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結盟,從來沒有絕對的公正,總是有一方吃虧。


    隻是吃虧大小而已!


    在這份國書中,其實宋朝吃了一點小虧而已。


    西遼的使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為了使西遼利益最大化,於是向宋朝請教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若是難住了宋朝大臣們。這些大臣們,為了麵子,自然不會斤斤計較這些“小事情了”。


    趙樸也明白西遼使者的小算計,也不在乎,問道:“不知使者,三個問題是什麽?”


    西遼使者拍拍手,這時一個西遼小兵走上前,遞過來一個盒子,打開盒子,隻見裏麵放著一卷紙張。


    西遼使者打取出那卷紙張,緩慢打開,隻見上麵是一副東亞地圖,上麵是一副大宋地圖,很是粗糙,隻是大概表述出北宋二十三路,一些重要的地點,重要的位置顯現而出,很多地區未顯示出來。


    西遼使者問道:“大宋能人無數,智者無數,不知可有辦法證明,某認為隻需要四種顏色,就可以對北宋二十三路上色,相鄰的路之間不得同色。各位可認為某說得合理;若是不合理,可有反對的理由?”


    看著這個奇葩的問題,秦檜立刻道:“微臣覺得隻需要三種顏色足夠!”


    “如此簡單問題,竟然用來考入,太容易了!”


    其餘大臣也是紛紛不屑道。


    趙樸卻是神色一緊張,有些不知所措。


    竟然是四色問題!


    四色問題,引人了拓撲學與圖論的相關理論。後世也是利用計算機才正麵合理性。


    在這個時代,數學蒙昧的時代。想要證明幾乎是不可能的。


    “既然簡單,那各位就證明一下?”趙樸深吸了一口氣,感覺到要糟糕。五色問題好證明,三色問題也好證明,難得是四色問題。


    立時間。一個個大臣們開始推算起來,一開始不覺得什麽,可是漸漸地發覺難度,越是推演,越是難度大,最後紛紛搖頭的,丟下紙張,不再思考。隻要寥寥幾個還在推算。


    “微臣無能為力。越推越難!”一個工部的臣子道。


    “微臣無力!”


    又一個退下了!


    到了最後,滿朝大臣無一人解出,一個問題,難道了滿朝大臣。


    趙樸輸得心服口服,輸了不丟人。隻是心中生出一絲疑惑,這個問題,不是十九世紀某某提出的嗎?怎麽會提前出世!


    這一次交鋒,遼國使者勝了。隻是遼國使者沒有一絲的傲慢,繼續道:“那某要問第二個問題了?”


    “使者且慢!”秦檜忽然開口道。


    “不知右相有何疑問?”使者道。


    秦檜道:“四色問題使者可有答案?”


    使者搖了搖頭道:“沒有答案,這個問題。困擾了西方聖賢許久,未有明確答案,我也不知。原本是想著大宋人才濟濟,名士輩出,可能有答案,隻是失望了。”


    眾多臣子聽了之後。輕輕鬆了一口氣,原來如此,也沒有答案。


    若是使者有答案,大宋臣子未解決出,顯得大宋有些無能,如今大家都沒有解出,也是彼此彼此。


    秦檜道:“兩小兒論日,尚且難住了孔子,可見學海無涯,我等學子苦苦追求一生,也未必能探查出萬分之一。而我背不如孔子多矣,使者若是找一些古怪生僻的問題,問於我等,我等幹脆認輸了。第二個問題,莫要太過生僻?”


    曆史上,兩個小兒,以太陽遠近暖熱等問題,問於孔子。孔子迴答不出來。這一點也沒有顯示出孔子知識淺薄,隻是顯示出知識浩瀚,無邊無際。也從側麵上驗證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師!”


    舉這個例子,意在緩解尷尬。


    遼國使者點點頭,也不反駁,此次前來是為了與南宋結盟,為了更好的在西麵互市,而不是為了打臉,為了激怒在場的宋朝君臣,自然而然的做出了讓步,開口道:“第二個問題,不會太生僻,隻是簡單問題!”


    這時,一個遼軍士兵上前,打開一個盒子,盒子裏麵是一個精美的皇冠。


    “這是我皇贈予大宋皇帝的皇冠?”遼國使者道。


    “皇冠,好精美的皇冠!”


    “不愧巧奪天工!”


    “西遼工匠技藝高超!“


    在場的臣子紛紛稱讚道。


    趙樸卻是心中發笑,這個皇冠精美倒是精美,但也隻是精美而已,宋朝有許多工匠能夠做到這種水平,甚至超過。


    皇冠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冠本身帶來的政治意義。


    就好似,漢朝光武帝贈送了日本一個小國倭奴國金印,這個小國國主拿著這個金印,在四周的小國麵前顯擺,顯得高人一等,四周的小國也是被鎮住了。因為這是大國贈送的,權威在上。


    同樣一個小國,贈送了天朝一些禮物,天朝也總是向後代顯擺,這是四夷臣服的表現。


    一個小小的皇冠,不僅僅是器物,更是代表著對南宋的認同,低頭。


    遼國使者問道:“我皇曾經讓銀匠打造皇冠,隻是人心難測,不知這個皇冠中是否摻假,偷了金子?此時在座各位高士滿座,不知可有辦法,測驗出其中是否摻假!”


    趙樸心中道:又是一個阿基米德問題,這個問題倒是簡單了很多。在二十一世紀,隻要是五年級小朋友都會知道。隻可惜在大宋,重視經史詩詞,輕視格物之道,還真的沒有一個人能迴答出來!“


    “不如破開皇冠,自然能查看出是否摻假!”一個大臣說著。


    隻是立刻間,這個大臣感到不對勁,四周的臣子們也都是以鄙視的眼光看著他。


    這個臣子立時臉紅,發覺他犯錯了,犯下了大錯誤。


    這個皇冠是遼國送來的禮物,將禮物毀掉,尤其是在朝堂上,在眾目睽睽之下毀掉,這可是大不敬!


    後世的史料會寫道:“西遼使者,二問於宋朝諸臣,測皇冠是否摻假,群臣不得知,唯有毀皇冠以辨真假,群臣無能!可憐!可憐!可憐!”


    立時間在場的大臣們有些捉瞎,若是論及詩詞歌舞,論及經史,在場個個都是能手,隻是論及物理、數學等相關知識,在場都不行。正所謂奇技淫巧,玩玩可以,可是沉迷其中,就有些不務正業了。


    看著在場的大臣,那副苦思冥想的樣子,趙樸也著急了,有種赤膊上陣,親自解決這個問題的衝動,隻是最後還是忍住了。


    皇上必須穩住釣魚台,赤膊上陣即便是贏了,也等於是輸了。


    良久之後,還是沒有答案。


    遼國使者道:“既然迴答不出來,那我就問第三個問題?”


    “且慢?”這時,李綱開口了。


    遼國使者道:“莫非右相能迴答出這個問題!”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三人行必有我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此而已。我等朝臣,精於治國之道,精於琴棋書畫,精於詩詞歌賦,精於聖人之學。至於這類小道,我等不知!”李綱道,”我等不知,但是隻要隨便一個銀匠就知曉!”


    在場的大臣紛紛點頭,不得不說,這些話都說到了心坎上。


    這個遼軍使者有些難為人,專門在在場士大夫不擅長的領域,進行詢問。


    “陛下,請讓一首飾店工匠,出手,便可辨別真偽?”


    趙樸道:“準奏!”


    不久之後,一個首飾店工匠上殿了。


    這個首飾工匠第一次上殿,有些害怕,說話也有些不利索。隻是本事真的了得,這個困擾了大臣們的問題,隻是分分秒秒就解決了。


    也證明了韓愈所說,術業有專攻,不入一門行業,不知其精髓!


    ps:第二更在11點r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