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


    劇烈的敲鼓聲響起!


    大地在顫抖,遠方的金軍排著整齊的步兵陣型,踏著腳步聲逼近而來,腳步聲雖然不整齊,卻帶來劇烈的震撼之感。


    這時,太陽已經西下,守衛北邊城牆的一萬宋軍都已就位,民夫們也都在城下待命。


    聽那腳步聲越來越近,城樓上鴉雀無聲,有的隻是一絲絲恐懼,還有害怕,雖然天氣炎熱,可眾將士都是大氣也不敢出一口,靜靜的等待著。


    因為那金軍越來越近了。


    趙樸在城樓上,看著越來越近的金軍,手心不覺冒出了汗水,恐懼更是環繞在心中,隻是這一刻,他隻能是強製鎮定,裝著深沉。


    守襄陽,必然要守樊城。以漢水為界,北岸為樊城,南岸為襄陽,襄陽與樊城好似姐妹,好似犄角一般,相互掩護,相互依托。而攻克襄陽,必然要攻克樊城,而此時戰鬥就在樊城發生了。金軍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力,攻破襄陽。


    憑著樊城的有利地勢,金軍隻能是在北麵擺開陣型,用來攻城,而在其他三麵城牆,隻需要少量部隊進行防備就足夠了。


    金軍進攻北麵城牆,為了防止陽光惑眼,隻能是從下午進攻。


    很快,金軍的身影清晰可見,好似潮水一般湧現,越來越近了。


    人上一萬,無邊無際;人上十萬,徹天連地!


    看著漫天遍野的金軍,趙樸也感到壓力巨大,雖然他知道守城的宋軍比金軍的人數還多,可是數量不一定能形成戰鬥優勢。


    金軍在一裏之外,開始拆卸攻城器械。


    臨車,又名樓車、樓櫓、行樓、雲車、高車。車上建塔樓十餘丈,用於俯察城內。亦可在上喊話,射矢,投石。城民苦之。背負門板汲水。城敵懼之,創儲營房暴露。車可居高臨下,故名。


    衝車,又名撞車,平板四輪,穩置大木。多人推進撞城,門破牆垮。


    棚車,車上以生牛皮蒙蓋木棚,人藏棚下,大挖其城牆腳。牛皮木棚可避城上矢石。放心挖吧。


    鉤車。車上立長柄大鐵鉤。逼而近之,鉤搭城樓城牆,後麵長纜係鉤,九牛拉之。樓倒牆塌。


    蝦蟆車,平板車,矮而寬,滿載土,上有生牛皮棚,狀似巨蛙,故名,百人棚下推車以進,填入城下壕溝。亦可用於載長板搭溝橋。


    登城車。高車上置跳板,逼近推出,搭牆登城,所謂懸樓雲橋是也。又有車上雲梯,梯端雙輪。滾牆直上,亦登城用。


    巢車,車上豎竿,竿端設置滑輪。繩拉小木屋,沿竿升到頂,如今升旗然,亦用於俯察,比臨車輕便。又有竿上懸掛桔,升吊小木屋,載人登城者,謂之木幔車。唯須用生牛皮作懸幔,以保護小木屋不受矢石攻擊。


    這些都是攻城的武器,之前趙樸根本不知道,在不久前才狠狠的惡補了一下,才知道大概。作為守城一方,也有相應的手段,克製這些攻城武器。宋軍一向是善守不善攻,玩守城,在座的文武大臣各個都是內行,不必他操心。


    金軍組裝著,從容不迫,而距離正好在宋軍弓弩的射擊範圍之外,打擊不到,隻能是靜靜的看著。


    而此時金兀術也看著樊城,道:“樊城不好打呀!”


    宗輔道:“不好打也得打!”


    …………


    隻是半個時辰的時間,密密麻麻的攻城武器,已經組裝好了。


    一部分金軍在篷車的掩護下,緩緩靠近,殺向了樊城之下,戰鬥很快將要來臨。


    眼見那篷車越來越靠近,城上眾人心情格外沉重,這一刻,終於來臨了麽?是生是死,就是這一遭來!


    趙樸一迴頭,望向身旁眾人道:“爾等盡數迴去吧。汪伯彥坐鎮宮中,應付各方變故;範仲尹在城下,負責民夫調動;趙大行走城中,嚴防城中動亂,謹防金軍奸細破壞。其他各位文武各司其職。全軍上下,務必要齊心協力,共擊金軍。還望諸位與朕一道,同舟共濟,共渡此關!”


    這些都是戰前,已經下達的任務,此時隻是再度的重複一次而已。


    最後,趙樸道:“在此大宋危亡時刻,朕要呆在城樓上,擊退金軍,金軍不退,朕不下城樓,各位就不要勸了!”


    此時,全軍上下的士氣很是低落,唯有他親自在城樓上,親臨一線鼓舞士氣,才可能守住襄陽。


    望著那身上披著鎧甲,手中拿著寶劍,傲然挺立的身影,眾文武都是生出感歎,這才是明君,這才是太祖轉世。


    “陛下保重!”


    “趙二,要保護好陛下安全!”


    “刀槍無眼,陛下要小心!”


    “陛下…………”


    一個個大臣武將,開口叮囑著,沒有勸阻,有的隻是傷感與歎息。


    很快,眾多的文武已經退下了,隻剩下趙樸,還有眾多親衛。


    趙樸道:“士兵們都就位了麽?城防妥當了嗎?”


    “陛下,城門處由八字軍防衛,城門兩側近四裏之地,八千輔兵已布置完畢,弓箭手、長矛手等早已安排妥當。負責投石機的民夫也都已就位,投石等物都已準備妥當,負責運送滾木礌石的民夫,也已經布置妥當。在一些大鍋內,沸水已經燒開,猛火油已經準備妥當。火槍部隊,隨時待命;沒良心跑也已經準備妥當!”


    一旁的王守義從容不迫的迴答著。


    趙樸點點頭,其實這都是守城的常識,根本不會出現了簍子,隻是心中不安,才畫蛇添足的問了一句。


    問完之後,趙樸隱約間有些後悔,打仗最忌諱越級指揮,外行指揮內行。


    趙樸可知道,論起守城,論起對攻城或是守城器械的認知、破解,在場的哪一個都比他強。


    他這個皇帝瞎指揮,似乎有些不妥當。


    “王守義,你做事,我放心。好好守城吧!隻要襄樊得到保全,你就是大功一件!”趙樸平靜道。


    “微臣,定然不辱使命!”王守義道。


    “那朕就敬候佳音了!”趙樸道,“通令全軍,金軍一日不退,朕誓不離開襄樊,本王誓死與襄樊共存亡!”


    “是!”


    很快,眾將士們都已知曉皇上就在城樓上,親自守城,金軍不退。誓與襄陽共存亡。


    而此時。沒那個身穿鎧甲的男子。就是皇上!


    在大宋,能夠親臨一線,鼓舞全軍士氣發出與襄陽共存亡的口號,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宋欽宗、宋徽宗做不到;在前一些的神宗、哲宗做不到;就連是太宗皇帝也做不到。唯有開創大宋基業的太祖陛下。有這般勇氣。


    看著遠處的皇帝,眾將士不由的心生感動,戰意漸漸的增加了起來。


    宋朝並不缺乏熱血之士,也不缺乏善戰之兵,更不缺少名將。隻是大宋的整體環境中,熱血報國得不到尊敬,戰場廝殺得不到獎勵,名將被埋沒,而勾心鬥角。耍陰謀詭計,漸漸的變為了主流。


    熱血漸漸冷卻,善哉之兵變成了廢物,名將也退化為垃圾。


    而這一刻,皇上親自在城樓上。守城的舉動,讓那被泯滅的熱血漸漸的複蘇了起來。


    ………………


    金軍靠近,大旗揮舞了數下,接著悠長的號角聲響起,隨風傳來,淒涼卻慷慨,悲壯而殺氣騰騰。


    “滅宋!”


    “滅宋!”


    “滅宋!”


    城下的十萬金軍軍齊聲發三聲大吼,吼聲震天,好似野獸在吼叫。


    趙樸心中一顫。


    而這時,王守義一揮手,守城的將士也是齊聲喝道:


    “破金!”


    “破金!”


    “破金!”


    氣勢之雄壯,絲毫不下於金軍。


    “咚咚咚!“


    又是鼓聲響起,數麵大鼓按著節奏同時敲響,鼓聲動天,也敲擊在眾人心中。


    金軍動了,踏著鼓點,分為兩個大陣走出陣列而來,後麵其戰士舉起了手中的兵器,隨著鼓聲節奏,唿唿的喊了起來,帶著殺氣,好似潮水一般淹向了樊城。


    趙樸眼睛一縮,金軍一出手就動用了兩萬金兵,而這隻是第一輪。


    這段時間的惡補,趙樸已經粗略的知道了,這個時代守城的大致方式。


    先是填平護城河,若是護城河有水,要搭建簡易的浮橋。


    接著,用蒙著牛皮的蓬車,護送弓弩手先到城牆之下,用強弓勁弩壓製城牆上的防守士兵,盡可能的殺傷城上士兵,弓弩射殺一段時間後,士兵們再從大車中衝出來,或者在城牆上往上射敵,或者搭著雲梯往上攀爬,以優勢兵力爬上城牆後,殺滅守城士兵,再攻下城門,放大軍入城;或是用衝車衝撞城門,若能打開城門,則先殺進去也好,或者其他水攻,或者是挖地道等等。


    幸運的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火炮,沒有轟塌城牆的戰列;也沒有挖地道,埋設火藥炸塌城牆的戰列。


    因為這個時代的鋼鐵質量太差了,根本製造不出強大的火炮;而這個時代硫磺提純技術也極為糟糕,製造出來的黑火焰威力有限,再加上氣密性不好,致使火藥攻城,還沒有成為主流。


    火藥,此時更多是扮演著易燃物的角色,而不是爆炸物的角色。


    對這些當下流行的攻城戰術,趙樸都做過一定的預防,此時幾乎是鐵打的城池,似乎隻有不斷的圍困,就像曆史上蒙古軍,打了襄陽三十九年,圍困了襄陽五年,才破城。


    隻是金軍有那麽多時間可以消耗嗎?


    他們耗不起!


    ps:


    更新遲到了!r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