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瑟瑟,天色昏暗,狂沙席卷。


    唐代之前,西北地區,草場豐盛、田地密集,又有密集的水渠灌溉,關中地區、河西走廊、河套等地,都是中原王朝重要的產糧區,也是重要的草場。


    那時定都長安,不僅對中原地區,形成高屋建瓴的掌控,更有天子守國門的味道。


    長安,距離北方草原民族距離很近,隻要越過賀蘭山,越過陰山,就會直達長安,威脅帝國生存。在漢代時刻,受到匈奴威脅;在唐代時,受到突厥威脅。


    漢唐那時執著於解決邊患,主要因為帝都時刻受著草原威脅,不得不戰。


    臥榻之旁,豈容猛虎沉睡。


    因而,即便是付出慘重代價,甚至是創敵一千,自傷一千二,也要幹到敵人。


    不是漢唐好戰,而是憂患意識更為強烈。


    而自從唐末之後,西北地區大肆砍殺樹木,黃河泛濫,水土流失,致使西北失去了糧倉的效果。反而因關中地區糧食不足,時刻要從東南轉運,這不僅是加重了糧食壓力,更是帶來了安全上的威脅。


    那時隻要攻占洛陽,切斷運河,斷掉東南糧食來源,整個關中就會出現饑荒,長安就會被活活餓死。


    為了把握主動權,為了不被活活餓死,五代時一些北方政權,或是定都洛陽,或是定都汴梁,再也沒有人定都長安。


    而在宋朝,長安,又稱為京兆府,是西北軍事重地,抗擊西夏的前線指揮中心


    而從金軍南下以來,金軍幾次攻占長安,又幾次退走,被宋軍收複。為了爭奪長安,宋金慘烈的拚殺著。戰況極為激烈。而此時,長安落在了宋軍手中,源於金軍在西北兵力一直不足。


    主要是西北太窮了,打草穀油水太少了。即便是大勝了,戰利品也不多。而西北軍又善於打仗,打起仗來難度大。


    因而,許多金軍將士,寧可去洗劫淮河一代,洗劫江南,也不願意到西北打仗。


    而攻略西北的金軍,一直處在打醬油的角色,軍隊最少,裝備最差。待遇最差,又是雜牌軍為主。也虧得完顏婁室善於打仗,才能在一次次惡劣的環境中,屢屢擊敗敵人。


    不過,即便是擊敗了敵人。也難以擴大戰果。


    軍隊和裝備的短板,一直讓完顏婁室有種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直到,二皇子宗輔、四皇子宗弼來到西北,局勢才得到緩解。


    “張浚,還是有些本事的,不論是統兵,還是民政上。都是出類拔萃之輩。沒有才能,也壓服不了驕橫的西北軍。在張俊出鎮西北以來,西北的局勢得到了最大的緩解,我軍再進展緩慢。”


    “隻可惜,他的缺點也是致命的,那就是為人跳脫。缺乏穩重,缺乏百戰的堅韌,總是幻想著一戰天下聞名,總是幻想著成就樂毅、周瑜那樣的潑天大功。”


    完顏婁室淡淡笑道,眼神中有些不屑。


    “人都有攀比之心。誰也不願意低人一等。張俊,本身就是一個自傲之人,這樣的文人本身就誌大才疏,偶爾有小勝就得意洋洋。如今宋軍在洛水大勝,又在遼東大勝;而迫於局勢,東路軍也會大勝。那時張俊坐得住嗎?”


    “此戰該如何戰?”宗弼問道。


    完顏婁室道:“此戰,張浚一急躁,必然露出破綻。那時我軍機會就來了!”


    “而為了引誘張俊輕敵冒進,最後犧牲一些仆從軍,給宋軍自信之感,我軍要連續大踏步向後退去,不怕張浚不中計!誘餌足夠大,哪怕是明知有危險,也會撲上來,咬住魚餌!”


    完顏婁室的計劃很簡單,甚至有些簡陋,就是一個簡單的避敵主力,誘敵深入。


    哪怕是文盲也知道。


    隻是很多人知道,卻無法破解。


    哪怕明知道是誘餌,明知道有陷阱,也會撲上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天性如此。


    況且,在一連串的勝利之下,會給人以節節勝利之感,那時一切勸阻,一切警惕心理,都會消失殆盡,直到最後徹底死亡。


    …………


    漫長的西北防線上,宋金之間兵力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勢變化莫測。


    在西北一些將士中,時而投降金軍,時而歸順宋軍,很是沒有節操。


    站在富平上,張浚看著城外的金軍,眼神閃爍著,似乎在思考。


    張俊問道:“最近戰況如何?”


    “金軍連連敗北,丟失了五個城池,向後退了上百裏!”一旁的將領吳璘道,“金軍敗得太蹊蹺了,多是一觸即潰,虛弱不堪。這可不是完顏婁室的風格!”


    一想到完顏婁室,吳璘就心有餘悸,他連連敗於完顏婁室,對於完顏婁室有種恐懼之感。


    實際上,整個西軍將領多數與完顏婁室交鋒,都是敗戰連連,區別也僅僅是有些將領輸得太慘,被生擒活捉;而一些運氣好,敗而不潰,逃得了性命,保留下一些部隊。


    “那金軍,此舉意圖是什麽?”張浚問道。


    “可能是誘敵出擊!”吳璘思索著道:“金軍強大,可也僅僅是強盛在野戰上,若是論及守城,遠遠不如我軍。若是我軍固守城池,金軍也沒有辦法。唯有將我軍引誘出擊,出城野戰,那時才能將我軍擊敗,全殲!”


    “金軍想要引誘我軍野戰,那我就成全了他!”張浚傲然道,“想要戰,那就戰吧!”


    “不可,不可,皇上說過,唯有立於不敗之地,方有取勝之機。西北之策,以固守為主。西北戰局,關係全局穩定。唯有西北不失,才能更好牽製金軍,才能從襄陽,揚州等地北伐金軍,海軍從容登陸遼東。哪怕是東路軍、中路軍,海軍大敗,依舊能保持對峙。而一旦西北有失去,四川有失去,整個戰局都會逆轉,大宋江山將會覆滅!”


    吳璘立刻道。


    “此時,當以穩健為主,我軍騎兵不如金軍,而完顏婁室又堪比韓信,我軍不如。唯有穩健為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為將者,要善於揣摩上位者心思,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當今皇上,很少對西軍直接幹涉,給了西軍較大的自由權,但是不代表西軍可以遊離於大宋的掌控之外。這次北伐,皇上的意圖很明顯那就是東攻西守,海上出擊。


    一旦違背了皇上意願,冒然出擊,會給皇上壞印象。


    “不敗之地!”張浚冷哼道,語氣中有些自嘲,“想當年,我西軍也是大宋強軍,可是如今卻是淪為二三流軍隊,此次北伐,唯有我西軍是以靜守為主。其他幾路皆有大捷,皆有所斬獲,唯有我軍孤立無功,丟不丟人!”


    吳璘神情有些尷尬。


    從靖康元年,幾十萬西軍慘敗於河東,全軍覆沒以來,又有折家投降金軍,致使西軍地位越發尷尬,處在當醬油的角色。


    西軍需要一場大勝利,證明自身價值。


    “那不知,元帥可有計劃?”吳璘深吸了一口氣,問道。


    事到如今,隻能是拚上一把了!


    打仗,打到了這個份上,西軍也的確需要一場暢快淋漓的戰鬥,證明自身。可能是錯誤的,可能遭受大敗,但是吳璘必須義無反顧的支持。不能因為不讚同,而拆台,而拖後腿。


    打了敗仗,情有可原,皇上會理解,對於許多敗軍之將較為寬容;


    可是對那些拆台的將領,拖後腿的將領,皇上可一點也不容。


    “本帥要在富平城下,大戰一場,將金軍打出關中,收複舊土!”張浚道。


    夜晚,在府邸中,西軍將領匯聚在一起,召開大會。


    張浚將大戰一場的意圖說了出來,立時間整個西軍炸開了鍋。


    西軍將領頓時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支持出戰,一個則是反對出戰。


    反對者的理由,主要是太冒險了,一旦失敗,整個西北的局勢將會崩壞,而完顏婁室的強悍,給了西軍將領深刻印象。不求有功,但求無功,以穩健為主。


    而支持者的理由,主要是各路都有勝利,而西軍豈能膽怯不前。


    頓時間,西軍分裂為兩派,各說各的道理,一時間爭吵不斷。


    而張俊仔細的聽著,心中各種念頭起伏,最後咳嗽了一聲,在場的爭吵才平靜了下來。


    “戰吧!”張俊道,“完顏婁室屢屢擊敗我軍,若是他掌權,此刻我也不會冒進。隻可惜,完顏婁室遭人忌憚,不久前遭到了宗翰忌憚,罷去了兵權。而此次再次出任西北,可也多方受到製約,宗輔、宗弼二位皇子架空了他的權力,這才給了我們機會。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此戰必須一戰!”


    在場西軍將領聽著這個理由,輕輕鬆了一口氣。


    完顏婁室失去了兵權,又多了一層勝算!


    “末將遵令!”


    在場的將領齊聲道,話說到了這個份上,不得不戰。


    張俊微微鬆了一口氣,總算是全軍意見統一了。


    很快西軍上下,快速運轉了起來,整裝待發,準備全力一戰。


    而此時城外的金軍,很快得到了西軍出兵,決戰一場消息。


    完顏婁室笑道:“大事成矣!”


    ps:


    晚上九點第二章r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