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跟沈璿說的很準,他果然在離開後的第十九天迴到了北海鎮。除了從複州帶迴的八萬石大豆,驚雷號還帶迴來四千多人。


    五十萬人的交付說起來容易,其實是個很龐大的工程。重慶的纖夫在出川的過程裏,船隻、住宿、吃飯、甚至個人衛生都是個大問題,滿清至少要為此掏出二三百萬兩銀子才行;否則人是出來了,也都快病死了。


    好在乾隆晚期各地官倉的糧食儲備還算充足, 同時清廷對三省交界處鞭長莫及的治理也一直頭疼。雖然明白北海鎮肯定沒安好心,可能解決掉一個隱患總是好的。


    然而隨著官府的觸角伸進南巴老林和南山老林,以“八大功祖”和“龍華三會”為首的邪教分子也隨之浮出水麵。這些人以拜習靈文咒語、打丹做法為名,宣傳“彌勒下世”,五魔下降三災。又詐稱某人係牛八轉世,降生河南無影山, 號召信徒扶助避災。


    上述種種, 讓清廷大為震動,之後四川總督、湖廣總督、陝西巡撫紛紛派兵捉拿,最後竟一股腦的送給了北海鎮,試圖讓邪教分子們換個地方添亂。


    再說吳鍾那邊,當他聽王遠方講完北海鎮為了那點兒豆腐所幹出的一係列的事,被驚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之後連著兩天悶在家裏,一言不發。


    兩天後,紅著眼睛的吳鍾找到王遠方,說我都奔六十的人,可不想臨了把老骨頭埋在異鄉。你給我句實話,你們能不能得天下,要多久?


    王遠方於是重複了趙新的那句名言,十年。接著他又恭維吳鍾,說您老養生有道,能活一百歲,放心吧。要知道在另一個時空的曆史上, 吳鍾活到了九十歲,對古人來說已經是絕對的高壽。


    吳鍾說你也別恭維我了,行吧, 你們幹了這麽大的事,看來我是走不了啦,迴了慶雲後還不知道官府會把自己父女怎麽樣呢。


    十年,我就等你們十年。若是十年後拿不了天下,我要是不在了,就叫我閨女打殘了你。


    王遠方本來很高興,結果聽了這話立刻滿頭黑線。說實話,真要是到了戰場上,他未必打不過吳鍾;但比武,他一定會輸。


    12月初的時候,沈璿生了個兒子,七斤三兩,趙爸給起了個小名叫“沫沫”。幾乎所有人都樂瘋了,尤其是那些最早投靠趙新的人;他們來到趙新家的門外,開始了徹夜狂歡。


    之後從鯨魚灣到北海鎮,從富爾丹城到伯力鎮,所有的大喇叭裏來迴播放著《喜洋洋》、《百鳥朝鳳》等曲目。居民們開始鑼鼓喧天的慶祝,頂著寒風大雪載歌載舞。


    除了趙新,他完全沒有做好當父親的準備,或者說, 他一直做著“不王而王”的政治準備。畢竟對於年過三十歲的他來說,當金錢不成為問題,掌控權力才是讓他最為熱衷的。


    麵對著每天提著各種禮物、絡繹不絕登門道喜的賓客,趙新竟然感到一股說不出的煩躁。他不是不喜歡兒子,而是覺得眼前這些人至於嘛,真把自己當成家天下的皇帝了?


    他也明白古人的想法,不過作為一個現代人,依舊不適應。由此,趙新也開始醞釀北海鎮今後的權力架構。


    12月中旬,來自揚州的七位文人終於登上了迴家的船。眾人雖然都對北海鎮有信心,可家人親眷畢竟都在江南;即便是江藩和洪亮吉這樣死心塌地的,也得迴去收拾行裝和珍貴的藏書,以便明年開春再帶著老婆孩子過來。


    這一次趙新率軍直逼大沽口,逼著乾隆低頭簽了條款,再一次戳破了滿清自稱受命於天的神話。洪亮吉在協定簽署後,心潮澎湃的寫下了一篇名為《命理之說》的文章;趙新看後給予了部分肯定,也對這位乾嘉時代的大學者有了重新的認識。


    “人之生修短窮達有命乎?曰:無有也。修短窮達之有命,聖人為中材以下之人立訓耳......何以言修短窮達無命?夫人身內之帆虱有未成而遭殺者矣,有成之久而遭殺者矣,有不遭殺而自生自滅於緣督縫枉之中者矣,又有湯沐具而死者矣,有淆灌多而死者矣,如謂人之命皆有主者司之,則帆虱之命又將誰司之乎?人不能一一司帆虱之,則天亦不能一一司人之命可知矣......”


    “窮達有命,吉兇由人”,此話語出《漢紀.平帝紀》,意思是人生的得誌與失意,全憑天命安排;人世吉福或兇禍,皆由自身獲取。


    洪亮吉在文中的意思是說,既然人都不能逐一掌管虱子的命運,那麽老天也無法掌管人的命運,由此天命的說法是不存在的。


    但是他的思想還是矛盾的,作為一個傳統的士大夫,出身於沒落官紳家庭,洪亮吉雖然能看到一些社會不平等,可固有的“向上爬”思想讓他隻看到了表麵;否定滿清的天命說是為了肯定趙新的天命說,所以他文中第二句就說“聖人為中材以下之人立訓耳”。


    那意思是說士大夫和天子可以不信命,但老百姓還得信,得安於貧賤;否則都不信,一個個就要“犯上作亂”了。


    實際上,洪亮吉這話是對之前趙新向江藩講的“人民之說”的否定。不過趙新不打算在這上麵爭執,日久見人心,慢慢看吧。


    在另一時空的曆史上,53歲的洪亮吉就是因為向嘉慶上“千言書”,對朝政全麵抨擊而獲罪,導致被發配伊犁。他動身的時候,整個北京城的老百姓沿途爭睹“不怕死的洪翰林”。


    極為傳奇的是,次年京師大旱,嘉慶祈雨未得,隨即下令赦免洪亮吉迴家。上諭一下,立刻天降大雨,把嘉慶都驚著了,還特意作詩記述。


    江藩和洪亮吉迴來後眉飛色舞的向其他人講述了親眼所見的一切,他們滿懷信心的向汪中保證,這次迴去後,一定會發動一批讀書人明年來投靠,同時建議北海鎮明年或後年開科舉。


    於是1789年就在這樣一種狂歡的氛圍下過去了,緊隨而來的就是趙新兒子的滿月酒;再然後,一年一度的穿越眾迴家又要開始了......


    “凱軍,你怎麽還不收拾東西?”電廠宿舍區內,串門的同事看到金凱軍跟白澍兩人還在打遊戲,便隨口問了一句。


    跟頭兩年一樣,電廠這裏除了留下來值班的三十多號人,其他人今天下午就要動身了。眼下天寒地凍,富爾丹城和伯力的兩處電廠工地也都停了工,等到三月份以後才能繼續。


    “沒啥可收拾的,提包就走,不急。”白澍頭也不迴,一門心思的射殺著屏幕上的僵屍。


    金凱軍則一邊狂按手柄一邊道:“早上就收拾好了。”


    這兩人一個是負責電氣的,一個是負責熱控的,都是專業技術強、不用倒班的那種。雖說平時無大事隻需輪流值個班,可一旦設備出了故障或事故,就得第一時間趕去處理,而且必須得加班加點修好。


    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技術支持崗位的電廠眾們一般隔天就得去技術學校上半天課,平時還得帶徒弟。可這個白澍因為年輕,對教書育人毫無興趣,每天下了班就是跟遊戲較勁。


    金凱軍則不同,他跟白澍雖然關係好,可幾乎每堂課都不落,帶徒弟也比其他人多。而且這位已經向吳安全和陳青鬆打了申請,想轉去民政口。不過因為北海鎮的人事任免最終決定權都在趙新那裏,即便是陳青鬆同意也要等趙新批準。


    問題是趙總最近因為兒子出世和慰問遠在伊爾庫茨克的劉勝等人,一直忙的不可開交,所以這事看上去要拖到年後再說了。


    年終的尾牙宴已經在昨天吃過,於是準備迴家的一行人中午草草吃過飯,便帶著行囊過河去往西岸。等一行人準備乘冰橇過河時,有人發現電廠老大吳安全也提著個背包走在了隊伍裏。


    “哎,吳總您也迴去啊?”


    吳安全笑嗬嗬道:“是啊,我都幫你們值了兩年班了,今年怎麽著也要迴去陪陪家裏人。”


    “嗬嗬,我以為你們這些大佬級別的都得安於奉獻呢。”


    吳安全笑罵道:“屁的奉獻,我哪是什麽大佬,不要亂講。”


    “在北海鎮裏,人家張波現在是石油大佬,陳胖子是農業大佬,趙亮是軍工大佬,您吳總是電力大佬,四巨頭嘛。”


    “別胡說八道了。你小子要是羨慕,學學人家範統和曹鵬,早晚也是一方大佬。”


    “還是算了吧,我可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範胖子為了他那金發妹子,差點被人撕票。曹鵬上次迴來你看看都累成什麽樣了?天天跟那幫商人地主鬥心眼,咱可幹不來。算了吧,還是老老實實的幹電力,為十八世紀的工業化添磚加瓦吧。”


    冰橇上的眾人聽了哈哈一笑,吳安全也笑罵了一句“沒出息”。


    等眾人過了河,邊聊邊說的走到那座作為傳送點的大院時,高牆外已經是戒備森嚴。跟去年一樣,一個連的北海軍和一隊治安警在院外三步一崗,院門口也是人人刷卡驗指紋才能進入。


    這座院子四周建有五米多高的磚牆,牆上布設了二十多個對著外麵的攝像頭;平時除了趙新,幾乎任何人都不讓進來。


    在北海鎮軍民的眼裏,這座大院裏的一切都顯得極為神秘,誰也不知道裏麵有什麽。趙新有時一進去就是好幾天才出來,而且也沒人往裏送水送飯。


    眾人走進院後,先是穿過一道天井,向右一轉,眼前又是一道鐵門。不過鐵門這時已經打開,眾人走進去後,一個大型集裝箱便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裏就是北海鎮與另一時空的穿梭點了,在另一邊就是趙新從安德魯叔叔那裏租來的牧場。不過那座牧場已經完全大變樣,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大型倉庫和一個小辦公區;眼下趙新從各地采購的原料物資都是先發往港口,等運抵倉庫後,再帶迴來分發各處。


    此時趙新已經等候在集裝箱旁,笑眯眯的和眾人打招唿閑聊。大家問的無非還是兒子怎麽樣了、要不要幫著背奶粉之類的話,嘻嘻哈哈很是熱鬧。


    看到吳安全後,趙新走過來問道:“老吳,東西收拾好了?”


    “能收拾什麽,”吳安全扶了下眼鏡,繼續道:“我打算迴去再找兩家設備商問問,看能不能把價格減點兒。”


    趙新點點頭沒說話。此時眾人已開始陸續“進倉”,此時身後突然傳來“吱呀”的金屬聲,吳安全眼角的餘光裏出現了於德利的身影。


    “老吳,先別忙走,有急事找你。”於德利一臉的焦急神色,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剛往電廠打了電話,這才知道你要走,趕緊就來了。”


    吳安全有些詫異,於是離開眾人走到一邊低聲道:“怎麽了?”


    於德利一臉焦急的道:“中午鯨魚港那邊出了事,新移民和老移民打起來了。陳青鬆臨時通知各部門主管開會。別人都通知到了,就差你了。”


    “哎,我就是一掛名的,移民的事也不歸我管,就沒必要非得參加了吧?”


    於德利道:“走吧走吧,後麵的安排應該會涉及到新電廠工程。”說罷,他也不管吳安全,自顧自的轉身往外走。


    吳安全一看,無奈的歎了口氣,對走過來的趙新道:“你瞧,我當初就說不進民政的管委會,你非得讓我進。”


    趙新無所謂的笑道:“晚點走也來得及跟他們會合,開完會我專程送你走。”


    此時所有人都進入了大集裝箱裏坐好,那裏麵是一排排類似飛機座椅的座位,廂內四壁都包著厚厚的海綿。在角落裏還有幾個氧氣瓶,與各個座位上的氧氣麵罩相連。吳安全向集裝箱看了一眼,隨即便轉身離開了。


    趙新走到裏麵檢查了一下,看到金凱軍的神色有些緊張,於是隨口道:“怎麽了?”


    “沒事。”


    “要不你先去屋裏休息下,等會跟老吳一起走?”


    金凱軍也不知道自己怎麽了,心裏突然一陣莫名的緊張。他搖了搖頭道:“不用了,真沒事。”


    誰知此時又生變故,已經坐好的眾人就聽外麵一個女聲大叫道:“金凱軍在不在?”


    能進這個院子的都是穿越眾,而女人則隻有一個,劉思婷劉大主任。於是金凱軍移開戴好的氧氣麵罩,大聲應了一聲。


    隻見白衣飄飄,人影晃動,劉大主任已經到了倉門口,她戴著口罩,舉著一份文件道:“找你有事。”


    “怎麽了?”


    劉思婷走過來看了其他人一眼才道:“你還是出來再跟你說吧。”


    金凱軍道:“你直接說好了。”


    劉思婷打開文件,指著一行檢查結果對他低聲道:“你前天的檢查報告出來了,血象指標不正常,紅細胞太高了,最好再化驗一次。”


    金凱軍疑惑的看了看化驗結果,又看向劉思婷:“我沒覺得的不對啊?”


    “所以說最好化驗一次,抽個血就行,兩分鍾的事。”


    這時集裝內眾人也紛紛勸道:“凱軍,去吧,小心無大事,身體可不能馬虎。”


    金凱軍於是起身跟劉思婷走到倉外,停步道:“劉姐,你告訴我,紅細胞高了會怎麽樣?”


    劉思婷想了想便低聲道:“腫瘤,”


    金凱軍立時色變,就聽劉大主任繼續道:“慢性心髒病、肺氣腫、肺結核,總之相關的病還是挺多的。”


    好麽!金凱軍差點被對方的大喘氣給嚇著。


    隻聽劉思婷繼續道:“真要是結核病就麻煩了,會傳染的。所以你現在就得跟我走。對了,”說罷,劉思婷從兜裏掏出個口罩遞給對方示意戴上。


    金凱軍無奈,隻得戴好口罩,迴去拿上背包,跟著劉思婷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乾隆四十八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萬隻熊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萬隻熊貓並收藏乾隆四十八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