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唐朝為界限,在前期實行的是府兵製,在後期實行的是募兵製。府兵製,屬於是半農半軍類型,並非是職業軍人,可以說拿起刀劍就是兵,放下刀劍就是民,奉行的是藏兵於民,獨特的軍製讓藩鎮割據沒有生存的土壤。


    而在唐朝後期,均田製的瓦解,府兵製的崩潰,隻能實行募兵製。募兵製,必然滋生任人唯親,也必然滋生藩鎮割據,於是唐末軍閥割據,五代十國混亂不堪。


    直到,宋朝時,才采取各種措施,消減了募兵製帶來的弊端,但是相應的軍隊戰鬥力也是急速的下滑。


    而在金國,如今實行的是猛安謀克製,也是一種半牧半軍的製度。


    金國與宋朝的對抗,可以說是非職業軍人與職業軍人的碰撞,結果是職業軍人完敗於非職業軍人。


    而宋朝,一直奉行的是輕武政策,武人受到輕視,即便狄青屢立戰功,位居樞密使,可還是低於同樣為樞密使的韓琦。而書生更是說,"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複幽薊,凱歌而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能及矣。”


    也就是武人再有破天的大功,也是不如耍筆杆子的。


    狄青再牛,也不如蘇東坡。狄青平滅南方叛亂,忠心衛國,沒有人記住;而蘇東坡公款吃喝,大肆的嫖妓,沒有被雙規,反倒是成為了真名士。


    在社會中,更是流行著“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隻有那些一無是處,沒有一絲特長的家夥,才去當兵混日子。


    在這種氛圍之下,宋軍的戰鬥力普遍低下,不論是對抗西夏,遼國,還是鎮壓內部的流民,往往都是幾倍於敵人的兵力出擊,還是屢戰屢敗。以幾倍於敵人的兵力,擊敗對手,那恭喜你了,絕對是名將。名將就是這樣誕生的。


    在諸多軍隊中,最為強大的莫過於陝西軍。這並不是說陝西軍特別能打,也不是說陝西軍紀律特別好,更不是說陝西軍的武器特別先進,而是因為陝西軍都是鄉黨組成,有些家族軍隊的色彩,跟後世的曾國藩的湘軍有些相似,凝聚力特別強。又麵對西夏,時時刻刻打仗,麵臨死亡威脅,連續的打上幾次戰鬥,沒本事的都死了,而有本事的則是活下來。


    在這種優勝劣汰的情形下,戰鬥力不強才怪。


    三萬種家軍此時正在急速的前進,四周的巡騎正在偵查著,種師道騎在馬上,手中握著長槍,麵色剛毅,花白的胡子一抖一抖,眼睛中閃現出謹慎之色。操控著馬,以緩慢的速度前進著。


    距離汴梁城,已經不足三十裏了,隻需要半天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了。可是越是接近,越是危險。金軍不會看著汴梁的援軍到來,而無一絲動作,擅長野戰的金軍,必然會將宋軍圍殲在郊外。


    而在郊外,騎兵對於步兵有著天然的優勢,隻要金軍有一萬鐵騎出擊,四周遊走,種家君就極度危險。


    三萬人,最後又有多少能進入汴梁。


    “傳令全軍,放緩行軍速度,全軍戒備,小心敵襲!”種師道傳令道。傳令兵騎著馬,急速的奔馳,傳送著命令。


    一個時辰後,距離汴梁已經二十裏了。


    這時,種師道眼神陡然一緊,隻見兩裏之外,傳來一陣清脆的響箭聲,刺耳又尖銳。


    “敵襲,快速警戒。全軍變為圓陣,車震在外,長矛手緊隨其後,削刀手護衛,弓箭手臥射……”一道道命令快速的傳遞下去,大陣瞬間變化,由原來一字長蛇般的行軍陣型,快速的變為了卷曲,盤旋的猛蛇,蛇頭高舉,蛇信吐出,隨時要對獵物發出攻擊。


    這個過程很快——


    可是敵人更快,兩裏之外的金軍鐵騎開始快速的衝鋒。


    速度,是鐵騎橫行的最大本錢。


    鐵騎殺戮步兵,最大的優勢就是憑借狂猛的速度,以秋風掃落葉般猛烈的衝垮步兵的陣型。當步兵的陣型被衝垮時,那時隻需要揮動武器,大肆屠殺就足夠了。


    而步兵對抗騎兵的最大優勢,則是消減騎兵的速度。失去了速度的騎兵,跟等待宰殺的牛羊沒有什麽區別。


    勝負往往在一線之間,那個能把握住勝機,誰就勝利了。


    兩裏地對於急速奔馳的戰馬,幾乎在瞬息之間,在步兵剛剛布置好戰車陣,長矛手剛剛布置妥當,削刀手還來不及護衛時,金軍的鐵騎就衝擊到了。那些弓箭手剛剛淩亂的射出幾箭,金軍的鐵騎就殺到了。


    巨大的戰車擋在了金軍鐵騎麵前,高約一丈,上麵滿是鐵刺,短矛的戰車陣。


    撞擊在上麵,即便是鎧甲質量再好,也是變成血葫蘆。


    衝鋒在前的金軍鐵騎,麵色不動,沒有一絲畏懼,催動戰馬,戰馬發出一聲厲嘯,一躍而起,越過一丈高的戰車陣,破襲向金軍戰陣。幾乎在眨眼之間,有幾十匹馬,高高躍起,越過了戰車陣,殺向了種家軍的長矛手,竟然沒有一人馬失前蹄摔倒在地。


    而後麵的騎兵馬力似乎稍弱,無力越過高高的戰車,但是卻用手中的長戟挑開戰車,露出巨大的豁開,一些騎兵急速的奔馳而入。


    “殺呀!誅殺南狗!”


    “種家兒郎,滅殺胡虜!”


    很快宋軍的步卒,揮動著長槍刺殺向了金軍的騎兵,而金軍騎兵則是揮動著手中的長刀肆意的砍殺。這是鐵與血的碰撞,金軍鐵騎要衝垮宋軍的圓陣,而宋軍則是要消減金軍鐵騎的速度,進而絞殺騎士。


    長矛林立,十幾把長矛整齊劃一,從四麵八法刺殺而來,發出清脆的響聲,擊打在騎兵和馬上的鎧甲上,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卻是被甲葉擋住了,難以造成大的傷害。


    而金軍騎兵駕駛著馬,好似風一般,急速的向前衝擊,擋在前麵的長矛手不是被戰馬撞擊而死,就是被金軍騎兵的長刀砍殺。


    大量的騎兵一擁而上,形成排山倒海的氣勢,擋在前麵的長矛手,失去戰車的緩衝,幾乎是在瞬息之間,就大量的被殺死,幾乎來不及反應,木頭作的槍杆就被鋒利的長刀削斷,然後是人頭落地。


    大量的鐵騎幾個唿吸之間,衝垮了車陣,然後在十幾個唿吸之間,擊潰了長矛陣,原本防禦嚴密的步兵陣型,幾乎在刹那之間,有著奔潰之兆。


    “該死的,這就是金軍的戰鬥力嗎?”種師道臉上冒出了冷汗。步兵對抗騎兵本身就帶著巨大的劣勢,步兵隻能結成嚴密的陣型防禦,而騎兵卻可以隨時的攻擊,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戰爭的主動權一直在騎兵手中。


    而曆代,步兵對抗騎兵,十次戰鬥能夠有三次勝利就不錯了。而每次步兵大破騎兵,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種家曆代鎮守邊關,曆次要對抗騎兵,也讓家中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而這次戰鬥前夕,種師道一再的高估金軍的戰鬥力,可到了現在還是發覺低估了金軍的戰鬥力。


    無聲無息的接近,巧妙的解決偵騎,大量的偵騎被殺死,直到在兩裏時,一個偵騎才報信,而這時,想要結陣時間已然不足。然後金軍強勢突擊,迅速的破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出猛烈攻擊,衝擊尚未階層陣型的種家大軍。


    弓箭手來不及阻攔,車陣來不及阻擋,長矛手來不及阻擋,就被快速的衝垮。戰鬥一開始,就摧枯拉朽般,呈現一麵倒的形式,步兵陣型隨時要崩潰。


    一旦步兵陣型被衝垮,那時三萬種家軍,將被騎兵分割包圍,一口一口吃掉。那時,想要逃跑,也跑不了。在原野上,步兵跑得再快也不及騎兵。


    “種家兒郎,殺敵報國的時刻到了,殺呀!”種師道一聲怒吼,拍馬上前,揮動著長槍廝殺過去。戰鬥到了這一刻,已經是最危險的時刻,除了拚死一戰之外,再也沒有多遠的選擇。


    原本打算最後出擊的三千騎兵,此刻再也不留手,在種師道的率領之下,衝擊向了金軍騎兵。


    大宋一向缺馬,在軍隊中作戰的馬匹,質量上也是遠遠的遜色於契丹,西夏,金國。可以說,每匹馬都是金貴至極,當做寶貝。在曆次戰鬥中,往往是步兵陣型消弱敵人騎兵,在敵人的騎兵消耗巨大時,才悍然出擊,以全盛之態破敵疲弱騎兵。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而那些遊牧民族多是牧業為主,是馬背上的民族,從小到大,都與馬兒生活在一起,對於馬的習性,馬的種類,熟之又熟,與馬兒的契合性極高,在戰鬥中可以發揮出驚人的戰鬥力。


    而中原地區,則是農耕為主,隻有極少數人才接觸馬兒。對於馬兒的習性,在馬上呆的時間,遠遠不足。即便是經過諸多訓練,在實戰中也是大有不足。可以說中原鐵騎遠遠不然草原民族騎兵強大。在相同的數量之下,中原鐵騎往往是敗北的料。


    這些年邊關戰鬥,種師道自然知道中原鐵騎的弱點。為了克服這些弱點,除了平時多加訓練之外,隻能是揚長避短,用步兵消弱草原騎兵,然後種家騎兵出擊,擊潰敵人


    可是如今,金軍衝擊之快,遠遠出乎他的預料,計劃中的方案再也難以實行,隻能是拚著種家騎兵損失慘重,也要提前出擊了。


    “轟!”種家的騎兵沒有太多的猶豫,就衝殺過來,眼神中帶著冷漠,似乎將近在咫尺的死亡一點也不放在心上一般。到了這一刻,種家君麵臨著生死危亡,隻有向前衝,才有一線生機。


    戰鬥到了這一刻,已經徹底混亂了。


    在種家騎兵衝擊的那一刻開始,種家軍的步兵陣型就徹底亂了,陷入了亂戰之中。失去了完整的陣型,也失去了上級的指揮,隻是拚著本能,拚著心中血勇之氣,殺向了那一個個金賊。


    弓箭手,早已經扔掉人弓箭,再好的準頭也沒有用,而是從地上撿起陣亡袍澤的武器,殺向了敵人。而長矛手揮動著長矛刺殺,避開甲葉,刺向鎧甲的縫隙之處。而那些刀斧手,拚著矮小的身子,不斷往馬腹下鑽,然後刺向了馬腹,鮮血急射,而他也被踩成了肉泥。


    一個長矛手揮動著長矛刺殺向敵人,長矛發出清脆的響聲,折斷了,這時金軍騎兵的長刀削來,好似閃電一般,長矛手下意識的一閃,避開了要害,可是左肩膀卻是被削去。


    “啊!”一聲慘叫聲傳來,長矛手感到撕心裂肺般的痛楚,右手下意識的揮動,斷去的木杆刺向了金軍鐵騎,大力推動,那個鐵騎身子一偏,瞬間失去平衡,跌落馬下。


    一個步兵,揮動著斧子砍下,斬斷了落地騎兵的腦袋。


    這時,一個金軍騎兵急速揮動狼牙棒砸來,那個步兵腦袋飛了起來。


    而隨著亂戰,金軍鐵騎的速度也是下降了起來,失去了那種排山倒海的氣勢,陷入了廝殺中。在亂戰中,不斷的有人倒下,有金軍,也有宋軍,可是誰都沒有在乎這些,踩著地上的屍體,鞋子上沾著鮮血,快速的向前廝殺


    沒有小兵與上官的區別,唯有生死的區別,想要活下去,那就殺死眼前的敵人。


    ps:激烈的戰爭拚殺開始了。這是種家軍與女真鐵騎的對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迦太基的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迦太基的失落並收藏穿越從靖康之恥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