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響起,眾僧人臉上盡數變色,彌清當時便將這頭頂樹枝撥開,見得一人飄飄然盤起懸於空中,風吹不動,雲瘴不乘,容貌俊朗秀美,竟比那奕褒還要美上幾分,隻是眼中陰沉冰冷,有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淒厲之感。
“好大膽的妖孽,見我大乘弟子在此,居然還敢放肆!”如此情形,便是枯魚禪師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也不得不直麵妖怪,當即便有弟子將缽盂從枝葉從取出遞來,托缽在手,喝道:“你既尋死,那我便成全於你!”
話畢,直接將那缽盂祭起半空,口中念誦,那缽盂嗖然自翔天際,直直朝著那人頭頂砸去。
那半空之人見狀,臉色突然變得古怪無比,就像見到了何等滑稽之事,竟冷不丁放聲大笑,笑聲中還朝著缽盂連指幾下,話都說得有些接不上:
“這、這便是汝等口中的法器……哎呀,真真要笑殺吾等,笑殺吾等……”
缽盂轉眼便至,那人笑聲不絕,隻將那衣袖朝外一揮,缽盂頓時便如遭到萬鈞重擊,頃刻化作一道流光倒飛,眾僧隻覺眼前一花,大地震動,半空中淅淅瀝瀝竟落下了無數雨滴。
隻是這雨滴鮮紅,血腥湧動,竟是無數的碎肉鮮血,前方的枯魚身體卻無端端矮下半截,一股股的鮮紅從那腔中冒了出來!
而那缽盂,已然轟碎枯魚,後又深深的陷入了坑底泥中!
啪嗒!
枯魚的腦袋連同頸脖扯爛的皮膚,這才從半空掉落,翻個滾便不再動彈。
眾僧駭得心膽俱裂,兩股戰戰,彌退彌智更是站無可站,癱倒一團。
那人卻還在笑,笑聲陣陣直衝霄漢:“一群癡障!還不明白麽,此法寶乃是假貨,汝等盡被多寶那無膽賊騙了……”忽而一頓,複又哈哈放聲:“差點忘了,那無膽賊忘了祖宗,拜了他人,已經改叫什麽勞什子如來了,是不是他,是不是?哈哈哈……”
他翻手之間便將枯魚殺死,又放聲辱罵佛祖,一並胡僧盡嚇得魂飛天外,眾僧腦中除了一片渾沌,便是那模模糊糊的‘佛祖欺我’四個字不斷反複,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呆呆的杵在原地,周身顫抖。
笑聲漸漸止住,那人嘲弄似的看了眼地坑眾僧,鼻中嗤了聲,將手再次輕揮,隻聽得噗噗連響,六僧腦袋全如瓜果般的炸開,腦漿鮮血四濺,和枯魚的碎肉混雜一起。
翻手之間,這數人便死於他手,但對於此人而言,這卻似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一如普通人踩死隻螞蟻臭蟲,莫說隻是佛國派來的爪牙,便是佛國背後的西方靈台來者,亦是殺便殺了,那有什麽廢話?
天高萬丈,眾生螻蟻,那胡僧將妖獸視若泥垢,隨意踐踏,殊不知自己其實也隻是一灘淤泥,翻不起半點濁浪。
看著滿地屍體,俊美之人嘴角稍稍扯動,這才抬頭朝著西方遙遙望了一眼,冷冷自語道:“居然敢來尋我,看來這賊已經洞悉大道,加上一並徒子徒孫,卻是不怎地好對付……罷了,既然如此,我先避他一避,去人間轉個幾十年再看究竟吧!”
“隻是這口氣,卻也別想我如此輕鬆就咽了!”
話音之中,那人身影便如雲霧般漸漸淡去,直至消失……
數十日後,西牛賀州出現了一片蟲雲,經過三座城池,數十萬人口,包括城中的人畜草木,磚瓦泥沙,盡數消失,隻餘下了一片枯槁荒漠,在黃沙夜風中嗚嗚哀鳴。
※
南瞻部洲極南,有一山,名曰普陀,山下有寺,名曰普陀寺。
放眼神州,千百萬裏,竟隻有區區三五個寺廟,普陀便是當中最大的一間,但亦隻是占地十數畝,弟子百餘,僧眾耕作織布,全然不是後世那般,靠著佛田供奉、香火布施便能衣食不愁的日子。
三教鼎盛歲月,胡教莫說香火供奉,便是外出購些鹽菜香燭,都要遭人白眼,少不得花上三四倍的高價才能買到,還得賠上無數的感激央求,足見其哀。
冷冷清清,淒淒慘慘,便是胡教最大的寫照。
後殿。
整個寺廟空寂無人,即便如此,此殿門亦是緊閉,殿中佛陀神像前擺著個巨大的銅缸,盛滿清水,水麵蕩漾著無數的蓮花,枯榮皆有,隨波飄零。
銅缸前的蒲團之上,盤坐著三名老僧,正在閉目誦經,呢喃不休。
噗嗤聲起,一朵蓮花突然騰起股青煙,然後迅速發黑枯萎,蜷縮成團。
三名老僧的誦讀聲停了下來,右側僧睜眼看看,複又將雙眼閉上,淡淡道:“是方丈師兄的弟子。”
當中身披袈裟老僧麵色不動,亦不睜眼,隻是輕歎一聲,才道:“何人?”
“枯魚,”右僧輕輕搖頭,道:“算上他的弟子,派出的人已死半數,我等搜尋之事還無半點眉目,唉——”
左側僧人忽道:“皈聰師兄歎氣,究竟是哀我等弟子身故,還是犯愁法旨未果,心下不安?”
“自然都有,皈勇師弟所問何意?”右僧迴道:“難道你能心安?”
左側僧皈勇笑了兩聲,道:“皈聰師兄說笑,我們師兄弟三人,最應心安的便是師兄你,問我何故?”
皈聰哼了一聲,語氣難以為善,重重道:“師弟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簡單,搜尋之事是尊西方法旨行事,諸事皆有定論,由不得我們擔心,何來心中不安之說?”皈勇不徐不疾,淡然道:“至於弟子身故,師兄你親自取那缽盂,告知他們乃是西方法器,勵其置身險地,個個皆是你親手交付,親口所言,自然猜到了這般結果,又有什麽好眼下不安的呢?”
“你!”皈聰被這幾句言語一激,頓時忍不住睜眼轉頭,便要爭論:“如此說起,倒好似我一個人的主意似的,你切莫忘了,此事你我三人皆有份……”
“莫要爭執!”兩人言語不善,那居中方丈赫然開言,喝止兩人的話頭,才道:“皈勇,你還在為此事煩惱嗎?”
“皈祛師兄,我隻是覺得眾弟子有些淒涼,心中不平……”
“你還是著相了,生死隻是皮囊,哪來那般多的講究?”方丈皈祛淡淡道:“真正的解脫乃是西方極樂,我等弟子如不是如此大智大勇,舍身險地,又怎能得西方樂土收容,雖然我等用此假缽盂,亦是為了壯其膽色,鼓其勇誌,手段雖壞,但結果卻是為了他等好,此才是真正的大善!”
“師兄說的是。”方丈開口,便是皈勇也不敢多言,隻能老實應聲。
“至於你,皈聰,你也是太過癡迷,旁人如何說話且由他去,隻要心中堅定,佛性自生,他人言語與你何幹?”
皈聰也雙手合十,俯首道:“師兄教訓的是。”
三人年歲都長,但皈祛作為師兄,仍一如當年般教誨,二人皆是不敢多言。
“此節就此揭過,你二人都不許再提了,”皈祛方丈停了停,又才問道:“此次該你們何人前往了?”
兩僧想了想,都道:“此番查證輪到皈泫師弟了。”
“皈泫嗎?”皈祛想了想道:“枯魚所去的是何地?”
“梅山,距離有些遠,要趕到縱地神光的範圍內至少還要兩月。”
“讓他駕雲舟去吧,速去速迴,切莫耽擱。”語畢,皈祛又重新閉上了眼睛,木魚聲再次繚繞響起,充斥著整座後殿。
此事本是皈聰長老負責,他剛要起身,那皈勇長老已長身而起,合十朝兩人行了個禮,自顧自的取了佛壇供奉的六寶如意降魔杵,也不說話徑朝後廂而去,倒是讓皈聰有些莫名。
很快,他便出現在了皈祛的廂房中,比起方丈和二位長老,皈祛的年紀顯然輕了許多。
聽到房門響動,正自盤坐榻上誦經的皈祛眼皮稍稍翻了翻,見到皈勇手中降魔杵,立刻知曉其意,遂道:“何人?”
“方丈師兄的弟子枯魚。”
皈祛稍稍頷首,臉上不無譏諷道:“原來他也死了,倒是個該死的……”
皈勇方丈和皈祛首座自小交善,後皈祛半道出家也是他所引導,兩人相交甚厚,,聞言臉上也是不悅,卻也未如和皈聰方丈那便出言譏諷,隻是沉聲道:“我恰在後殿聽了皈聰的話,心頭不快,借告知你的機會來此消消鬱結,誰知你也拿胡話來氣我。”
見皈勇惱怒,皈祛卻是笑了,不答反問:“怎地,皈聰師兄今日也說枯魚該死,讓師兄你惱了?”
“又來胡說!當著方丈師兄的麵,他怎可直言枯魚該死?”皈勇走來,將降魔杵放下,這才道:“我隻不過是見他事情做了還要惺惺作態,心頭惱他罷了。”
“皈聰師兄自小便是如此,你又不是不知,但即便再惺惺作態,也強過枯魚殺人無狀吧?”皈祛笑了幾聲,掰著手指數道:“去年一月,餘家村民三口,二月,李氏女子,三月是陸姓十三口……”
“師弟莫要說了,你如此算,那便是真真善惡不分,混淆黑白了!”皈勇打斷皈祛的話頭,臉色肅然道:“不入我教者皆是邪魔,枯魚此舉隻是除魔衛道,那可當作殺人?教中弟子信眾,你何曾見他殺過?”
“師兄,究竟是你在強辯,還是我在強辯,為何我都搞不清了呢?”皈祛知道這師兄的性子,平素雖然慈悲,卻隻把悲天憫人限於教中,外人一概皆是非人,見他還要長篇大論,也懶得強辯駁斥,隻是把話題轉了:
“罷了,此事等我迴來再論,現在我既要出外,還請師兄先將正事告知,免得耽擱了行程,皈聰又來鼓噪,莫說你,便是我也熬不住。”
“……既如此,那我便先說於你。”
兩個時辰之後,皈祛帶著隨行弟子數人,出現在了寺廟後院塔林之中。
普陀寺塔林,僅僅一座高塔,矗立數十丈,周圍方圓全無一物,而便在那塔頂位置,鐵纜係著一艘飛舟,長三五丈,寬丈許,三片雲帆直掛,飄蕩半空,靜靜守候。
舟極細極長,色如凝脂,雲帆更是光潔無比,當中帆有大篆魯字,表明了此舟出處,舟內艙室、桅杆、扶手、踏足、甲胄、天弓……無一不精妙絕倫,嚴絲合縫,使得這一艘小小的飛舟,翱翔天際時既能舒適快捷,又可抵禦飛空妖獸的攻擊,精湛無比。
皈泫稍稍頓足,身形無風飄動,緩緩上升,直落入那舟中,其餘弟子修為不足,隻能沿著塔內盤旋階梯慢慢而上,等到頂端,從塔內架起棧板,這才勉強進到舟內。
登舟片刻,便見那雲舟高處煙囪冒出股股白煙,繼而抖動,跟著一股滾滾風勢便從舟尾噴出,整艘雲舟莫名的抖了抖,原地轉個圈,找準去向,一溜煙的去了。
放眼整個東勝之地,若說墨家是機關獸的鼻祖,那木鳶飛舟的祖先便要算歸魯家,兩家各有所長,皆是神州瑰寶,受盡了各國推崇,地位自然超然,遠非普通工器匠人可比,曆經百年,更是發展成為偌大家族,開枝散葉,遍布廣大。
和機關獸相同,飛鳶雲舟也是依賴符爐中的妖核作為動力,相比機關獸造價更高,大多是作為戰備的大型飛舟,此類小舟極少,俱是各國王孫貴胄所用,普陀寺亦是此行才好不容易得到一艘,若非梅山距離太遠,縱地神光不達,也是萬萬不會輕易交予皈泫。
萬裏之遙,雲舟隻是區區數日,自然不可相提並論。
“好大膽的妖孽,見我大乘弟子在此,居然還敢放肆!”如此情形,便是枯魚禪師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也不得不直麵妖怪,當即便有弟子將缽盂從枝葉從取出遞來,托缽在手,喝道:“你既尋死,那我便成全於你!”
話畢,直接將那缽盂祭起半空,口中念誦,那缽盂嗖然自翔天際,直直朝著那人頭頂砸去。
那半空之人見狀,臉色突然變得古怪無比,就像見到了何等滑稽之事,竟冷不丁放聲大笑,笑聲中還朝著缽盂連指幾下,話都說得有些接不上:
“這、這便是汝等口中的法器……哎呀,真真要笑殺吾等,笑殺吾等……”
缽盂轉眼便至,那人笑聲不絕,隻將那衣袖朝外一揮,缽盂頓時便如遭到萬鈞重擊,頃刻化作一道流光倒飛,眾僧隻覺眼前一花,大地震動,半空中淅淅瀝瀝竟落下了無數雨滴。
隻是這雨滴鮮紅,血腥湧動,竟是無數的碎肉鮮血,前方的枯魚身體卻無端端矮下半截,一股股的鮮紅從那腔中冒了出來!
而那缽盂,已然轟碎枯魚,後又深深的陷入了坑底泥中!
啪嗒!
枯魚的腦袋連同頸脖扯爛的皮膚,這才從半空掉落,翻個滾便不再動彈。
眾僧駭得心膽俱裂,兩股戰戰,彌退彌智更是站無可站,癱倒一團。
那人卻還在笑,笑聲陣陣直衝霄漢:“一群癡障!還不明白麽,此法寶乃是假貨,汝等盡被多寶那無膽賊騙了……”忽而一頓,複又哈哈放聲:“差點忘了,那無膽賊忘了祖宗,拜了他人,已經改叫什麽勞什子如來了,是不是他,是不是?哈哈哈……”
他翻手之間便將枯魚殺死,又放聲辱罵佛祖,一並胡僧盡嚇得魂飛天外,眾僧腦中除了一片渾沌,便是那模模糊糊的‘佛祖欺我’四個字不斷反複,什麽也做不了,隻能呆呆的杵在原地,周身顫抖。
笑聲漸漸止住,那人嘲弄似的看了眼地坑眾僧,鼻中嗤了聲,將手再次輕揮,隻聽得噗噗連響,六僧腦袋全如瓜果般的炸開,腦漿鮮血四濺,和枯魚的碎肉混雜一起。
翻手之間,這數人便死於他手,但對於此人而言,這卻似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一如普通人踩死隻螞蟻臭蟲,莫說隻是佛國派來的爪牙,便是佛國背後的西方靈台來者,亦是殺便殺了,那有什麽廢話?
天高萬丈,眾生螻蟻,那胡僧將妖獸視若泥垢,隨意踐踏,殊不知自己其實也隻是一灘淤泥,翻不起半點濁浪。
看著滿地屍體,俊美之人嘴角稍稍扯動,這才抬頭朝著西方遙遙望了一眼,冷冷自語道:“居然敢來尋我,看來這賊已經洞悉大道,加上一並徒子徒孫,卻是不怎地好對付……罷了,既然如此,我先避他一避,去人間轉個幾十年再看究竟吧!”
“隻是這口氣,卻也別想我如此輕鬆就咽了!”
話音之中,那人身影便如雲霧般漸漸淡去,直至消失……
數十日後,西牛賀州出現了一片蟲雲,經過三座城池,數十萬人口,包括城中的人畜草木,磚瓦泥沙,盡數消失,隻餘下了一片枯槁荒漠,在黃沙夜風中嗚嗚哀鳴。
※
南瞻部洲極南,有一山,名曰普陀,山下有寺,名曰普陀寺。
放眼神州,千百萬裏,竟隻有區區三五個寺廟,普陀便是當中最大的一間,但亦隻是占地十數畝,弟子百餘,僧眾耕作織布,全然不是後世那般,靠著佛田供奉、香火布施便能衣食不愁的日子。
三教鼎盛歲月,胡教莫說香火供奉,便是外出購些鹽菜香燭,都要遭人白眼,少不得花上三四倍的高價才能買到,還得賠上無數的感激央求,足見其哀。
冷冷清清,淒淒慘慘,便是胡教最大的寫照。
後殿。
整個寺廟空寂無人,即便如此,此殿門亦是緊閉,殿中佛陀神像前擺著個巨大的銅缸,盛滿清水,水麵蕩漾著無數的蓮花,枯榮皆有,隨波飄零。
銅缸前的蒲團之上,盤坐著三名老僧,正在閉目誦經,呢喃不休。
噗嗤聲起,一朵蓮花突然騰起股青煙,然後迅速發黑枯萎,蜷縮成團。
三名老僧的誦讀聲停了下來,右側僧睜眼看看,複又將雙眼閉上,淡淡道:“是方丈師兄的弟子。”
當中身披袈裟老僧麵色不動,亦不睜眼,隻是輕歎一聲,才道:“何人?”
“枯魚,”右僧輕輕搖頭,道:“算上他的弟子,派出的人已死半數,我等搜尋之事還無半點眉目,唉——”
左側僧人忽道:“皈聰師兄歎氣,究竟是哀我等弟子身故,還是犯愁法旨未果,心下不安?”
“自然都有,皈勇師弟所問何意?”右僧迴道:“難道你能心安?”
左側僧皈勇笑了兩聲,道:“皈聰師兄說笑,我們師兄弟三人,最應心安的便是師兄你,問我何故?”
皈聰哼了一聲,語氣難以為善,重重道:“師弟你這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簡單,搜尋之事是尊西方法旨行事,諸事皆有定論,由不得我們擔心,何來心中不安之說?”皈勇不徐不疾,淡然道:“至於弟子身故,師兄你親自取那缽盂,告知他們乃是西方法器,勵其置身險地,個個皆是你親手交付,親口所言,自然猜到了這般結果,又有什麽好眼下不安的呢?”
“你!”皈聰被這幾句言語一激,頓時忍不住睜眼轉頭,便要爭論:“如此說起,倒好似我一個人的主意似的,你切莫忘了,此事你我三人皆有份……”
“莫要爭執!”兩人言語不善,那居中方丈赫然開言,喝止兩人的話頭,才道:“皈勇,你還在為此事煩惱嗎?”
“皈祛師兄,我隻是覺得眾弟子有些淒涼,心中不平……”
“你還是著相了,生死隻是皮囊,哪來那般多的講究?”方丈皈祛淡淡道:“真正的解脫乃是西方極樂,我等弟子如不是如此大智大勇,舍身險地,又怎能得西方樂土收容,雖然我等用此假缽盂,亦是為了壯其膽色,鼓其勇誌,手段雖壞,但結果卻是為了他等好,此才是真正的大善!”
“師兄說的是。”方丈開口,便是皈勇也不敢多言,隻能老實應聲。
“至於你,皈聰,你也是太過癡迷,旁人如何說話且由他去,隻要心中堅定,佛性自生,他人言語與你何幹?”
皈聰也雙手合十,俯首道:“師兄教訓的是。”
三人年歲都長,但皈祛作為師兄,仍一如當年般教誨,二人皆是不敢多言。
“此節就此揭過,你二人都不許再提了,”皈祛方丈停了停,又才問道:“此次該你們何人前往了?”
兩僧想了想,都道:“此番查證輪到皈泫師弟了。”
“皈泫嗎?”皈祛想了想道:“枯魚所去的是何地?”
“梅山,距離有些遠,要趕到縱地神光的範圍內至少還要兩月。”
“讓他駕雲舟去吧,速去速迴,切莫耽擱。”語畢,皈祛又重新閉上了眼睛,木魚聲再次繚繞響起,充斥著整座後殿。
此事本是皈聰長老負責,他剛要起身,那皈勇長老已長身而起,合十朝兩人行了個禮,自顧自的取了佛壇供奉的六寶如意降魔杵,也不說話徑朝後廂而去,倒是讓皈聰有些莫名。
很快,他便出現在了皈祛的廂房中,比起方丈和二位長老,皈祛的年紀顯然輕了許多。
聽到房門響動,正自盤坐榻上誦經的皈祛眼皮稍稍翻了翻,見到皈勇手中降魔杵,立刻知曉其意,遂道:“何人?”
“方丈師兄的弟子枯魚。”
皈祛稍稍頷首,臉上不無譏諷道:“原來他也死了,倒是個該死的……”
皈勇方丈和皈祛首座自小交善,後皈祛半道出家也是他所引導,兩人相交甚厚,,聞言臉上也是不悅,卻也未如和皈聰方丈那便出言譏諷,隻是沉聲道:“我恰在後殿聽了皈聰的話,心頭不快,借告知你的機會來此消消鬱結,誰知你也拿胡話來氣我。”
見皈勇惱怒,皈祛卻是笑了,不答反問:“怎地,皈聰師兄今日也說枯魚該死,讓師兄你惱了?”
“又來胡說!當著方丈師兄的麵,他怎可直言枯魚該死?”皈勇走來,將降魔杵放下,這才道:“我隻不過是見他事情做了還要惺惺作態,心頭惱他罷了。”
“皈聰師兄自小便是如此,你又不是不知,但即便再惺惺作態,也強過枯魚殺人無狀吧?”皈祛笑了幾聲,掰著手指數道:“去年一月,餘家村民三口,二月,李氏女子,三月是陸姓十三口……”
“師弟莫要說了,你如此算,那便是真真善惡不分,混淆黑白了!”皈勇打斷皈祛的話頭,臉色肅然道:“不入我教者皆是邪魔,枯魚此舉隻是除魔衛道,那可當作殺人?教中弟子信眾,你何曾見他殺過?”
“師兄,究竟是你在強辯,還是我在強辯,為何我都搞不清了呢?”皈祛知道這師兄的性子,平素雖然慈悲,卻隻把悲天憫人限於教中,外人一概皆是非人,見他還要長篇大論,也懶得強辯駁斥,隻是把話題轉了:
“罷了,此事等我迴來再論,現在我既要出外,還請師兄先將正事告知,免得耽擱了行程,皈聰又來鼓噪,莫說你,便是我也熬不住。”
“……既如此,那我便先說於你。”
兩個時辰之後,皈祛帶著隨行弟子數人,出現在了寺廟後院塔林之中。
普陀寺塔林,僅僅一座高塔,矗立數十丈,周圍方圓全無一物,而便在那塔頂位置,鐵纜係著一艘飛舟,長三五丈,寬丈許,三片雲帆直掛,飄蕩半空,靜靜守候。
舟極細極長,色如凝脂,雲帆更是光潔無比,當中帆有大篆魯字,表明了此舟出處,舟內艙室、桅杆、扶手、踏足、甲胄、天弓……無一不精妙絕倫,嚴絲合縫,使得這一艘小小的飛舟,翱翔天際時既能舒適快捷,又可抵禦飛空妖獸的攻擊,精湛無比。
皈泫稍稍頓足,身形無風飄動,緩緩上升,直落入那舟中,其餘弟子修為不足,隻能沿著塔內盤旋階梯慢慢而上,等到頂端,從塔內架起棧板,這才勉強進到舟內。
登舟片刻,便見那雲舟高處煙囪冒出股股白煙,繼而抖動,跟著一股滾滾風勢便從舟尾噴出,整艘雲舟莫名的抖了抖,原地轉個圈,找準去向,一溜煙的去了。
放眼整個東勝之地,若說墨家是機關獸的鼻祖,那木鳶飛舟的祖先便要算歸魯家,兩家各有所長,皆是神州瑰寶,受盡了各國推崇,地位自然超然,遠非普通工器匠人可比,曆經百年,更是發展成為偌大家族,開枝散葉,遍布廣大。
和機關獸相同,飛鳶雲舟也是依賴符爐中的妖核作為動力,相比機關獸造價更高,大多是作為戰備的大型飛舟,此類小舟極少,俱是各國王孫貴胄所用,普陀寺亦是此行才好不容易得到一艘,若非梅山距離太遠,縱地神光不達,也是萬萬不會輕易交予皈泫。
萬裏之遙,雲舟隻是區區數日,自然不可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