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隻有兩個國家,一個是弱國,一個是強國。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弱國就要有弱國的心理準備,不然就是薩達姆第二。


    趙樸冷笑道:“滅金,是朕平生願望。血洗靖康之恥,是朕的追求。神若是擋我,我就殺神;佛若是擋我,我就殺佛;若是有冥頑不靈之輩擋我,我不惜玩滅國大戰!”


    語氣冷酷,陰森,帶著無盡殺意。


    高麗使者神情一楞,沒有想到宋朝皇帝會是這樣。


    高麗使者多次出使宋朝,宋朝皇帝多是彬彬有禮,謙謙君子,多是講究臉麵,多是講究風度。可是這位宋朝皇帝,一點臉麵,一點風度也沒有,更沒有討價還價,有的隻是接受不接受。


    接受了,一切好說;不接受,砍人!


    簡單,直接,暴力,一點陰謀詭計也懶得施展!


    好似一個莽夫一般!


    “陛下,高麗距離宋朝遠,而距離金國近。今日,高麗與宋朝結盟,明日我高麗就有滅國之禍!”高麗使者哭啼道,“還是放過我我高麗吧!”


    趙樸冷笑著,不說一句話。


    高麗是弱國,就要做好大宋小弟的準備,在戰略上配合,想要在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根本不可能。


    如今,宋金之戰,已經開打,想要停戰議和,根本不可能,隻有金國幹倒宋朝,或者是宋朝幹到中國,沒有第三條路可以選擇。隻是,越是與金軍打仗,越是感覺不靠譜。


    第一次北伐,宋軍各部之間,配合作戰能力太差,此次四路出征金國。四路之間,幾乎是各自為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有時相互還扯後腿。勝利的的僥幸。出現失敗很正常。


    如今,以宋朝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與金軍保持對峙,偶爾收複一些舊地,打一些勝仗還可以;可若是想要徹底消滅金軍根本辦不到。若是急躁,貿然出擊,很可能會再次上演富平之戰。


    為了改變這一切,趙樸決定實行新的戰略,出奇製勝。


    而高麗就是新的戰略,重要的支點。


    如今已經攻占了山東,又與高麗結盟。就會形成鉗形攻勢,陸地上可以威脅幽雲、遼東等金軍腹地,也可以以渤海、黃淮的一些島嶼為主,形成島鏈合圍之勢。


    一旦局麵打開。從軍事上,會形成戰略上的主動權,可以隨時威脅到金軍腹地。那時,金軍不得不派出大量兵力防守幽雲,遼東,那裏有餘力,進攻宋朝;而在經濟上,也實現了封鎖,圍困,不讓戰略物資進入金國境內,徹底困死金國。


    因而與高麗結盟,勢在必行;若是高麗識趣,一切好說,要錢給錢,要糧食給糧食;若是不識趣,趙樸不介意玩一場滅國大戰。


    “唇亡齒寒,戶破堂危。高麗好似虎狼,今日入侵我大宋,明日就入侵高麗。唯有徹底鏟除金國,滅絕女真,才能安穩如泰山!”這時,一旁站立的秦檜開口道。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這才能襯托氣氛。而黑臉多是臣子,鴻臉多是君王,隻有這樣才能顯示出君王的高明,臣子的忠心。


    隻可惜,這位皇帝陛下根本懶得理會,一直是唱黑臉,一直是赤膊上陣。


    趙鼎也道:“金國早已經日薄西山,先是有洛水之敗,又是在遼東勢力,更是丟了大半個山東。高麗與我大宋結盟,痛打落水狗,金國必會早日滅亡。那時我朝必然與高麗世代結盟!”


    而其他文臣們,也是紛紛上場,你說一句我說一句,有的利誘,有的威脅,有的講道理………


    此刻,文人們再次發揮出了群毆的特點,口誅筆伐,高麗使者連插上一句話也不可能。


    直到,最後退朝離去。


    第一次,會見高麗使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


    趙樸可以不耐煩,可以說狠話;可是臣子們不行,臣子們還得仔細談判,爭取最大優勢。


    …………


    在鴻臚寺,主要接待外國使者。


    而此刻,主要是接待高麗使者。此行的高麗使者,使者、護衛等大約有一百多人,帶來的不僅有貢品,也有一些金銀,主要是賄賂宋朝官員,爭取最好形勢。


    而此刻,在一個房間內。


    原本不卑不亢,機製靈活的高麗使者,恭敬的站立在一旁,而在正位上,則是坐著一個青衣少女。


    這個青衣少女,正是高麗公主,隱藏在使團中,到了大殿親自見這位皇帝。


    其實,盟約是必然要簽的,因為宋朝強大,而高麗弱小。


    隻是簽署力度,有差別;執行力度上,也有差別。


    一旦簽訂了盟約,就意味著將高麗陷入了危局中。若是宋金爭鋒,宋朝敗了,依舊可以劃江而治,依舊可以安穩太平,可是高麗卻有滅國之禍。


    宋朝不靠譜,老是出賣盟友,關鍵時刻總是出問題。


    為了防止高麗被出賣,這位公主親自到了杭州,接見宋朝的皇帝陛下。為的就是探查出這位皇上的本性,是不是可靠。若是可靠,簽訂盟約,也未必不可;可若是這位宋朝皇帝,誌大才疏,那隻能與金國聯盟了。


    一切皆是取決了宋朝皇帝的能力!


    找大哥,也要找負責任的大哥,不然沒有安全感。


    “公主,宋朝皇帝真是粗魯,哪裏是有道之君!”高麗使者說著,語氣有些不滿。


    “粗魯到是未必,能寫出一流好詞,在汴梁又是一代風流王爺,豈是粗魯之輩!”高麗公主道,“隻是有些看不懂他而已!”


    “這位皇上,簡單、直接、粗暴,根本不懂得權術,根本不懂得帝王韜略,沒有一絲明君風采,可是偏偏是穩定了局麵,局勢前所未有的好,不僅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此次北伐更是戰果輝煌!”


    “多數皇帝,都是蒙著層層迷霧,給人不可揣摩之感,給臣子深不可測之感;可這位皇帝好似白紙,有什麽就是是什麽,清晰可見!”


    “而這位皇上,恰恰相反,懶得使用權術,懶得使用陰謀,或者是不屑於施展那些小道。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治理朝政,還是任命官員,都是簡單直接,不需要臣子仔細揣摩,就可知道皇帝意思!”


    “他從來不掩飾自身意圖,人人皆可知他意圖所在,這本來是君王的大弊端。一位君王應當隱藏意圖,為的就是防止臣子投其所好,屈意迎合去,欺下瞞下。可是他根本不在乎,屈意迎合也罷,欺上瞞下也罷,他都不在乎,隻要達到目的就足夠了!”


    一時之間,高麗公主有些迷惑。


    這位宋朝皇帝很是另類,與一般的皇帝不同,不是明君,沒有明君的深如淵海;不是暴君,沒有暴君的殘忍暴戾;也不是昏君,沒有昏君的渾渾噩噩。可是他又有明君的洞察秋毫,臣子的心思根本隱藏不住;他又是暴君,一旦下定了主意,根本不聽勸說;他又是昏君,明知道一些臣子犯了忌諱,也懶得處理,似乎沒有看見。


    這位皇帝矛盾而強大,很多不合理之處,匯聚在他身上卻合理至極。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


    因為這位皇帝的存在,本來是風雨飄零的大宋,得到了喘息,得到了劃江而治的機會。即便是北伐失敗,也頂多是收複舊土失敗,宋朝依然利於不敗之地,可延續國柞無數歲月。


    “公主,結盟還是不結盟?”高麗使者問答。


    “這位皇帝有太多不確定之處!”高麗公主道,“我高麗要做好最壞打算,一旦局勢不利,要抗衡宋朝入侵。不過宋朝入侵,也不足為懼,勞師遠征,久攻不克,宋軍必退。隻是那是最壞的打算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願意得罪宋朝。


    ps:


    終於迴來了。繼續努力碼字!!更新繼續!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