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策府募兵!


    冀州,青州,幽州。


    各地各郡,都有不太公開的神策府募兵地點。


    在冀州的募兵,當然是第一次鄴城募兵的老班底。


    二狗子他們,家鄉但凡有壯士,互相推薦而來。


    在幽州的募兵,是以白馬義從的鄉人為主要招募對象。


    在青州,當然是以青巾軍的青巾人為招募對象。


    當年對青州黃巾百姓的安置,也是比較集中的。


    青巾人現在以青州南部山區為依靠,在山外獨建一郡,名青山郡。


    這裏幾十萬青巾人,永遠是袁譚可以依靠的。


    這是袁譚募兵的一個特點。


    他現在隻是袁家的大公子,不是袁家的主公。


    編製已經成型,擴充的也不太多。


    所以不會大規模公開募兵。


    招募來的士兵反而體格健壯,忠誠度高,提升快。有歸屬感,戰鬥力強。


    當大兵。


    吃皇糧。


    擁公子。


    保家鄉。


    神策府又開始招兵了。


    ……


    神策府中。


    袁譚於堂上起身道:“子龍,招兵訓練的事情,就交付給你們了,寧缺毋濫。新兵營開營的時候,吾會親自主持。”


    新兵開營很重要,閉營也是如此,袁譚都會親自與麾下將士們見麵,這也是神策軍的軍規。


    袁譚道:“我還要一件重要的事情要辦,為我神策府將士,奔一個好的未來。”


    趙雲這些核心的心腹,自然知道瓷器的事情。


    這是個賺錢的產業。


    有了錢。


    神策軍無論是待遇還是武器裝備,還是未來的擴張,都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袁譚向外走去,“奉孝,邢窯的建設怎麽樣了?”


    “試驗的窯口已經建設完畢,就等著大公子傳藝,開上第一窯。”


    另一方麵。


    在幽州治所薊縣。


    州牧府換了主人。


    高幹得到袁紹的信任,如今暫時代理幽州事務。


    他當然想要做一些事情,若是能夠成為真正的州牧,也是光宗耀祖了。


    “將軍。”別駕閻柔來了。


    高幹乃是袁家近臣,外放出來後,自有一番威勢,淡淡道:“閻別駕,閆山那些人追查的如何了?”


    “啟稟將軍,還沒有眉目。


    “你們當時怎麽可以放走他們呢?”高幹十分不滿。


    “將軍……。”閻柔十分委屈,“閆山那些人是秘密離開的,當時,又是大公子帶著劉虞大人迴京的緊要關口,下官這邊最要緊的是控製好軍隊和地方……。”


    說起來,高幹提兵來到幽州後,接管工作十分順利。


    這裏麵閻柔是首功。


    事情做的還是很不錯的。


    高幹也沒有理由發火。


    而閻柔,其實也是有意沒有第一時間去追查,因為他看出來劉虞也想趁機解散了薊窯。


    不給袁家留下產業。


    閻柔投奔袁家是大勢所趨,並非不忠不義的人,因此在這件事情上,也是最後幫舊主一把。


    現在他是在全力追查,但再想查,肯定就很困難了。


    這時候,急促的腳步聲想起。


    袁家部將蔣義渠來了,“高將軍,三公子來了。”


    袁家的三位公子,哪一個也不敢怠慢。


    高幹親自出迎。


    少頃。


    袁尚堂上高坐,見到高幹沒有座,道:“兄長,請坐。”


    高幹這才入座。


    袁尚說道:“兄長,我奉父命而來,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薊窯的事情。對於薊窯,兄長這一段時間可有涉足?”


    高幹馬上就明白了袁紹的意圖。


    自古以來,大的窯口,都是盛世的時候發展起來的。


    而薊窯能夠成為天下最大的窯口。


    是因為黃巾之亂以來的亂世,許多州的匠人集中到了這裏。


    也因為有能力的匠人大多都在薊窯,其他州郡的窯口,就不值一提了。


    其他地方需要投入極大的物力人力,還需要招募到大批的名匠,才能夠發展成薊窯的規模。


    在如今亂世,根本無法具備這些條件。


    所以諸侯也都看不上本土窯口,沒有這個心思去發展成為官窯。


    但薊窯不同,由於曆史因素極多,讓劉虞給發展了起來。


    如今到了袁家手中,肯定很重視。


    高幹道:“三公子,下官正說給丞相匯報這個事情,薊窯沒人了,匠人幾乎全走光了。”


    “什麽!”袁尚猛的站了起來。


    要知道他一路奔馳而來,天天就是想著怎麽運用薊窯掙錢。


    掙了錢以後怎麽發展自己的部眾,怎麽打壓他大哥。


    對於未來,滿是憧憬。


    而高幹的這番話,無異於一記重拳,把他給打蒙了。


    這太意外了。


    沒錢怎麽收買人心,沒錢怎麽強化力量?


    隨著袁家的地盤越來越大,袁尚雖然得到的更多,但卻更加感到到處缺錢。


    本以為,手裏會多一個掙錢的產業。


    沒想到,雞飛了,蛋肯定也沒了。


    這一路走來縱繪的宏偉藍圖。


    原來都是空想。


    對袁尚來說,這個打擊就太大了。


    “為何?難道是劉虞為了報複,故意毀滅的!”


    高幹急忙道:“沒有證據說是劉虞,倒是傳聞出現了一種瓷器……,之後,這些匠人就消失了。現在正在追查,不過還沒有線索。”


    袁尚很鬱悶。


    但麵對如今這個情況。


    他還能怎麽樣?


    難道留在這個鳥不拉屎的北方邊境喝西北風?


    還是趕緊迴去為上。


    五日後。


    袁紹在廳外,將鳥籠子放在歪脖子樹上,正在逗弄。


    侍從恭敬而來,“主上,三公子求見。”


    “哦?這麽快就迴來了。”袁紹並沒有放下鳥食,“讓他來吧。”


    少頃。


    腳步聲響起。


    正在喂鳥的袁紹轉過身來,嗬嗬一笑,“顯甫,這麽快就迴來了,事情進行的一定很順利吧。”


    薊窯就在那裏擺著,肯定過去就順理成章的接手了。


    袁尚顯然並沒有多做停留享受地方上的招待,這麽勤快,十分欣慰。


    並且,還有一種培養兒子的快意,現在袁尚一定很感激他這個父親的照顧吧。


    這些當爹的感覺,是他在長子那裏找不到的。


    “爹,出事了……。”


    一分鍾後。


    袁紹臉色陰沉,走來走去。


    顯然,這事情對他打擊一樣很大。


    本說培養一下三兒子,給的是個空殼,沒有麵子是肯定的。


    錢袋子也少了一個大的,心情可想而知。


    “這事情,明天散朝後,我找劉虞問問。”


    ……


    豎日。


    散朝後。


    袁紹坐在大殿外的一個小亭子裏。


    大將顏良親自帶著武士護衛。


    百官看他神情不善,避恐不及,匆匆而去。


    袁譚出來後,看到老爹這個情況,當然不方便走,就過去了。


    袁紹示意從旁靜候。


    這時候,劉虞不緊不慢,渡著四方步過來了,“丞相召見下官?”


    袁紹示意劉虞對麵坐下,道:“劉司空,薊窯閆山等人失蹤,薊窯已經名不副實,你對此有何解釋?”


    劉虞兒子的病已經好了,沒了顧忌。


    他並不怕死。


    聽到問話後,心裏想笑。


    看了看四周劍拔弩張的武士。


    他早就在等著袁紹來問他。


    算一算時間,問的還挺快的。


    這說明什麽。


    說明袁紹十分在意薊窯的事情,第一時間就派人去接管了。


    怎麽樣?


    是不是就剩下空殼了。


    有能力的匠人都不見了吧?


    意不意外?


    驚不驚喜?


    劉虞還特別去看了看袁譚,發現袁譚看著遠方,都沒有關注自己,頓感缺少了更大的快意。


    這位大公子肯定是裝的不在意吧?


    劉虞心裏笑了,表明嚴肅道:“丞相,下官也不知道為何閆山他們要離開。閆山他們並非官吏,也非奴仆,都是自由之身,在我薊窯一向來去自由的。當時下官急著前來鄴都,也無暇去管這些事情。丞相若不信時,可明察。”


    “嗯……。”袁紹深吸一口氣,其實也知道在劉虞這裏不可能得到什麽好的結果。


    但不問心裏又過不去。


    此刻點了點頭,他當然清楚的很,是因為一個特殊瓷器的出現,是閆山他們離開的主要原因。


    以目前的情況看,真的和劉虞一點關係也沒有。


    現在也隻能等著追查這些人的去處了。


    袁譚這才知道,原來袁紹是為了閆山這些人的事情。


    袁家地方龐大,錢糧全在袁紹手中。


    袁譚自己也隻是拿俸祿,拿軍費,一貫錢也多拿不了。


    他就不方便說了,這錢袋子還是放在自己身上最好。


    少頃。


    袁譚出宮。


    典韋他們急忙送上龍驪馬。


    袁譚上馬,道:“今日朝會結束,又有一段時間空閑。走,隨我去邢窯,看看閆山他們的進程怎麽樣了。”


    信馬由韁之時。


    正好遇到了袁紹的馬車。


    袁紹掀起窗簾。“顯思,你也要派出得力人員,去追查閆山他們的下落,若能為我袁家所用,必將充實府庫,對未來平定天下都是有極大好處的。”


    袁譚正色道:“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兄並收藏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