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大捷!水師大捷!”


    “大捷!大捷,一萬金軍盡數覆沒!”


    “金軍三百多艘船,十幾艘樓船,盡數覆滅!金軍水師盡數化為灰燼!”


    “此戰金軍元氣大傷,再也無力進攻襄陽!”


    “水道暢通,此戰必勝!”


    當水師大捷的消息傳來時,整個襄陽立時轟動了,好似過年一般。這可是真正的大捷,那一麵麵旗幟,還有殘破的鎧甲,都是大捷的最好證明,這可做不得假!


    原本,黑雲壓城城欲摧,惶恐不安的襄陽立時安定了下來。


    整兒襄陽的士氣,頓時提了起來,似乎堅守下去,再也無一絲難度。


    而同時,各種小道的消息也是傳播開來,多數誇張,不真實,卻極好的鼓動了人心。而一些大臣似乎也被水師大捷,所感染,提出了反攻計劃,一舉擊退金軍,並不斷的引用典故,言辭昭昭,可見明月。


    隻是說得再好,也被趙樸糊弄過去了,堅決不打。


    開什麽玩笑!


    大勝了,是好事!


    可是眼睛,長到腦門上,就悲劇了!


    輿論是糊弄人的,是用來引導百姓思潮的,而不是被百姓思潮所影響,迷失了判斷。


    此時反攻,時機還不到。


    至少要等到東線傳來,勝利的消息;而遼東也是傳來,李綱擾亂金軍後方的消息;而陝西一帶,也是傳來勝利消息。各路大軍飄紅,打退了金軍的進攻,那時才可能反攻,才能取得襄陽保衛戰的最後勝利。


    至於此刻,開展反攻時機太早。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忙工作細活,還是靜靜等待為上!


    短期看來,宋軍處在不利的局麵,老是打敗仗,被動挨打,憋屈至極;可是長期看來,宋軍不論是財力上、兵力上,都是占據著優勢。隻要是不冒進,不打大敗仗,長久拖下去,絕對是會把金軍拖垮。


    此時,優勢漸漸向著大宋便宜,此刻傻了才冒進,傻了才主動出擊!


    總之,戰略上無非是三個字:等、熬、拖!


    ………………


    “什麽敗了!”


    “什麽全死光了!”


    金兀術也是傻眼了。


    戰局的發展,再一次超脫了他的預料,金軍水師盡數覆沒,近一萬多金軍士兵陣亡。唯一感到慶幸的是,這些陣亡的金軍士卒中,有七層以上,是來自幽雲或是山東等地,多是以契丹人、漢人為主,女真兵隻是少數。


    即便是此次大敗而歸,也沒有死了太多的女真兵。


    女真人的命,可精貴著,若是真的死上一萬,他非要心疼死不可。


    隨著水師的全軍覆沒,宋軍是歡欣鼓舞,好似過年;而金軍上下,卻是哀鴻一片,有種兔死狐悲之感。


    “說,此戰為何大敗?”金兀術喝道。


    “這是郭藥師,那個混蛋的錯…………”逃迴來的金軍將領,啼哭抹淚,好似死了爹媽一般,一邊哭著,一邊罵著郭藥師,將所有的罪名,都是推在了郭藥師的身上。


    隻是金兀術是何等聰明之人,這點小把戲,這點小算計,又如何能夠瞞得過他,聽著這些歪曲的事實,很快的推演出了真相。


    “混賬!”金兀術氣得有些肺都快炸了,伸手就是幾個耳光,抬腳就是亂踢,嘴中罵道,“混蛋,王八蛋!你們還是女真勇士們,勇氣都讓狗吃了嗎?沒有學的你們祖輩的勇氣,都是盡數學了漢人的偷奸耍滑;那麽多將士都死了,你們為什麽不死在那裏!”


    棍棒之下,出人才。


    當年,完顏阿骨打就是遮掩教訓兒子們的,而到了金兀術,也是用棍棒教育,絲毫不留情,不管你是哪個王爺的兒子,還是哪個貴戚的關係,照打不誤,隻要不打死一切好說。


    而跪在地上的幾個“三代們”挨著打,心中抱怨不已,又怨又恨,又是敬畏,暗自咒罵著這位四皇子,太狠了、下手太毒了。可是身體卻一點反抗也不敢,甚至表情也一副恭順的樣子。


    乖乖挨打,才是上策;讓這位爺消消氣,才是上策。


    惹惱了這位爺,說不定就將他們打廢了。雖然說他們有背景,可是這點背景,在這位四皇子麵前,一點優勢也沒有;雖然說他們老爹的心肝寶貝,可是也為非不可代替,老爹有好幾個兒子,沒有了他們,照樣有人頂替。


    這些三代們,一個個遭受了金兀術的挨打。


    大罵了一頓之後,金兀術心情好了和你多。


    “滾!滾出老子的視線!”金兀術大罵道。在場的將領們,紛紛退迴,而這些三代們,也是灰溜溜的滾蛋。


    坐在帥椅上,金兀術有些後悔,此戰不應該派郭藥師去,他也低估了這些混球的混賬,他走了一招錯棋,不然也不會白白損失一萬多人,“可惜呀,郭藥師乃是大才。我軍中,對漢人了解最深的,莫過於郭藥師,可是此次,他迴不來了!都是我的錯誤!”


    在一陣自責之後,金兀術心中生出陣陣疲憊之感,打仗打了許久,也沒有如今天,這般的疲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雞肋,雞肋!難道真的要舍去襄陽而去嗎?”


    金兀術再度糾結了。


    “看來隻能是采取中策了!”


    ………………


    在襄陽水師與金軍水師大戰的時刻,大約有兩萬的金軍,也發動了攻打襄陽水寨之戰。


    水寨,是襄陽水師的立身根本,那裏是襄陽水師的老巢,大量的糧食,器械存儲在那裏,不容丟失。


    為了保衛水寨,守衛水寨的士兵拚死抵抗,僅僅是戰鬥了一個半時辰,就連續破了九道寨門,似乎有些撐不住了,隻要在攻破三道寨門,水寨就徹底完了。這一刻李若虛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準備。


    隨時準備自殺殉國,而糧草庫也是點著火油,隨時準備燒了,不給金軍流一粒糧食。


    這時轉機來了,遠方的襄陽水師迴援了,死不了!


    看到取勝已經不可能了,金軍隻能是退去。


    這兩萬的金軍,沒有返迴襄陽城下的大營,而是向南方直接撲殺而來,直接指向了江陵。


    上策,很快的轉變為了中策。


    速戰速決難以實現,隻能是南下江陵,而四周金兀術的大隊人馬,則是四處掃蕩,讓北方的襄陽成為一座孤城,然後南北合計,共同攻破江陵。這個計劃,花去的時間較長,快需要三四個月,慢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是更長。


    可是到了如今,隻能是采取中策了!


    不論是西去,還是東去,都是去捧別人的臭腳,都是吃別人的殘羹冷炙,那裏有這裏吃獨食歡快。


    在襄陽久攻不克,士氣疲憊的情況下,金軍太需要勝利了,太需要洗劫一番了,需要用勝利,用洗劫,恢複軍隊士氣。一邊不斷的恢複著士氣,一邊不斷的打掉襄陽附近的城池,讓襄陽變為一座孤城,然後趁機攻取,就好似攻破汴梁一般。


    到了最後可能,可能也難以攻克襄陽。


    那時諸多大軍,三路大軍,再匯聚在一起,一起攻破襄陽也不遲!


    隻是三路大軍,能夠合力圍攻襄陽嗎?


    金兀術搖了搖頭,那是絕對不可能的!自從太祖死後,金國上下就分裂為幾個派係,這些派係相互爭鬥,又相互合作,拆台不斷,內鬥不休。第一次圍攻汴梁時,二哥已經打到了汴梁,那時隻要宗翰南下,匯合在汴梁,可能汴梁就城破了。


    可是宗翰偏偏與二哥不對頭,寧肯打太原,死傷無數,也不願意南下匯合在汴梁。結果,二哥孤軍深入,局勢不利,隻能是退去。


    而第二次,在皇帝的協調之下,宗翰總算是與二哥合兵打汴梁。汴梁總算是城破了,隻是城破之後,又因為廢立宋朝宗室的問題,宗翰與二哥又吵起了架,爭吵不休,專門拆台。


    而第三次,攻打宋朝,更是各自為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各走各的路;


    而這次,是第四次打宋朝,依舊是各自為戰。


    況且即便是合力攻打襄陽,那由誰擔任總指揮,誰負責一切。各個之間,你不服氣我,我也不服氣你,在加上皇帝陛下玩平衡之術,注定了一切是不可能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