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春節賀歲檔一場大戰,使得香港電影圈格局更加分明。


    邵一夫本打算趁著港片繁榮之際卷土重來,無奈他年事已高精力不足,以方怡華為首的心腹又不支持此事,這讓邵一夫依托無線台資源發展邵氏的想法打了水漂。


    邵氏重新開業後僅拍了兩部小成本片,就再次偃旗息鼓,連這次的春節檔大戰都沒有參加。心灰意冷的邵一夫,又生出將手裏的邵氏院線給賣掉心思。可惜如今香港影壇院線過剩,已經沒有土豪願意接手了,隻能靠放映其他公司的影片維持經營。


    嘉禾那邊同樣變故不小,去年鄒文懷的女兒鄒重衍自美國留學迴來,被鄒老板安排進公司任職。雖然鄒重衍還未真正掌權,但她不時在鄒文懷耳邊吹風,極大地影響了嘉禾的經營戰略。


    鄒重衍一迴來就慫恿著父親加大海外院線的投資,並且與海外財團合作營造聲勢,目的就是為了把嘉禾上市圈錢。在她看來,如今海外資金大量引入香港電影圈,港片數量太多競爭太過激烈,嘉禾與其耗資拍片跟同行打得頭破血流,還不如發揮自身的海外發行優勢,成為香港眾多電影公司的下遊發行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鄒重衍的想法是對的。十年之後,港片衰落到極點,當初輝煌一時的香港電影公司紛紛倒閉,但嘉禾投資的海外院線卻一直很堅挺。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嘉禾此舉無疑是在弱化自己的製作能力。這點從今年的春節賀歲檔就可以看出,嘉禾出品的電影所占有的票房份額繼續下滑,已經衰減到了敗給永勝電影公司的地步。


    今年春節檔表現最為出色的就是永高。《家有喜事》的4800萬票房無人能擋,似乎有重現當年新藝城輝煌的征兆。


    但作為永高的老板之一,黃白鳴卻並無多少欣喜。他跟羅傑承合作才半年時間,但兩人之間矛盾已經激化到一定地步。


    永高院線羅傑承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而永高電影公司的大股東則是黃白鳴。他們在兩家公司雖然互相參股,但利益點卻不一樣。羅傑承最在乎的是永高院線能不能賺錢,而黃白鳴卻更看重永高電影公司的利益。


    既然大家合作開公司,一點利益矛盾完全可以坐下來談。但羅傑承做生意剛愎獨斷,黃白鳴又自持老江湖堅持己見,以至於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除了熱賣的《家有喜事》之外。黃白鳴投資的其他幾部電影,無一例外地被羅傑承強製提前下檔。羅傑承的理由是那些影片的上座率不足,黃白鳴卻不同意這個說法,因為那幾部電影映期未足,從法律意義上來說。羅傑承有毀約的嫌疑。


    聯係自己從影多年的經曆,黃白鳴再次意識到不自己掌握院線,那麽永遠都會受製於人。一部《家有喜事》打破香港票房紀錄,但永高的兩個大老板卻已然走向決裂的邊緣,黃白鳴暗中聯係最近兩年興建的那些零散影院,決定成立一家自己能做主的新院線公司。


    麵對空前繁榮的電影市場,香港各電影公司在過去一年都盈利頗豐,做賠本買賣的幾乎沒有。但嘉禾減少製片投資、永高內部不和、永勝隻知跟風。其他大大小小的獨立電影公司更似來料加工企業,隻等著投資商扔錢進來,然後召集人手快速製造商業片賺取利益。


    如此欣欣向榮的東方好萊塢。整體的電影創作能力居然遠不如80年代。在這喧囂熱鬧的香港影壇,康劍飛的東方夢工廠盡顯霸主地位,即便是春節檔票房輸給了《家有喜事》,那誰都沒將一城一地的得失放在心上。


    更何況東方娛樂經紀公司的存在,囊括了香港六成以上的當紅明星,以至於絕大部分的香港電影公司都不敢得罪康劍飛。


    再看整個東方文化娛樂集團。東方夢工廠、東方娛樂經紀公司、東方娛樂發行公司、東方院線公司、鳳凰電視台、東方電視製作公司、風行唱片公司、東方傳媒集團、將軍澳影視城、黑馬動漫公司……林林總總,儼然是一個龐大的娛樂帝國。


    金鏞跟何朝瓊喝茶閑聊一番。兩人都沒有直接提買賣《明報》的事情,隻聊了一些報業的管理經營理念。


    迴到家中。金鏞翻看著東方集團的相關資料,這些資料他是年後才找人弄來的。


    不看不知道,越是看下去,金鏞心中越是震撼,他沒想到康劍飛的東方集團已經變成了這麽一個巨無霸。


    從幾次接觸當中,金鏞對何朝瓊的觀感還不錯,而且何朝瓊對《天天日報》的改革也很讚賞,但他始終看不透康劍飛這個人。對於要不要將《明報》交到何朝瓊手裏,金鏞還是有很多疑慮,但在沒有找到更合適的繼任者之前,他還是決定試一試。


    至少在何朝瓊的手中,《天天日報》的改革空前成功,而且東方傳媒旗下的多份報刊雜誌有雅有俗,都堅持著各自的辦刊風格未變,這些都讓金鏞非常欣賞。


    1992年4月,金鏞宣布將自己手中10%的明報股份,出售給東方傳媒集團,並任命何朝瓊為明報集團董事局董事。


    消息一出,舉島嘩然,金鏞這是要把《明報》賣給康劍飛的節奏啊!


    ……


    康劍飛遠赴美國拍片之際,不僅何朝瓊買下了10%的明報股份,楊登奎也成功獲得了台當局的批準,在台灣中南部籌建大小26家電影院。


    與此同時,《拳皇1992》問世,日本世嘉遊戲公司和香港東方夢工廠、黑馬動漫公司,聯合舉辦第一屆世界《拳皇》電子競技爭霸賽。


    《拳皇》這款街機遊戲經過多年發展和推廣,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有著為數龐大的粉絲群體,堪稱格鬥遊戲的no.1。本次比賽主要以國家為賽區單位,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這些國家都是獨立賽區,而新加坡因為人口太少,被並入馬來西亞—新加坡賽區,澳門、香港和台灣則都統稱為中華賽區。


    每個賽區都設有預算賽、半決賽和決賽,最終得出三個優勝名額(部分人口小國隻有兩個名額),獲勝的三人才有資格參加世界總決賽,第一屆總決賽舉辦地點在日本東京。


    各賽區的前三名獲勝者,將會獲得5000、2000、1000美元不等的獎金,而總決賽的最高獎金更是高達10萬美元。同時,世界爭霸賽總冠軍,還將獲得參與《拳皇》係列電影拍攝的機會,以及成為《拳皇》係列漫畫番外篇出場人物。


    眾所周知,舉辦世界性比賽是很困難的,從宣傳、讚助、選拔、監督、比賽等各環節都極為麻煩。在康劍飛提議創辦《拳皇》世界爭霸賽後,世嘉公司整整籌備了三年,一直到現在才終於正式舉辦。


    至於《拳皇》的電影,這些年也拍了幾部,不過影響力都不大,隻在特定的粉絲群體當中受歡迎。


    康劍飛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最終想明白了,如果想要擴大《拳皇》係列電影的影響力,那麽就必須將《拳皇》的故事大眾化。


    何謂大眾化?


    可以參考美國那些超級英雄,為了迎合普世價值,漫畫在拍成電影的時候,超級英雄們一個個都成了偉光正的救世主。


    想要《拳皇》得到大眾認可,那麽就必須讓主角們有一顆正義的心,以及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的行為。


    康劍飛最終決定,再等兩年電腦特效發展起來後,投資試拍一部蜘蛛俠版《拳皇》。當然主角並非蜘蛛俠,而是如同蜘蛛俠那樣從一個凡人變成英雄,裝逼打臉、行俠仗義、打敗反派!


    俗套,意味著受眾廣泛,也就意味著票房基數大。


    台北縣,某遊戲廳。


    一個瘦弱的少年背著書包走進去,裏麵彌漫的厭惡讓他感到有些難受,但他還是皺皺眉頭忍了下來。


    幾台拳皇街機周圍已經站滿了人,看到那瘦弱少年過來,大家紛紛讓出一條道來。


    有個黃毛混混衝他招手道:“阿權,快過來,我昨天又練會了一招。”那混混重新投幣,又說,“老規矩,五局三勝,你不準按重拳重腳鍵。”


    “好。”瘦弱的少年放下書包,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他的家境並不富裕,零花錢根本不夠他天天進遊戲廳,平時都是蹭別人的遊戲玩。


    戰局開始,遊戲廳裏的人紛紛過來觀戰。


    結果很明顯,被限製了重拳重腳的瘦弱少年,很輕鬆地將那黃毛混混幹掉,遊戲廳裏響起嘖嘖讚歎聲。


    就在此時,遊戲廳老板突然過來,將一張宣傳海報貼在街機旁邊的牆壁上。


    有人讀道:“第一屆世界《拳皇》電子競技爭霸賽火熱開啟,參與者可持身份證在當地報名點報名……台灣前8強選手將獲得中華賽區決賽資格,前往香港參加決賽,來迴報銷機票食宿,賽區冠軍獎金5000美元……中華賽區前三名獲得世界總決賽資格……”


    “哇,總決賽在日本東京舉行,冠軍獎勵有10萬美元。”


    “10萬美元,那不就是好幾百萬台幣?”


    “阿權那麽厲害,快去報名吧。”


    那瘦弱的少年看著報名海報眼睛發亮,轉頭問老板:“阿叔,在哪裏報名?”(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夢幻香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梓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梓鈞並收藏夢幻香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