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芯和淩鉦的“佑滋國”之行並沒有順利達成。
因為,就在第二天一早,便有親衛稟告,一道八百裏加急的聖旨傳給何芯。
究竟是什麽樣的事情,居然勞動皇上親自下旨給何芯?淩鉦和何芯沒有開口猜測什麽,卻同時感到擔憂,不敢耽誤,立即趕迴去“接旨”,心想,幸好還沒有真正離開。
自從來到洀韶,淩鉦便一路接到指斥的聖旨,所以,兩人都不敢對這道聖旨報一個樂觀的心態。誰也沒有想到,隨著聖旨迴來的是——彤彤!皇上居然把彤彤還給了何芯。為什麽呢?沒有人能琢磨出背後的含義。
跟著聖旨同時來的,還有一封書信。
何芯展開書信,一看到抬頭的“星兒”兩個字,竟覺得淚意上湧。這是孟筠寫給她的信。記得上一次收到孟筠的書信,是在孟筠和淩鉦結婚前夕。孟筠請她出席婚禮,結果她在新婚之夜勾跑了新郎。
此後,茫茫人海中,一直牽掛著這個“姐姐”,卻始終沒有勇氣提筆同她通信。因為,多年過去了,她依然深愛著這個姐姐的丈夫,怕提起筆來,便是滿紙內疚,更怕,這位姐姐察覺到她的心思。
想起孟筠為了保護她,選擇了進宮,何芯心頭湧起內疚,深吸一口氣,緩緩展開了書信……
……
“星兒:多年不見,非常掛念!提筆,才發現,我們彼此分離的時間是如此漫長。記得小時候……”
孟筠在信中迴顧了在何芯嗬護下度過的快樂的童年,然後——
“我曾經以為,嫁給寧王,便能得到夢想中的榮華富貴,豈知……”何芯看得一愣。孟筠的意思,分明是說,他嫁給淩鉦,是衝著權勢地位去的,但來不及多想,她很快就被接下來那寫滿信紙的“孤寂歲月”鎖住了心情。
“每年春節,才能共桌一次;每年進香,才能同行;便連參加一次宮廷筵席,也是皇上專門下旨……”最終的落腳點是:“嫁到王府五年有餘,加起來,說過的話不超過一百句!”何芯感到心頭沉痛。
接下來——
“那一天,在山洞中,想必你也聽到了我的唿喊。的確,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既然嫁給了寧王,又再答應嫁給皇上,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但是,事實證明,這一個婚姻才真正讓我感到了幸福……”
孟筠的“幸福”記錄得很長、很繁瑣。從華麗的衣飾到奢侈的舉止再到“三千寵愛集一身”的榮寵……有那麽一個瞬間,何芯看得完全迷惑了,從來不知道這些“表麵的浮華”竟然能讓孟筠感到如此眾多的幸福。
然後,孟筠接著談到:“腹中有了小生命,我體會到了一種難言的溫暖;看著父母兄弟因為我的緣故得以升官,求得功名,實現了孟家數代的夢想,我更加體會到了幸福二字的含義……”這一點,何芯是信得過的。她一直都相信孟筠定然同她一樣,是一個愛孩子的人,也知道孟筠以振興家族為己任。
“小時候,你便告訴我,隻要心靈是堅強純潔的,便無需畏懼輿論!那時候,對我來說,這是多麽高深而無法理解的話……”孟筠說她愛上了皇帝,並且,掙脫了道德和身份上的束縛,已經沒有了“烈女不嫁二夫”的困擾,覺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歸宿最重要。
多麽“現代”的觀念!何芯看得瞠目結舌。
“這也是我想要告訴你的話!我曾經想盡千方百計,試圖獲得寧王的青睞,可事實證明,他的心裏隻有你……”
孟筠曾經千方百計地“勾引”淩鉦?何芯覺得不可想象,但從孟筠列舉的每一個細節和字裏行間裏體會到的淩鉦對她癡心等待令她深切感動。
“星兒!我知道你一直愛寧王,所以,請給自己一片天空、一個機會。我在積極地為你想辦法。不過首先,你要告訴我,你的兩次婚姻裏,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我總是對你提過分的要求,希望不會讓你太為難……”
……
信已經看完很久了,何芯無法形容自己的感受。很怪異,但挑不出一絲毛病!無論如何,看到這封充滿“幸福”的書信,糾纏在心底的內疚淡化很多。理不出思緒,倒是真的有提筆迴信的衝動。
她並不指望孟筠真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倒是真的想跟她談談自己的兩次婚姻,想談談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曆和感受。其實這些年,很多東西壓在心裏,一直也找不到合適的宣泄途徑。有些話,甚至是對淩鉦也不能完全實話實說的。
那麽,孟筠呢?她一直是她最親愛的姐妹啊!這些話,不對她說,又該對誰說呢?更何況,她心裏存了太多的內疚,也需要借助紙筆,向孟筠傾訴……
……
繳旨的官員迴京複命,順便為芸妃捎去了她妹妹的迴信。
接過星兒的迴信,孟筠忽然有些手心發顫。那麽多年都不敢給芯兒寫信,害怕芯兒知曉了自己在寧王府中的尷尬出境;害怕芯兒發現她不幸福而感到內疚;害怕讓芯兒掌握到自己心裏不知不覺生長出來的對寧王的情愫。
如今……脫去了彼此身份上的障礙,終於可以攤開來認真談一談了!星兒會告訴她一些什麽東西呢?孟筠緩緩展開了手中的信紙。
……
“姐姐!看到你的幸福,我真的很高興!唯一希望的是,一切都是真的,而不是你為了寬慰我而刻意製造出來的‘幸福’!”看到這句話,孟筠的手猛地顫抖了一下。星兒永遠是聰明的星兒,也是最了解她的星兒!看來下次寫信,要寫得更小心、更真實一些才行!孟筠暗暗告訴自己。
“不可諱言,代你嫁到陸府,坐上花轎的那一天,我真的很傷心,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嫁給陸大人,是我這一生的幸運。他是一位寬厚而善解人意的長者,從來也沒有真正把我視為一個妻子,像父親一般疼愛我……我每天為他彈琴……”
果然!孟筠重重握了一下絲帕。星兒同陸大人之間果然如她猜測的那樣,就是一種父女關係。
“如今,我必須真誠地向你懺悔……因為,在你的新婚之夜,淩鉦跳進了陸府找我。我知道是錯的,但是,情感已經脫出了理智的控製……在荷塘月色中,每一天,我都在極致的幸福和痛苦中掙紮……知道嫁入寧王府將近五年有餘,你一直獨守空房,我很內疚。如果那天,我沒有跟著淩鉦離開……結局一定會不同!”
孟筠臉上突然掛起了兩行淚水,輕輕道:“我的傻星兒啊!該說內疚的人是我,是我自以為是地在你們中間生生插了一腳!”
“淩鉦向我求婚,我沒有辦法,隻能破門出嫁……吳大哥在大寧城外的河堤上找到了我。他說願意充當我的丈夫,幫我背負惡名,而我,竟然簡單地相信了……直到那一天,在漫天雪花中,吳大哥忽然取出了珠花。他對我說、對我說……”孟筠含著淚水看完了這一段,腦海裏隱隱約約閃過吳方的影子,卻並不明了。雖然從小一起長大,她對這個寡言少語的護衛映象並不深刻,隻是隱約知道,他重情重義,很得父親賞識。
“我還必須告訴你……就在這次,淩鉦把我從展族帶迴來的途中……對不起!我知道不應該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你……我真的不敢請求你的原諒,隻是希望,你能狠狠打我一巴掌……”
“傻瓜!”孟筠含著淚花,輕輕道:“這是對的啊!你們本來就是一對啊!”
……
“筠兒在說什麽?”悄無聲息地,淩豐涯出現在身後。他已經來了很久了,見孟筠看信看得入迷,便沒有打擾她,到後來,見她一邊看信,一邊拭淚,微微皺眉,走上前來,便聽到她喃喃自語。
“皇上!”孟筠大驚,慌亂地把書信往衣襟裏塞。
“拿來!”淩豐涯原本沒有什麽多餘的念頭,見她如此緊張,忽然想到了這必定是淩鉦的書信,變了臉色。
“皇上……”孟筠驚駭地摁住了衣襟,臉上露出懇求的神色。
“茹姑姑!”淩豐涯愈加感到事情不尋常,黑雲壓臉,大吼道:“把信給我搜出來!”
茹姑姑原在外間侯著,聽到這唿喊,趕緊驅步進來。
孟筠嚇得花容失色,隻好顫抖著取出了書信,遞給皇上,在心底罵了自己一千次。
淩豐涯狠狠瞪了她一眼,伸手展開了信,直接先看信末的落款:星兒!發現自己猜測有誤,忽然自嘲一笑,心想自己一大把年紀了,竟然又如同年輕時一樣患得患失。然後,他就被接下來看到的內容完全驚呆了。
他看到了一個很離奇的故事,並且,最重要的是……
淩豐涯臉上忽然漾出了笑容,伸臂摟住了孟筠道:“原來鉦兒同你妹妹的淵源竟如此之深!”覺得這是自己一生中看到的最好的消息。他當然知道孟筠不是處女,所謂“獨守空房”雲雲,並不是真實的。但從信的內容上可以判斷出來,淩鉦一直愛的都是孟筠的妹妹,同孟筠之間夫妻感情極淡,想來即便圓過房,也十分有限。這也合理解釋了,為何成親多年,他們始終沒有子嗣。
孟筠嚇呆了,良久,才呆滯地點頭道:“寧王自始至終都隻愛我妹妹一個人!並且……”孟筠腦海裏忽然靈光一閃,抬頭看著皇上道:“陛下!您也看到了,我那妹妹清清白白,並不是什麽寡婦!求陛下為妹妹解除身份困惑,為妹妹正名!”“撲通”一下,雙膝跪地。
淩豐涯嚇了一跳,伸手拉起她,低頭沉思了片刻,搖頭道:“這件事辦不了!一來,事情過於離奇,且無法證明;二來,你妹妹畢竟是真真實實地在戶頭上登記了兩次婚姻,這是事實,無法抹殺的!不管怎麽說,鉦兒鳳子龍孫、要顧及皇家……”突然想到自己剛剛奪了兒媳,這“體麵”二字卡在喉嚨裏,再也說不出來。
孟筠大急,拉著皇上的衣袖,好一頓懇求。皇上卻隻是神色複雜地看著她,搖頭不語。
孟筠無奈,隻好暫且放棄,心想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再迂迴包操、徐徐進言。
皇上看了她的模樣,覺得可愛之極,半晌,感歎道:“鉦兒竟是隨了他母親的性子,也是癡人一個啊!”長長一歎,突然穿過了記憶的通道,想起了雅矜。想起自己從六歲便把淩鉦送出了宮,一直也沒有關注過,時至今日,竟然讓淩鉦的側妃占據了雅矜的位置,不由也有些羞愧。幸好今日這封信卻打消了顧慮。知道兒子和孟筠之間沒有多少感情,內心深處的負罪感在一點一點消散,對兒子滿腹的嫉恨也不知不覺淡去很多。
讓兒子迎娶寡婦,他是無論如何不會應允的,倒是覺得兒子滿腹才華,就此閑置未免可惜,不僅活動了心思,尋思著或者可以賦予兒子某些權限,尤其是商事方麵的權限。
“的確!隻要不涉兵事……”皇上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不由暗自點頭。正深思間,便聽孟筠遲疑著輕問道:“我聽說……雅妃娘娘擅琴也擅畫?”
皇上一怔,隨即問道:“朕賜給你的畫,你看了嗎?”
孟筠紅了臉道:“那時、那時……寧王重傷,我便讓人封進密室了!”忽然間,兩個人都有些尷尬。
淩豐涯輕輕撫摸她的頭發道:“筠兒!為我彈一曲《雨思》!”
孟筠點頭答應了,恭敬地彈琴。
淩豐涯聽著這悲傷又熟悉的旋律,一陣感傷,輕撫孟筠的頭發道:“筠兒早點休息,朕要出去走走!”轉身走出了芷芸宮。
出了芷芸宮,淩豐涯沿著中檀湖,信步向琴讕宮走去。自從娶了孟筠,他整付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討好孟筠上,已經許久沒有想起雅矜了,適才聽了曲子,卻忽然動了念頭,打算到丹青閣去看看雅矜。
一個清雅的小閣樓上,四處都掛著雅矜的畫像。淩豐涯沿著畫像走了一圈,二十多年前的記憶便清晰地一一在頭腦裏呈現。
東首靠窗的第一幅畫像上,雅矜還是未出閣的閨女裝束,俏臉微揚,露出一個俏皮可愛之極的表情,一雙明澈而略帶驚訝的眼睛畫得生動靈活、惹人注目。
這是他在二十七年前畫下的畫像。
那天,是正月十四,正是他帶著一群心腹謀臣鏟除權將的日子;也是席廣庭救他性命的日子。第二天,便是一年一度的琴韻會。席廣庭愛琴,便提出想到琴韻會上看看。
淩豐涯感念他的救命之恩,本身也喜歡琴,便約定了第二天,大家穿了便服一起去。
琴韻會上,來自陸府的雅矜小姐技驚四座。彈完曲子,不知為何,竹簾的懸掛線忽然斷了。竹簾掉落下來,雅矜驚訝地抬頭看了一眼便退下了,但就是這一眼,他便再也忘不了她。當天晚上返迴宮裏,提筆就畫下了這幅畫像。
可惜,當天夜裏,雅矜便失蹤了,所以,他帶著傷感又畫下了幾幅充滿思念的畫像。
一年後,雅矜迴來了。他到陸府看她,發現她不但容色絕秀、琴藝出眾,心性也十分溫婉,更發現了雅矜身負血海深仇,便一口答應替她全家翻案。當夜迴宮,他輾轉難眠,便舉筆畫下了筵席上聰穎靈巧的雅矜。
不久之後,在他三十歲生日那天,雅矜正式入宮了,一年後,誕下了淩鉦,被封為一品妃。
入宮五年,雅矜很少笑,卻也不會更多地哭泣,一直是冷淡而波瀾不驚的模樣。因此,這五年中,留在畫像上的雅矜,便多是一個端莊寧和、平靜高潔的皇妃形象。
直到後來,為了哄雅矜高興,淩豐涯在沒有任何憑證的情況下,找茬把雅矜的仇家投入了大獄,通過“嚴刑”取得了口供,終於為姚大人恢複了官聲、“平反昭雪”。雅矜感動萬分,露出了一個充滿感激的溫柔的笑容道:“我哥哥曾經動用了一切關係去收集憑證,隻是年深月久,已經無法找到。今日得皇上平冤,雅矜死而無憾!”至此,對他的態度便親善了許多。
他心花怒放,便把一個一個笑容都畫在了紙上。
然後、然後……淩豐涯忽然在一副畫像上站定了腳步。畫像上帶著點點血跡,那是……淩豐涯忽然心中一痛。
……
那天晚上,攜了雅矜到小樓裏,剛給雅矜畫好了畫像,卻聽到稟告,展族擾邊,情況緊急。他連夜奔赴議政殿商討軍務,待布置完了一切,迴到琴讕宮,一抬頭,卻見閣樓的窗上印出一男一女兩個影子,相互依偎,十分親密。
他又驚又怒,問守衛琴讕宮的侍衛道:“上麵是什麽人?”
侍衛茫然的抬頭,見到影子,大吃一驚,根本不知道那人是如何進去的。
淩豐涯怒火攻心,迅速調來一撥箭手,團團把小樓圍住,才開口道:“愛妃請了朋友,如何也不告訴朕一聲?”
窗戶裏的燈火忽然滅了。
淩豐涯冷笑道:“朕已經調了箭手來招唿朋友,爽快地出來受領吧!”
過了片刻,窗戶推開了,雅矜站在窗前,印著月光,臉色慘白,對淩豐涯道:“一切錯誤都是我犯下的,皇上殺了我吧!求你……放過他!”
淩豐涯大怒道:“你當我是什麽人?做出這等事,還想我放了他?”
雅矜忽然舉起了胳膊,把一柄閃亮的匕首擱在手腕上,一字一字道:“求皇上放了他!”
淩豐涯心中大慟,憤怒道:“你敢要挾朕?”一句話出口,便見鮮血隨著雅矜的手腕流下來。他又驚又怒,大吼道:“不要亂來!”忽然人影閃動,裏麵的男子試圖奪下雅矜手上的刀,卻見雅矜連連後退,大聲道:“我不會跟你走的!你現在馬上離開,否則,你即便把我帶出去了,我也會立即死在你的麵前!”淒厲的聲音盤旋在整個琴讕宮中,讓人聞聲色變。
眼看雅矜腕上的鮮血越流越多,淩豐涯變色道:“你快止血!我答應放他走了!你現在讓他出來,我保證不會放箭!”一邊對身邊的侍衛長使眼色,讓箭手準備好放箭。雅矜忽然又把匕首抵上了心髒,對裏麵那人道:“你是不是還不走?那好,我馬上殺了我自己!”
刀,一份一寸地深入皮膚……
樓裏傳出一聲哀慟至極的唿叫,裏麵的男子終於穿窗而出。
淩豐涯一揮手,密集的箭羽便激射而出,但那男子的功夫高得出奇,竟踏在箭身上前行,瞬間消失了。沒有人能看清他的模樣。
眼看著男子遁走,淩豐涯捶胸頓足,懊惱不已,迴頭,卻見雅矜冷冷地看著落滿一地的箭羽,然後,抬起頭來,冷冷地看著他,眼神中透著憤怒和仇恨。
他心知雅矜是抱怨他的“言而無信”,卻不打算解釋,剛叫了一聲“雅矜”便見雅矜摔倒在地。
他連忙讓人喚來太醫,為雅矜療傷。衝上小閣樓,但見剛剛畫好的畫像上,血花朵朵!
傷好了,雅矜卻再也不理他,眼神裏總是冷冰冰地——充滿譏誚。倘若問到她那男子是誰,她臉上的表情便更是充滿嘲弄。
他怒火填胤又充滿嫉恨,心情惡劣之極,終於把雅矜打入了冷宮……
雅矜去世後,他想畫一幅畫像紀念雅矜,卻總也無法畫好,腦海裏,總是雅矜充滿嘲諷的冰冷的眼神。
此後,召了很多宮廷畫師為雅矜畫遺像,卻總是形似而神非。一直到兩年後,席廣庭入京,請求收淩鉦為徒,他才請席廣庭參照以往的畫像,為雅矜描摹了一幅遺容。
席廣庭不愧為“畫仙”,不但把雅矜的衣飾神態描繪得一絲不差,甚至連雅矜臨終前絕望的眼神和表情都傳達得惟妙惟肖。有那麽一段時間,他仿佛中了邪,一看到這畫像,便仿佛鬼上身,抑鬱得恨不能殺了自己。他心中驚懼,便封閉了小樓。一直到淩鉦十五歲封王,返迴京城,請求父皇賜一幅亡母遺像,他才讓人把畫像交給了淩鉦……
那副畫像雖然不在了,但淩豐涯經過掛那畫像的地方,陡然間,還是覺得心頭發涼,仿佛被什麽東西忽然揪住了心,淒苦疼痛之意,感覺比從前更甚,趕緊跌跌撞撞地離開了小樓,在心底苦笑道:“雅矜!你是在怪責朕搶了鉦兒的側妃嗎?”忽然感到濃重的疲憊。
因為,就在第二天一早,便有親衛稟告,一道八百裏加急的聖旨傳給何芯。
究竟是什麽樣的事情,居然勞動皇上親自下旨給何芯?淩鉦和何芯沒有開口猜測什麽,卻同時感到擔憂,不敢耽誤,立即趕迴去“接旨”,心想,幸好還沒有真正離開。
自從來到洀韶,淩鉦便一路接到指斥的聖旨,所以,兩人都不敢對這道聖旨報一個樂觀的心態。誰也沒有想到,隨著聖旨迴來的是——彤彤!皇上居然把彤彤還給了何芯。為什麽呢?沒有人能琢磨出背後的含義。
跟著聖旨同時來的,還有一封書信。
何芯展開書信,一看到抬頭的“星兒”兩個字,竟覺得淚意上湧。這是孟筠寫給她的信。記得上一次收到孟筠的書信,是在孟筠和淩鉦結婚前夕。孟筠請她出席婚禮,結果她在新婚之夜勾跑了新郎。
此後,茫茫人海中,一直牽掛著這個“姐姐”,卻始終沒有勇氣提筆同她通信。因為,多年過去了,她依然深愛著這個姐姐的丈夫,怕提起筆來,便是滿紙內疚,更怕,這位姐姐察覺到她的心思。
想起孟筠為了保護她,選擇了進宮,何芯心頭湧起內疚,深吸一口氣,緩緩展開了書信……
……
“星兒:多年不見,非常掛念!提筆,才發現,我們彼此分離的時間是如此漫長。記得小時候……”
孟筠在信中迴顧了在何芯嗬護下度過的快樂的童年,然後——
“我曾經以為,嫁給寧王,便能得到夢想中的榮華富貴,豈知……”何芯看得一愣。孟筠的意思,分明是說,他嫁給淩鉦,是衝著權勢地位去的,但來不及多想,她很快就被接下來那寫滿信紙的“孤寂歲月”鎖住了心情。
“每年春節,才能共桌一次;每年進香,才能同行;便連參加一次宮廷筵席,也是皇上專門下旨……”最終的落腳點是:“嫁到王府五年有餘,加起來,說過的話不超過一百句!”何芯感到心頭沉痛。
接下來——
“那一天,在山洞中,想必你也聽到了我的唿喊。的確,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既然嫁給了寧王,又再答應嫁給皇上,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但是,事實證明,這一個婚姻才真正讓我感到了幸福……”
孟筠的“幸福”記錄得很長、很繁瑣。從華麗的衣飾到奢侈的舉止再到“三千寵愛集一身”的榮寵……有那麽一個瞬間,何芯看得完全迷惑了,從來不知道這些“表麵的浮華”竟然能讓孟筠感到如此眾多的幸福。
然後,孟筠接著談到:“腹中有了小生命,我體會到了一種難言的溫暖;看著父母兄弟因為我的緣故得以升官,求得功名,實現了孟家數代的夢想,我更加體會到了幸福二字的含義……”這一點,何芯是信得過的。她一直都相信孟筠定然同她一樣,是一個愛孩子的人,也知道孟筠以振興家族為己任。
“小時候,你便告訴我,隻要心靈是堅強純潔的,便無需畏懼輿論!那時候,對我來說,這是多麽高深而無法理解的話……”孟筠說她愛上了皇帝,並且,掙脫了道德和身份上的束縛,已經沒有了“烈女不嫁二夫”的困擾,覺得找到適合自己的歸宿最重要。
多麽“現代”的觀念!何芯看得瞠目結舌。
“這也是我想要告訴你的話!我曾經想盡千方百計,試圖獲得寧王的青睞,可事實證明,他的心裏隻有你……”
孟筠曾經千方百計地“勾引”淩鉦?何芯覺得不可想象,但從孟筠列舉的每一個細節和字裏行間裏體會到的淩鉦對她癡心等待令她深切感動。
“星兒!我知道你一直愛寧王,所以,請給自己一片天空、一個機會。我在積極地為你想辦法。不過首先,你要告訴我,你的兩次婚姻裏,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我總是對你提過分的要求,希望不會讓你太為難……”
……
信已經看完很久了,何芯無法形容自己的感受。很怪異,但挑不出一絲毛病!無論如何,看到這封充滿“幸福”的書信,糾纏在心底的內疚淡化很多。理不出思緒,倒是真的有提筆迴信的衝動。
她並不指望孟筠真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倒是真的想跟她談談自己的兩次婚姻,想談談自己這些年來的經曆和感受。其實這些年,很多東西壓在心裏,一直也找不到合適的宣泄途徑。有些話,甚至是對淩鉦也不能完全實話實說的。
那麽,孟筠呢?她一直是她最親愛的姐妹啊!這些話,不對她說,又該對誰說呢?更何況,她心裏存了太多的內疚,也需要借助紙筆,向孟筠傾訴……
……
繳旨的官員迴京複命,順便為芸妃捎去了她妹妹的迴信。
接過星兒的迴信,孟筠忽然有些手心發顫。那麽多年都不敢給芯兒寫信,害怕芯兒知曉了自己在寧王府中的尷尬出境;害怕芯兒發現她不幸福而感到內疚;害怕讓芯兒掌握到自己心裏不知不覺生長出來的對寧王的情愫。
如今……脫去了彼此身份上的障礙,終於可以攤開來認真談一談了!星兒會告訴她一些什麽東西呢?孟筠緩緩展開了手中的信紙。
……
“姐姐!看到你的幸福,我真的很高興!唯一希望的是,一切都是真的,而不是你為了寬慰我而刻意製造出來的‘幸福’!”看到這句話,孟筠的手猛地顫抖了一下。星兒永遠是聰明的星兒,也是最了解她的星兒!看來下次寫信,要寫得更小心、更真實一些才行!孟筠暗暗告訴自己。
“不可諱言,代你嫁到陸府,坐上花轎的那一天,我真的很傷心,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嫁給陸大人,是我這一生的幸運。他是一位寬厚而善解人意的長者,從來也沒有真正把我視為一個妻子,像父親一般疼愛我……我每天為他彈琴……”
果然!孟筠重重握了一下絲帕。星兒同陸大人之間果然如她猜測的那樣,就是一種父女關係。
“如今,我必須真誠地向你懺悔……因為,在你的新婚之夜,淩鉦跳進了陸府找我。我知道是錯的,但是,情感已經脫出了理智的控製……在荷塘月色中,每一天,我都在極致的幸福和痛苦中掙紮……知道嫁入寧王府將近五年有餘,你一直獨守空房,我很內疚。如果那天,我沒有跟著淩鉦離開……結局一定會不同!”
孟筠臉上突然掛起了兩行淚水,輕輕道:“我的傻星兒啊!該說內疚的人是我,是我自以為是地在你們中間生生插了一腳!”
“淩鉦向我求婚,我沒有辦法,隻能破門出嫁……吳大哥在大寧城外的河堤上找到了我。他說願意充當我的丈夫,幫我背負惡名,而我,竟然簡單地相信了……直到那一天,在漫天雪花中,吳大哥忽然取出了珠花。他對我說、對我說……”孟筠含著淚水看完了這一段,腦海裏隱隱約約閃過吳方的影子,卻並不明了。雖然從小一起長大,她對這個寡言少語的護衛映象並不深刻,隻是隱約知道,他重情重義,很得父親賞識。
“我還必須告訴你……就在這次,淩鉦把我從展族帶迴來的途中……對不起!我知道不應該這樣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你……我真的不敢請求你的原諒,隻是希望,你能狠狠打我一巴掌……”
“傻瓜!”孟筠含著淚花,輕輕道:“這是對的啊!你們本來就是一對啊!”
……
“筠兒在說什麽?”悄無聲息地,淩豐涯出現在身後。他已經來了很久了,見孟筠看信看得入迷,便沒有打擾她,到後來,見她一邊看信,一邊拭淚,微微皺眉,走上前來,便聽到她喃喃自語。
“皇上!”孟筠大驚,慌亂地把書信往衣襟裏塞。
“拿來!”淩豐涯原本沒有什麽多餘的念頭,見她如此緊張,忽然想到了這必定是淩鉦的書信,變了臉色。
“皇上……”孟筠驚駭地摁住了衣襟,臉上露出懇求的神色。
“茹姑姑!”淩豐涯愈加感到事情不尋常,黑雲壓臉,大吼道:“把信給我搜出來!”
茹姑姑原在外間侯著,聽到這唿喊,趕緊驅步進來。
孟筠嚇得花容失色,隻好顫抖著取出了書信,遞給皇上,在心底罵了自己一千次。
淩豐涯狠狠瞪了她一眼,伸手展開了信,直接先看信末的落款:星兒!發現自己猜測有誤,忽然自嘲一笑,心想自己一大把年紀了,竟然又如同年輕時一樣患得患失。然後,他就被接下來看到的內容完全驚呆了。
他看到了一個很離奇的故事,並且,最重要的是……
淩豐涯臉上忽然漾出了笑容,伸臂摟住了孟筠道:“原來鉦兒同你妹妹的淵源竟如此之深!”覺得這是自己一生中看到的最好的消息。他當然知道孟筠不是處女,所謂“獨守空房”雲雲,並不是真實的。但從信的內容上可以判斷出來,淩鉦一直愛的都是孟筠的妹妹,同孟筠之間夫妻感情極淡,想來即便圓過房,也十分有限。這也合理解釋了,為何成親多年,他們始終沒有子嗣。
孟筠嚇呆了,良久,才呆滯地點頭道:“寧王自始至終都隻愛我妹妹一個人!並且……”孟筠腦海裏忽然靈光一閃,抬頭看著皇上道:“陛下!您也看到了,我那妹妹清清白白,並不是什麽寡婦!求陛下為妹妹解除身份困惑,為妹妹正名!”“撲通”一下,雙膝跪地。
淩豐涯嚇了一跳,伸手拉起她,低頭沉思了片刻,搖頭道:“這件事辦不了!一來,事情過於離奇,且無法證明;二來,你妹妹畢竟是真真實實地在戶頭上登記了兩次婚姻,這是事實,無法抹殺的!不管怎麽說,鉦兒鳳子龍孫、要顧及皇家……”突然想到自己剛剛奪了兒媳,這“體麵”二字卡在喉嚨裏,再也說不出來。
孟筠大急,拉著皇上的衣袖,好一頓懇求。皇上卻隻是神色複雜地看著她,搖頭不語。
孟筠無奈,隻好暫且放棄,心想等找到合適的機會,再迂迴包操、徐徐進言。
皇上看了她的模樣,覺得可愛之極,半晌,感歎道:“鉦兒竟是隨了他母親的性子,也是癡人一個啊!”長長一歎,突然穿過了記憶的通道,想起了雅矜。想起自己從六歲便把淩鉦送出了宮,一直也沒有關注過,時至今日,竟然讓淩鉦的側妃占據了雅矜的位置,不由也有些羞愧。幸好今日這封信卻打消了顧慮。知道兒子和孟筠之間沒有多少感情,內心深處的負罪感在一點一點消散,對兒子滿腹的嫉恨也不知不覺淡去很多。
讓兒子迎娶寡婦,他是無論如何不會應允的,倒是覺得兒子滿腹才華,就此閑置未免可惜,不僅活動了心思,尋思著或者可以賦予兒子某些權限,尤其是商事方麵的權限。
“的確!隻要不涉兵事……”皇上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不由暗自點頭。正深思間,便聽孟筠遲疑著輕問道:“我聽說……雅妃娘娘擅琴也擅畫?”
皇上一怔,隨即問道:“朕賜給你的畫,你看了嗎?”
孟筠紅了臉道:“那時、那時……寧王重傷,我便讓人封進密室了!”忽然間,兩個人都有些尷尬。
淩豐涯輕輕撫摸她的頭發道:“筠兒!為我彈一曲《雨思》!”
孟筠點頭答應了,恭敬地彈琴。
淩豐涯聽著這悲傷又熟悉的旋律,一陣感傷,輕撫孟筠的頭發道:“筠兒早點休息,朕要出去走走!”轉身走出了芷芸宮。
出了芷芸宮,淩豐涯沿著中檀湖,信步向琴讕宮走去。自從娶了孟筠,他整付心思都花在了如何討好孟筠上,已經許久沒有想起雅矜了,適才聽了曲子,卻忽然動了念頭,打算到丹青閣去看看雅矜。
一個清雅的小閣樓上,四處都掛著雅矜的畫像。淩豐涯沿著畫像走了一圈,二十多年前的記憶便清晰地一一在頭腦裏呈現。
東首靠窗的第一幅畫像上,雅矜還是未出閣的閨女裝束,俏臉微揚,露出一個俏皮可愛之極的表情,一雙明澈而略帶驚訝的眼睛畫得生動靈活、惹人注目。
這是他在二十七年前畫下的畫像。
那天,是正月十四,正是他帶著一群心腹謀臣鏟除權將的日子;也是席廣庭救他性命的日子。第二天,便是一年一度的琴韻會。席廣庭愛琴,便提出想到琴韻會上看看。
淩豐涯感念他的救命之恩,本身也喜歡琴,便約定了第二天,大家穿了便服一起去。
琴韻會上,來自陸府的雅矜小姐技驚四座。彈完曲子,不知為何,竹簾的懸掛線忽然斷了。竹簾掉落下來,雅矜驚訝地抬頭看了一眼便退下了,但就是這一眼,他便再也忘不了她。當天晚上返迴宮裏,提筆就畫下了這幅畫像。
可惜,當天夜裏,雅矜便失蹤了,所以,他帶著傷感又畫下了幾幅充滿思念的畫像。
一年後,雅矜迴來了。他到陸府看她,發現她不但容色絕秀、琴藝出眾,心性也十分溫婉,更發現了雅矜身負血海深仇,便一口答應替她全家翻案。當夜迴宮,他輾轉難眠,便舉筆畫下了筵席上聰穎靈巧的雅矜。
不久之後,在他三十歲生日那天,雅矜正式入宮了,一年後,誕下了淩鉦,被封為一品妃。
入宮五年,雅矜很少笑,卻也不會更多地哭泣,一直是冷淡而波瀾不驚的模樣。因此,這五年中,留在畫像上的雅矜,便多是一個端莊寧和、平靜高潔的皇妃形象。
直到後來,為了哄雅矜高興,淩豐涯在沒有任何憑證的情況下,找茬把雅矜的仇家投入了大獄,通過“嚴刑”取得了口供,終於為姚大人恢複了官聲、“平反昭雪”。雅矜感動萬分,露出了一個充滿感激的溫柔的笑容道:“我哥哥曾經動用了一切關係去收集憑證,隻是年深月久,已經無法找到。今日得皇上平冤,雅矜死而無憾!”至此,對他的態度便親善了許多。
他心花怒放,便把一個一個笑容都畫在了紙上。
然後、然後……淩豐涯忽然在一副畫像上站定了腳步。畫像上帶著點點血跡,那是……淩豐涯忽然心中一痛。
……
那天晚上,攜了雅矜到小樓裏,剛給雅矜畫好了畫像,卻聽到稟告,展族擾邊,情況緊急。他連夜奔赴議政殿商討軍務,待布置完了一切,迴到琴讕宮,一抬頭,卻見閣樓的窗上印出一男一女兩個影子,相互依偎,十分親密。
他又驚又怒,問守衛琴讕宮的侍衛道:“上麵是什麽人?”
侍衛茫然的抬頭,見到影子,大吃一驚,根本不知道那人是如何進去的。
淩豐涯怒火攻心,迅速調來一撥箭手,團團把小樓圍住,才開口道:“愛妃請了朋友,如何也不告訴朕一聲?”
窗戶裏的燈火忽然滅了。
淩豐涯冷笑道:“朕已經調了箭手來招唿朋友,爽快地出來受領吧!”
過了片刻,窗戶推開了,雅矜站在窗前,印著月光,臉色慘白,對淩豐涯道:“一切錯誤都是我犯下的,皇上殺了我吧!求你……放過他!”
淩豐涯大怒道:“你當我是什麽人?做出這等事,還想我放了他?”
雅矜忽然舉起了胳膊,把一柄閃亮的匕首擱在手腕上,一字一字道:“求皇上放了他!”
淩豐涯心中大慟,憤怒道:“你敢要挾朕?”一句話出口,便見鮮血隨著雅矜的手腕流下來。他又驚又怒,大吼道:“不要亂來!”忽然人影閃動,裏麵的男子試圖奪下雅矜手上的刀,卻見雅矜連連後退,大聲道:“我不會跟你走的!你現在馬上離開,否則,你即便把我帶出去了,我也會立即死在你的麵前!”淒厲的聲音盤旋在整個琴讕宮中,讓人聞聲色變。
眼看雅矜腕上的鮮血越流越多,淩豐涯變色道:“你快止血!我答應放他走了!你現在讓他出來,我保證不會放箭!”一邊對身邊的侍衛長使眼色,讓箭手準備好放箭。雅矜忽然又把匕首抵上了心髒,對裏麵那人道:“你是不是還不走?那好,我馬上殺了我自己!”
刀,一份一寸地深入皮膚……
樓裏傳出一聲哀慟至極的唿叫,裏麵的男子終於穿窗而出。
淩豐涯一揮手,密集的箭羽便激射而出,但那男子的功夫高得出奇,竟踏在箭身上前行,瞬間消失了。沒有人能看清他的模樣。
眼看著男子遁走,淩豐涯捶胸頓足,懊惱不已,迴頭,卻見雅矜冷冷地看著落滿一地的箭羽,然後,抬起頭來,冷冷地看著他,眼神中透著憤怒和仇恨。
他心知雅矜是抱怨他的“言而無信”,卻不打算解釋,剛叫了一聲“雅矜”便見雅矜摔倒在地。
他連忙讓人喚來太醫,為雅矜療傷。衝上小閣樓,但見剛剛畫好的畫像上,血花朵朵!
傷好了,雅矜卻再也不理他,眼神裏總是冷冰冰地——充滿譏誚。倘若問到她那男子是誰,她臉上的表情便更是充滿嘲弄。
他怒火填胤又充滿嫉恨,心情惡劣之極,終於把雅矜打入了冷宮……
雅矜去世後,他想畫一幅畫像紀念雅矜,卻總也無法畫好,腦海裏,總是雅矜充滿嘲諷的冰冷的眼神。
此後,召了很多宮廷畫師為雅矜畫遺像,卻總是形似而神非。一直到兩年後,席廣庭入京,請求收淩鉦為徒,他才請席廣庭參照以往的畫像,為雅矜描摹了一幅遺容。
席廣庭不愧為“畫仙”,不但把雅矜的衣飾神態描繪得一絲不差,甚至連雅矜臨終前絕望的眼神和表情都傳達得惟妙惟肖。有那麽一段時間,他仿佛中了邪,一看到這畫像,便仿佛鬼上身,抑鬱得恨不能殺了自己。他心中驚懼,便封閉了小樓。一直到淩鉦十五歲封王,返迴京城,請求父皇賜一幅亡母遺像,他才讓人把畫像交給了淩鉦……
那副畫像雖然不在了,但淩豐涯經過掛那畫像的地方,陡然間,還是覺得心頭發涼,仿佛被什麽東西忽然揪住了心,淒苦疼痛之意,感覺比從前更甚,趕緊跌跌撞撞地離開了小樓,在心底苦笑道:“雅矜!你是在怪責朕搶了鉦兒的側妃嗎?”忽然感到濃重的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