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難得,用好人才,更是難得。


    由於趙樸用人不當,變法中、北伐中,出現了很多問題,而張浚就是不幸之一。


    張浚若是為地方官,絕對是一方優秀官吏,隻可惜被他送到了西北,當了西北軍元帥,結果出現了問題。張浚犯下錯誤,他難辭其咎。


    “下旨,明日召見張浚!”


    趙樸輕輕虛了一口氣,說道。


    張浚迴到杭州,已經一個月之久了,也該召見了。


    …………


    迴到杭州,已經一月之久了。


    在忐忑不安中,張浚靜靜的等待,心中惶恐不安,不知未來的命運是什麽,不過丞相的位置是要離開了,要過貶官的生活了!


    富平之戰敗北,不管是千般理由,萬般原因,他難辭其咎。


    此刻,張浚隻能是四處找關係,四處尋找人求情。可是尋找了一番之後,卻發覺沒有一人願意幫助他。


    官場如戰場,甚至是比戰場還殘酷。


    落井下石者,多之又多;雪中送炭者,少之又少。


    所謂的人情,在一些大事情麵前,脆弱不堪。


    張浚茫然了,失落了,有些不知所以然,靜靜等待皇上的裁決。終於宮中傳來了消息,皇上要召見他,在講武殿內。


    “宣張浚上殿!”一個小太監道。


    “微臣領旨!”


    在戰戰兢兢中,張浚走入了大殿內。


    講武殿,沒有奢華的擺設,有的隻是粗礦,豪放。而在上方,正坐著年青的皇帝陛下趙樸,兩年不見了,這位皇帝陛下開始蓄起了胡須。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蓄胡子。能帶給人威嚴,減少年紀太輕,帶來的輕視之感。


    趙樸最大的資本,就是年紀小。有足夠的時間修生養息,積蓄國力,熬死一個個敵人,取得最後勝利;可是年紀太輕,也是他最大的缺點,年紀小,給大臣們輕視之感,覺得這位皇帝好欺負。


    在趙樸剛剛登基的那些歲月中,一些臣子專門與趙樸打擂台,專門與趙樸作對。就是心存輕視,想要借此架空皇帝。


    畢竟權力是有限的,皇上的權力太大,臣子的權力就會相對減少。


    為了奪權,最好壓製皇上。


    隻可惜。趙樸可不甘心當崇禎,豈能將一係權力交出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交鋒。最後在一係列拚殺之後,君臣權力之間,總算是達到了相對的平衡。


    而那以後,趙樸開始蓄胡子,裝深沉!


    眼角餘光掃過。張浚覺得這位皇上更加深不可測。


    若說兩年前,這位皇上是一把寶劍,鋒芒畢露,給人淩厲難以匹敵之感;而此刻皇上,好似高山,好似大海。給人高深莫測之感。


    皇上成熟了很多,張浚心中默默道。


    “賜坐!”皇上開口了,隻有冷冰冰的兩個字。


    “微臣謝恩!”


    張浚坐在椅子上,麵無表情,微微端坐在那裏。


    趙樸仔細觀察著張浚。


    麵相。是一個人的年輪,觀察麵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此刻的張浚,眼神有些憔悴,顯然被戰敗折磨得不輕;而身上還更是帶有風塵仆仆的氣息,好似疲勞至極;而張俊身上,有種文人氣質外還多了一絲絲武將的英氣。


    在未見張浚時,趙樸對張浚心懷怨念,恨死了他,有種砍人的衝動;隻是見到張浚後,心中砍人的衝動,消失了。腦海中,隻是閃現出八個字,“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一絲同情之感,在趙樸心中升起。


    他與張俊本身都是同一類人。


    張俊善於紙上談兵,在大名府登基時,就跟隨在身邊,談論兵法,談論軍政,多有獨到之處,這也是趙樸將張俊放到西北的原因,試看滿朝文武,舍他取誰?


    善於戰略,善於謀劃,卻是短於實戰,對於戰術。


    在大的整體上,能夠較好的把握,可是在細節操作上,卻有太多的不足。


    這與他很相似,趙樸本質上也是紙上談兵,大的戰略把握上還可以,可是實際操作上,卻是弊端不斷。就好似這次四路北伐,計劃一次次與實際脫鉤。


    趙樸計劃中,中路軍出擊汴梁,主要是牽製為主;東路軍兵馬最多,主要是奪取徐州,青州等地,消滅金軍一部分主力;而西路軍主要是固守為主,牽製一部分金軍;而海路上,則是有些圍魏救趙的色彩。


    這可惜,到了實戰中,本來是偏師的中路軍,打的最為出彩,蓋過了其他軍隊;而寄予厚望的東路軍,除了趕路,就是對峙,磨磨蹭蹭了一年多,最後追擊,也是戰果慘淡;而西路軍原本防守為主,結果卻變成了主動進攻,損失慘重。


    而海路,主要是圍魏救趙,騷擾打擊為主,結果卻變成了大會戰。


    總之,實際作戰與計劃大大脫鉤,所幸的是脫鉤厲害,可目標實行了。


    “張浚,你可知罪!”


    突然,趙樸喝道,神情有些猙獰,表情很是憤怒,可心中卻是平靜至極。


    這就是皇帝的表演藝術,在很憤怒時,心情卻很平靜;在很平靜時,卻心中很是憤怒。皇帝講究息怒不形於色,實質上就是喜怒無常,使世人把握不住節奏。


    “微臣,知罪!”


    張浚起身跪倒在地,忐忑不安的心情,總算是放了下來。


    皇上嘴上罵人,總勝過嘴上不罵,記在心中。


    “可寫了請罪折子?”


    “微臣已經寫了,已經上交了三分!”


    “嗯!”趙樸點了點頭,對一旁的太監道:“給朕找出來!”


    太監連忙下去,在籮筐中,開始尋找。


    折子太多了,數量多的,根本批閱不過來。盡管有內閣負責處理一大部分,可數量依舊不少。有些不重要的,趙樸根本沒有翻看。而張俊三份請罪折子,趙樸也沒有看。


    不久之後,太監尋來了三份折子,正是張俊請罪的折子。


    張俊依舊跪著,而趙樸開始翻看起了請罪折子。


    請罪折子,寫的很有文采,可是廢話也很多。


    很有文采,因為這是風采出眾的散文;可是廢話也很多,主要是趙樸是皇帝,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閱讀散文。有限的時間,必須做出最大的工作量。


    因而朝中大臣,多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力求簡潔明了。


    可是,張浚顯然在地方當元帥時間長了,還沒有習慣京城官員的節奏,請罪折子,寫成了華美散文,好看倒是好看,可是廢話也不少。


    第一份請罪折子,主要是詳細講述作戰過程,講述兵敗緣由,還有西北軍各個派係之間複雜的關係。文中沒有一個請罪的字眼,也沒有點出罪在西北派係眾多,難以合作,導致兵敗,卻給人以清晰的視角,還原出了戰場一絲麵貌。


    第二份請罪折子,主要是講述自身缺點,多是指責自身不足,如誌大才疏,輕敵冒進等等。因為自我指責太多了,反倒是給人誠懇之感,趙樸不好意思再指責了。


    第三份請罪折子,主要是以退為進,請求陛下嚴懲,以振軍紀。


    三份折子,將趙樸想要說得話,都已經說了出來,再說也沒有意義了。


    趙樸心情複雜,心中閃出一絲猙獰,果然混官場的,沒有一個簡單的角色,都說古人純樸。純樸個屁,至少張浚就一點也不淳樸。


    可想想也對,混官場的,哪一個是省油的燈!


    省油的燈,也混不了官場!


    張浚比不是知罪嗎?那就繼續跪著吧!


    一個將無能,累死三軍。一個將軍,可以為錯誤找出無數理由,但是再多的理由,也迴避不了錯誤。


    多跪一會,算是為死難的將士恕罪吧!


    ps:


    晚上還有一更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