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完利吉,趙新讓阿妙去把飯菜熱了,多拿兩副碗筷來,四個人坐下來吃飯。
盛海舟和利吉連忙推辭,口稱不敢,不過趙新一句話就讓兩人心頭滾燙:“你們忘了當初咱們一個鍋裏喝粥的時候了?”
話雖這樣說,可現在已經不是五年前了。吃飯的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盛海舟和利吉吃了幾口就推托來之前已經吃過了,趙新也是味如嚼蠟的吃了半碗。
之後兩人告辭的時候,趙新讓利吉留了下來。盛海舟隱隱知道利吉私下負責的那攤事,不過他想起自己的那件事,心裏不免有些七上八下。
“說說吧,最近這幾個月有什麽情況?”
利吉負責的密探組織如今已經成了一個龐然大物,觸角遍及每一個居民組;硬要拿什麽做比較的話,就跟另一時空的“xx群眾”差不多。
不管是工廠還是農莊,亦或是治安警、民政、軍隊和學校裏都發展了眼線,哪一塊白天發生了什麽事到了晚上利吉就能知道。各種消息雜七雜八什麽都有,上至婚喪嫁娶,下到民間閑談時的各種滿意或是不滿情緒。
趙新不想搞什麽“特務政治”,隻有一個對手下人不能充分信任的統治者才會搞這玩意。當一個統治者偏好用遊離於法律之外的非常規手段,那他一定是想要實現自己非常規目的。
曆史上深諳此道的武則天也好,雍正也罷,一個是以女子身份創建了皇朝,既不符合禮製也不符合祖製;另一個則是因為深層次的滿漢矛盾,以及不斷湧現的官場腐敗行為。
實際上他們真正害怕的是官員抱團反對自己,所以要通過特務政治來最大化的掌控官員、離間官員,讓他們單打獨鬥,以便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趙新跟利吉聊到很晚,除了一些“張家長李家短、三個蛤蟆五隻眼”的破事,有兩件事引起了他的重視。
一是盛海舟和片兵衛家的長女希惠情投意合,眼下就等跟趙新稟明獲得同意後訂婚。島國自豐臣秀吉的桃山時代起,不管是幕府還是諸藩大名,都要介入手下臣子的婚姻大事。武士們不經上奏,私下議定婚事,是要遭到處罰的。
北海鎮雖然早就宣揚婚姻自主,但說歸說,麵對強大的世俗力量,敢這麽做的沒幾個;尤其是片山和盛海舟這些島國武士出身的家夥。
片山家的希惠趙新也見過,印象很不錯,那是個秀麗本分的女孩子,之前丁國峰還惦記過人家來的。
於是趙新便跟利吉說,這事算不得什麽,去告訴盛海舟,如果需要自己出麵幫著提親,那他很樂意當這個媒人。
其二就是自從趙新聯手仙台藩打島津,島國歸化民內部就有了一些非議,隻不過現在還都是私下議論,沒人敢在公開場合說。這裏麵最大的推手就是林子平和佐藤信淵。
由於林子平一直負責為北海鎮製作地圖,和北海軍參謀長的盛海舟接觸自然就多。林老頭又是島國有名的大學者,對年輕的盛海舟慢慢就有了些影響。林老頭經常在話語中透露出對島國前途的憂心忡忡。
其實站在島國人的立場上,林子平和佐藤信淵這麽想無可厚非。你趙王殿本事是大,救民於水火,可你畢竟在搞我的國家。
明擺著幕府和諸藩大名們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王八蛋,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水深火熱,你趙王殿為什麽不把島國打下來坐江山?搞來搞去,居然扶植個仙台藩出來跟幕府唱對台戲。
借著這次“擁立事件”,趙新把島國歸化民裏兩大軍頭--盛海舟和趙利吉都給拿掉了,也算是無心插柳,斷了林子平想通過盛海舟影響北海軍的念想。林老頭要是再不老實,趙新就隻能把他發配到北海特別區監視居住,想迴國那是不可能的。
利吉在這五年裏,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老婆誌乃逼著,多多少少讀了一些書,眼界早就不是當年弘前藩的小富農了。跟趙新談到最後,他終於憋不住說出了最想問的問題。
“主公,您為什麽不願做皇帝?”
趙新沉吟了半晌才緩緩道:“利吉,你知道皇帝是什麽?”
利吉愣了好半晌才道:“天子?神?”
趙新道:“《周易》上說,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
利吉哪懂這個啊!於是他隻能茫然的搖了搖頭。
趙新見狀解釋道:“皇為上,帝為下。皇帝其意原本是指天地,意思就是說,天地才是萬物之主。你也好,我也罷,咱們不過是天地中的過客而已。”
利吉道:“主公,您不一樣啊,您是......”
趙新抬手打斷道:“這事不用再提了。你記著,我不發話,誰也不許再搞這個事。告訴你下麵的人,誰要是再敢在這個事上做文章,都給我滾到貝加爾湖去喝西北風。”
第二天趙新去沈家吃早飯的時候,沈璿趁著周圍沒人也說了幾句昨天的事。沈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之流昨天晚上都跑了過來,借著跟沈夫人和沈璿的閑談,言語中就帶著不少牢騷,說好好的機會,咱家的姑爺怎麽就不抓住呢?
沈璿畢竟是要成為自己妻子的人,趙新決定把話給她講透,以免以後出什麽亂子。他先讓阿妙去門口看著,不要讓其他人進來,然後才對沈璿道:“阿全,你覺得老百姓為什麽需要一個君王?”
因為要嫁給趙新的關係,沈璿最近跟著汪中一直在學《明宮史》,她想了想便道:“《通鑒》上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教化天下,協領陰陽。”
趙新緩緩點頭又問道:“那什麽是禮,什麽是分和名?”
“紀綱為禮,君臣為分,公、侯、卿、大夫是名。”
“唔,也就是說,禮教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天子之下是公侯王爵,諸侯之下又分士大夫。我這麽說你沒意見吧?”
沈璿點點頭,儒家的《禮記》上的確就是這個意思。作為君王,除了要定爵位,還要定俸祿,分田地。
“你記著我下麵的話,以後誰要再跟你嘀咕稱帝的事,就拿我這話去揣摩對方的心思。”
趙新握著沈璿的手,盯著對方的眼睛道:“王權,不過是百姓和權貴無法調和才有的產物。所有的權貴都是希望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的;而百姓從內心來說是不想被權貴壓迫的,不交稅才是他們最大的願望。正因為這兩種力量的衝突,才導致必須有一個代表所有人利益的統治者從中製衡,否則大家就會玉石俱焚。至於你說的禮製那隻是表象,是製衡權貴和百姓的手段而已。”
“那你是說不需要皇帝?”沈璿呆住了。
趙新微笑道:“皇帝,一個名字而已。誰掌握了利益的分配,誰就是真正的王。北海鎮的體製跟以往哪朝哪代都不一樣,不王而王才是關鍵。”
“那以後,”沈璿支吾了半晌,一張俏臉變得通紅,終於有些難為情的問道:“以後我們總是要有孩子的啊。”
“家天下是守不住的。《左傳》上說,君以此始,必以此終。王朝更替,莫不如此。”
趙新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沉聲繼續道:“我手上沾的血太多了......”
沈璿一聽這話臉色煞白,探手按著趙新的嘴道:“好好的說這話做什麽?大不了我以後吃齋念佛,求佛祖替你下油鍋!”
趙新心中感動,攥著沈璿的手最後道:“你記著,以北海鎮的格局,皇帝最終隻能變成一個樣子貨,擺在台上讓人當耍猴的看。與其這樣,還不如沒有。我能做的,就是建立一個體製,讓大家在這個體製內各憑本事去爭領導權。咱們家的後代,以後就坐在台後看他們耍猴好了。”
沈璿事後迴想趙新說過的話,最後就落在了四個字上麵,不王而王。之後當她向汪中請教這四個字,汪中卻說了另一番道理。
作為一個尊奉先秦思想的學者,汪中說趙新的路線其實還是“一天下”,隻不過方式跟儒家不同,是一種摻雜了管子和荀子的雜家;管子的經世之說是手段,荀子的“義立而王”才是根本。
也就是說,趙新是以管子的“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思想來控製經濟,以荀子的確立公義和誠信,形成不王而王的事實。
(這個大致說一下就好,不能再往深說了,否則三天三夜也扯不完。)
趙新借著拿掉利吉和盛海舟的職位,徹底打壓了島國歸化派,對某些人的警告不言而喻。不過這兩個部門負責人的新人選卻沒有出台,讓不少自以為符合條件的家夥心裏空落落的。
幫盛海舟提親的事不著急,趙新眼下還有一件事要先處理,那就是“北海特別區”的總督人選。
貝加爾湖自蘇武牧羊時代就被稱為“北海”,這個自不必說了。之所以是特別區,是因為不管是尼布楚還是伊爾庫茨克這幾座城鎮,目前的主要居民都是沙俄人。當然,除了沙俄之外,還有布裏亞特和少量的鄂溫克人。
趙新的打算是從明年春天開始,向黑龍江上遊移民至少三萬人,平均每座城鎮就有五千人的規模。等發展個一兩年,就算那些沙俄權貴滾蛋,對當地經濟民生的影響也不大了。
以北海鎮的體製來說,是根本不能和五大家族那樣的商人權貴並存的;這些人手裏不僅掌握了大量農奴,同時還壟斷了中俄之間的貿易。所以現在隻能是“特區”。
就趙新在伊爾庫茨克幾天內了解到的情況,中俄恰克圖的陸路貿易雖說是國家行為,但實際上所有的商品價格是被六家晉商和五大家族所把控的。
沙俄政府關心的是稅收的巨大利益,恰克圖邊貿的關稅收入能占到俄國關稅總收入的15%~20%;滿清關心的則是商人在貿易活動中的各種納捐,管你賣不賣得掉,隻要有一擔茶葉過歸化城就要納捐2.5兩白銀。
趙新找了於德利,兩人在穿越眾裏劃拉半天,電廠眾裏一位叫張敬軒的家夥出現在了趙新的候選名單裏。
張敬軒,28歲,南方人。來之前是做集控運行的,負責調控電力輸出和電壓穩定,簡單的說就是保證不會短路。
於德利之所以認識張敬軒是因為一次聚餐,當時他跟吳安全說幹部學校教師人手緊缺,希望對方想辦法支持一下。
吳安全迴去一查手下的簡曆,就推薦了曾做過學生會幹部的張敬軒,這人在以前讀過的電力專科學校做過學生會主席。幾堂課上下來,於德利對這個張敬軒還挺滿意,漸漸的,他又發現這小夥子的組織力也挺不錯,不管是去工廠勞動還是幫著新來流民落戶,都搞的很出色。
人選有了,趙新便決定跟對方談談。
當趙新看到張敬軒時,對方戴著一副銀色鏡架的無框眼鏡,顯得雙眼十分有神。這位身材差不多是一米七八,臉頰削瘦,留著一頭類似吳彥祖的側分發型,看上去又黑又密。
“趙總,吳總說你找我有事?”張敬軒的語氣拿捏的很好,平淡中透著一絲尊敬。
“坐。”趙新起身,給對方沏茶的同時道:“煙在桌上,要抽自己拿。”
趙新把茶水遞過去,自己也點上一根,開始東聊西扯的說了起來。
心理學上說,吸煙的姿勢也能看出人的性格。趙新借著吞雲吐霧,觀察了一下張敬軒拿煙的姿勢和彈煙灰的動作,心裏也就大致有了判斷。
這是一個意誌堅定,內心固執的家夥。從他第一口吸煙是輕輕吸進去,趙新就知道張敬軒做事講細節、有城府,跟這樣的人打交道,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我呢,這半年一直在外麵,跟大家交流也少。貝加爾湖已經打下來了,現在需要個人過去盯著,統管軍政和跟俄國人的貿易。老於跟我推薦了你,我這不請你過來商量一下麽。”
“我?”張敬軒心中一喜,不過臉上還是一副不解的神情,對趙新道:“我們來是幫著建電廠啊?”
眼下北海鎮的第一座燃煤電廠已經完成設備安裝並開始試運行,主要的供電用戶就是趙亮的工場,現在吳安全正帶著一眾手下進行最後的檢修調試,計劃在10月下旬開始正式投產,到時候北海鎮家家就能用上電燈了。吳安全的計劃是如果這座發電廠半年內運行良好,下一步就是在富爾丹城再蓋一座。
趙新撫著額頭道:“是啊,可這不是手頭沒人麽。幹部學校的孩子都太年輕,擔不起這麽重的擔子。怎麽樣?有沒有興趣?”
張敬軒故作遲疑了半晌,抬頭看著趙新道:“那我應該怎麽做?我什麽都不懂啊。”
趙新道:“你去伊爾庫茨克當總督,”
他話還沒說完,張敬軒就樂了,道:“聽著跟殖民地總督似的。”
“不一樣。”趙新微笑著解釋了一下什麽是北海特別區,然後又道:“軍事上的事不用操心,那裏現在有一個營的兵力,到了春天我還會調兵。劉勝和範統現在就在恰克圖,半個月後劉勝會去伊爾庫茨克,他的任務是對付明年來的沙俄軍隊,民政上不會插手。你的任務是統管整個北海特別區的行政,就做好三件事:貿易、移民、用仁慈穩住俄國人。”
張敬軒有些不解的問道:“仁慈?對沙俄?”
趙新點頭道:“對於統治新占領的疆域,其實和接管一家有老員工的新公司差不多。你要麽用仁慈寬厚和做事能力去征服別人,要麽就把原有的老人全部幹掉,徹底換批新人。”
張敬軒聽了,心裏不禁打了個冷顫,他明白趙新所說的“幹掉”是什麽意思,心說眼前這位算不算是殺人不眨眼?一股“伴君如伴虎”的情緒不由冒了出來。
趙新看出了張敬軒的顧慮,於是故作一臉輕鬆,和藹的解釋道:“我跟你們一樣不喜歡這個時代的沙俄,要不我何必打他們?
但你要注意,作為管理者,不能因為個人的憎恨而使用暴力機器,否則他們就會暗中找機會反抗我們。老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與其天天顧慮這群人,那還不如斬草除根。
你記住,隻有利益才能凝聚人心。在新移民到來之前,用貿易穩住他們。作為占領者,使用武力的前提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除此以外,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使用暴力是可以的。做到了這些,北海特別區就會穩如泰山。”
盛海舟和利吉連忙推辭,口稱不敢,不過趙新一句話就讓兩人心頭滾燙:“你們忘了當初咱們一個鍋裏喝粥的時候了?”
話雖這樣說,可現在已經不是五年前了。吃飯的時候所有人都沉默不語,盛海舟和利吉吃了幾口就推托來之前已經吃過了,趙新也是味如嚼蠟的吃了半碗。
之後兩人告辭的時候,趙新讓利吉留了下來。盛海舟隱隱知道利吉私下負責的那攤事,不過他想起自己的那件事,心裏不免有些七上八下。
“說說吧,最近這幾個月有什麽情況?”
利吉負責的密探組織如今已經成了一個龐然大物,觸角遍及每一個居民組;硬要拿什麽做比較的話,就跟另一時空的“xx群眾”差不多。
不管是工廠還是農莊,亦或是治安警、民政、軍隊和學校裏都發展了眼線,哪一塊白天發生了什麽事到了晚上利吉就能知道。各種消息雜七雜八什麽都有,上至婚喪嫁娶,下到民間閑談時的各種滿意或是不滿情緒。
趙新不想搞什麽“特務政治”,隻有一個對手下人不能充分信任的統治者才會搞這玩意。當一個統治者偏好用遊離於法律之外的非常規手段,那他一定是想要實現自己非常規目的。
曆史上深諳此道的武則天也好,雍正也罷,一個是以女子身份創建了皇朝,既不符合禮製也不符合祖製;另一個則是因為深層次的滿漢矛盾,以及不斷湧現的官場腐敗行為。
實際上他們真正害怕的是官員抱團反對自己,所以要通過特務政治來最大化的掌控官員、離間官員,讓他們單打獨鬥,以便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趙新跟利吉聊到很晚,除了一些“張家長李家短、三個蛤蟆五隻眼”的破事,有兩件事引起了他的重視。
一是盛海舟和片兵衛家的長女希惠情投意合,眼下就等跟趙新稟明獲得同意後訂婚。島國自豐臣秀吉的桃山時代起,不管是幕府還是諸藩大名,都要介入手下臣子的婚姻大事。武士們不經上奏,私下議定婚事,是要遭到處罰的。
北海鎮雖然早就宣揚婚姻自主,但說歸說,麵對強大的世俗力量,敢這麽做的沒幾個;尤其是片山和盛海舟這些島國武士出身的家夥。
片山家的希惠趙新也見過,印象很不錯,那是個秀麗本分的女孩子,之前丁國峰還惦記過人家來的。
於是趙新便跟利吉說,這事算不得什麽,去告訴盛海舟,如果需要自己出麵幫著提親,那他很樂意當這個媒人。
其二就是自從趙新聯手仙台藩打島津,島國歸化民內部就有了一些非議,隻不過現在還都是私下議論,沒人敢在公開場合說。這裏麵最大的推手就是林子平和佐藤信淵。
由於林子平一直負責為北海鎮製作地圖,和北海軍參謀長的盛海舟接觸自然就多。林老頭又是島國有名的大學者,對年輕的盛海舟慢慢就有了些影響。林老頭經常在話語中透露出對島國前途的憂心忡忡。
其實站在島國人的立場上,林子平和佐藤信淵這麽想無可厚非。你趙王殿本事是大,救民於水火,可你畢竟在搞我的國家。
明擺著幕府和諸藩大名們都是一群吃人不吐骨頭的王八蛋,老百姓的日子過的水深火熱,你趙王殿為什麽不把島國打下來坐江山?搞來搞去,居然扶植個仙台藩出來跟幕府唱對台戲。
借著這次“擁立事件”,趙新把島國歸化民裏兩大軍頭--盛海舟和趙利吉都給拿掉了,也算是無心插柳,斷了林子平想通過盛海舟影響北海軍的念想。林老頭要是再不老實,趙新就隻能把他發配到北海特別區監視居住,想迴國那是不可能的。
利吉在這五年裏,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老婆誌乃逼著,多多少少讀了一些書,眼界早就不是當年弘前藩的小富農了。跟趙新談到最後,他終於憋不住說出了最想問的問題。
“主公,您為什麽不願做皇帝?”
趙新沉吟了半晌才緩緩道:“利吉,你知道皇帝是什麽?”
利吉愣了好半晌才道:“天子?神?”
趙新道:“《周易》上說,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
利吉哪懂這個啊!於是他隻能茫然的搖了搖頭。
趙新見狀解釋道:“皇為上,帝為下。皇帝其意原本是指天地,意思就是說,天地才是萬物之主。你也好,我也罷,咱們不過是天地中的過客而已。”
利吉道:“主公,您不一樣啊,您是......”
趙新抬手打斷道:“這事不用再提了。你記著,我不發話,誰也不許再搞這個事。告訴你下麵的人,誰要是再敢在這個事上做文章,都給我滾到貝加爾湖去喝西北風。”
第二天趙新去沈家吃早飯的時候,沈璿趁著周圍沒人也說了幾句昨天的事。沈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之流昨天晚上都跑了過來,借著跟沈夫人和沈璿的閑談,言語中就帶著不少牢騷,說好好的機會,咱家的姑爺怎麽就不抓住呢?
沈璿畢竟是要成為自己妻子的人,趙新決定把話給她講透,以免以後出什麽亂子。他先讓阿妙去門口看著,不要讓其他人進來,然後才對沈璿道:“阿全,你覺得老百姓為什麽需要一個君王?”
因為要嫁給趙新的關係,沈璿最近跟著汪中一直在學《明宮史》,她想了想便道:“《通鑒》上說,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教化天下,協領陰陽。”
趙新緩緩點頭又問道:“那什麽是禮,什麽是分和名?”
“紀綱為禮,君臣為分,公、侯、卿、大夫是名。”
“唔,也就是說,禮教將人分為了三六九等,天子之下是公侯王爵,諸侯之下又分士大夫。我這麽說你沒意見吧?”
沈璿點點頭,儒家的《禮記》上的確就是這個意思。作為君王,除了要定爵位,還要定俸祿,分田地。
“你記著我下麵的話,以後誰要再跟你嘀咕稱帝的事,就拿我這話去揣摩對方的心思。”
趙新握著沈璿的手,盯著對方的眼睛道:“王權,不過是百姓和權貴無法調和才有的產物。所有的權貴都是希望坐享其成,不勞而獲的;而百姓從內心來說是不想被權貴壓迫的,不交稅才是他們最大的願望。正因為這兩種力量的衝突,才導致必須有一個代表所有人利益的統治者從中製衡,否則大家就會玉石俱焚。至於你說的禮製那隻是表象,是製衡權貴和百姓的手段而已。”
“那你是說不需要皇帝?”沈璿呆住了。
趙新微笑道:“皇帝,一個名字而已。誰掌握了利益的分配,誰就是真正的王。北海鎮的體製跟以往哪朝哪代都不一樣,不王而王才是關鍵。”
“那以後,”沈璿支吾了半晌,一張俏臉變得通紅,終於有些難為情的問道:“以後我們總是要有孩子的啊。”
“家天下是守不住的。《左傳》上說,君以此始,必以此終。王朝更替,莫不如此。”
趙新說到這裏歎了口氣,沉聲繼續道:“我手上沾的血太多了......”
沈璿一聽這話臉色煞白,探手按著趙新的嘴道:“好好的說這話做什麽?大不了我以後吃齋念佛,求佛祖替你下油鍋!”
趙新心中感動,攥著沈璿的手最後道:“你記著,以北海鎮的格局,皇帝最終隻能變成一個樣子貨,擺在台上讓人當耍猴的看。與其這樣,還不如沒有。我能做的,就是建立一個體製,讓大家在這個體製內各憑本事去爭領導權。咱們家的後代,以後就坐在台後看他們耍猴好了。”
沈璿事後迴想趙新說過的話,最後就落在了四個字上麵,不王而王。之後當她向汪中請教這四個字,汪中卻說了另一番道理。
作為一個尊奉先秦思想的學者,汪中說趙新的路線其實還是“一天下”,隻不過方式跟儒家不同,是一種摻雜了管子和荀子的雜家;管子的經世之說是手段,荀子的“義立而王”才是根本。
也就是說,趙新是以管子的“利出一孔者,其國無敵”思想來控製經濟,以荀子的確立公義和誠信,形成不王而王的事實。
(這個大致說一下就好,不能再往深說了,否則三天三夜也扯不完。)
趙新借著拿掉利吉和盛海舟的職位,徹底打壓了島國歸化派,對某些人的警告不言而喻。不過這兩個部門負責人的新人選卻沒有出台,讓不少自以為符合條件的家夥心裏空落落的。
幫盛海舟提親的事不著急,趙新眼下還有一件事要先處理,那就是“北海特別區”的總督人選。
貝加爾湖自蘇武牧羊時代就被稱為“北海”,這個自不必說了。之所以是特別區,是因為不管是尼布楚還是伊爾庫茨克這幾座城鎮,目前的主要居民都是沙俄人。當然,除了沙俄之外,還有布裏亞特和少量的鄂溫克人。
趙新的打算是從明年春天開始,向黑龍江上遊移民至少三萬人,平均每座城鎮就有五千人的規模。等發展個一兩年,就算那些沙俄權貴滾蛋,對當地經濟民生的影響也不大了。
以北海鎮的體製來說,是根本不能和五大家族那樣的商人權貴並存的;這些人手裏不僅掌握了大量農奴,同時還壟斷了中俄之間的貿易。所以現在隻能是“特區”。
就趙新在伊爾庫茨克幾天內了解到的情況,中俄恰克圖的陸路貿易雖說是國家行為,但實際上所有的商品價格是被六家晉商和五大家族所把控的。
沙俄政府關心的是稅收的巨大利益,恰克圖邊貿的關稅收入能占到俄國關稅總收入的15%~20%;滿清關心的則是商人在貿易活動中的各種納捐,管你賣不賣得掉,隻要有一擔茶葉過歸化城就要納捐2.5兩白銀。
趙新找了於德利,兩人在穿越眾裏劃拉半天,電廠眾裏一位叫張敬軒的家夥出現在了趙新的候選名單裏。
張敬軒,28歲,南方人。來之前是做集控運行的,負責調控電力輸出和電壓穩定,簡單的說就是保證不會短路。
於德利之所以認識張敬軒是因為一次聚餐,當時他跟吳安全說幹部學校教師人手緊缺,希望對方想辦法支持一下。
吳安全迴去一查手下的簡曆,就推薦了曾做過學生會幹部的張敬軒,這人在以前讀過的電力專科學校做過學生會主席。幾堂課上下來,於德利對這個張敬軒還挺滿意,漸漸的,他又發現這小夥子的組織力也挺不錯,不管是去工廠勞動還是幫著新來流民落戶,都搞的很出色。
人選有了,趙新便決定跟對方談談。
當趙新看到張敬軒時,對方戴著一副銀色鏡架的無框眼鏡,顯得雙眼十分有神。這位身材差不多是一米七八,臉頰削瘦,留著一頭類似吳彥祖的側分發型,看上去又黑又密。
“趙總,吳總說你找我有事?”張敬軒的語氣拿捏的很好,平淡中透著一絲尊敬。
“坐。”趙新起身,給對方沏茶的同時道:“煙在桌上,要抽自己拿。”
趙新把茶水遞過去,自己也點上一根,開始東聊西扯的說了起來。
心理學上說,吸煙的姿勢也能看出人的性格。趙新借著吞雲吐霧,觀察了一下張敬軒拿煙的姿勢和彈煙灰的動作,心裏也就大致有了判斷。
這是一個意誌堅定,內心固執的家夥。從他第一口吸煙是輕輕吸進去,趙新就知道張敬軒做事講細節、有城府,跟這樣的人打交道,一定要三思而後行。
“我呢,這半年一直在外麵,跟大家交流也少。貝加爾湖已經打下來了,現在需要個人過去盯著,統管軍政和跟俄國人的貿易。老於跟我推薦了你,我這不請你過來商量一下麽。”
“我?”張敬軒心中一喜,不過臉上還是一副不解的神情,對趙新道:“我們來是幫著建電廠啊?”
眼下北海鎮的第一座燃煤電廠已經完成設備安裝並開始試運行,主要的供電用戶就是趙亮的工場,現在吳安全正帶著一眾手下進行最後的檢修調試,計劃在10月下旬開始正式投產,到時候北海鎮家家就能用上電燈了。吳安全的計劃是如果這座發電廠半年內運行良好,下一步就是在富爾丹城再蓋一座。
趙新撫著額頭道:“是啊,可這不是手頭沒人麽。幹部學校的孩子都太年輕,擔不起這麽重的擔子。怎麽樣?有沒有興趣?”
張敬軒故作遲疑了半晌,抬頭看著趙新道:“那我應該怎麽做?我什麽都不懂啊。”
趙新道:“你去伊爾庫茨克當總督,”
他話還沒說完,張敬軒就樂了,道:“聽著跟殖民地總督似的。”
“不一樣。”趙新微笑著解釋了一下什麽是北海特別區,然後又道:“軍事上的事不用操心,那裏現在有一個營的兵力,到了春天我還會調兵。劉勝和範統現在就在恰克圖,半個月後劉勝會去伊爾庫茨克,他的任務是對付明年來的沙俄軍隊,民政上不會插手。你的任務是統管整個北海特別區的行政,就做好三件事:貿易、移民、用仁慈穩住俄國人。”
張敬軒有些不解的問道:“仁慈?對沙俄?”
趙新點頭道:“對於統治新占領的疆域,其實和接管一家有老員工的新公司差不多。你要麽用仁慈寬厚和做事能力去征服別人,要麽就把原有的老人全部幹掉,徹底換批新人。”
張敬軒聽了,心裏不禁打了個冷顫,他明白趙新所說的“幹掉”是什麽意思,心說眼前這位算不算是殺人不眨眼?一股“伴君如伴虎”的情緒不由冒了出來。
趙新看出了張敬軒的顧慮,於是故作一臉輕鬆,和藹的解釋道:“我跟你們一樣不喜歡這個時代的沙俄,要不我何必打他們?
但你要注意,作為管理者,不能因為個人的憎恨而使用暴力機器,否則他們就會暗中找機會反抗我們。老話說隻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與其天天顧慮這群人,那還不如斬草除根。
你記住,隻有利益才能凝聚人心。在新移民到來之前,用貿易穩住他們。作為占領者,使用武力的前提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安全,除此以外,為了大多數人的利益使用暴力是可以的。做到了這些,北海特別區就會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