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三竿。
在官渡的一處曹軍小寨。
也就是於禁曾經駐紮的地方。
袁譚駐馬在轅門外,看著一溜被釘十字架的屍體。
對郭嘉說道:“奉孝,這些人看服飾應該是曹軍士兵,雖然我不知道這些人犯了什麽樣的軍法,但曹操不應該在撤退的這個夜晚,用這樣的極刑。派人收殮,入土為安吧。”
“喏。”
郭嘉也實在想不通曹操逃跑之前,為何要殺這麽多自己的士兵。
經曆的這個夜晚著實不平凡。
神策軍騎兵並沒有陣亡一人,隻是以幾十人受傷為代價,就消滅了三千左右的曹軍。
這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完勝。
為袁譚進入洛陽爭奪皇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半個時辰後。
袁譚處理完一切事務,眾人走後,伸了個懶腰。
奮戰了一夜後,就說好好睡一覺。
許褚作為新晉的侍衛長,第一次擔當宿衛工作,見到四下裏無人,進帳後,直接就跪下來了。
“仲康,你有事情?”袁譚疑惑道。
許褚納頭便拜,“大公子,屬下難以啟齒,屬下請求大公子能夠安置屬下的族人……。”
在古代,人們的宗族觀念根深蒂固。
往往一個人的投效,就代表著他背後的家族一起投效。
往往一個人的背叛,整個家族都不可信任。
因此君王殺人,曆來就是誅三族,誅九族。
在神策軍,便是一般士兵的家庭都會給與土地安置。
這不單單是解決後顧之憂,對於君王來說,人口就是生產力。
一舉兩得。
袁譚走過去,攙扶起來,“仲康,我會去信給呂布,讓他派人接應你的族人,經過兗州,前往鄴城定居。”
許褚滿心歡喜,“大公子,俺許氏一族,世世代代追隨大公子,必無二誌。”
時夜。
許褚得到輪休後,帶著大老虎大黃,來到了密林中。
他拍了拍虎頭,“大黃,我和你約定的五年之約已經到了,當初我答應還你自由,現在你去吧。”
吼吼。
當籠頭被解開的一刻,大黃頭也不迴的消失在了叢林中。
“無情無義……。”許褚原本還在等待和他的大黃依依不舍,也是一段佳話。
此刻大罵一聲,把籠頭直接扔在了地上,也是轉身而去。
……
豎日。
在洛陽。
這座二百年的都城,昔日天下最大的城池,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
城中多是木質結構的房舍,全部焚燒一空。
城牆也已經殘破不堪,一半以上都坍塌了。
留存在這裏的百姓,過著饑荒的生活。居住的地方,也隻是坍塌斷壁的角落裏麵。
完全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許多女人都是用樹葉草芥做補丁,才能夠遮蓋破損衣物的身體,才能夠出來覓食。
對,就是覓食。
在這個無法無天的蠻荒之地,根本無法種糧食。
糧食還沒有成熟,就被許多男人組建的流氓團體,劫掠一空。
在朝廷迴來之前,這裏基本就是廢土。
而朝廷到來後,非但沒有讓這裏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反而讓百姓成為了奴仆,每天出去拾荒,給朝廷和朝廷的軍隊提供食物,更加苦不堪言。
此刻在洛陽城中。
朝廷百官也沒有屋子住,隻能住帳篷。
一片帳篷,包圍著已經成為廢墟的皇宮。
還依照規格,官位越高的帳篷愈大。
最大的帳篷,就是司徒王允的。
如今王司徒,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這樣的身份,讓王司徒每日裏會議不斷,所思所想皆是軍國大事。あ <
今天也不例外。
王司徒這裏已經聚集了幾十位朝廷官員。
帳篷裏露著返潮的土地,也沒有足夠的席塌,許多官員都是擁擠在一起。
這讓帳篷裏麵的氣息變的渾濁,難聞。
這些朝廷尊貴的官員們,想起昔日的錦衣玉食,尊貴的生活,感到十分的苦難。
反而激勵了鬥誌,要找迴以前的日子。
“大家靜一靜。”王允招唿一聲,就說道:“現在諸侯裏麵,隻有曹操和袁紹來了,其他諸侯都沒有來。”
今天商議的是一件重要事情。
既然其他諸侯沒有來,肯定是不願意迎接皇帝和朝廷。
那麽到來了兩位諸侯,皇帝和朝廷應該跟著誰走呢?
以王允的意見,更加傾向於曹操。
“諸位以為如何?”他問其他人是個什麽意見。
帳篷的角落裏麵,一個年輕的官員一直默不作聲,好像隱形人一樣,就和不斷發表意見的人不同了。
這個人叫荀攸。
荀攸在這些人裏麵,地位不算太高,但卻是最有能力的。
曆史上是曹操的謀主,他的軍政策略靈活多變。
在人才濟濟的曹魏陣營,擁有司馬懿、賈詡、郭嘉、荀彧的陣營中能成為謀主,可見其能力。
荀攸仔細看了看這裏的百官,仿佛隨意對身邊人道:“那是林大人嗎?”
“不是,那是闞大人。”
“哦。”荀攸假裝不以為意,轉過身去,從懷裏摸出來一份名單,放到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字。
他眼睛有毛病,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除了自家的幾個人外,其他沒有人知道。
仔細看了看名單後,荀攸放迴了懷裏。
眼神越來越不好使了。
荀攸很擔心自己有一天會瞎了。
通過這份他自己做的名單,也就知道今天來百官裏麵,有二十來個人都不在,而這一批人,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
頓時便知道是王允故意所為,沒有叫這批人來。
這時候馬日磾說道:“王司徒,那曹操就不想當權臣了嗎?”
王允神態從容,連續說出了自己的全部布局,道:
“馬大人說的對,諸侯現在都不值得信任。但現在洛陽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無法提供足夠的糧草,若是糧草耗盡的話,軍隊一定會混亂的。”
“我們必須去一個地方,那些不來的諸侯,我們肯定不能去他們那裏的。”
“我們若是先假裝答應曹操,進入潁川郡後,自己選一個地方,運用好楊奉的三萬兵馬,自立重建社稷。”
“然後封曹操一個侯,讓他成為直隸的諸侯,成為朝廷對外的屏障,切斷他進入朝廷成為權臣的路。”
“而楊奉不是諸侯,他根本不可能成為權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楊奉培養成為朝廷對曹操的屏障。”
“潁川郡是一個好地方,那裏有許多支持朝廷的士族。”
“朝廷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百官聽到後,不禁連連點頭,深感王允不愧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如今朝廷勢力太小,王允的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
這個布局是最有利的。
荀攸也對王允刮目相看,這個辦法真的挺不錯的,典型的過河拆橋。
若是曹操敢有異動,朝廷畢竟沒有被他徹底控製。
朝廷有五千兵馬,加上楊奉的三萬大軍,絕對能夠抵抗很長時間。
而曹操四周的諸侯,肯定所有人都想要趁機消滅曹操,瓜分了他的勢力。
所以曹操肯定不敢輕舉妄動。就被王允算計了。
而去袁家那裏就不一樣了,需要過黃河。
袁家有充分的時間消滅楊奉,直接接管朝廷,控製皇帝。
因此,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雖然朝廷趨於劣勢,曹操和袁紹擺明就是來成為權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但朝廷也不是沒有反擊的力量。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王允對這個布局已經推演了不知千百遍,引其為一生中最得意的策略,此刻稍有傲然道:“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馬日磾楊彪最先舉手支持,其他人跟著都讚成王允的意見。
對於百官來說,若是有人來勤王保駕,還是曹操比較好一些。
當年王允一通勸說,曹操就慷慨激昂,接受托付,孤身一人,去行刺董卓。
而袁譚呢,是欺騙了朝廷所有人。
現在想想,袁譚當時根本不是為了匡扶漢室誅殺董卓,反而就是來奪名聲,奪黃金財寶的。
朝廷百官感到曹操比袁譚值得信任。其實是容易鬥爭
稍後。
王允對於今天的會議格外滿意,耳目也輕靈起來,就聽到不斷有肚子咕嚕聲傳來。
便是朝廷百官,也吃不飽肚子。
王允感到這個計劃要加快推進速度,若是不然,百官餓死在洛陽,那豈不成千年來最大的笑柄?
“司徒大人,我軍密探傳來消息。”
這時候,國舅董承來了。
眾人紛紛起身迎接。
董承作為皇帝的舅舅,現在統領著五千朝廷兵馬。
“國舅,是何消息?”
董承神情一暗,“諸位,曹操在官渡埋伏了袁家的先鋒大公子袁譚!”
什麽!
這消息顯然讓百官十分吃驚。
如今隻有兩個諸侯來迎接,反而先打起來了,這肯定是不太好,所以董承神情才黯淡吧。
不過王允卻是另一所想,“國舅為何不喜,這可是個好消息,結局如何?袁譚死了沒?”
好消息?
百官一愣,緊跟著恍然大悟。
要知道他們現在已經一致通過去曹操的地方自立社稷。
那麽,袁譚要是死了,朝廷的大計劃就可以更加順利的實施。
並且,袁譚當年把所有人都耍了,百官至今懷恨在心。
還有,曹操若是殺了袁譚,袁紹豈能善罷甘休?
兩敗俱傷。
朝廷就能夠更加從容的前往潁川重建社稷了。
果然,這是一個好消息。
馬日磾忍不住道:“那曹操到底是個人物,在他的埋伏下,袁譚那裏有不死的道理,國舅,你快說一說吧。”
百官興致高漲起來。
在官渡的一處曹軍小寨。
也就是於禁曾經駐紮的地方。
袁譚駐馬在轅門外,看著一溜被釘十字架的屍體。
對郭嘉說道:“奉孝,這些人看服飾應該是曹軍士兵,雖然我不知道這些人犯了什麽樣的軍法,但曹操不應該在撤退的這個夜晚,用這樣的極刑。派人收殮,入土為安吧。”
“喏。”
郭嘉也實在想不通曹操逃跑之前,為何要殺這麽多自己的士兵。
經曆的這個夜晚著實不平凡。
神策軍騎兵並沒有陣亡一人,隻是以幾十人受傷為代價,就消滅了三千左右的曹軍。
這是一次極具意義的完勝。
為袁譚進入洛陽爭奪皇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半個時辰後。
袁譚處理完一切事務,眾人走後,伸了個懶腰。
奮戰了一夜後,就說好好睡一覺。
許褚作為新晉的侍衛長,第一次擔當宿衛工作,見到四下裏無人,進帳後,直接就跪下來了。
“仲康,你有事情?”袁譚疑惑道。
許褚納頭便拜,“大公子,屬下難以啟齒,屬下請求大公子能夠安置屬下的族人……。”
在古代,人們的宗族觀念根深蒂固。
往往一個人的投效,就代表著他背後的家族一起投效。
往往一個人的背叛,整個家族都不可信任。
因此君王殺人,曆來就是誅三族,誅九族。
在神策軍,便是一般士兵的家庭都會給與土地安置。
這不單單是解決後顧之憂,對於君王來說,人口就是生產力。
一舉兩得。
袁譚走過去,攙扶起來,“仲康,我會去信給呂布,讓他派人接應你的族人,經過兗州,前往鄴城定居。”
許褚滿心歡喜,“大公子,俺許氏一族,世世代代追隨大公子,必無二誌。”
時夜。
許褚得到輪休後,帶著大老虎大黃,來到了密林中。
他拍了拍虎頭,“大黃,我和你約定的五年之約已經到了,當初我答應還你自由,現在你去吧。”
吼吼。
當籠頭被解開的一刻,大黃頭也不迴的消失在了叢林中。
“無情無義……。”許褚原本還在等待和他的大黃依依不舍,也是一段佳話。
此刻大罵一聲,把籠頭直接扔在了地上,也是轉身而去。
……
豎日。
在洛陽。
這座二百年的都城,昔日天下最大的城池,現在已經是一片廢墟。
城中多是木質結構的房舍,全部焚燒一空。
城牆也已經殘破不堪,一半以上都坍塌了。
留存在這裏的百姓,過著饑荒的生活。居住的地方,也隻是坍塌斷壁的角落裏麵。
完全是衣不遮體,食不果腹。
許多女人都是用樹葉草芥做補丁,才能夠遮蓋破損衣物的身體,才能夠出來覓食。
對,就是覓食。
在這個無法無天的蠻荒之地,根本無法種糧食。
糧食還沒有成熟,就被許多男人組建的流氓團體,劫掠一空。
在朝廷迴來之前,這裏基本就是廢土。
而朝廷到來後,非但沒有讓這裏的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反而讓百姓成為了奴仆,每天出去拾荒,給朝廷和朝廷的軍隊提供食物,更加苦不堪言。
此刻在洛陽城中。
朝廷百官也沒有屋子住,隻能住帳篷。
一片帳篷,包圍著已經成為廢墟的皇宮。
還依照規格,官位越高的帳篷愈大。
最大的帳篷,就是司徒王允的。
如今王司徒,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這樣的身份,讓王司徒每日裏會議不斷,所思所想皆是軍國大事。あ <
今天也不例外。
王司徒這裏已經聚集了幾十位朝廷官員。
帳篷裏露著返潮的土地,也沒有足夠的席塌,許多官員都是擁擠在一起。
這讓帳篷裏麵的氣息變的渾濁,難聞。
這些朝廷尊貴的官員們,想起昔日的錦衣玉食,尊貴的生活,感到十分的苦難。
反而激勵了鬥誌,要找迴以前的日子。
“大家靜一靜。”王允招唿一聲,就說道:“現在諸侯裏麵,隻有曹操和袁紹來了,其他諸侯都沒有來。”
今天商議的是一件重要事情。
既然其他諸侯沒有來,肯定是不願意迎接皇帝和朝廷。
那麽到來了兩位諸侯,皇帝和朝廷應該跟著誰走呢?
以王允的意見,更加傾向於曹操。
“諸位以為如何?”他問其他人是個什麽意見。
帳篷的角落裏麵,一個年輕的官員一直默不作聲,好像隱形人一樣,就和不斷發表意見的人不同了。
這個人叫荀攸。
荀攸在這些人裏麵,地位不算太高,但卻是最有能力的。
曆史上是曹操的謀主,他的軍政策略靈活多變。
在人才濟濟的曹魏陣營,擁有司馬懿、賈詡、郭嘉、荀彧的陣營中能成為謀主,可見其能力。
荀攸仔細看了看這裏的百官,仿佛隨意對身邊人道:“那是林大人嗎?”
“不是,那是闞大人。”
“哦。”荀攸假裝不以為意,轉過身去,從懷裏摸出來一份名單,放到眼睛很近的地方,才能看清楚字。
他眼睛有毛病,這是他心中永遠的痛,除了自家的幾個人外,其他沒有人知道。
仔細看了看名單後,荀攸放迴了懷裏。
眼神越來越不好使了。
荀攸很擔心自己有一天會瞎了。
通過這份他自己做的名單,也就知道今天來百官裏麵,有二十來個人都不在,而這一批人,都是袁家的門生故吏。
頓時便知道是王允故意所為,沒有叫這批人來。
這時候馬日磾說道:“王司徒,那曹操就不想當權臣了嗎?”
王允神態從容,連續說出了自己的全部布局,道:
“馬大人說的對,諸侯現在都不值得信任。但現在洛陽的情況大家也看到了,無法提供足夠的糧草,若是糧草耗盡的話,軍隊一定會混亂的。”
“我們必須去一個地方,那些不來的諸侯,我們肯定不能去他們那裏的。”
“我們若是先假裝答應曹操,進入潁川郡後,自己選一個地方,運用好楊奉的三萬兵馬,自立重建社稷。”
“然後封曹操一個侯,讓他成為直隸的諸侯,成為朝廷對外的屏障,切斷他進入朝廷成為權臣的路。”
“而楊奉不是諸侯,他根本不可能成為權臣,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將楊奉培養成為朝廷對曹操的屏障。”
“潁川郡是一個好地方,那裏有許多支持朝廷的士族。”
“朝廷一步一步發展起來……。”
百官聽到後,不禁連連點頭,深感王允不愧是百官之領袖,皇帝之導師,朝廷的規劃者,社稷所依靠之重器。
如今朝廷勢力太小,王允的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
這個布局是最有利的。
荀攸也對王允刮目相看,這個辦法真的挺不錯的,典型的過河拆橋。
若是曹操敢有異動,朝廷畢竟沒有被他徹底控製。
朝廷有五千兵馬,加上楊奉的三萬大軍,絕對能夠抵抗很長時間。
而曹操四周的諸侯,肯定所有人都想要趁機消滅曹操,瓜分了他的勢力。
所以曹操肯定不敢輕舉妄動。就被王允算計了。
而去袁家那裏就不一樣了,需要過黃河。
袁家有充分的時間消滅楊奉,直接接管朝廷,控製皇帝。
因此,以目前的形勢來看,雖然朝廷趨於劣勢,曹操和袁紹擺明就是來成為權臣,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但朝廷也不是沒有反擊的力量。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王允對這個布局已經推演了不知千百遍,引其為一生中最得意的策略,此刻稍有傲然道:“諸位大人以為如何?”
馬日磾楊彪最先舉手支持,其他人跟著都讚成王允的意見。
對於百官來說,若是有人來勤王保駕,還是曹操比較好一些。
當年王允一通勸說,曹操就慷慨激昂,接受托付,孤身一人,去行刺董卓。
而袁譚呢,是欺騙了朝廷所有人。
現在想想,袁譚當時根本不是為了匡扶漢室誅殺董卓,反而就是來奪名聲,奪黃金財寶的。
朝廷百官感到曹操比袁譚值得信任。其實是容易鬥爭
稍後。
王允對於今天的會議格外滿意,耳目也輕靈起來,就聽到不斷有肚子咕嚕聲傳來。
便是朝廷百官,也吃不飽肚子。
王允感到這個計劃要加快推進速度,若是不然,百官餓死在洛陽,那豈不成千年來最大的笑柄?
“司徒大人,我軍密探傳來消息。”
這時候,國舅董承來了。
眾人紛紛起身迎接。
董承作為皇帝的舅舅,現在統領著五千朝廷兵馬。
“國舅,是何消息?”
董承神情一暗,“諸位,曹操在官渡埋伏了袁家的先鋒大公子袁譚!”
什麽!
這消息顯然讓百官十分吃驚。
如今隻有兩個諸侯來迎接,反而先打起來了,這肯定是不太好,所以董承神情才黯淡吧。
不過王允卻是另一所想,“國舅為何不喜,這可是個好消息,結局如何?袁譚死了沒?”
好消息?
百官一愣,緊跟著恍然大悟。
要知道他們現在已經一致通過去曹操的地方自立社稷。
那麽,袁譚要是死了,朝廷的大計劃就可以更加順利的實施。
並且,袁譚當年把所有人都耍了,百官至今懷恨在心。
還有,曹操若是殺了袁譚,袁紹豈能善罷甘休?
兩敗俱傷。
朝廷就能夠更加從容的前往潁川重建社稷了。
果然,這是一個好消息。
馬日磾忍不住道:“那曹操到底是個人物,在他的埋伏下,袁譚那裏有不死的道理,國舅,你快說一說吧。”
百官興致高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