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天山,白雪皚皚。
一場急驟的暴風雪過後,在一片碧藍如洗的天空下,高聳入雲的喀爾裏克冰川猶如一條銀光閃閃的巨龍,橫臥在戈壁瀚海之上,冷眼凝視著自己的腳下。
初冬的鎮西府很是荒寒,長年被風沙侵蝕的會寧城土城牆看上去格外破舊。在城外驛道的兩側,虯枝盤曲的散布著楊樹、柳樹和榆樹,光禿禿的枝椏密密交織成一片。要說這裏能有什麽風景,除了滿城雪花飛,恐怕也隻有出產芒硝的巴爾庫爾湖了。
正午時分,高原上的陽光分外刺眼,唿嘯的北風小了很多。在距離會寧城以西八十多裏外的一條小路上,維吾爾人沙迪克正在步履蹣跚的走著。
他背著一把雕飾精美的五弦古熱瓦普琴,手裏用來探路的木棍不停的在雪地上點來點去。他頭上戴著頂破舊到已經看不出什麽材質的皮帽,帽子下露出了灰白色的蓬鬆長發;身上穿一件滿是窟窿的土布祫袢,下身穿著條綴滿了補丁的土布褲子,而腳上竟然連雙鞋都沒有,隻用幹草和布包著。不知是冰雪裏的石子劃破的,還是由於跋涉了上百裏的戈壁荒原,他每走一步,身後雪地上的腳印裏便染上了斑駁的紅色。
“巴爾庫勒淖爾的水啊苦又鹹,悲傷的眼淚流呀流不幹。萊利古麗去了天堂,心碎的我帶著熱瓦普遠走他鄉。所有的苦水化作了血,嗬,蒼天,我聲聲哀傷長歎.”
唱著唱著,淚水從沙迪克那幹涸的眼眶裏流了出來。他停下腳步,抬手抹了抹,正要繼續前行,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了一陣馬蹄聲。他側起耳朵聽了片刻,估摸應該有十幾匹馬,隱隱的還有人在說話,隻是離的太遠,根本聽不清。
沙迪克的心裏有些慌亂,可是他又想,就算遇到官兵又怎麽樣,還能把自己一個盲人按在地上打一頓?
當馬蹄聲來到近前,騎在馬上的十幾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勒住了馬韁,上下打量著沙迪克。
這些人都是蒙古人打扮,身穿厚厚的羊皮袍子,滿是塵土,頭上戴著毛絨絨的風雪帽,腳上蹬著雙半新不舊的皮靴;為了擋風,臉上還戴著個麵罩。
過了片刻,一個騎在黃驃馬上的漢子拉下擋住了半張臉的麵罩,好奇的問道:“老鄉,你怎麽一個人在這裏?剛才是你在唱歌嗎?”
老鄉?沙迪克的家鄉在哈密,那裏地處溝通西域和關內的驛道咽喉,來往的客商官兵很多,耳聞目染日久,他能聽也能說一些漢話,可還從沒聽過有人這麽稱唿自己。
“真主保佑!這位老爺,我是個看不見白天黑夜的流浪歌手,走村串鄉討口飯吃。”
“老爺?哈哈哈,我們可不是什麽老爺。”
對方的聲音很洪亮,聽上去歲數不大。漢子笑了幾聲,隨後又問道:“老鄉,你這是要去哪啊?”
“我,我想去吳家莊子。”
“哦,那跟我們順路啊”
還不等那漢子說完,沙迪克就聽到另一人大聲道:“鐵木爾,快拿條氈子給人家披上!就知道瞎咧咧,你沒看他凍得直哆嗦嗎!”
“是!”鐵木爾應了一聲,從馬背上跳下來,從鞍子後麵取下卷著的羊毛氈,抖開後披在了沙迪克的身上。
好吧,鐵木爾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那位蒙古漢子。他們這十幾人是一支小分隊,特意喬裝成了販私貨的蒙古商隊,以吳家莊為臨時落腳地。
北海軍騎兵第一旅於八月中秋自科布多南下後,曆經五十餘天,長途奔襲近三千裏,以摧枯拉朽之勢,在十月上旬先後攻克了愷安城、古城、奇台縣城和木壘城等四處要地,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至此,從哈密經巴裏坤通往烏嚕木齊的北疆台站兩條線路被完全截斷,清軍北逃已全無可能。
緊接著,薩木素又派出了一個營的先頭部隊,在幾名向導的帶領下,輕裝強行翻越天山東脈的喀爾裏克山,沿著巴爾庫爾湖的西側南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截斷由巴裏坤通往吐魯番的台站線、以及由哈密經吐魯番到烏嚕木齊的“小南路”台站線,以驛站為依托,堅守到大部隊抵達。
而鐵木爾他們這支小隊的任務是,監視會寧城周邊清軍的動向,及時向營部通報。
羊毛氈雖然膻味有些大,可對沙迪克來說,原本被寒風吹的透心涼的身體頓時暖和了不少。他顫抖著伸出左手,摸索著跪倒在雪地裏,說道:“謝謝了好心人!真主會保佑你們的!”
“老鄉,您這是幹什麽,都說了我們不是什麽老爺,快起來。”鐵木爾邊說著邊將對方扶起,轉身對班長道:“班長,要不咱們把他也帶上吧?咱們的馬還有富餘。”
那人點了點頭,對身旁一個年輕人道:“旺丹,你去騰出一匹馬來。”
沙迪克雖然不住的推辭,可還是被鐵木爾不由分說的攙上了馬。他雖然心裏有些疑惑,但並不覺得這些人會不懷好意;要知道他四處漂流這麽多年,許多時候都是靠著好心人的幫助才扛了下來。
一行人向南走了二十多裏後,一座不大的村子便出現在了眼前,吳家莊到了。
這裏位於喀爾裏克山脈南麓的山前地帶,村口處,幾塊嶙峋的石丘在雪原上兀立,在冬日灰蒙蒙的陽光下閃著藍紫色的光。四野籠罩著煙一樣的樹影,屋舍和院落參差其間。空氣中透著寒氣,幹枯的衰草在冷風中抖瑟著,發出陣陣歎息。
鐵木爾一行來到了村東頭的一處土坯大院前,幹打壘的院牆年久失修,東倒西歪著,幾間土房坐北朝南,還有個大的牲畜圍子,用一些亂七八糟的雜木圍著,一地的枯草屑和凍硬的牲口糞便,此外還有七八匹駱駝在牆角拴著。
正當他們牽著馬往院裏走時,附近的一處院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戴著髒羊皮帽子的腦袋從破舊的門板後探出頭來,看到是鐵木爾他們迴來了,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後探出身來,衝著他們彎了彎腰,好像在鞠躬。
“吳大哥!”
鐵木爾大模大樣的擺了擺手,算是打了招唿。他們所住的院子就是跟對方租的,租金是兩張羊皮,外加一包黑茶。吳達才雖然認為鐵木爾這些人不是善類,可能用自家的破院子能賺點外快,他也樂意。
話說幾十年前在湖北武昌府屬的馬跡嶺一帶,有個吳姓大戶,世代盤踞,亦民亦匪,成了當地一大禍害。當時的武昌官府為了根除禍患,便在乾隆二十八年,將吳姓一族三十餘戶,男女大小將近百人,分三次遷移到了天山北路,分別安置在了烏嚕木齊、巴裏坤和甘肅境內的安西府。
巴裏坤的這個吳家莊,就是由第二批遷過來的七戶所組成,之後開枝散葉,又慢慢增添了其他人家,最終形成了如今二十幾戶的規模。
吳達才關上院門,插好門閂,小步蹭地的快速跑迴溫暖的屋內,口中嘀咕道:“這群蒙古蠻子,天天早出晚歸的,鬧的動靜這麽大,要是被人告到官府可麻煩了。”
鐵木爾等人拴好馬,隨後便帶著沙迪克進了屋內。這幾間屋裏都是壘的土炕,有灶台和火牆。因為院子裏留了人值守,所以剛一進屋便是一股熱浪撲來,同時還夾雜著枯草、羊膻氣、破毛皮、煙葉兒、牲畜糞便和人汗腳臭混合在一起的氣味。不過對於鐵木爾和沙迪克等人來說,暖和才是王道,其他的都不叫事。
冬天黑的早,等外麵漆黑一片的時候,簡單的晚飯就做好了,麥餅和奶茶。眾人包括沙迪克在內都餓了,一陣狼吞虎咽,風卷殘雲。沙迪克沒有喝過蒙古人的奶茶,嚐起來鹹香鹹香的,喝進肚子裏渾身發熱。
等吃過飯,鐵木爾的班長雲岩去了隔壁存放貨物的屋子,迴來的時候,手裏拎著了一雙八成新的羊毛氈靴和一雙棉布襪子,放在了沙迪克的身側。
“沙迪克老兄,一會你吃完了我讓人幫你給腳上抹點藥,再把這個穿上。”
沙迪克手忙腳亂的將半塊餅子塞進嘴裏囫圇吞下,將手探向靴子,抱在懷裏摸了好一會,驚訝的道:“這是給我的?”
“是啊。這麽冷的天,沒雙靴子可不行,要凍病的。”
沙迪克愣了半晌,眼圈漸漸泛紅,突然跪在炕上,衝著雲岩的方向連連磕頭。
“你這是幹什麽?有話起來說!”雲岩見狀急忙將對方扶起。
夜晚,眾人奔波了一天,原本都很累了,然而所有人都毫無睡意,聚精會神的聽著沙迪克用結結巴巴的漢語,講述著自己的過往。
他曾是哈密迴王家族中一名台吉的世襲長工,年輕時是個內心倔強、很有心計的小夥子。十幾年前,他偷偷愛上了跟他一同幹活的一位女仆。姑娘容貌俊秀,身材窈窕,隻可惜她那嬌美的軀體被裹藏在襤褸的衣衫內。沙迪克編唱了很多讚頌姑娘的歌謠,悠揚的歌聲傳遍了哈密河兩岸。
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剛迴家的台吉聽到了沙迪克的歌聲,第二天便把他和那姑娘叫過去,準備教訓兩個沒有家法的奴才一頓,讓他們好好懺悔。可當其看到姑娘動人的容貌,頓時兩眼直冒淫火。於是改了主意,下令家丁把沙迪克狠狠打了四十板子,轟出家門,又讓人帶姑娘去換衣,梳洗打扮。
沙迪克不忍心看見自己的心上人被糟蹋,趁著台吉還沒把姑娘拖進臥房之前,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帶上姑娘逃跑了。但是很可惜,兩人在很快就被抓了迴來,迴王手下的喀孜以破壞教規之罪,給他們的脖子上係了大石頭,扔進了哈密河。
沙迪克很幸運,在下遊被一個放羊人所搭救,可姑娘卻死了。為了尋找心上人的屍體,他象個流浪漢一樣,神情恍惚地沿著河岸奔走了十幾天。此後他又跑到巴裏坤鎮西府衙門去告狀,誰料竟被以“有損台吉聲譽,致女子名節有失”為名,先是打了五十板子,然後又關了十年的大牢。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牢裏熬瞎的。
從那以後,沙迪克便再也不能靠力氣幹活掙錢,隻能彈著友人贈送的熱瓦甫,走村串鄉,成了賣藝的歌手。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冬天和夏天我能感覺到,白晝和黑夜就分辨不清了。”
沙迪克喝了一口鐵木爾遞來的熱水,繼續說道:“我走遍了茫茫戈壁,田園村莊,可我沒死。這世上的好心人不少呀,他們向我伸出友誼之手,亳不吝惜給出一塊塊充饑的饢。為了告狀,我去了迴城,甚至還去了迪化城,迴王也好,將軍大臣也好,別說見我了,連他們的手下都把我像狗一樣轟走,聲色俱厲地叱責我滾開,罵我混蛋,活該如此!幾年下來,我算是明白了,有錢人的話,無理也有理,無錢人的話,有理也無理。可我不甘心啊!不把仇人的眼珠子挖出來,我死不眼目!”
沙迪克講完,又探手取過自己的熱瓦普,輕聲彈唱了起來。
“我一生飽嚐人問的苦難,為了生存到處飄泊流浪。這個世界鍋底一樣漆黑,人人心頭都鬱積著憂傷。無憂無慮的人誰曾見過?破碎的心迴答,那隻能是夢幻!這個世道多荒誕,真主為何不睜眼看看?窮人的心碎血流光,求生之道為什麽這麽難?”
屋子裏靜悄悄的,灶膛裏的柴草和木頭被燒的劈啪響,所有人的心裏都像堵了塊大石頭。他們雖然聽不懂這位盲人歌手在唱什麽,可對方語調中的悲憤卻是能感受到的。他們原以為自己當初給清廷當箭丁的日子就夠苦的了,誰承想這裏的老百姓居然比他們還苦。
此刻他們還不知道,如今在新疆東路的維吾爾人乃是滿清治下最苦的一群人,尤其是哈密地區,在某些方麵甚至還不如西藏的農奴。由於哈密采取的是外劄薩克自治佐以軍府製,以至雖然有滿清官員對迴王的殘酷統治看不順眼,可也隻能當看不見,甚至包庇。
如今民間流傳著一首民歌:“迴王的一滴酒就是我們的一滴血,迴王身上的衣服就是我們身上的皮,我們的血汗喂肥迴王的身軀,我們的骨頭築成迴王的樂園。”
鐵木爾被對方的歌聲打動,眼眶漸漸濕潤了起來,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斯琴,想起了王連長曾對他說的話,隻有徹底砸碎這個舊世界,窮人才能有活路。
一場急驟的暴風雪過後,在一片碧藍如洗的天空下,高聳入雲的喀爾裏克冰川猶如一條銀光閃閃的巨龍,橫臥在戈壁瀚海之上,冷眼凝視著自己的腳下。
初冬的鎮西府很是荒寒,長年被風沙侵蝕的會寧城土城牆看上去格外破舊。在城外驛道的兩側,虯枝盤曲的散布著楊樹、柳樹和榆樹,光禿禿的枝椏密密交織成一片。要說這裏能有什麽風景,除了滿城雪花飛,恐怕也隻有出產芒硝的巴爾庫爾湖了。
正午時分,高原上的陽光分外刺眼,唿嘯的北風小了很多。在距離會寧城以西八十多裏外的一條小路上,維吾爾人沙迪克正在步履蹣跚的走著。
他背著一把雕飾精美的五弦古熱瓦普琴,手裏用來探路的木棍不停的在雪地上點來點去。他頭上戴著頂破舊到已經看不出什麽材質的皮帽,帽子下露出了灰白色的蓬鬆長發;身上穿一件滿是窟窿的土布祫袢,下身穿著條綴滿了補丁的土布褲子,而腳上竟然連雙鞋都沒有,隻用幹草和布包著。不知是冰雪裏的石子劃破的,還是由於跋涉了上百裏的戈壁荒原,他每走一步,身後雪地上的腳印裏便染上了斑駁的紅色。
“巴爾庫勒淖爾的水啊苦又鹹,悲傷的眼淚流呀流不幹。萊利古麗去了天堂,心碎的我帶著熱瓦普遠走他鄉。所有的苦水化作了血,嗬,蒼天,我聲聲哀傷長歎.”
唱著唱著,淚水從沙迪克那幹涸的眼眶裏流了出來。他停下腳步,抬手抹了抹,正要繼續前行,突然聽見身後傳來了一陣馬蹄聲。他側起耳朵聽了片刻,估摸應該有十幾匹馬,隱隱的還有人在說話,隻是離的太遠,根本聽不清。
沙迪克的心裏有些慌亂,可是他又想,就算遇到官兵又怎麽樣,還能把自己一個盲人按在地上打一頓?
當馬蹄聲來到近前,騎在馬上的十幾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勒住了馬韁,上下打量著沙迪克。
這些人都是蒙古人打扮,身穿厚厚的羊皮袍子,滿是塵土,頭上戴著毛絨絨的風雪帽,腳上蹬著雙半新不舊的皮靴;為了擋風,臉上還戴著個麵罩。
過了片刻,一個騎在黃驃馬上的漢子拉下擋住了半張臉的麵罩,好奇的問道:“老鄉,你怎麽一個人在這裏?剛才是你在唱歌嗎?”
老鄉?沙迪克的家鄉在哈密,那裏地處溝通西域和關內的驛道咽喉,來往的客商官兵很多,耳聞目染日久,他能聽也能說一些漢話,可還從沒聽過有人這麽稱唿自己。
“真主保佑!這位老爺,我是個看不見白天黑夜的流浪歌手,走村串鄉討口飯吃。”
“老爺?哈哈哈,我們可不是什麽老爺。”
對方的聲音很洪亮,聽上去歲數不大。漢子笑了幾聲,隨後又問道:“老鄉,你這是要去哪啊?”
“我,我想去吳家莊子。”
“哦,那跟我們順路啊”
還不等那漢子說完,沙迪克就聽到另一人大聲道:“鐵木爾,快拿條氈子給人家披上!就知道瞎咧咧,你沒看他凍得直哆嗦嗎!”
“是!”鐵木爾應了一聲,從馬背上跳下來,從鞍子後麵取下卷著的羊毛氈,抖開後披在了沙迪克的身上。
好吧,鐵木爾就是之前提到過的那位蒙古漢子。他們這十幾人是一支小分隊,特意喬裝成了販私貨的蒙古商隊,以吳家莊為臨時落腳地。
北海軍騎兵第一旅於八月中秋自科布多南下後,曆經五十餘天,長途奔襲近三千裏,以摧枯拉朽之勢,在十月上旬先後攻克了愷安城、古城、奇台縣城和木壘城等四處要地,打了清軍一個措手不及。至此,從哈密經巴裏坤通往烏嚕木齊的北疆台站兩條線路被完全截斷,清軍北逃已全無可能。
緊接著,薩木素又派出了一個營的先頭部隊,在幾名向導的帶領下,輕裝強行翻越天山東脈的喀爾裏克山,沿著巴爾庫爾湖的西側南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截斷由巴裏坤通往吐魯番的台站線、以及由哈密經吐魯番到烏嚕木齊的“小南路”台站線,以驛站為依托,堅守到大部隊抵達。
而鐵木爾他們這支小隊的任務是,監視會寧城周邊清軍的動向,及時向營部通報。
羊毛氈雖然膻味有些大,可對沙迪克來說,原本被寒風吹的透心涼的身體頓時暖和了不少。他顫抖著伸出左手,摸索著跪倒在雪地裏,說道:“謝謝了好心人!真主會保佑你們的!”
“老鄉,您這是幹什麽,都說了我們不是什麽老爺,快起來。”鐵木爾邊說著邊將對方扶起,轉身對班長道:“班長,要不咱們把他也帶上吧?咱們的馬還有富餘。”
那人點了點頭,對身旁一個年輕人道:“旺丹,你去騰出一匹馬來。”
沙迪克雖然不住的推辭,可還是被鐵木爾不由分說的攙上了馬。他雖然心裏有些疑惑,但並不覺得這些人會不懷好意;要知道他四處漂流這麽多年,許多時候都是靠著好心人的幫助才扛了下來。
一行人向南走了二十多裏後,一座不大的村子便出現在了眼前,吳家莊到了。
這裏位於喀爾裏克山脈南麓的山前地帶,村口處,幾塊嶙峋的石丘在雪原上兀立,在冬日灰蒙蒙的陽光下閃著藍紫色的光。四野籠罩著煙一樣的樹影,屋舍和院落參差其間。空氣中透著寒氣,幹枯的衰草在冷風中抖瑟著,發出陣陣歎息。
鐵木爾一行來到了村東頭的一處土坯大院前,幹打壘的院牆年久失修,東倒西歪著,幾間土房坐北朝南,還有個大的牲畜圍子,用一些亂七八糟的雜木圍著,一地的枯草屑和凍硬的牲口糞便,此外還有七八匹駱駝在牆角拴著。
正當他們牽著馬往院裏走時,附近的一處院門吱呀一聲開了,一個戴著髒羊皮帽子的腦袋從破舊的門板後探出頭來,看到是鐵木爾他們迴來了,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後探出身來,衝著他們彎了彎腰,好像在鞠躬。
“吳大哥!”
鐵木爾大模大樣的擺了擺手,算是打了招唿。他們所住的院子就是跟對方租的,租金是兩張羊皮,外加一包黑茶。吳達才雖然認為鐵木爾這些人不是善類,可能用自家的破院子能賺點外快,他也樂意。
話說幾十年前在湖北武昌府屬的馬跡嶺一帶,有個吳姓大戶,世代盤踞,亦民亦匪,成了當地一大禍害。當時的武昌官府為了根除禍患,便在乾隆二十八年,將吳姓一族三十餘戶,男女大小將近百人,分三次遷移到了天山北路,分別安置在了烏嚕木齊、巴裏坤和甘肅境內的安西府。
巴裏坤的這個吳家莊,就是由第二批遷過來的七戶所組成,之後開枝散葉,又慢慢增添了其他人家,最終形成了如今二十幾戶的規模。
吳達才關上院門,插好門閂,小步蹭地的快速跑迴溫暖的屋內,口中嘀咕道:“這群蒙古蠻子,天天早出晚歸的,鬧的動靜這麽大,要是被人告到官府可麻煩了。”
鐵木爾等人拴好馬,隨後便帶著沙迪克進了屋內。這幾間屋裏都是壘的土炕,有灶台和火牆。因為院子裏留了人值守,所以剛一進屋便是一股熱浪撲來,同時還夾雜著枯草、羊膻氣、破毛皮、煙葉兒、牲畜糞便和人汗腳臭混合在一起的氣味。不過對於鐵木爾和沙迪克等人來說,暖和才是王道,其他的都不叫事。
冬天黑的早,等外麵漆黑一片的時候,簡單的晚飯就做好了,麥餅和奶茶。眾人包括沙迪克在內都餓了,一陣狼吞虎咽,風卷殘雲。沙迪克沒有喝過蒙古人的奶茶,嚐起來鹹香鹹香的,喝進肚子裏渾身發熱。
等吃過飯,鐵木爾的班長雲岩去了隔壁存放貨物的屋子,迴來的時候,手裏拎著了一雙八成新的羊毛氈靴和一雙棉布襪子,放在了沙迪克的身側。
“沙迪克老兄,一會你吃完了我讓人幫你給腳上抹點藥,再把這個穿上。”
沙迪克手忙腳亂的將半塊餅子塞進嘴裏囫圇吞下,將手探向靴子,抱在懷裏摸了好一會,驚訝的道:“這是給我的?”
“是啊。這麽冷的天,沒雙靴子可不行,要凍病的。”
沙迪克愣了半晌,眼圈漸漸泛紅,突然跪在炕上,衝著雲岩的方向連連磕頭。
“你這是幹什麽?有話起來說!”雲岩見狀急忙將對方扶起。
夜晚,眾人奔波了一天,原本都很累了,然而所有人都毫無睡意,聚精會神的聽著沙迪克用結結巴巴的漢語,講述著自己的過往。
他曾是哈密迴王家族中一名台吉的世襲長工,年輕時是個內心倔強、很有心計的小夥子。十幾年前,他偷偷愛上了跟他一同幹活的一位女仆。姑娘容貌俊秀,身材窈窕,隻可惜她那嬌美的軀體被裹藏在襤褸的衣衫內。沙迪克編唱了很多讚頌姑娘的歌謠,悠揚的歌聲傳遍了哈密河兩岸。
在一個夏天的傍晚,剛迴家的台吉聽到了沙迪克的歌聲,第二天便把他和那姑娘叫過去,準備教訓兩個沒有家法的奴才一頓,讓他們好好懺悔。可當其看到姑娘動人的容貌,頓時兩眼直冒淫火。於是改了主意,下令家丁把沙迪克狠狠打了四十板子,轟出家門,又讓人帶姑娘去換衣,梳洗打扮。
沙迪克不忍心看見自己的心上人被糟蹋,趁著台吉還沒把姑娘拖進臥房之前,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帶上姑娘逃跑了。但是很可惜,兩人在很快就被抓了迴來,迴王手下的喀孜以破壞教規之罪,給他們的脖子上係了大石頭,扔進了哈密河。
沙迪克很幸運,在下遊被一個放羊人所搭救,可姑娘卻死了。為了尋找心上人的屍體,他象個流浪漢一樣,神情恍惚地沿著河岸奔走了十幾天。此後他又跑到巴裏坤鎮西府衙門去告狀,誰料竟被以“有損台吉聲譽,致女子名節有失”為名,先是打了五十板子,然後又關了十年的大牢。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就是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牢裏熬瞎的。
從那以後,沙迪克便再也不能靠力氣幹活掙錢,隻能彈著友人贈送的熱瓦甫,走村串鄉,成了賣藝的歌手。
“.一年一年的過去了,冬天和夏天我能感覺到,白晝和黑夜就分辨不清了。”
沙迪克喝了一口鐵木爾遞來的熱水,繼續說道:“我走遍了茫茫戈壁,田園村莊,可我沒死。這世上的好心人不少呀,他們向我伸出友誼之手,亳不吝惜給出一塊塊充饑的饢。為了告狀,我去了迴城,甚至還去了迪化城,迴王也好,將軍大臣也好,別說見我了,連他們的手下都把我像狗一樣轟走,聲色俱厲地叱責我滾開,罵我混蛋,活該如此!幾年下來,我算是明白了,有錢人的話,無理也有理,無錢人的話,有理也無理。可我不甘心啊!不把仇人的眼珠子挖出來,我死不眼目!”
沙迪克講完,又探手取過自己的熱瓦普,輕聲彈唱了起來。
“我一生飽嚐人問的苦難,為了生存到處飄泊流浪。這個世界鍋底一樣漆黑,人人心頭都鬱積著憂傷。無憂無慮的人誰曾見過?破碎的心迴答,那隻能是夢幻!這個世道多荒誕,真主為何不睜眼看看?窮人的心碎血流光,求生之道為什麽這麽難?”
屋子裏靜悄悄的,灶膛裏的柴草和木頭被燒的劈啪響,所有人的心裏都像堵了塊大石頭。他們雖然聽不懂這位盲人歌手在唱什麽,可對方語調中的悲憤卻是能感受到的。他們原以為自己當初給清廷當箭丁的日子就夠苦的了,誰承想這裏的老百姓居然比他們還苦。
此刻他們還不知道,如今在新疆東路的維吾爾人乃是滿清治下最苦的一群人,尤其是哈密地區,在某些方麵甚至還不如西藏的農奴。由於哈密采取的是外劄薩克自治佐以軍府製,以至雖然有滿清官員對迴王的殘酷統治看不順眼,可也隻能當看不見,甚至包庇。
如今民間流傳著一首民歌:“迴王的一滴酒就是我們的一滴血,迴王身上的衣服就是我們身上的皮,我們的血汗喂肥迴王的身軀,我們的骨頭築成迴王的樂園。”
鐵木爾被對方的歌聲打動,眼眶漸漸濕潤了起來,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斯琴,想起了王連長曾對他說的話,隻有徹底砸碎這個舊世界,窮人才能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