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揚州,趙樸停留了半個月之久,主要是視察揚州的防線。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等,中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地處江蘇省中部,東與鹽城市、泰州市毗鄰;南臨長江,與鎮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與南京市相連;西部與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與淮安市接壤,


    揚州是江淮流域的中軸線,是整個淮河,長江防線的重要節點,可以說是建康的北大門。


    雖然激戰半年多後,金軍退去了。此時金軍糧草損耗極大,軍隊士氣衰弱,不會南下,隻是也要防止金軍突襲。


    視察揚州防線,隻是其一。


    災後重建,是另一個目的。


    當家不知柴米貴,當了皇帝才知道缺錢。朝廷必須有充足等地財稅,百姓必須填飽肚子,一個王朝才有希望,不然一切都是水中花,鏡中月。此時的宋朝,軍事上的危機暫時解除了,隻是財政上再度出現了危機。


    因為戰爭的緣故,一些地方的府衙,或是被金軍攻占,或是跑路,或是被義軍侵占,致使基礎政權幾乎崩潰。這一切導致,朝廷財稅銳減。而同時,一些商人操作,一些基礎生活用品的物價,快速飛漲,三倍、五倍、八倍,價格飛漲,沒有最離譜,隻有更離譜。


    此時,麵臨著中央缺錢,沒錢給官員們發工資,沒錢給軍隊組織裝備,也沒錢賑災救濟百姓;而基層的百姓,則是受著物價飛漲之苦,苦不堪言,悲催無比。唯一受益的,就是那些大商人,他們借著亂世,手段頻出,掙下了大量的錢財,金錢快熟向他們手中集中。


    隻是他們也過的不怎麽樣!


    在宋代。不歧視商人,但是商人地位依舊很低。


    士農工商,商人處於末流。


    商人,說難聽些就是肥豬,專門等著長肥之後,被宰殺。一些沒有靠山,無權無勢的中小商人如此;一些權勢極大,有著官員做靠山的,也是如此。


    在這個沒有物權法的時代,商人的命運很是苦逼。


    大量的財富集中。並沒有帶來安全感。反而使他們越發的緊張。朝不保夕。


    即便是想要花錢打點,在朝中找靠山,似乎也找不到人。誰都知道,此刻朝廷內。官員波動極大,“朝為尚書郎,暮為階下囚“。


    此時揚州,乃至是整個江南處在不穩定狀態,好似休克一般。


    這些問題都必須堅決,不然政權,難以鞏固。


    隻可惜,趙樸不是經濟學出身,嘴上混亂的說一說還可以。可是具體操作,解決起災後重建問題,則有些艱難了。


    而這些都不是拍著腦袋,可以決定的;也不是製定某某人,可以解決的。這還設計到了宋朝深層次的經濟改革。稅收改革。此時的大宋,處在休克狀態,固然危險無比,可也是改革阻力最小的時刻。


    此時必須將改革的大致論調定下,不必全部實行,但是至少要有未來三年,乃至是十年的經濟計劃。


    這些都必須慎之又慎!


    戰場上輸上一兩場,沒有什麽,再打便可。隻是此刻,若是出了差錯,影響是致命的。


    此時走在十字路口上,趙樸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沒有注意不要緊,他是皇上;隻要臣子,百姓有注意就行。


    於是,趙樸很快讓禮部貼出榜單,在一些府衙,一些重要的地點到處張貼,向民間征求意見,尋求解決之法。


    這也算是一種政治作秀吧!


    畢竟,這個時代明君多廣開言路,四處納諫,一副謙虛的樣子,至於真的是不是謙虛,無人知道。


    而這也算是另一種挖掘人才的方式。


    何為人才?


    有一技之能,有用處就是人才。


    告示中寫道,若有所得,可寫成陳條或奏本,送到翰林院,翰林院設有專人整理讀書人的陳條奏本,如果你的見解獨到的話,陳條就能直接送到皇上的案頭。若是皇上禦覽合意的話,可得麵聖的機會,若再通過皇上親自考核,立即可賜進士及第,並授官。


    總之,想說就說,說錯了不要緊;可是說好了,卻可能封官。


    隨著,皇上廣開言路,向民間廣求意見,尋覓良才,引得讀書人熱情高漲,展開了熱烈的辯論,四處找人切磋,不斷上書。


    而各種災後重建的意見,搬到了案頭,意見很多,方法無非是修生養息,或是加稅,或是節儉等等。多數意見,趙樸隻是一掃而過,就丟在了一邊,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出彩的意見。


    而趙樸也是開始整理這些意見,然後按照著自己的想法,大致的開始規劃。


    整個災後重建,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短期內,主要側重兩點:一是要平仰物價,使糧食價格穩定,百姓吃得起飯;二是,要恢複基層機構,加大征稅,使財政寬裕。


    而平仰物價,需要發揮作用,還有大商人作用。總之一句話,糧食價格要下降,要讓百姓買得起糧食,不然天上地下,沒有人救得了你。


    長期內,主要側重於兩點:一是,要打擊**,肅清吏治,不要求人人是海瑞,但是至少要不阻礙國家發展;二是,積極進行實行計劃經濟,加大對經濟的引動,帶動,快速恢複經濟。


    開設銀行,發行債券,加大海洋貿易,加大基礎堅實的等,這一些列組合拳打出,必然使國庫有錢,做到國不加賦而民富饒!


    而不論是長期規劃,還是短期規劃,都需要非凡之人擔任。


    隻是思考了許久,還是找不到適合人選!


    秦檜為人精明,善於理財,隻可惜太過圓滑,忠誠感欠缺,誰都不知道何時被此人賣了;而李綱為人正直,忠誠感強,至少不必擔心叛變,可惜為人缺乏圓滑,又好以直取名。


    最後,無奈之下,趙樸覺得讓這二人搭配,一個左相,一個右相,共同擔任災後重建的任務。


    ………………


    河畔的煙柳,已是落葉紛紛,但這並沒有造成慘淡蕭瑟的感覺。沿河兩岸,繁華如夢,商鋪門樓,趙樸站在酒樓上,總能聞到花香、茶香、酒香,香風陣陣。而俯視而下,河上畫舫輕蕩,舞女不斷,笙歌隱隱,街上人頭聳動,叫賣聲聲。


    士子們在酒樓上,點指江南,激揚文字。


    一點也沒有一絲戰爭的跡象。


    趙樸不得不感歎,商品經濟城市,恢複速度之快,遠遠超過了農耕時代的修生養息。


    “拜見,陛下!”


    這時,一個中年男子,起身拜道。


    趙樸幽幽道:“這裏沒有陛下,隻有趙公子!”


    “是!”對麵男子,恭敬的道。這個中年男子正是秦檜。


    不久之後,酒樓上又走上了一個男子。


    此人正是李綱!


    白衣黑發,衣和發都飄飄逸逸,不紮不束,微微飄拂,襯著懸在半空中的身影,眼睛裏閃動著智慧與驕傲。五官俊美鮮明,眼睛深邃如滄海,鼻若懸梁,唇若塗丹,膚如凝脂。


    趙樸也不得不感歎,李綱的確屬一個美男子。


    此刻已經四十多歲了,已經是大叔級別了,可是依舊風采迷人,翩翩風雅,一副迷倒萬千少女的樣子。


    相較而言,趙破就差了很多,隱約間,心中生出一絲妒忌之心。


    “陛下,為何不在宮中,為何在外行走!此時大宋正在生死存亡的時刻,君王當勉力,奮發圖強,臣子將竭盡心力,共禦外敵,君臣當一心,其利斷金,唯有如此,大宋才能興盛!陛下,身為君王,當勤勉為國,豈能在外嬉戲,沉迷於玩樂!”


    一見麵,李綱就開始說教,開始勸諫。ro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