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趙新在自己的辦公室裏見到了柴田覺藏。他聽完伊達重村被暗殺的事情經過後,便知道自己奪取菱刈(音同易)金礦的時候到了。
早在四十多年前,在北九州伊佐郡北部的菱刈地區就發現了金礦,薩摩藩在這些年斷斷續續進行了勘查和小規模開采,但僅限於海拔230m以上的品位不高的上部礦;而真正的富礦在下部。
別看這個金礦在另一時空號稱“世界級金礦”,以十八到十九世紀的鑽探條件來說,如果趙新不去挖,基本上誰也找不到;因為此地富礦脈的最小深度也要向岩石下直線掘進三百米,後世的住友礦業分析了前後十年,打了18個鑽孔才確定礦脈位置。
有人說不對啊,佐渡金山怎麽挖的?
其實佐渡金礦的挖掘相當艱難,因為技術所限,最深也不過往下挖了幾百米就到頭了。古人沒有鑽孔勘探技術,所以一般是先在山上開個僅容一人鑽進去的小洞,被稱之為“狸穴”,然後看看裏麵有沒有礦脈。如果有的話,就大麵積掘進;沒有的話就放棄再找。
德川幕府所開挖的那條長達四百米的礦坑,每天的掘進深度隻能達到10厘米;而且還要在旁邊同時開挖出一個通氣坑道。以這個時代油燈那照明程度,想要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坑道裏找金銀礦石,不知熬瞎了多少人的眼睛。
此時柴田覺藏又道:“伊具守和亙理守大人懇請趙王殿先派兵去青葉城,以安人心。”他說完看到趙新麵無表情,於是繼續道:“為表誠意,本藩各家會再招募五百......不,八百人交由貴方。”
趙新突然問道:“仙台藩還有多少外債?”
柴田覺藏猶豫了一下,有些難為情的答道:“據我個人所知,藩內外債現在高達三百萬兩黃金。”
好麽,基本上就是個深不見底的大窟窿!
從十八世紀初期開始,仙台藩由於金礦枯竭、水害、天明饑饉,以及參勤交代擺譜、花錢買官等原因,基本上已經入不敷出。趙新和勝山傳三的北海商號讓那些武士入股,所減輕的隻是武士們的個人債務,對仙台藩的財政並無任何幫助。
而從天明三年的那場凍災開始,仙台藩的那位財政擔當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把領地內的大米全都運到江戶給賣了,賺了好大一筆錢。結果到了第二年歉收,仙台藩自己就沒存糧了,於是隻能買高價糧。光是趙新賣的那幾批大米,就幾乎把仙台藩的庫藏給掏空了。
根據這一時期的文人筆記所載,仙台藩內商業凋敝,各處市鎮都人煙寥寥,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個62萬石大名的領地,可見有多貧困。
趙新想了想道:“你們想過沒有,打完薩摩藩之後怎麽辦?”
柴田覺藏道:“伊具守大人想通過教訓島津家來逼迫幕府放歸少主。”
趙新搖頭道:“這事要麽不做,要做就必須做好跟幕府翻臉的決心。否則到時候幕府最多捏著鼻子認栽,可是不放式三郎和他母親迴去,你們還是沒辦法。”
柴田覺藏一聽就傻了,跟德川家翻臉?這尼瑪哪翻的動啊!
甭說別的,光是德川家的旗本和禦家人就有好幾萬人,從日本橋一直排隊到青葉城大門口都能兜幾個來迴。而且從經濟上講,仙台藩背著三百萬兩黃金的外債,領地內的特產除了大米就隻有俵物,頂多再加上點手工藝品。
聽了柴田覺藏所講的難處,趙新嘿嘿一笑:“北海鎮可以給仙台藩提供一筆無息借款。三百萬兩,十年期。”
柴田覺藏:“!!!”
第二天一早,柴田覺藏就乘上一輛卡車迴到北海鎮,然後坐船迴去了。昨天趙新跟他提的事情太大了,他根本做不了主,要趕快迴去和石川村文稟報。
平太沒有跟他一起迴去,他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要跟趙新匯報。於是趙新專門騰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和平太討論了一下那個“萬世一係”的情況。
“那位今年剛十六歲,繼位已經七年了。他的生父閑院宮還活的好好的,那位排行第六,除了他還有九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作為島國人,平太其實還是很顧忌的,畢竟那位根本不能算人。在島國老百姓的心目裏,他是“神”在人間的代表。所以平太在跟趙新匯報的時候,從來不敢直唿其名。
“我擦!真能生啊。”趙新一聽除了那位還有九個兒子,這事囉嗦了。不過他想了想也是,畢竟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家夥,不停的娶老婆不停的生兒子那是人家的本職工作,管理國家這種小事哪能輪得到他們。
平太繼續道:“還有就是伏見宮家,他家現在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另外,四十四年前的寬保十年(1743),當時閑院宮的第四個兒子叫淳宮的,被過繼給了鷹司家,叫做鷹司輔平,此人今年剛被賜封關白。”
趙新道:“這個鷹司輔平有幾個孩子?”
平太道:“嫡子嫡女各一人,庶出的子女各有三人。”
趙新掰著手指頭數了數那位的親戚......算了,還是別數了,十個指頭都不夠用的。他想了想便對平太道:“那就先從鷹司家開始吧。”
這事太重要了,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平太,趙新跟誰都沒說。不過眼下要準備動手了,趙新決定找兩個人作為平太的幫手,同時也起到互相監視的作用。
他此時看到平太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便道:“平太,你跟著我已經四年了。我們一起從岩木山走到青森,又從青森渡海;在我心裏,你們七個包括誌乃還有阿妙,已經和親人一樣了。如今你既然已經歸化改了漢姓,那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站在華夏的立場。你們跟了我這些年,我也不是兔死狗烹的人。放心做事,以後有的是大好前途。”
“是!願為大人效死!”
趙新哈哈一笑,對平太道:“趁早娶個老婆吧,開枝散葉,這樣才對得起你逝去的家人。”
幾天之後,柴田覺藏迴到了青葉城,他首先就去找了石川村文。
“拜見伊具守大人!”
石川村文急切的問道:“如何?趙殿是否答應出兵?”
“趙殿已經同意了!”
“太好了!”石川村文一聽大喜,連忙追問道:“趙殿什麽時候到?”
“大人,我這裏還有件事要和您稟報。”
“哦?”石川村文皺眉看向柴田覺藏,沉聲道:“什麽事?說來聽聽。”
柴田覺藏道:“趙殿想借給本藩一筆款子,用於解決本藩的財政困難。”
天上掉餡餅了?石川村文笑吟吟道:“趙殿會借給我們多少?”
“三百萬兩金,十年為期,不要利息。”
“什麽?!”石川村文“騰”一下就站了起來,手中的折扇合了又開,開了又合,良久之後,他不禁長歎一聲。
從十三歲就能掌管角田石川家兩萬一千石的領地,還能成為六十二萬石大名的家老,石川村文並不蠢。他很快就明白了趙新的意圖,這是要逼著仙台藩同幕府明刀明槍的唱對台戲啊!
柴田覺藏看著臉色陰沉的石川村文,沉聲道:“趙殿的意思是,如果本藩不這麽做的話,即便是教訓了薩摩藩,給先主公報了仇,江戶那邊也未必會認輸。與其這樣,還不如示以武力,讓幕府那邊放人。”
“我上輩子是造了什麽孽啊?怎麽會遇上趙殿這種人!”石川村文哀歎道:“你可知道,若是本藩背靠趙殿,跟江戶作對的話,天下將再無寧日!”
抱怨歸抱怨,可石川村文心裏明白,單是那六百藩屬武士送給趙新這一件事,要是不尋求北海鎮的幫助,他能不能活過新年還不一定呢!
柴田覺藏俯身道:“伊具守,不管趙殿有何目的,可他對我國毫無野心。否則以當初北海鎮的實力,占據石卷或是攻打青葉城都毫無問題。況且趙殿去年炮轟江戶後,也隻是要求幕府在橫濱和本藩的十丘濱開港;以他當時所帶的兵馬,就算是打下江戶城也易如反掌。”
他說完向前蹭了兩下,靠近石川村文道:“大人,依卑職看來,以後這天下該何去何從,伊達家也該有權發言了......”
石川村文猛然轉頭,目光如刀一般的盯著柴田覺藏,隻見對方的眸子中毫無偽色,這才揮了揮手,淡淡道:“你連日奔波,先下去找個靜室歇息。晚間亙理守、栗原守和黑川守他們還要過來,到時你還得辛苦一下。”
“哈哈!”柴田覺藏俯身行禮,隨即退出了密室。
侍從此時剛要關上密室的門,石川村文說了聲不用。他盯著柴田覺藏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廊柱後,這才扶著牆壁緩緩起身。他走出密室,看著花園中的山茶樹,嘴角露出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
十天後,柴田覺藏再次坐船來到了北海鎮。
此時的趙新已經從富爾丹城迴來了,在那條通往富爾丹城的大路上,兩個團的北海軍正在火速南下。
一番見禮寒暄後,柴田覺藏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恭恭敬敬的遞給了趙新。“趙殿,這是伊具守大人給您的親筆信,請過目。”
這封信是石川村文代表仙台藩十六家一門眾寫給趙新的。信的前半段內容除了感謝之類話,核心內容就是打垮島津家後如何瓜分薩摩藩;石川村文提出兩家平分七十七萬石領地。
至於信的後半段裏,石川村文請求在式三郎繼任家主後,將向趙新行臣下禮;與此相對的,趙新需要幫助仙台藩頂住幕府的軍事和經濟壓力。最後則是十六家家主的集體簽名。
趙新看完信後考慮了良久,一言不發,然後又拿起信了看了一遍。這一次,他足足看了有半個小時。
柴田覺藏見趙新半天不發表意見,以為對信中所提的條件不滿意,於是忍不住道:“有什麽地方不合適的,還請趙殿明言。”
他哪知道,趙新根本不是猶豫如何瓜分薩摩藩,而是他日文閱讀水平太次,又不好意思問,於是琢磨了半天才明白信裏的意思。
“出水郡、高城郡和伊佐郡歸我,琉球的貿易你們可以參與,但是不要學島津家再去打琉球的主意。”
柴田覺藏聽了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沒想到趙新隻要這麽點兒地盤。雖然放棄琉球有些可惜,不過那地方從來也都不是自己的,能通過那裏進行海貿已經很不錯了。
“就按趙殿的意思辦。”說罷,柴田覺藏俯身行禮道:“請問何時出兵?”
“七天!七天後我們坐船出發!”
北海軍要出兵打薩摩藩了!這一消息經有心人傳播,很快就在島國裔的居民中傳開了。消息傳出後沒多久,一個島國裔士兵沒有去找柴忠,而是直接申請麵見王遠方。
“中士權山,向首長敬禮!”
權山就是當初趙新從橫濱離開後,在近海裏救個那個農民權三。他如今也成了歸化民,直接就用了“權”這個姓。百家姓裏還真有姓權的,據說是源自源自子姓和羋姓。
王遠方對這個權山有些印象,要不然也會答應見他。此人在新兵訓練的時候十分刻苦,考核時也名列前茅。
“稍息。你找我什麽事?”
“首長,聽梭要去打煞,煞摩藩?”權山的普通話說的不是很流利,磕磕絆絆的。
“是啊。有話直說!”
“我,我請求參加這斥行動。”
王遠方聽說過權山的遭遇,他嗬嗬一笑道:“怎麽?想迴去報仇?可我聽說你家是在白河藩啊,咱們不會在那停船的。”
權山咧嘴笑道:“沒關係,能,能打迴去就行。讓那群武士老爺也嚐嚐我這個泥腿紙的膩害。”
“行。算你一個,我會幫你說一聲的。還有事嗎?”
“沒,沒了。首長寨見!”說完,權山敬了個禮,轉身就走了。
九月初一,驚雷號在完成了一波帶清流民的轉運工作,又休整了兩天後,便帶著北海軍兩個團外加一個青葉營緩緩離港。
甲板上,趙新等人對著碼頭上送行的人群頻頻揮手。此時林子平和佐藤信淵看著身邊那些歡唿送行的島國裔居民,心中感慨這些人已經不能再算島國人了,自己就算如何引導,他們也根本不會聽自己的。
他雖然已經入籍歸化,可是因為文人的驕傲讓他還是以島國人自居。麵對著各式新奇技術、各式神奇器械層出不窮的北海鎮,他雖然欽佩羨慕,可還是想傳播迴去,以使幕府更加強大。
此刻林子平看著慢慢遠去的驚雷號,想到前路兇險的薩摩藩,想到不知自己何日能踏上歸途,不禁憂心忡忡。一番心神激蕩之下,林子平似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告誡身旁的佐藤信淵:“他們這一去,天下將再無寧日!”
早在四十多年前,在北九州伊佐郡北部的菱刈地區就發現了金礦,薩摩藩在這些年斷斷續續進行了勘查和小規模開采,但僅限於海拔230m以上的品位不高的上部礦;而真正的富礦在下部。
別看這個金礦在另一時空號稱“世界級金礦”,以十八到十九世紀的鑽探條件來說,如果趙新不去挖,基本上誰也找不到;因為此地富礦脈的最小深度也要向岩石下直線掘進三百米,後世的住友礦業分析了前後十年,打了18個鑽孔才確定礦脈位置。
有人說不對啊,佐渡金山怎麽挖的?
其實佐渡金礦的挖掘相當艱難,因為技術所限,最深也不過往下挖了幾百米就到頭了。古人沒有鑽孔勘探技術,所以一般是先在山上開個僅容一人鑽進去的小洞,被稱之為“狸穴”,然後看看裏麵有沒有礦脈。如果有的話,就大麵積掘進;沒有的話就放棄再找。
德川幕府所開挖的那條長達四百米的礦坑,每天的掘進深度隻能達到10厘米;而且還要在旁邊同時開挖出一個通氣坑道。以這個時代油燈那照明程度,想要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坑道裏找金銀礦石,不知熬瞎了多少人的眼睛。
此時柴田覺藏又道:“伊具守和亙理守大人懇請趙王殿先派兵去青葉城,以安人心。”他說完看到趙新麵無表情,於是繼續道:“為表誠意,本藩各家會再招募五百......不,八百人交由貴方。”
趙新突然問道:“仙台藩還有多少外債?”
柴田覺藏猶豫了一下,有些難為情的答道:“據我個人所知,藩內外債現在高達三百萬兩黃金。”
好麽,基本上就是個深不見底的大窟窿!
從十八世紀初期開始,仙台藩由於金礦枯竭、水害、天明饑饉,以及參勤交代擺譜、花錢買官等原因,基本上已經入不敷出。趙新和勝山傳三的北海商號讓那些武士入股,所減輕的隻是武士們的個人債務,對仙台藩的財政並無任何幫助。
而從天明三年的那場凍災開始,仙台藩的那位財政擔當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把領地內的大米全都運到江戶給賣了,賺了好大一筆錢。結果到了第二年歉收,仙台藩自己就沒存糧了,於是隻能買高價糧。光是趙新賣的那幾批大米,就幾乎把仙台藩的庫藏給掏空了。
根據這一時期的文人筆記所載,仙台藩內商業凋敝,各處市鎮都人煙寥寥,看上去根本不像是一個62萬石大名的領地,可見有多貧困。
趙新想了想道:“你們想過沒有,打完薩摩藩之後怎麽辦?”
柴田覺藏道:“伊具守大人想通過教訓島津家來逼迫幕府放歸少主。”
趙新搖頭道:“這事要麽不做,要做就必須做好跟幕府翻臉的決心。否則到時候幕府最多捏著鼻子認栽,可是不放式三郎和他母親迴去,你們還是沒辦法。”
柴田覺藏一聽就傻了,跟德川家翻臉?這尼瑪哪翻的動啊!
甭說別的,光是德川家的旗本和禦家人就有好幾萬人,從日本橋一直排隊到青葉城大門口都能兜幾個來迴。而且從經濟上講,仙台藩背著三百萬兩黃金的外債,領地內的特產除了大米就隻有俵物,頂多再加上點手工藝品。
聽了柴田覺藏所講的難處,趙新嘿嘿一笑:“北海鎮可以給仙台藩提供一筆無息借款。三百萬兩,十年期。”
柴田覺藏:“!!!”
第二天一早,柴田覺藏就乘上一輛卡車迴到北海鎮,然後坐船迴去了。昨天趙新跟他提的事情太大了,他根本做不了主,要趕快迴去和石川村文稟報。
平太沒有跟他一起迴去,他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要跟趙新匯報。於是趙新專門騰出一個下午的時間,和平太討論了一下那個“萬世一係”的情況。
“那位今年剛十六歲,繼位已經七年了。他的生父閑院宮還活的好好的,那位排行第六,除了他還有九個兒子和兩個女兒。”
作為島國人,平太其實還是很顧忌的,畢竟那位根本不能算人。在島國老百姓的心目裏,他是“神”在人間的代表。所以平太在跟趙新匯報的時候,從來不敢直唿其名。
“我擦!真能生啊。”趙新一聽除了那位還有九個兒子,這事囉嗦了。不過他想了想也是,畢竟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家夥,不停的娶老婆不停的生兒子那是人家的本職工作,管理國家這種小事哪能輪得到他們。
平太繼續道:“還有就是伏見宮家,他家現在有三個兒子、五個女兒。另外,四十四年前的寬保十年(1743),當時閑院宮的第四個兒子叫淳宮的,被過繼給了鷹司家,叫做鷹司輔平,此人今年剛被賜封關白。”
趙新道:“這個鷹司輔平有幾個孩子?”
平太道:“嫡子嫡女各一人,庶出的子女各有三人。”
趙新掰著手指頭數了數那位的親戚......算了,還是別數了,十個指頭都不夠用的。他想了想便對平太道:“那就先從鷹司家開始吧。”
這事太重要了,所以到目前為止,除了平太,趙新跟誰都沒說。不過眼下要準備動手了,趙新決定找兩個人作為平太的幫手,同時也起到互相監視的作用。
他此時看到平太一副心神不寧的樣子,便道:“平太,你跟著我已經四年了。我們一起從岩木山走到青森,又從青森渡海;在我心裏,你們七個包括誌乃還有阿妙,已經和親人一樣了。如今你既然已經歸化改了漢姓,那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站在華夏的立場。你們跟了我這些年,我也不是兔死狗烹的人。放心做事,以後有的是大好前途。”
“是!願為大人效死!”
趙新哈哈一笑,對平太道:“趁早娶個老婆吧,開枝散葉,這樣才對得起你逝去的家人。”
幾天之後,柴田覺藏迴到了青葉城,他首先就去找了石川村文。
“拜見伊具守大人!”
石川村文急切的問道:“如何?趙殿是否答應出兵?”
“趙殿已經同意了!”
“太好了!”石川村文一聽大喜,連忙追問道:“趙殿什麽時候到?”
“大人,我這裏還有件事要和您稟報。”
“哦?”石川村文皺眉看向柴田覺藏,沉聲道:“什麽事?說來聽聽。”
柴田覺藏道:“趙殿想借給本藩一筆款子,用於解決本藩的財政困難。”
天上掉餡餅了?石川村文笑吟吟道:“趙殿會借給我們多少?”
“三百萬兩金,十年為期,不要利息。”
“什麽?!”石川村文“騰”一下就站了起來,手中的折扇合了又開,開了又合,良久之後,他不禁長歎一聲。
從十三歲就能掌管角田石川家兩萬一千石的領地,還能成為六十二萬石大名的家老,石川村文並不蠢。他很快就明白了趙新的意圖,這是要逼著仙台藩同幕府明刀明槍的唱對台戲啊!
柴田覺藏看著臉色陰沉的石川村文,沉聲道:“趙殿的意思是,如果本藩不這麽做的話,即便是教訓了薩摩藩,給先主公報了仇,江戶那邊也未必會認輸。與其這樣,還不如示以武力,讓幕府那邊放人。”
“我上輩子是造了什麽孽啊?怎麽會遇上趙殿這種人!”石川村文哀歎道:“你可知道,若是本藩背靠趙殿,跟江戶作對的話,天下將再無寧日!”
抱怨歸抱怨,可石川村文心裏明白,單是那六百藩屬武士送給趙新這一件事,要是不尋求北海鎮的幫助,他能不能活過新年還不一定呢!
柴田覺藏俯身道:“伊具守,不管趙殿有何目的,可他對我國毫無野心。否則以當初北海鎮的實力,占據石卷或是攻打青葉城都毫無問題。況且趙殿去年炮轟江戶後,也隻是要求幕府在橫濱和本藩的十丘濱開港;以他當時所帶的兵馬,就算是打下江戶城也易如反掌。”
他說完向前蹭了兩下,靠近石川村文道:“大人,依卑職看來,以後這天下該何去何從,伊達家也該有權發言了......”
石川村文猛然轉頭,目光如刀一般的盯著柴田覺藏,隻見對方的眸子中毫無偽色,這才揮了揮手,淡淡道:“你連日奔波,先下去找個靜室歇息。晚間亙理守、栗原守和黑川守他們還要過來,到時你還得辛苦一下。”
“哈哈!”柴田覺藏俯身行禮,隨即退出了密室。
侍從此時剛要關上密室的門,石川村文說了聲不用。他盯著柴田覺藏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廊柱後,這才扶著牆壁緩緩起身。他走出密室,看著花園中的山茶樹,嘴角露出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
十天後,柴田覺藏再次坐船來到了北海鎮。
此時的趙新已經從富爾丹城迴來了,在那條通往富爾丹城的大路上,兩個團的北海軍正在火速南下。
一番見禮寒暄後,柴田覺藏從懷裏掏出了一封書信,恭恭敬敬的遞給了趙新。“趙殿,這是伊具守大人給您的親筆信,請過目。”
這封信是石川村文代表仙台藩十六家一門眾寫給趙新的。信的前半段內容除了感謝之類話,核心內容就是打垮島津家後如何瓜分薩摩藩;石川村文提出兩家平分七十七萬石領地。
至於信的後半段裏,石川村文請求在式三郎繼任家主後,將向趙新行臣下禮;與此相對的,趙新需要幫助仙台藩頂住幕府的軍事和經濟壓力。最後則是十六家家主的集體簽名。
趙新看完信後考慮了良久,一言不發,然後又拿起信了看了一遍。這一次,他足足看了有半個小時。
柴田覺藏見趙新半天不發表意見,以為對信中所提的條件不滿意,於是忍不住道:“有什麽地方不合適的,還請趙殿明言。”
他哪知道,趙新根本不是猶豫如何瓜分薩摩藩,而是他日文閱讀水平太次,又不好意思問,於是琢磨了半天才明白信裏的意思。
“出水郡、高城郡和伊佐郡歸我,琉球的貿易你們可以參與,但是不要學島津家再去打琉球的主意。”
柴田覺藏聽了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沒想到趙新隻要這麽點兒地盤。雖然放棄琉球有些可惜,不過那地方從來也都不是自己的,能通過那裏進行海貿已經很不錯了。
“就按趙殿的意思辦。”說罷,柴田覺藏俯身行禮道:“請問何時出兵?”
“七天!七天後我們坐船出發!”
北海軍要出兵打薩摩藩了!這一消息經有心人傳播,很快就在島國裔的居民中傳開了。消息傳出後沒多久,一個島國裔士兵沒有去找柴忠,而是直接申請麵見王遠方。
“中士權山,向首長敬禮!”
權山就是當初趙新從橫濱離開後,在近海裏救個那個農民權三。他如今也成了歸化民,直接就用了“權”這個姓。百家姓裏還真有姓權的,據說是源自源自子姓和羋姓。
王遠方對這個權山有些印象,要不然也會答應見他。此人在新兵訓練的時候十分刻苦,考核時也名列前茅。
“稍息。你找我什麽事?”
“首長,聽梭要去打煞,煞摩藩?”權山的普通話說的不是很流利,磕磕絆絆的。
“是啊。有話直說!”
“我,我請求參加這斥行動。”
王遠方聽說過權山的遭遇,他嗬嗬一笑道:“怎麽?想迴去報仇?可我聽說你家是在白河藩啊,咱們不會在那停船的。”
權山咧嘴笑道:“沒關係,能,能打迴去就行。讓那群武士老爺也嚐嚐我這個泥腿紙的膩害。”
“行。算你一個,我會幫你說一聲的。還有事嗎?”
“沒,沒了。首長寨見!”說完,權山敬了個禮,轉身就走了。
九月初一,驚雷號在完成了一波帶清流民的轉運工作,又休整了兩天後,便帶著北海軍兩個團外加一個青葉營緩緩離港。
甲板上,趙新等人對著碼頭上送行的人群頻頻揮手。此時林子平和佐藤信淵看著身邊那些歡唿送行的島國裔居民,心中感慨這些人已經不能再算島國人了,自己就算如何引導,他們也根本不會聽自己的。
他雖然已經入籍歸化,可是因為文人的驕傲讓他還是以島國人自居。麵對著各式新奇技術、各式神奇器械層出不窮的北海鎮,他雖然欽佩羨慕,可還是想傳播迴去,以使幕府更加強大。
此刻林子平看著慢慢遠去的驚雷號,想到前路兇險的薩摩藩,想到不知自己何日能踏上歸途,不禁憂心忡忡。一番心神激蕩之下,林子平似是自言自語,又好像是在告誡身旁的佐藤信淵:“他們這一去,天下將再無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