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嶽飛都在煎熬中渡過。
戰爭很多時刻,是比試耐心,看誰先沉不住氣,誰先撐不住氣,誰先出手,誰就輸了。
戰爭很多時刻,沒有太多的花哨,沒有太多的算計,很多時刻是硬實力的比拚,是將士戰鬥力、後勤能力、將領指揮能力的比拚。
戰爭很多時刻,充滿了太多的變數,沒有到了最後,誰也不知道勝利,輕易的開打容易,保證笑道最後很難。
在淮安,對峙已經有四個月之久了,除了小規模軍隊的交鋒之外,更多是對峙,兩軍戰士,大眼瞪小眼,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先出手。
這三個月的時間,完顏宗翰徹底的了解了嶽飛:用兵謹慎而大膽,出手往往是出人意料,在以為進攻的時刻,卻是選擇防禦,在以為防禦的時刻,卻是選擇進攻。
將營寨守護的滴水不漏,根本找不到一絲破綻。
唯一的缺點,就是糧道了。
隻是糧道,不僅沒有成為宋軍的軟肋,反而是成為了嶽飛致命的殺手鐧。金軍幾次想要出擊,想要搗毀宋軍糧道,隻是一次次出擊,一次次失敗,死傷無數。
而此時,嶽飛也是徹底的了解了完顏宗翰:作為金國第一元帥,宗翰的指揮能力不容置疑,在軍隊應用上巧妙至極,無懈可擊。一次次試探,一次次出擊,各有勝負。
連續三個月的對峙,完顏宗翰采取了各種手段,試探挑釁,試圖找出宋軍破綻,然後大破宋軍,隻是一次次失敗。此時有些騎虎難下之感,想要進攻,難以打破宋軍營壘;想要分兵襲擊,又會被宋軍各個擊破;想要向後退去。誘敵深入,隻是誘敵怕變成真敗。
此時可謂是進不得,分不得,退不得,無路可走。
隻要是走錯一步路。嶽飛就會抓住破綻,然後撕咬而來,不斷的擴大戰果,最後將金軍徹底擊敗。
此時,宗翰苦惱至極,唯一期望的的就是“反間計”生效。
妄想著再上演一場臨陣換將,長平之戰。
而此時,嶽飛也是進攻進退無路,以宋軍野戰能力,勝算不高;向後退兵必然召來金軍追殺。那時士氣一散,全軍休矣。而此時,想要分兵,襲擊金軍其他地區,也是找死。
嶽飛想過無數個方案。想過無數個打破金軍的手段,隻是最後一一否決。金軍不是廢物,而是天下第一的強軍,對於這樣的敵人,根本不容一絲疏忽,不容犯下一絲錯誤,那些輕視金軍的。那些犯下錯誤的,都是成為了金軍的刀下鬼。
尤其是身為二十萬大軍統帥!
若此時嶽飛僅僅是統帥不到一萬人的大軍,他會不顧一起的衝殺去拚殺一陣,運氣好滅了敵人,運氣差被敵人滅了。絕對不會像如今這樣,前後思索。輾轉反側,苦苦思考。因為僅僅是不到一萬大軍,敗了就敗了,反正大宋每年要敗亡許多大軍,也不在乎他這不足一萬大軍。若是勝利了那就是大功。總之。他不會這樣漫長的對峙下去,留下畏敵如虎,畏敵不前的名聲。
隻是如今不行了,他是二十萬大軍元帥,統帥著大宋近乎一半的精銳。這一咱若是敗了,金軍將會飲馬長江。
那時,即便是將他砍成十八截,也能以抵銷罪過。
嶽飛一次次的想要進攻,可最後還是忍了下來。
而這也是他被指責為懦弱、無膽、畏敵等等壞名聲。
隻是名聲再不好,也隻能忍受著……
靜靜的對峙著!
此時就好似兩頭牛在頂角,都使勁力氣拚命,不敢退讓一絲,否則就是死;也不敢有一絲懈怠,一絲疏忽,否則也是死;也不敢有一絲冒進,一絲破綻,否則也是死。
…………
而此時一些文臣紛紛上書彈劾,彈劾的奏章,已經有好幾籮筐了。
嶽飛隻能是等待著,煎熬的等待著。
“兩位元帥!陛下的信件來了!”
這時,一封信送上,正是當今皇上趙樸的書信,而不是聖旨。
書信是用特定密碼寫成的,必須由相應的密碼,才能破譯內容。沒有密碼本,就算是截獲了信件,也是白搭。而信件,多是同一份信,多次發送,為了就是丟失了幾路之後,依舊能夠安全到達。
而密碼本,是臨別前,皇上親自交給的。
而書信的內容,需要兩位元帥同時翻閱,然後銷毀。
打開書信,一個查找,一個翻譯,不久之後,這個大約千字的書信終於翻譯出來了。
書信中寫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戰爭更多時候要沉得住氣,要急於求勝,而不是急於求戰。宗翰是金國有名的大將,領兵能力無人可敵,要慎之又慎。
而金國更加困難,最先堅持不住的,定然是金軍。
先與金軍對峙,驕慢其心,然後南北夾擊,徹底毀滅金軍。這一戰要求重創金軍主力,使金軍在山東一帶,形成兵力空虛,將戰線推到山東一帶,甚至做好了跨海擊遼東的準備。
而這這份信中,重點講述了如何南北合計,如何重創金軍主力。
“好計劃!”嶽飛看著,南北合計的計劃,不由的讚歎了起來。
“這個計劃真是神妙,可以扭轉整個戰局,我就不信到了那一刻,宗翰還能夠淡定!”王守義欣喜道。
戰局在變化,進攻計劃也在變化,隻是更多時刻,計劃趕不上變化,上位者能做到的,隻是盡量製造各種主觀和客觀條件,致使戰局更加有利於自身發展而已。
此時在東線呈現著僵局,雙方兵馬對峙起來,此時好似兩隻牛在頂角,誰先得到援兵,誰就會占據上風。
此刻,宋金大戰,兵力調動達到了極致,前線幾乎再也得不到援軍。
宋軍要將大量兵力戍守在長江、襄陽一帶,鑄成第二防線,以免前線失利,導致全局崩盤,根本不可能調動出多餘兵力,援助前線;而此時金軍也沒有兵力,調往東線戰場。
前一年,那場宋軍海軍登陸戰,一拳打在金國的心窩上,對金國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戰火燒到了金軍的腹心地帶。運氣好的是,那時登陸的宋軍陸戰能力太差了,破壞有限,可即便是如此,也將金國高層嚇了一個半死。
金軍需要大量兵力,構建沿海防線,防止宋軍遼東、幽雲登陸。
於是,宋朝要構建第二防線,金軍要構建沿海防線,致使前線根本得不到一絲援兵。
而此時,宋軍海軍一分為二,一部分登陸高麗,以高麗為據點,一步步蠶食遼東,吸引金軍注意力;一部分則是登陸山東,潛藏兵力,奇襲青州,斷掉金軍後路,致使金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
一旦南北合擊,計劃成功,即便是吃不掉這十萬金軍,也能重創,為將戰線推到山東做好準備。
一旦實現了整個計劃,那時以湖北襄陽,山東青州,川陝漢中等,為三個支點戰略態勢上呈現了優勢狀態。那時宋軍不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處在有利地位。
尤其是占據山東以後,依托山東的港口,進攻遼東,路程更近,速度更快,對金軍的毀滅性打擊更大。
那時,金軍隻能將更多兵力用來防守老巢,徹底失去戰略主動權。
那時,隻需要不斷騷擾,不斷疲憊,就會把金國徹底拖垮。
“南北合擊計劃,切莫泄露,看行之後,立刻燒掉!”
點著火,最後信件燒掉,似乎一切都不存在一般。
嶽飛與王守義會心一笑,僵持的局勢不久將打破,宋金大決戰即將開始。
ps:感謝變形阿米巴投了1張月票
戰爭很多時刻,是比試耐心,看誰先沉不住氣,誰先撐不住氣,誰先出手,誰就輸了。
戰爭很多時刻,沒有太多的花哨,沒有太多的算計,很多時刻是硬實力的比拚,是將士戰鬥力、後勤能力、將領指揮能力的比拚。
戰爭很多時刻,充滿了太多的變數,沒有到了最後,誰也不知道勝利,輕易的開打容易,保證笑道最後很難。
在淮安,對峙已經有四個月之久了,除了小規模軍隊的交鋒之外,更多是對峙,兩軍戰士,大眼瞪小眼,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先出手。
這三個月的時間,完顏宗翰徹底的了解了嶽飛:用兵謹慎而大膽,出手往往是出人意料,在以為進攻的時刻,卻是選擇防禦,在以為防禦的時刻,卻是選擇進攻。
將營寨守護的滴水不漏,根本找不到一絲破綻。
唯一的缺點,就是糧道了。
隻是糧道,不僅沒有成為宋軍的軟肋,反而是成為了嶽飛致命的殺手鐧。金軍幾次想要出擊,想要搗毀宋軍糧道,隻是一次次出擊,一次次失敗,死傷無數。
而此時,嶽飛也是徹底的了解了完顏宗翰:作為金國第一元帥,宗翰的指揮能力不容置疑,在軍隊應用上巧妙至極,無懈可擊。一次次試探,一次次出擊,各有勝負。
連續三個月的對峙,完顏宗翰采取了各種手段,試探挑釁,試圖找出宋軍破綻,然後大破宋軍,隻是一次次失敗。此時有些騎虎難下之感,想要進攻,難以打破宋軍營壘;想要分兵襲擊,又會被宋軍各個擊破;想要向後退去。誘敵深入,隻是誘敵怕變成真敗。
此時可謂是進不得,分不得,退不得,無路可走。
隻要是走錯一步路。嶽飛就會抓住破綻,然後撕咬而來,不斷的擴大戰果,最後將金軍徹底擊敗。
此時,宗翰苦惱至極,唯一期望的的就是“反間計”生效。
妄想著再上演一場臨陣換將,長平之戰。
而此時,嶽飛也是進攻進退無路,以宋軍野戰能力,勝算不高;向後退兵必然召來金軍追殺。那時士氣一散,全軍休矣。而此時,想要分兵,襲擊金軍其他地區,也是找死。
嶽飛想過無數個方案。想過無數個打破金軍的手段,隻是最後一一否決。金軍不是廢物,而是天下第一的強軍,對於這樣的敵人,根本不容一絲疏忽,不容犯下一絲錯誤,那些輕視金軍的。那些犯下錯誤的,都是成為了金軍的刀下鬼。
尤其是身為二十萬大軍統帥!
若此時嶽飛僅僅是統帥不到一萬人的大軍,他會不顧一起的衝殺去拚殺一陣,運氣好滅了敵人,運氣差被敵人滅了。絕對不會像如今這樣,前後思索。輾轉反側,苦苦思考。因為僅僅是不到一萬大軍,敗了就敗了,反正大宋每年要敗亡許多大軍,也不在乎他這不足一萬大軍。若是勝利了那就是大功。總之。他不會這樣漫長的對峙下去,留下畏敵如虎,畏敵不前的名聲。
隻是如今不行了,他是二十萬大軍元帥,統帥著大宋近乎一半的精銳。這一咱若是敗了,金軍將會飲馬長江。
那時,即便是將他砍成十八截,也能以抵銷罪過。
嶽飛一次次的想要進攻,可最後還是忍了下來。
而這也是他被指責為懦弱、無膽、畏敵等等壞名聲。
隻是名聲再不好,也隻能忍受著……
靜靜的對峙著!
此時就好似兩頭牛在頂角,都使勁力氣拚命,不敢退讓一絲,否則就是死;也不敢有一絲懈怠,一絲疏忽,否則也是死;也不敢有一絲冒進,一絲破綻,否則也是死。
…………
而此時一些文臣紛紛上書彈劾,彈劾的奏章,已經有好幾籮筐了。
嶽飛隻能是等待著,煎熬的等待著。
“兩位元帥!陛下的信件來了!”
這時,一封信送上,正是當今皇上趙樸的書信,而不是聖旨。
書信是用特定密碼寫成的,必須由相應的密碼,才能破譯內容。沒有密碼本,就算是截獲了信件,也是白搭。而信件,多是同一份信,多次發送,為了就是丟失了幾路之後,依舊能夠安全到達。
而密碼本,是臨別前,皇上親自交給的。
而書信的內容,需要兩位元帥同時翻閱,然後銷毀。
打開書信,一個查找,一個翻譯,不久之後,這個大約千字的書信終於翻譯出來了。
書信中寫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戰爭更多時候要沉得住氣,要急於求勝,而不是急於求戰。宗翰是金國有名的大將,領兵能力無人可敵,要慎之又慎。
而金國更加困難,最先堅持不住的,定然是金軍。
先與金軍對峙,驕慢其心,然後南北夾擊,徹底毀滅金軍。這一戰要求重創金軍主力,使金軍在山東一帶,形成兵力空虛,將戰線推到山東一帶,甚至做好了跨海擊遼東的準備。
而這這份信中,重點講述了如何南北合計,如何重創金軍主力。
“好計劃!”嶽飛看著,南北合計的計劃,不由的讚歎了起來。
“這個計劃真是神妙,可以扭轉整個戰局,我就不信到了那一刻,宗翰還能夠淡定!”王守義欣喜道。
戰局在變化,進攻計劃也在變化,隻是更多時刻,計劃趕不上變化,上位者能做到的,隻是盡量製造各種主觀和客觀條件,致使戰局更加有利於自身發展而已。
此時在東線呈現著僵局,雙方兵馬對峙起來,此時好似兩隻牛在頂角,誰先得到援兵,誰就會占據上風。
此刻,宋金大戰,兵力調動達到了極致,前線幾乎再也得不到援軍。
宋軍要將大量兵力戍守在長江、襄陽一帶,鑄成第二防線,以免前線失利,導致全局崩盤,根本不可能調動出多餘兵力,援助前線;而此時金軍也沒有兵力,調往東線戰場。
前一年,那場宋軍海軍登陸戰,一拳打在金國的心窩上,對金國造成了致命的傷害,戰火燒到了金軍的腹心地帶。運氣好的是,那時登陸的宋軍陸戰能力太差了,破壞有限,可即便是如此,也將金國高層嚇了一個半死。
金軍需要大量兵力,構建沿海防線,防止宋軍遼東、幽雲登陸。
於是,宋朝要構建第二防線,金軍要構建沿海防線,致使前線根本得不到一絲援兵。
而此時,宋軍海軍一分為二,一部分登陸高麗,以高麗為據點,一步步蠶食遼東,吸引金軍注意力;一部分則是登陸山東,潛藏兵力,奇襲青州,斷掉金軍後路,致使金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麵。
一旦南北合擊,計劃成功,即便是吃不掉這十萬金軍,也能重創,為將戰線推到山東做好準備。
一旦實現了整個計劃,那時以湖北襄陽,山東青州,川陝漢中等,為三個支點戰略態勢上呈現了優勢狀態。那時宋軍不論是防守,還是進攻,都處在有利地位。
尤其是占據山東以後,依托山東的港口,進攻遼東,路程更近,速度更快,對金軍的毀滅性打擊更大。
那時,金軍隻能將更多兵力用來防守老巢,徹底失去戰略主動權。
那時,隻需要不斷騷擾,不斷疲憊,就會把金國徹底拖垮。
“南北合擊計劃,切莫泄露,看行之後,立刻燒掉!”
點著火,最後信件燒掉,似乎一切都不存在一般。
嶽飛與王守義會心一笑,僵持的局勢不久將打破,宋金大決戰即將開始。
ps:感謝變形阿米巴投了1張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