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陳舟隻顧專注喂小少爺喝藥並不會注意到她,卻不曾想陳舟忽而開口道:“如若不願,我自不會勉強你的,你資質甚好,若不願便拜於我門下如何?”
陳遠聽著這話,不禁扁了嘴在陳舟懷裏拱了拱,委屈的縮了起來。陳舟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甚是無奈,手下輕輕拍著背安撫她。轉頭向他道:“其實拜於阿遠門下,終究也是我來教。”
陳遠身子不好,說是收徒,還不如說是找個玩伴
他看了看滿臉委屈的陳遠,又看了看柔和的望著懷裏小人兒的陳舟,咬了咬唇道:“我……願意的。”
“真的?”陳遠從陳舟懷裏拱出個小腦袋來,眼睛都亮了三分,陳舟默然將薄被給他遮蓋好。
“嗯。”
“我叫陳遠,你叫什麽名字?”
“我……”她很努力的想了想,終究是搖了搖頭。
從他有記憶起,便不曾有過一個正經的名字。
“若不嫌棄,便隨我山莊姓氏如何?”陳舟見人點頭,看著窗外一池清荷略沉思了一會兒,道:“那往後,你便叫漣漪吧。”
風動漣漪,其實是個不錯的名字,隻是似懂非懂的連衣說了一句,“母親曾說,阿妹水逆。”
“唔……那便連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便如此,他有了一個比他還小上一歲的師父。
還有了一個名字,莫連衣。
此後經年,她便留在陳府,拜於陳遠門下,修習陳舟教她的武學。
她總是很努力的做到最好,差不多年歲的弟子中,再無比她更好的了。
她覺得隻有這樣,才不負陳舟的傳教。
十二月隆冬,正午的太陽還是會有些晃眼,莫連衣躺在書房樓頂,聽著樓裏的談話,有些煩躁的抬手遮了眼。
屋中,陳舟與二少爺陳賀,在討論著一件事,一件讓她心下不安的事情。
在隴西的於仲騰給陳舟來了一封信,請他前去,醫治一位重要的病人。對於仲騰來說,很重要的病人。
那個人,莫連衣也是認識的,不僅認識,糾葛還很深,多年之前,她救過那人一命,也讓那個人,和陳家結下了淵源。
沐連奕。
一個放在心底,不願去想的名字。
她想隨陳舟一同去隴西有個照應,可是明日她便要護送莊中商隊前往洛陽一趟,半月時日方能迴轉,自然是去不成了。
而且,她著實不想去見沐連奕。
這些年來,陳舟目盲,她的師父,那個叫陳遠的小少爺早夭,一樁樁一件件,她都看在眼裏,盡管知道他並不需要,可他心裏就是對陳舟生出些心疼來。
可是他有兄弟,有陳府,又哪裏需要她心疼。
“師姐,師姐。”
稚嫩的童音出現在樓下,莫連衣撐起了身子眯著眼睛朝下望了眼,果然是子玉這個小丫頭。
子玉生得粉雕玉琢,又乖巧懂事,莫連衣一向寵這個陳舟門下的小師弟。
縱身躍下房頂,寵溺的抱起兩手都抓著糖葫蘆的小丫頭揉了揉頭。“吃那麽多糖葫蘆,小心牙齒長蟲蟲。”
子玉衝他做了個鬼臉,嬌嗔道:“師姐慣會嚇唬人,哥哥從市集給人家帶迴來的,我還特意給你留了一串呢,不要給你吃了哼。”
“好好好,我錯了。”嘴上如此說著,卻就著子玉的手便咬了一口,饜足的道:“好吃。”
“饞貓師姐。”
子玉嘴裏含著糖葫蘆,有些口齒不清的道:“師姐,你這次出遠門,什麽時候迴來啊?”
莫連衣捏了捏子玉的鼻頭道:“怎麽,舍不得師姐?”
子玉努了努嘴,最終還是答了句:“師姐早些迴來,師父也要出門,府上就沒人陪子玉玩了。”
莫連衣苦笑了一聲,幽幽道:“嗯,我會的。”
當陳舟的飛鴿傳書急報來蘇州的時候,莫連衣正好從洛陽迴轉,聽到消息的那一刻,她險些捏碎了掌中之信。
若他知道陳舟這一去竟會以身涉險,那當時便是求,也當求著陳舟將她在帶身邊一同前去的。
商隊誰不能護送,她怎麽就沒有與陳舟一同去呢!
無盡的懊惱。
得知在子玉的糾纏下,啟程之前陳舟還是帶著子玉和子軒兩兄妹一同前去的之後,莫連衣心中才略微安心了些。
閱過信件之後,心中難免心驚,也再顧不得自己與沐連奕之間的心結,甚至都沒來得及解鞍休憩,又複策馬,踏上奔往京都的路途。
心中卻也不禁將於仲騰這個人從裏到外的唾罵了一遍。
什麽去救沐連奕,沐連奕分明好好的在京都!他要掩人耳目將陳舟叫過去,又何必假托沐連奕之名,若不是因為這個名字,她定然也就隨著陳舟一同去了,那麽此刻在廣安的人,至少不會身邊連個能護住他的人都沒有。
子玉和子軒兩兄妹都是學醫之人,若是那地方有什麽兇險不測,又怎能護得住他。
策馬飛奔到了京都城門口,莫連衣才好好的喘了口氣,看著鬥大的鄴城兩個字,她卻又有些情怯了。
莫名的心中煩躁,這座城裏的某個人,對她而言,並不是什麽愉快的記憶。
陳遠聽著這話,不禁扁了嘴在陳舟懷裏拱了拱,委屈的縮了起來。陳舟難得的露出了一絲笑意,甚是無奈,手下輕輕拍著背安撫她。轉頭向他道:“其實拜於阿遠門下,終究也是我來教。”
陳遠身子不好,說是收徒,還不如說是找個玩伴
他看了看滿臉委屈的陳遠,又看了看柔和的望著懷裏小人兒的陳舟,咬了咬唇道:“我……願意的。”
“真的?”陳遠從陳舟懷裏拱出個小腦袋來,眼睛都亮了三分,陳舟默然將薄被給他遮蓋好。
“嗯。”
“我叫陳遠,你叫什麽名字?”
“我……”她很努力的想了想,終究是搖了搖頭。
從他有記憶起,便不曾有過一個正經的名字。
“若不嫌棄,便隨我山莊姓氏如何?”陳舟見人點頭,看著窗外一池清荷略沉思了一會兒,道:“那往後,你便叫漣漪吧。”
風動漣漪,其實是個不錯的名字,隻是似懂非懂的連衣說了一句,“母親曾說,阿妹水逆。”
“唔……那便連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便如此,他有了一個比他還小上一歲的師父。
還有了一個名字,莫連衣。
此後經年,她便留在陳府,拜於陳遠門下,修習陳舟教她的武學。
她總是很努力的做到最好,差不多年歲的弟子中,再無比她更好的了。
她覺得隻有這樣,才不負陳舟的傳教。
十二月隆冬,正午的太陽還是會有些晃眼,莫連衣躺在書房樓頂,聽著樓裏的談話,有些煩躁的抬手遮了眼。
屋中,陳舟與二少爺陳賀,在討論著一件事,一件讓她心下不安的事情。
在隴西的於仲騰給陳舟來了一封信,請他前去,醫治一位重要的病人。對於仲騰來說,很重要的病人。
那個人,莫連衣也是認識的,不僅認識,糾葛還很深,多年之前,她救過那人一命,也讓那個人,和陳家結下了淵源。
沐連奕。
一個放在心底,不願去想的名字。
她想隨陳舟一同去隴西有個照應,可是明日她便要護送莊中商隊前往洛陽一趟,半月時日方能迴轉,自然是去不成了。
而且,她著實不想去見沐連奕。
這些年來,陳舟目盲,她的師父,那個叫陳遠的小少爺早夭,一樁樁一件件,她都看在眼裏,盡管知道他並不需要,可他心裏就是對陳舟生出些心疼來。
可是他有兄弟,有陳府,又哪裏需要她心疼。
“師姐,師姐。”
稚嫩的童音出現在樓下,莫連衣撐起了身子眯著眼睛朝下望了眼,果然是子玉這個小丫頭。
子玉生得粉雕玉琢,又乖巧懂事,莫連衣一向寵這個陳舟門下的小師弟。
縱身躍下房頂,寵溺的抱起兩手都抓著糖葫蘆的小丫頭揉了揉頭。“吃那麽多糖葫蘆,小心牙齒長蟲蟲。”
子玉衝他做了個鬼臉,嬌嗔道:“師姐慣會嚇唬人,哥哥從市集給人家帶迴來的,我還特意給你留了一串呢,不要給你吃了哼。”
“好好好,我錯了。”嘴上如此說著,卻就著子玉的手便咬了一口,饜足的道:“好吃。”
“饞貓師姐。”
子玉嘴裏含著糖葫蘆,有些口齒不清的道:“師姐,你這次出遠門,什麽時候迴來啊?”
莫連衣捏了捏子玉的鼻頭道:“怎麽,舍不得師姐?”
子玉努了努嘴,最終還是答了句:“師姐早些迴來,師父也要出門,府上就沒人陪子玉玩了。”
莫連衣苦笑了一聲,幽幽道:“嗯,我會的。”
當陳舟的飛鴿傳書急報來蘇州的時候,莫連衣正好從洛陽迴轉,聽到消息的那一刻,她險些捏碎了掌中之信。
若他知道陳舟這一去竟會以身涉險,那當時便是求,也當求著陳舟將她在帶身邊一同前去的。
商隊誰不能護送,她怎麽就沒有與陳舟一同去呢!
無盡的懊惱。
得知在子玉的糾纏下,啟程之前陳舟還是帶著子玉和子軒兩兄妹一同前去的之後,莫連衣心中才略微安心了些。
閱過信件之後,心中難免心驚,也再顧不得自己與沐連奕之間的心結,甚至都沒來得及解鞍休憩,又複策馬,踏上奔往京都的路途。
心中卻也不禁將於仲騰這個人從裏到外的唾罵了一遍。
什麽去救沐連奕,沐連奕分明好好的在京都!他要掩人耳目將陳舟叫過去,又何必假托沐連奕之名,若不是因為這個名字,她定然也就隨著陳舟一同去了,那麽此刻在廣安的人,至少不會身邊連個能護住他的人都沒有。
子玉和子軒兩兄妹都是學醫之人,若是那地方有什麽兇險不測,又怎能護得住他。
策馬飛奔到了京都城門口,莫連衣才好好的喘了口氣,看著鬥大的鄴城兩個字,她卻又有些情怯了。
莫名的心中煩躁,這座城裏的某個人,對她而言,並不是什麽愉快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