事力量,整頓西伯利亞地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尼古拉二世雖然向來有“小父親”的稱號,可實際上他對於革命的鎮壓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劊子手,同時他也對鎮壓革命有相當豐富的經驗,俄羅斯參與到一戰當中也有尼古拉二世想要轉移國內矛盾的意思,隻是可惜……
戰爭讓原本就經濟有些低迷的俄羅斯帝國再遭重創,另外一方麵大量饑寒交迫的普通公民為自己的生存也不得不站出來進行抗議。原本他們還有一些希望,但是俄軍的一再失利即便此時已經打破奧匈帝國的防線,可是在一些革命人員的宣揚下工人和農民再也忍不住站出來遊行、抗議。
1917年1月,俄國各地爆發了大規模罷工示威,紀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首都彼得格勒工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號召,舉行罷工和示威遊行,他們:高唿“打倒戰爭!”、“麵包與和平!”的口號。
麵對這一次的罷工示威尼古拉二世還準備如同往日那般鎮壓,但是事情突然走向他不可掌控的一幕。1917年3月8日是“三八”國際婦女節,彼得格勒50家工廠約13萬男女工人舉行罷工和遊行,拉開了二月革命的序幕。第二天,參加罷工示威的群眾增加到20萬。
聯合總罷工的革命風暴嚇壞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複首都秩序。布爾什維克彼得格勒委員會的各領導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積極分子被逮捕,這激起了群眾的極大憤怒。
他們上街遊行,抗議政府暴行,但遭到更野蠻的鎮壓。於是領導罷工的維堡區黨委決定將總罷工轉變為武裝起義,推翻沙俄政府。工人們立即行動起來,攻占軍火庫,奪取槍支彈藥,築起街壘,與反動軍警展開戰鬥。同時工人們還積極開展爭取軍隊的工作,在工人們的宣傳、感召下,有數萬名士兵公開站到革命的一邊。他們同起義工人一起,占領了沙皇的巢穴冬宮和政府各部,準備逮捕尼古拉二世的大臣和將軍。
首都起義獲得完全勝利。但尼古拉二世不甘心自己的失敗,立即從前線調軍隊企圖奪迴首都,但沙皇軍隊在革命影響下也發生了兵變。尼古拉二世見大勢已去,被迫於1917年3月15日引退,讓位給其弟米哈依爾,但第二天,米哈依爾也宣布退位。
這樣,統治俄國達304年的羅曼諾夫王朝被二月革命衝垮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獲得了勝利。二月革命後,俄國出現了曆史上罕見的兩個政權並存的局麵:一個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一個是工農兵代表蘇維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俄國曾出現新的革命*,群眾性革命鬥爭的規模已經接近1905年(1905年的大規模革命被鎮壓),其組織性和覺悟性已經大大提高了。在彼得堡、莫斯科及其他城市的工人罷工鬥爭不斷發生,並且規模很大。
根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在1912年參加罷工的有72萬5千人,而在1913年有88萬7千人,可實際罷工的人數大大超過官方公布的數字。這種群眾性的革命罷工鬥爭,直接反對沙皇*製度,不過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革命運動的發展才暫時被中斷。
此時俄羅斯內部的經濟已經遭到嚴重的破壞,並且俄國的工業基礎本來就不夠發達。1913年,俄羅斯全國鋼的產量隻有420萬噸而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相對薄弱,而且還沒有汽車製造業,許多機器、武器仰賴外國。
戰前,俄國進口的機器占37%,重要的設備、車床的自給率不到1/3。戰爭削弱了俄國同國外的商業聯係,機器的進口大幅度下降。1914~1916年,俄國機器工業雖有所增長,但其產品絕大部分都被戰爭消耗掉。
據統計,這期間123個大機器製造業的產品從20030萬盧布增加到95460萬盧布。平均軍工生產每年增長13倍多,而民用生產隻增長長40%。1916年,農業機器產品隻有戰前的1/5,機車、車廂的生產明顯減少,機車減少16%,車廂減少14%。機器、車床嚴重不足,又影響礦石、煤炭、石油開采量的下降。由於缺乏燃料、原料,高爐停火,許多工廠不得不關閉,戰前靠進口棉花生產的紡織廠紛紛停產。
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織機不能開工。在前線,武器、彈藥嚴重不足,每月至少需要6萬支步槍,而1914年8~12月隻造出13萬4千支步槍。每月需要機槍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總共才製造機槍860支。交通、運輸嚴重阻塞。鐵路承擔不了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
1916年最後5個月,鐵路為軍隊運送的糧食隻能滿足需要量的61%。到1917年,糧食運輸量又下降,1月為50%,2月為42%。有的傷兵幾天領不到食物和紗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西伯利亞、烏拉爾、裏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大量糧食、肉、魚爛掉。1916年全國儲存變質的糧食達15萬車廂。海運也不妙。波羅的海、黑海早被德國、奧匈所封鎖。俄國和盟國的聯係主要通過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海參崴,但是內地和摩爾曼斯克之間沒有鐵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到沃洛格達之間的鐵路是窄軌,運輸實不便。
海參崴離俄國腹地很遠,結果大批貨物被堆積在港口無法運入內地。在阿爾漢格爾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碼頭堆著一箱箱供兵工廠使用的車床。在摩爾曼斯克,船隻等待卸貨要等幾星期、幾個月。當然那隻是前世而已,實際上此時西伯利亞大量的糧食和魚肉都被瑪利亞城消化掉,他們用低廉的價格購買隨後出售到東北地區。賺錢的同時也增加瑪利亞城在西伯利亞的基礎,數以十萬計的東北、蒙古地區難民來到西伯利亞地區尋求瑪利亞女大公的庇護。
大戰爆發後,俄羅斯的農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應征入伍的有勞動能力的人口達1,500萬,其主要來自農村。據1917年調查,在歐俄50個省份內,農村男勞動力減少47.4%。耕地麵積減少1千萬俄畝。耕畜從1914年的1800萬頭減少到1917年的1300萬頭。糧食收獲量減少1/4。
運輸的困難又使城鄉聯係實際中斷,在市場上糧食、肉、糖和其他農產品日見短缺,1916年12月,彼得格勒隻能得到計劃供應糧食的14%。地主、富農和商人卻掌握著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積居奇,投機倒把,糧食往往從商店消失,卻又在黑市上以高價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糧食價格比戰前提高1.5~3倍,肉和糖尤其昂貴。
廣大人民處在饑餓線上,怨聲載道,不得不起來鬥爭。1915年在歐俄因饑餓引起的農民暴動達684起。1916年頭5個月,農民起義達510次。在各交戰國中,俄國的戰線最長。戰爭在5萬平方公裏的俄國領土上進行。300萬難民無家可歸,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戰爭中斷送生命、受傷致殘和死於瘟疫。到1917年3月30日止,俄國共損失840萬人。許多士兵的家庭無人撫養,生活非常痛苦。
為了維持戰爭,沙俄政府的軍費開支與日俱增,到1917年3月,達300億盧布以上。其中1/3靠借外債支付,其餘靠借內債和濫發紙幣支付。1917年,盧布的官方牌價降到55戈比,購買力降到27戈比。國債從1914年的88億盧布增加到1917年1月的336億盧布。沙俄政府的財政麵臨崩潰的境地。
沙俄政府為了滿足戰爭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國防、糧食、燃料和運輸4個專門會議,來調節國內的經濟生活,但並沒有能夠挽救經濟的破產,甚至加大對勞動人民實行無比殘酷的掠奪。大多數工廠為完成軍事定貨延長工作時間,增加勞動強度,剝削婦女、少年的勞動。據345個企業的統計材料,平均純利潤在1913年為8.84%,1915年增加到16.49%,1916年又增加到17.58%。經濟混亂,加上軍事失利,促使全國革命運動重新高漲起來,反對饑餓、反對帝國主義戰爭和反對沙皇製度的鬥爭結合了起來。
其實這樣殘酷的事情不單單隻有俄羅斯帝國境內,這個時候無論法國還是德國亦或者歐洲其他國家多半都是如此,捷克公國相對好一些畢竟他的戰線相對較短、摩拉維亞之前對於戰爭的積累比較充分。糧食、軍火因為技術的緣故並沒有太大的限製捷克公國的發展,而導致各國民不聊生的偏偏就是這兩項。
土地太大也有土地太大的缺陷,就例如此時的俄羅斯帝國,如果不是這樣長的防線尼古拉二世的家族又如何會淪落到現在這種程度?軍費的加劇導致農民、工人壓迫更深,這讓他們不得不站出來進行反抗。
俄羅斯的事情最大受益者無疑就是恩斯特,先不說捷克公國是俄羅斯帝國的主要對抗國家,就是西伯利亞的利益也讓恩斯特吃的盆滿缽盈。
尼古拉二世的情況十分不好,這個時候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官和軍政高官不由把目光看向瑪利亞女大公,雖然瑪利亞女大公同樣是皇室成員但無論是此時俄羅斯哪一個派係此時敢動她一絲一毫?
先不說這個時候俄羅斯想要退出戰爭必須征求捷克公國的意見,就是那調動迴來的3萬餘華裔外籍軍團、5萬餘組建沒多久的西伯利亞軍團(蒙古騎兵師、西伯利亞青年組成的炮兵師、空軍)就是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
西伯利亞軍區雖然同樣不在服從聖彼得堡的命令,但是他卻不敢輕舉妄動,要知道憑借瑪利亞女大公的身份和軍事力量,整頓西伯利亞地區是輕而易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