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連續發起幾次攻擊,都被宋軍打退了!


    激戰了兩個時辰,金軍連續的換了三波,輪番上陣,都是沒有把樊城啃下來。事實再一次證明,隻要宋軍勇猛作戰,戰術應用得當,金軍根本無法攻克樊城。


    當鳴金聲響起的時刻,金軍緩緩退去。


    在城牆上,還有城下,護城河內,到處都是屍體,還有散亂的箭矢,破碎的盾牌,長矛等等。這些屍體中,有的是金軍士卒,還有宋軍士。


    看著滿地的屍體,趙樸再次被震撼了,這就是戰場,生命最廉價之處。


    “收拾陣亡將士的屍體,免得引發瘟疫!”趙樸吩咐道。


    戰爭,會引發大規模的戰士死亡,陣亡戰士的屍體若是處理不當,會引發瘟疫。而襄陽,處在溫暖潮濕的地帶,此刻僅僅是四月份,可是天氣已經炎熱至極,引發瘟疫的可能性更大,必須要謹慎處理。


    曆史上,很多大城,就是被瘟疫折磨,最後不攻而破。


    這時,一個個吊筐下去,開始收拾整理屍體,陣亡將士的屍體被抬了起來。本來是該入土為安的,隻是此時的情況,顯然是不允許了,隻能是火化。


    “陛下,金軍士卒的屍體該如何處理?”王守義問道。


    “你說當如何處理?”趙樸反問道。


    王守義道:“不如通知金軍,前來收屍,以示仁慈!”


    趙樸點點頭,表示同意。


    “傷亡如何?”趙樸又問道。


    王守義道:“我軍傷亡三千人,而金軍傷亡五千人!”


    趙樸皺了皺眉,這個傷亡比列可不少呀。自古是攻難守易,攻擊一方傷亡要比防守一方,要巨大的很,三比一,四比一,甚至是六比一。也是存在的。而此次戰鬥中,傷亡數量竟然連二比一也沒有達到。


    守城一方傷亡太大了!


    不過想一想也正常。老牌的嫡係部隊,僅僅兩萬多,在到了襄陽之後,大力擴編,軍隊規模迅速擴大到了二十萬。隻是數量增加了,質量相應的下降了,整體上訓練不足,戰鬥力低下,軍官人數不足。沒有見過血。


    這些都是致命的弱點。在剛才的守城戰中。新兵沒有崩潰,就不錯了,這樣巨大的傷亡也在情理之中。


    不久之後,金軍也派來了使者。要求收迴戰死士卒的身體。


    宋軍答應了,一個個牛車拉動著屍體,返迴金軍大營。


    ………………


    看著地圖,金兀術臉色上帶有愁苦之色。


    襄陽之難打,超過了他的預料。此刻還沒有攻打襄陽,僅僅是攻擊樊城,損失就有五千之多,若是再繼續打下去,可能在打上十幾次。全軍就要拚個光!


    “我女真軍善於野戰,不善於攻城,若是這樣下去,如何是好!”金兀術自問道。


    一旁的郭藥師道:“在大宋,襄陽地區。由襄陽和樊城合並而成,隔江相望,居秦嶺諸山脈的重要缺口上。就路陸而言,以襄陽為中心,形成南襄隘道和荊襄大道,為南北交通的中線。古之中國疆域以黃河、長江流域為主體,而中隔秦嶺、伏牛、桐柏、大別諸山脈,使南北交通局限於東西中三主線。西線由關中越秦嶺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東線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長江下遊之吳越;汴河既開,即以汴河河道為主線。中線由關中東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南陽)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陽,複南循漢水至長江中遊之荊楚。此南北交通之自然形態也。”


    “就水路交通而言,襄陽北部可以通過漢江的支流唐白河,通往南陽盆地,南部沿漢江則可以直達江漢平原。正是由於襄陽在南北水陸交通中所占據的樞紐地位,真可謂是“挾大江以為池,而崇山以為固……南極湖湘,北控關洛,獨霸漢上。”


    “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


    最後,韓藥師道:“即便是宋皇不在此處,也要攻克襄陽。襄陽一破,向東可以合兵攻擊關中,破漢中,甚至是直接攻擊蜀中;也可以順流而下,直下武昌,順流而東,直搗江南,洗劫江南財富!”


    “襄陽此戰,關乎大金之存亡,位置之重,勝過汴梁。汴梁克,而天下臣服;襄陽克,大宋再無迴天之力!”


    金兀術還是在沉默了,許久之後,才問道:“將軍可有破城之法?”


    郭藥師道:“我有三策,可有破襄陽!”


    “三策?”金兀術好奇道,“願聞其詳?”


    郭藥師道:“上策,以水師打破宋軍水師,封鎖漢水河道,隔絕襄陽城與樊城聯係,使二者各自孤立,不能相互救援,並斷掉襄陽的外援,使之徹底變為孤城;然後從大後方,運輸來弩炮,對襄陽形成密集打擊,徹底摧毀襄陽!”


    “中策,從漢水上遊,派一支偏師渡江,然後奇襲江陵,或是武昌,南北夾擊,長期圍困襄陽!”


    “而下策,是離開襄陽,而是攻擊其他地區。此時,宋軍主力,多數匯聚在襄陽,而我軍隻需要少部分強製襄陽,大部或是出擊兩湖,或者是會師淮北,或者是攻擊江南!剪除枝葉,軀幹自然不存!”


    在郭藥師看來,三策中,上策最佳。隻有建立強大的水師,擊破宋軍水師,才能取得此戰勝利;沒有強大的水師,即便是攻占了襄陽,也未必能站穩腳跟。而想要徹底取得南征的勝利,唯有建立強大的水師,才可以。


    隻是女真靠著鐵騎,靠著強大戰馬,縱橫天下,潛意識的忽視水師,上策很可能是下策,也不可行!


    而中策,最為沉穩,隻是消耗的時間較多,偏師奇襲後方,孤軍深入,容易被宋軍牽製,容易遭到伏擊,卻是最為符合金軍脾氣,也最為符合金兀術的脾氣,最有可能采納。


    而下策對金軍而言,恰恰是上策。因為金軍的強大,靠著騎兵的犀利,靠的是快速出擊;將大量的精兵消耗在攻堅戰上,本身就是不明智,最好的策略應當是避強擊虛,靈活出擊,把握戰爭的主動權,而不是消耗在攻城戰中。此時,襄陽經營許久,可謂是固如金湯,可是其他地區的宋軍,未必有這樣精銳,防守也未必有這樣嚴密,隻要避開襄陽,還是大有可為的。


    隻是,避開襄陽,等於是宋朝皇帝趙樸服軟,不僅是金兀術麵子上過不去,更是會挫傷全軍士氣,也不可行!


    果然,金兀術思考了一會道:“上策不可行,我軍沒有水師;下策,太過懦弱;而中策,最為適合,最妙!”


    郭藥師,心中微微歎氣,還是選擇了中策,一切都在他意料中,隻是心中微微有些失落!


    “隻是中策,最為消耗時間,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是更久才能奏效!”郭藥師還是勸諫道,“一旦拖到半年之久,那時我軍師老疲憊,隻能是退去!”


    “半年時間?”金兀術猶豫了,中策最為符合他的心意,隻是時間太長了。


    半年之久,時間太長了,拖不起!


    “用不了半年吧!“金兀術道。


    “殿下,中策最適合我軍,卻也最不利於我軍。一旦分兵,那時勝負暫且不說,消耗的時間必然長。而趙樸,又不是宋徽宗、宋欽宗之流,懦弱可欺,不會輕易投降的。唯有速戰速決,才是上策!”


    郭藥師鼓起勇氣道:“願殿下三思!“


    “容我仔細思考!“金兀術也是再度陷入思考中。


    這一夜,金兀術失眠來,在三策之間,不斷的徘徊、猶豫,神情為難,難以抉擇。


    ps:


    猜一猜,金兀術會用哪一種策略,進攻襄陽。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