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中,防禦的圓陣中,忽然出現了一個缺口,隨著這個缺口,大量的義軍士兵湧了進來,隻是迎接他們的這是腳下的鉤鐮槍,就是四處從車陣中穿插而出的長矛,隻是瞬息之間,原本突入大陣的幾百名義軍士兵就死翹翹了。


    還有殘存的百人,也是心驚膽寒,恐懼不已。


    這時傳來戰馬奔馳的聲音,好似海浪在咆哮一般,一柄柄彎刀砍出,不是切中了脖頸,就是碎裂了衣甲,或者是被戰馬撞擊而死。


    此時三百名重騎兵為先導,身上披著重甲,戰馬身上也披著戰甲,人馬合一,渾身上下都是鐵甲,好似一個移動的鐵塔一般,不需要多餘的動作,隻需要向前衝鋒,隻需要縱馬馳騁就足夠了,馬匹的撞擊之力,足以將阻擋在前麵的士兵,撞擊的粉身碎骨,足以摧毀步兵的防禦陣型。


    一般的刀劍砍在上麵,根本沒有一絲反應;一般的長矛刺殺而去,不是被甲葉滑開,就是輕微的傷勢;弓箭射擊而來的箭鏃,也難以傷及。


    看著重甲騎兵衝鋒,趙樸心中滿是喜悅,還有一絲淡淡的驕傲。


    在這個時代,重甲騎兵,就是重坦克,就是虎式坦克,就是豹二。


    在馬力沒有耗盡之前,在沒有孤軍深入之前,重騎兵幾乎是無敵的。


    曆史書上,說著嶽家軍上砍騎兵,下砍馬腿,結果滅了鐵浮屠,滅了拐子馬。可是到了這個時代,參軍多時,與王彥等人交流了很久之後,才知道這隻是後人以訛傳訛之言,這的確是步兵抗擊騎兵的一種手段,但是卻沒有傳說中那樣神話。


    重甲騎兵巨大的衝擊之力,撞擊到步兵幾乎是粉身碎骨的下場,根本來不及砍馬腿;況且,重甲騎兵時運動的,騎兵會用兵器格擋,不會死死的站在那裏,任由砍馬腿;而最為重要的是,戰馬上有圍裙,為了防止馬腿被砍倒,在馬身子下麵是護裙,隻有短短的馬小腿露出來。


    砍馬腿是一項技術活,在戰馬奔跑時,很難砍中馬腿;隻有戰馬淩空一躍時,才是下手的最好時機。而砍馬腿,即便是最後成功了,也會被戰馬巨大的衝擊之力踩死,因而這需要勇氣,需要與敵同歸於盡的必死勇氣。


    砍馬腿失敗率很高。


    重甲騎兵出動時,往往是後麵跟隨著步兵,兩側是輕騎兵。在重甲騎兵馬力耗盡時,早已在輕騎兵,或是步兵的掩護之下,撤退到了後麵,根本不會給敵人留下孔子可鑽。沒有人會傻乎乎的讓重甲騎兵馬力耗盡時,有沒有步兵保護,或者是輕騎兵護佑;也沒有那個軍事白癡,會讓重甲騎兵,孤軍深入,沒有其他部隊輔助。總之,砍馬腿是一項不現實,不靠譜,有些幻想的戰術。


    當然,砍馬腿也有成功的範例,比如重甲騎兵連續戰鬥,馬力耗盡時,跑不動時,再跑馬肺就要炸了時,又沒有步兵掩護,沒有輕騎兵輔助作戰,這時砍馬腿才會成功。不過這也僅僅是幻想而已在,這樣的好事,比抽中五百萬大獎還不靠譜。


    能在瞬息萬變的戰局中,抓到那一絲戰機,將重甲騎兵與步兵、輕騎兵分割開來,最後砍馬腿成功,殲滅了重甲騎兵,隻有嶽飛。也唯有嶽飛成功,實際上這種戰術也唯有嶽家軍成功了,後世的模仿者往往是頭破血流。


    這三百重甲騎兵,也是八字軍唯一的重甲騎兵。


    這次也是重甲步兵的第一戰。


    隨著重甲騎兵的衝擊,立時間崩開了一道口子,一個個士兵不是被戰馬撞擊而倒,就是被鐵槍,重鐧,重鞭等武器打中,骨斷筋折。圍攻的陣型瞬息之間,被衝擊了一個七零八落,咋那麽快速的向前衝鋒,鑿穿義軍的陣型。


    此刻,重甲騎兵,隻有一個使命,那就是從東邊殺到西邊,將義軍的陣形鑿穿,衝擊義軍的中軍,使陣型出短暫的淩亂,打破義軍的戰鬥節奏,從而讓讓義軍將領驚慌、恐懼,從而一步步犯錯誤。敵人犯的錯誤越是多,勝利的機會越是多。


    這也是重甲騎兵取勝的秘訣。


    重甲騎兵,畢竟不是虎式坦克,也不是豹二。虎式坦克,豹二,隻要是有充足的後勤保障,可以連續先進幾百裏追殺敵人;可是重甲騎兵不行,隻是衝鋒上四五裏地,就是馬力損耗巨大,無力再戰。


    想要靠重甲騎兵擊潰敵人,根本不可能。重甲騎兵,重在威懾敵人,強大的衝擊力,刀槍不入的防護,給敵人帶來巨大的恐懼,從而導致指揮官犯錯誤,從而導致全軍崩潰。


    若是遇到一些頑強的軍隊,即便是損傷在七層以上,依舊是死戰不退的步軍,重甲騎兵往往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會被敵人活活拖死。


    就好像,曆史數上,隻是寫到嶽家軍砍馬腿,似乎砍馬腿就可以戰勝重甲騎兵鐵浮屠,卻不知道為了消耗重甲騎兵的馬力,有多少嶽家軍戰士死去。


    趙樸可不認為,重甲騎兵是無敵的,一旦被分割包圍,切斷開與步兵和輕騎兵的聯係,重甲騎兵,就是包餃子的料。


    這一切都要靠著,將軍的臨陣指揮能力,對戰場的超強掌控。


    這時,鑿穿的重甲騎兵遭到了第一個難關,隱藏在義軍大陣內的一個個投石機,顯露而出,好似猙獰的魔鬼一般。


    “放!”


    在一聲斷喝之下,一個個陶罐被丟出,陶罐內裝著火油,在拋出的刹那,陶罐內的火油點燃,漫天火焰飛舞,一個個砸向了重甲騎兵。


    一個個重甲騎兵躲閃著,可還是有著陶罐砸在了身上,立時間火焰燃燒,一個陶罐內的火油,已經夠燃燒一段時間了,三四個,甚至是更多的陶罐砸在了身上,那就是一個個·火人,這時代的鎧甲質量不咋地,導熱性極好,很快就是皮膚被燒傷。一些火焰更是燒在馬身上,立時間戰馬怕火,立時間亂跳了起來,整齊的重甲騎兵衝擊陣型,出現了一絲散亂。


    “不好!”趙樸心中暗自焦急。竟然是火油破重甲步兵,這可不好玩。一旦陶罐內的火油砸在重甲騎兵的身上,火焰燃燒,那就是烤肉了。


    不過,此刻趙樸不能慌張,不能有一絲緊張,隻能是一副從容自在的樣子,這樣才能給全軍信心。


    而隨著一個個陶罐的飛出,一個個火焰的飛舞,一個個重甲步兵或是被燒死,或是落馬,似乎重甲步兵毀滅就在眼前。


    “水火無情,就這樣要死了嗎?”趙樸眼睛中閃出了一絲痛苦。


    “嘟嘟!”騎兵的號角繼續吹響了。


    在步兵作戰時,可以用鼓聲、鑼聲、旗幟,指揮大軍;可是在騎兵作戰,鼓聲、鑼神、旗幟,根本沒有作用。在戰馬奔騰中,噪聲太大,指揮官靠著嗓門吼叫,根本聽不到。於是騎兵指揮多是依靠著號角,吹號表達意思,靠著號角指揮大軍。


    一位優秀的騎兵將領,可以用號角吹出不同節奏的聲音,有的是表達衝鋒,有的是表達撤軍,有的是表達變陣等簡單的意思。


    而騎兵可以根據上級號角吹奏的聲音,確定如何打。


    隨著號角的吹響,慌亂不堪的重甲騎兵,似乎找到了一聲集體的感覺,在號角聲中,傳出了衝鋒的意念。


    號角急促而熱血的聲音,隻是在重複一個意思,衝鋒。


    原本身上冒著火焰的重甲騎兵,強忍著身上的劇痛,向前衝鋒而去,目標直接指向了義軍的中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