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孔廟裏麵的每一個人,麵對接連不斷的大變,無不遭受驚嚇。


    乃至於整個孔廟都在駭然。


    隻有孔聖人巨大的雕像,依舊寶相莊嚴的默默看著腳下發生的這一切。


    郭嘉鬆了口氣,剛才袁譚作出三字經後,他就知道穩了,無論隨後發生什麽,他們肯定能夠安全的出城。


    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孫觀這些刀斧手的出現,誰能不知是孔融安排的?


    郭嘉本來心裏慌得一筆,此刻心裏不慌了,穩得一批。


    孔融成了所有人聚焦的地方。


    所有儒士儒生,童生,全都是鄙視憤怒的目光看著孔融。


    便是孔融的兒子孔義也是如此。


    這些就是孔融最害怕發生。


    這也是不能殺袁譚原因。


    孔融深吸一口氣,對孫觀等人訓斥道:“你們這麽做,簡直大逆不道!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隨著這番話,儒士們的目光透出了解,釋然,不再敵視孔融。


    孔融鬆了口氣,繼續說道:“我意以決,為了天下蒼生,自當追隨袁家,匡扶天下,重整社稷!我要為正義而戰,為百姓而戰!”


    儒士們的目光開始敬佩,不愧是孔家第十九代衍聖公,就是這有份義氣,就是有責任和擔當。


    “你們認為怎麽樣?”孔融對懵逼的孫觀道。


    孫觀肯定秒慫了,他那裏有資格有膽氣殺袁譚?


    現在一個頭兩個大,他帶的這些戰士也是如此。


    能夠出現在這裏的士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都是想著建功立業的真正戰士。


    既然他們的主公都表態了,孫觀這些將士還是很願意投順神策軍統帥的。


    尤其是聽到了三字經後,驚為天人。


    殺這樣的豪傑,他們做不到。


    另外,在孔融這裏當兵也太憋屈了。


    尤其是他們舍命後,孔融卻這樣對待他們。


    有血有肉的健兒,怎能不憤慨?


    孫觀把刀一扔,淡淡道:“主公,本來我們是要殺你投誠的,既然您已經想通了,也就算了。”


    “啊?”孔融當時如同被敲了七八悶棍,好不容易聚類起來的大義差點被敲散了。


    你說你們這些人,我也是待你們不薄,這最後一次了,就不能配合一點嗎?


    “你做人怎麽能這麽不要臉,說出這種話呢?”孔融怒道。


    “您老先不要臉的。”孫觀無所謂了,反正投降了,也不歸你孔融管了。


    叮叮當當,五百兵器扔了一地。


    孔融仿佛被敲打了五百遍,他急忙來到袁譚身邊,“大公子,您也看到了,我成功勸服了他們。還有許多話想要對您說,這邊請這邊請!”


    說完,一把拉起袁譚就走。


    “……。”袁譚。“衍聖公大人三歲能讓梨,大徹大悟總是來的這麽洶湧澎湃,誠不欺我。”


    孔融自然知道由於孫觀他們的表態,他已經是側漏了。臉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少頃。


    州牧府。


    孔融恭敬的拿出了印綬和青州戶籍總表,道:“大公子,這亂世中,百姓過的十分疾苦,青州百萬戶,以後就依靠大公子了。”


    袁譚起身,鄭重接了過來,道:“我袁家來到青州……,我父親大人說,孔北海是識大體的人,是聖人的子孫,他的心中,隻有百姓的安寧。所以,我父親的十萬大軍並沒有來這裏,反而親自帶兵圍剿青州黃巾軍。”


    “我如今一見衍聖公,果然是名不虛傳!”


    孔融當然聽出來這句話的意思,袁軍主力大軍來到這裏,他肯定是抵擋不住的。


    而袁軍沒有來這裏,而是去圍剿黃巾軍,這體現了袁家一直以來的寬厚。


    孔融其實後麵想了想,殺袁譚能活一時,不殺能活一世。


    他當然機智的作出了選擇。


    孔融落下了眼淚,道:“大公子,請寬恕孫觀他們吧,千錯萬錯,都是我孔融的錯。”


    袁譚點了點頭,既然孔融已經轉變,他也不至於器宇那麽低,道:“以前的事情就不要提了。”


    “對對,對對。”孔融道。


    少頃。


    孫觀、王修等青州文武都來拜見袁譚。


    孫觀看著孔融,直接道:“衍聖公大人,太史慈還殺不殺了,還在地牢裏麵關著呢。”


    顯然,孫觀依舊很氣惱孔融。


    隨著袁譚的目光,孔融臉上再一次火辣辣的,“孫將軍,這事情我做不了主,你還是問大公子吧。”


    第二天。


    太史慈在家中收拾行囊,他昨日裏已經在袁譚那裏告辭了,今天就要啟程趕往江東,投奔建業劉繇去了。


    “人之初,本善……。”


    外麵傳來童謠的聲音。


    緊跟著便是百姓的歡唿聲。


    如今城中百姓,對於歸於袁家麾下,真是聽聲音就知道是何心情。


    三字經已經遍傳全城,無人不會背誦。


    經文中蘊藏的道理,讓整個地方的百姓素質都提升了一個層次。


    太史慈停下了很久很久,直到童聲消失,這才又開始整理行裝。


    “太史將軍,可還記得在下?”


    太史慈聞聲望去,“郭軍師?”


    郭嘉走了進來。


    就在昨天,袁譚再一次招募失敗,連夜的唉聲歎氣,隔著一個院子郭嘉都能聽的清楚。


    所以,他琢磨了一晚上的措辭,一大早就出門,這次是自發奮勇專門來勸服太史慈的。


    “太史將軍,恐怕你去劉繇那裏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郭嘉道。


    太史慈暫時放下行囊,“大丈夫闖蕩天下,四海為家,軍師為何這麽說?沒聽到一首歌賦嗎?曾夢想仗劍走天下,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郭嘉,“將軍可知道這首歌賦是誰做的?”


    太史慈搖了搖頭,“不知道,不過一定是一位英傑,才能這麽寬廣的胸襟,作出這樣豪情的歌賦。有機會一定要認識認識。”


    “這是大公子做的。”


    “……。”太史慈。囧


    郭嘉趁機說道:“劉繇雖然貴為揚州牧,但卻名不副實,隻有建業四周是他的地方。他連山賊嚴白虎也無法誅滅,反而讓其控製了吳郡。因此袁術、王朗等人不願奉他為上。”


    揚州是東漢末年最大的州,是其他州的二倍還富裕,曆史上東吳占據了一多半就可建國。


    “如今孫堅在吳郡強勢崛起,劉繇也被他的兵勢壓迫。是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才廣招天下能人,將軍也在其中。並不是因為他和將軍是故友,而是聽將軍之名,隻是為了想多拉一個人保命而已。”


    “而將軍前去,應該也是為了建功立業吧?”


    “江東猛虎孫堅以吞吳越之地,麾下有黃蓋程普這些名將,他本身就是江東人,以是楚霸王之勢。就算劉繇得將軍相助,也無法戰勝,將軍前往劉繇那裏,是明珠暗投。”


    郭嘉又道“丈夫生世,當帶三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將軍誌未從,奈何誤入歧途乎!”


    “這……。”太史慈的神情表明他被說動了。


    他感到郭嘉說的很對,他和劉繇根本也沒有什麽交情,此刻鄭重一禮,“先生所言極是,大公子對我有不殺之恩,數請之義,請先生重新引薦我,願拜入大公子麾下。”


    郭嘉內中大喜,看起來,一瓶茅台跑不了了。用一瓶茅台換一員大將,這買賣對於大公子來說,絕對值。


    於是他馬上就帶著太史慈去見袁譚。


    如今的州牧府,反而已經是袁譚的官署。孔融已經搬去孔廟,說是編輯論語和三字經去了。


    並且還告知袁譚,他根本對行政工作根本不感興趣,隻對文化工作很在意。


    郭嘉來到大廳門口,讓太史慈在外麵先等著,自己先進去。


    “大公子……。”


    郭嘉進去後行禮。


    袁譚看著堂中年輕的身影,忽然想起了賈詡。三國一隻老狐狸,一隻小狐狸。


    如今老狐狸不知藏匿何處。


    看了看天色已經到了中午,這就是飯點了。這小子現在跑到他這裏,肯定是為了討一杯慶功酒吧。


    此刻他心中充滿了遺憾,也想喝一杯散散心,於是放下了手裏的工作,“奉孝啊,我正說找你喝兩杯。我與子義失之交臂,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郭嘉眉毛一翹,此刻太史慈就在外麵聽著,於是問道,“大公子,您真的很遺憾嗎?”


    “我何止是遺憾,我簡直太遺憾了。希望子義到了江東後,能夠建功立業,來日若有機會再會,把酒言歡,一訴衷腸。”袁譚沒精打采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山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山兄並收藏帶著百貨大樓迴三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