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現在是天下一等顯赫。


    袁紹是家主。


    而袁譚作為袁家宗祠正統名分的長公子,袁紹能夠稱王威震天,全靠這位擎天柱。


    稱王這麽大的事情,不讓家族嫡長迴去。可以看出,袁紹稱王後已經開始表明一些以前隱藏的心跡了。


    袁譚未來繼承大位的可能性變的若有若無。


    成為一個邊緣人,登基的可能就根本是零。


    趙雲、張遼、徐晃這些大將對於唐王的安排十分憤怒,但在這個講究忠孝的年代,也不敢吭,也不好說。


    謀士們在這方麵的考慮,肯定比將領們多得多。


    既然唐王已經開始表露心跡了,那麽神策府也要開始對未來展開新的規劃。


    首先就是要想方設法迴去,這是一種姿態。


    無形中就能讓所有追隨的人知道,他們沒有跟錯人,袁譚會帶領他們走向最終的勝利。


    反之,若是不會去,無形中就是認命了,誰願意追隨一個沒有未來的主子,人心肯定散了。


    再凝聚起來根本是不可能的。


    ……


    袁譚五根手指依次敲擊著光滑的案幾,“怎麽著,迴去是一定要迴去的,但未來爭位的時候又如何呢?都敞開了說,言者無罪。”


    袁紹傳為給袁譚的可能性很小,未來必有一場內戰。


    該怎麽打,現在就要謀劃總方針。


    趙雲他們的目光匯聚在三位軍師身上。


    賈詡神情凝重,好像還未有所得。


    郭嘉在政治鬥爭方麵不是一流的。


    諸葛亮搖了搖扇子,站了起來,“大公子何不布局荊州。未來並吞江東,荊南,漢中,蜀地這些地方。待未來有變,提兵入長安,出宛入洛陽,經合肥聯溫侯,三路入國都,大事可定。”


    眾人對視一眼,也就是說,若是有那麽一天,袁紹把大位傳給三公子,就這麽幹。


    中原其實也是袁譚打下來的,中原各地支持的官員比京城和北地多得多。


    郭嘉感到計劃很不錯,執掌半壁江山,爭奪帝位。但總感到還是不妥,這樣的話,二度消耗國力,與大公子的理念有些出入。


    袁譚撓了撓額頭,照這樣的話,他就成曆史上的劉備了,當然成功率要高很多,“文和,你有何看法?”


    賈詡有問必答,“孔明軍師的規劃還是很好的,不過也有一定的缺陷。”


    諸葛亮羽扇急搖兩下,道:“那您老給說說。”


    老賈詡拈著胡子,“大公子攻下江東,唐王肯定收入囊中,又讓大公子去進攻蜀地,又收入囊中。打來打去,就隻是這荊州一地在大公子的實際掌控中。”


    “不如決策中樞。大公子要在國都布局,”


    諸葛亮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些,皺眉道:“就怕到時候,唐王奪兵權,我為魚肉人為刀俎。”


    天家曆朝曆代登基換位的時候,曆來沒有任何感情可言,父子、兄弟血流成河比比皆是。隻要有威脅的人,無論忠心與否,都會被提前拿下,更何況極具威脅的人。


    賈詡正色道:“以大公子的威望,唐王是不敢公然調兵動手的,所以那時候京城的兵力可以預見不會太多。鄴都百萬人口,藏兵一二萬也不是不可能的。”


    這個意圖在於布局秘密部隊,最後時刻發動兵變。


    諸葛亮道:“就怕那時候,四周勤王之師,幾十萬眾,我方如何抵擋?”


    賈詡嗬嗬一笑,“以大公子的威望,隻要坐上那兒位置的一刻,天下無人不服。幾十萬外兵,也隻是紙老虎爾。”


    這個規劃就和諸葛亮的南轅北轍了,不過最後還是要刀兵相見決出勝負,成功率也是很高。


    最重要的是,避免了內耗。


    眾人頓時感到還是賈詡老辣。


    其實諸葛亮的規劃也很不錯,最是穩妥,堂堂正正排兵布陣的打。但唐王也隻要堂堂正正將打下來的領地收入囊中,此策不攻自破。


    諸葛亮善於陽謀,又剛剛出山,沒有經曆幾十年鬥爭後的老辣,也是可以理解的。


    賈詡最善於陰謀,暗地裏捅刀子。


    而袁譚必須要迴去,不單單是打破內部鬥爭的敵方謀劃,還會很大程度的提振本方士氣,安撫依附者的人心。


    “那麽,以什麽理由迴去呢?”諸葛亮問道,這是眼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抱病。”賈詡很淡定。


    ……


    公元202,不單單袁紹稱王,還發生了許多事情。


    劉備的使者簡雍來到了西川成都,見到了蜀地之主劉璋。並表達了劉備對漢室的擔憂,推崇劉璋是宗親第一人,這時候應該站出來稱王,對抗國賊,提振漢室忠義之士的士氣。


    然而,劉璋這個人心誌羸弱,不敢稱王,但很感念劉備,從此成為宗親兄弟。


    在這個情況下,劉備聽從徐庶的建議,推動了南部聯盟,也就是劉璋、劉備、孫堅的聯盟。


    也就是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蜀頭、吳尾、楚腰的戰略總防線。


    九月初。


    江東建業,孫家大本營。


    府邸裏。


    孫堅看著遠去的孫乾背影,道:“諸位,劉備提出吳頭、楚腰、蜀尾的半壁江山聯盟對抗袁家,你們怎麽看?”


    周瑜立刻走了出來,“主公,此番若能聯盟,上順天命,下順民意。世人皆知袁尚、袁譚不合,袁紹偏愛袁尚。未來袁家肯定內亂,那時候,三家三路大軍齊出,必定扭轉乾坤……。”


    這個說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讚同。


    抱團,袁紹歲數也大了,江東文武認為到時候本方奪天下的機會絕對比劉備和劉璋大。


    畢竟劉備最弱小,劉璋最無能。


    不過孫堅很是擔憂,“聯盟成立的話,蜀道難,而劉備最弱,我東吳豈不是首當其衝。據密探傳來的消息,袁家水軍在巢湖廣造尖底戰船十分強橫,南下之期漸近。另外,劉備大肆宣揚聯盟的事情,現在天下皆知。我已經派出張紘為使者,去結好袁紹,豈不是出爾反爾?”


    “這個……。”


    周瑜犯難的時候,張昭走了出來。


    張昭的政治能力是頂級的,道:“主公勿憂,結盟並不會被人恥笑。而袁紹聽到這個消息後,並不會驅逐張紘,反而會拉攏您。”


    “報……,主公,張紘帶著朝廷的使者來了,還有皇帝加封您為吳侯的聖旨。”


    孫堅聞言大喜過望。


    於是乎,吳頭、楚腰、蜀尾的聯盟正式成立。


    並且孫堅得到冊封為吳侯,確立了統領江東的正統地位。


    ……


    數日後。


    國都鄴城。


    三王子袁尚府邸。


    袁尚這次是四平八穩走進了大廳,司馬懿等人起身行禮。


    其實袁尚內心是很急的,道:“諸位,劉備孫堅劉璋結成了攻守同盟,我父王焦頭爛額。而這個時候,我大哥又病重,要求迴京療養,另外派人鎮守襄陽。”


    “大公子抱病?病重?這是什麽時候的消息?”楊修問道。


    “剛得到的消息,八百裏加急。”袁尚坐下來,抓了抓頭發,“我大哥病重,難道是真的?”


    司馬懿聽到這個事情後啞然,他當然知道袁尚希望是真的,袁譚一死,繼位板上釘釘。


    道:“三公子,這不可能是真的,這是大公子迴來的辦法,真是一個好辦法。”


    以司馬懿的能力,當然知道征戰的時候可以在外,但戰事結束必須要迴中樞的重要性。


    如今唐王登基卻沒有立長為世子,神策府圈子因此不穩。作為神策府主,如今必須要迴來,哪怕是因此耽誤了戰局。更何況現在水軍沒有建成,也是根本無法南下。


    袁尚也知道這些,顯然他大哥並不想隻是成為袁家的一把利劍,他大哥正在向天下表達態度,神策府麾下的人會更加堅定的追隨。


    “來日朝會肯定要討論這件事情,這可怎麽辦?決不能讓我大哥迴來。”


    蔣幹道:“他有華佗,張仲景,能治不好病?肯定是假裝得病。”


    “是啊,但我們沒有辦法。”袁尚道。


    司馬懿道:“我們可以派出京城第一名醫段一指,此人醫術不遜華佗張仲景。沒病一眼就瞧出來,大王怎能不處理?有病的話,華佗他們不願意給‘治療’,我們可以給治療。”


    楊修立刻道:“段一指嗎?此人是有成色的,大器晚成,如今可是醫者的風雲人物。我這條多少年的陳舊腿傷,就是他給治好的。”


    “……。”眾人。


    這條腿就是小時候被袁譚給打的,那時候還是靈帝時期,大家都是孩童,好像袁尚也敲了好幾棍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兄並收藏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