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長江北岸的建業城已經戒嚴了。
四門緊閉。
這來自於神策軍即將到來,已經做好了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然而,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批的難民,湧來了建業城。
“快開門!”
“救命!”
“馬上給我打開城門!”
難民們破衣爛衫,神情緊張疲憊中又帶著兇狠的魔性。
紛紛哀嚎。
守軍十分震驚,“諸位江東父老,這是怎麽了?”
“神策軍來了,到處燒殺搶掠,我要報仇!”
“我們要報仇!”
難民們又開始瘋狂。
守軍駭然,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候,孫權踩著點出現在了城頭,訓斥道:“還愣著幹什麽,這些可是我們的江東父老。袁譚如此摧殘他們,我們江東兒郎豈能坐視不理。馬上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城。”
少頃。
孫權親自出現在了城門處,不斷幫扶著老人們,還問道:“這位老人家,城裏有親戚嗎?”
“有有,我兒子在城裏。”
“我的孫子被袁譚殺死了,怎麽跟我兒子交代。要報仇,報仇……。”
“那太好了,不不,我是說你能夠和你兒子相見這太好了。”孫權暗喜。
老者哭的更加傷心。
“這位小朋友,你可有親人在城中?”孫權又問道。
“我舅舅在城裏,我母親我姥姥姥爺都死了,我舅舅一定會報仇的,我也要報仇,吃袁譚的肉,喝他的血!”小孩的麵龐猙獰,再沒有一點這個年紀的天真無邪。
孫權更加狂喜,百姓越瘋狂對他越有利,看現在的情況,根本都不用發動。根本都不需要守軍守城,這些百姓就將袁譚碎屍萬段了。
接下來。
隨著各地難民不斷進城,建業全城震動了,到處都是哭喊聲,和瘋狂的怒罵聲。
這些難民,在城中都有親人,許多更是直接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
聽說家人都被袁譚給殺了。
百姓們動蕩了。
就算沒有親人被殺的,聽說袁譚走到什麽地方,就屠殺到什麽地方。什麽柴桑五日,江夏八屠,屍橫遍野,怎能不肝膽俱裂?
全城百姓憤怒了。
原來什麽大公子有道仁義都是特喵的假的。
屠夫,無道,才是其真實嘴臉。
比商紂夏傑還要殘暴百倍。
……
吳侯府。
“這計策成了。”孫權搓著手。
周瑜冷道:“從現在開始,誰也不能提這事情了。”此刻周瑜不知道孫權是怎麽想的,反正他很矛盾,絕對不應該這麽做。對於江東父老,充滿了愧疚。
但為了勝利,隻能是犧牲小家保全大家。
“二公子,大批百姓雲集在了府邸外,請求見您。”陸遜進來了,至今也無法遺忘這幾天所見所聞。感到自己跟著周瑜和孫權幹了這麽多壞事,難以善終了。
但已經沒有了迴頭路。
孫權大喜過望,對眾人道:“這些無恥之徒,早前我宣講,請他們協助,他們一個個都不肯。非要動刀子才知道厲害?”
於是他換上莊重的將軍盔甲,帶著人來到了府邸外。
一片片百姓拜倒在地,唿道:“二公子,小人願追隨您,保衛建業,殺神策,保衛家園,殺袁譚,報仇雪恨!”
孫權連連冷笑,淡淡道:“諸位江東父老,我早就告訴你們袁譚不是好人,之前的什麽仁義道德都是他假裝的,你們不信,怎麽現在信了?”
百姓們個個麵紅耳赤,又無比憤怒,“求二公子寬恕我們的無知,就讓我們一起保衛建業吧。我們要報仇!”
“我們不想死……。”
江東百姓是有血性的,加上血海深仇,可以預見,能夠爆發出很強大的力量。
周瑜的計策,走到這裏,完全大獲成功。不但拉黑了袁譚,還擁有幾十萬不要命的民兵。
孫權激動不已,幾十萬人同仇敵愾,袁譚必敗無疑。加上名聲也完了,隻有死,才能夠解脫。
……
又過去了三天時間。
袁譚率領八萬神策軍士兵推進到了距離建業三十裏的丹陽地區,安營紮寨。
中軍大帳。
袁譚神情疑惑,“竟然數百裏不見人煙,難道是敵人堅壁清野?諸位,來日隨我前往建鄴城下,一探究竟。”
帳下諸葛亮趙雲等人。
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戰鬥倒是不擔心。
唯一擔心的就是逃跑的周瑜,根本不知道大都督到底是個什麽情況。為什麽突然投降了,又突然跑了。
由於赤壁大戰中袁紹的體係徹底混亂,所以袁譚安插在袁紹身邊的眼線也斷了,並不知道那邊發生的事情。
豎日。
袁譚率領五萬大軍,開拔到了建業城下。
神策大軍布下了十幾座龐大的戰陣,旗幟如雲,刀槍如林,鋪天蓋地。
反觀建業城,這座江東最大的城池,也是一座龐然大物。與這座城池相比,神策軍的大陣也有些渺小了。
袁譚對於攻城並不陌生,但這座建鄴城意義非凡,拿下了這座城池,就完成了一統江東最關鍵的一步。
此刻城頭上,各處懸掛著孫家的旗幟。
隨著神策軍波開浪裂,袁譚緩緩策馬而出,左右趙雲張遼等大將,一字排開,將星閃耀。
孫權和周瑜也適時出現在了這邊的城頭上。
“袁譚,你到底是來了。”周瑜居高臨下,俯視中淡淡道。
袁譚稍微策馬向前,金槍被在身後,仰望關城,沒有搭理周瑜,隻是看著孫權。
“仲謀,事已至此,誰也無法阻擋天下的再次統一。你,還有我嶽父,還有伯符,咱們心裏都清楚結局。倒不如一起迴京城,和尚香團聚。這樣一來,江東父老也避免了戰亂之苦,是為一段佳話,豈不美哉?”
孫權臉色難看,為什麽要被你統一,你袁家怎麽不被我孫家統一?
當然,大勢所趨,孫家隻在一偶之地,袁譚完全有資格說這樣一番話。並且他也是很願意和平解決,到時候孫家該封賞封賞,江東不必淩亂,百姓不必遭難,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這是他的真心想法。
“袁譚你少說漂亮話,什麽父老避免戰亂之苦?”
孫權說到這裏,和周瑜對視一眼,是時候給他點顏色看看了。
於是乎,同時振臂疾唿,“江東父老安在?”
袁譚:“???”什麽情況?
四門緊閉。
這來自於神策軍即將到來,已經做好了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
然而,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大批的難民,湧來了建業城。
“快開門!”
“救命!”
“馬上給我打開城門!”
難民們破衣爛衫,神情緊張疲憊中又帶著兇狠的魔性。
紛紛哀嚎。
守軍十分震驚,“諸位江東父老,這是怎麽了?”
“神策軍來了,到處燒殺搶掠,我要報仇!”
“我們要報仇!”
難民們又開始瘋狂。
守軍駭然,有些不知所措。
這時候,孫權踩著點出現在了城頭,訓斥道:“還愣著幹什麽,這些可是我們的江東父老。袁譚如此摧殘他們,我們江東兒郎豈能坐視不理。馬上打開城門,放他們進城。”
少頃。
孫權親自出現在了城門處,不斷幫扶著老人們,還問道:“這位老人家,城裏有親戚嗎?”
“有有,我兒子在城裏。”
“我的孫子被袁譚殺死了,怎麽跟我兒子交代。要報仇,報仇……。”
“那太好了,不不,我是說你能夠和你兒子相見這太好了。”孫權暗喜。
老者哭的更加傷心。
“這位小朋友,你可有親人在城中?”孫權又問道。
“我舅舅在城裏,我母親我姥姥姥爺都死了,我舅舅一定會報仇的,我也要報仇,吃袁譚的肉,喝他的血!”小孩的麵龐猙獰,再沒有一點這個年紀的天真無邪。
孫權更加狂喜,百姓越瘋狂對他越有利,看現在的情況,根本都不用發動。根本都不需要守軍守城,這些百姓就將袁譚碎屍萬段了。
接下來。
隨著各地難民不斷進城,建業全城震動了,到處都是哭喊聲,和瘋狂的怒罵聲。
這些難民,在城中都有親人,許多更是直接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
聽說家人都被袁譚給殺了。
百姓們動蕩了。
就算沒有親人被殺的,聽說袁譚走到什麽地方,就屠殺到什麽地方。什麽柴桑五日,江夏八屠,屍橫遍野,怎能不肝膽俱裂?
全城百姓憤怒了。
原來什麽大公子有道仁義都是特喵的假的。
屠夫,無道,才是其真實嘴臉。
比商紂夏傑還要殘暴百倍。
……
吳侯府。
“這計策成了。”孫權搓著手。
周瑜冷道:“從現在開始,誰也不能提這事情了。”此刻周瑜不知道孫權是怎麽想的,反正他很矛盾,絕對不應該這麽做。對於江東父老,充滿了愧疚。
但為了勝利,隻能是犧牲小家保全大家。
“二公子,大批百姓雲集在了府邸外,請求見您。”陸遜進來了,至今也無法遺忘這幾天所見所聞。感到自己跟著周瑜和孫權幹了這麽多壞事,難以善終了。
但已經沒有了迴頭路。
孫權大喜過望,對眾人道:“這些無恥之徒,早前我宣講,請他們協助,他們一個個都不肯。非要動刀子才知道厲害?”
於是他換上莊重的將軍盔甲,帶著人來到了府邸外。
一片片百姓拜倒在地,唿道:“二公子,小人願追隨您,保衛建業,殺神策,保衛家園,殺袁譚,報仇雪恨!”
孫權連連冷笑,淡淡道:“諸位江東父老,我早就告訴你們袁譚不是好人,之前的什麽仁義道德都是他假裝的,你們不信,怎麽現在信了?”
百姓們個個麵紅耳赤,又無比憤怒,“求二公子寬恕我們的無知,就讓我們一起保衛建業吧。我們要報仇!”
“我們不想死……。”
江東百姓是有血性的,加上血海深仇,可以預見,能夠爆發出很強大的力量。
周瑜的計策,走到這裏,完全大獲成功。不但拉黑了袁譚,還擁有幾十萬不要命的民兵。
孫權激動不已,幾十萬人同仇敵愾,袁譚必敗無疑。加上名聲也完了,隻有死,才能夠解脫。
……
又過去了三天時間。
袁譚率領八萬神策軍士兵推進到了距離建業三十裏的丹陽地區,安營紮寨。
中軍大帳。
袁譚神情疑惑,“竟然數百裏不見人煙,難道是敵人堅壁清野?諸位,來日隨我前往建鄴城下,一探究竟。”
帳下諸葛亮趙雲等人。
對於明天即將到來的戰鬥倒是不擔心。
唯一擔心的就是逃跑的周瑜,根本不知道大都督到底是個什麽情況。為什麽突然投降了,又突然跑了。
由於赤壁大戰中袁紹的體係徹底混亂,所以袁譚安插在袁紹身邊的眼線也斷了,並不知道那邊發生的事情。
豎日。
袁譚率領五萬大軍,開拔到了建業城下。
神策大軍布下了十幾座龐大的戰陣,旗幟如雲,刀槍如林,鋪天蓋地。
反觀建業城,這座江東最大的城池,也是一座龐然大物。與這座城池相比,神策軍的大陣也有些渺小了。
袁譚對於攻城並不陌生,但這座建鄴城意義非凡,拿下了這座城池,就完成了一統江東最關鍵的一步。
此刻城頭上,各處懸掛著孫家的旗幟。
隨著神策軍波開浪裂,袁譚緩緩策馬而出,左右趙雲張遼等大將,一字排開,將星閃耀。
孫權和周瑜也適時出現在了這邊的城頭上。
“袁譚,你到底是來了。”周瑜居高臨下,俯視中淡淡道。
袁譚稍微策馬向前,金槍被在身後,仰望關城,沒有搭理周瑜,隻是看著孫權。
“仲謀,事已至此,誰也無法阻擋天下的再次統一。你,還有我嶽父,還有伯符,咱們心裏都清楚結局。倒不如一起迴京城,和尚香團聚。這樣一來,江東父老也避免了戰亂之苦,是為一段佳話,豈不美哉?”
孫權臉色難看,為什麽要被你統一,你袁家怎麽不被我孫家統一?
當然,大勢所趨,孫家隻在一偶之地,袁譚完全有資格說這樣一番話。並且他也是很願意和平解決,到時候孫家該封賞封賞,江東不必淩亂,百姓不必遭難,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這是他的真心想法。
“袁譚你少說漂亮話,什麽父老避免戰亂之苦?”
孫權說到這裏,和周瑜對視一眼,是時候給他點顏色看看了。
於是乎,同時振臂疾唿,“江東父老安在?”
袁譚:“???”什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