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隻有你一個。”


    再多來幾個的話,他腰負荷太重怕是也不成,所以還是算了吧。


    這些日子以來,唯一讓顧晨感覺到輕鬆的時候,就是和妻子親熱之時,但激情褪去之後,又忍不住開始煩惱。


    自己到底,還要在禦史台幹多久?


    本來以為獻了寶鈔之法,自己就能挪地兒了,結果朱八八那個老六居然提都不提此事,真的是太愁人了。


    “顧兄,顧兄。”


    一大早,陳寶船就在宮門等著,見著他便偷摸塞給他兩個包子,包子還有一些燙手呢。


    “內子昨日來了京城,這是給包的大肉包子,我想著你肯定沒用早膳,便特意給你帶了兩個嚐嚐。”


    大肉包子的香味十分誘人,雖然顧晨有點怕到時候不方便,可還是沒忍不住咬了幾大口。


    “弟妹的手藝了得,陳兄可真是有口福啊。”


    肉多蔥香味濃就不說了,包子裏頭還帶了肉汁,輕輕咬上一口,對早起的打工人來說就是最好的美食。


    這比現代的肉包子,可不知道要瓷實多少。


    猶然記得,小時候一塊錢四個小籠包子肉特別多,味道又好,等自己打工了就變成一塊錢一個。


    足足漲了四倍不說,肉少而且還不好吃。


    因為這,他都很多年沒買包子吃,等來了古代才實現了包子自由,可也不如陳寶船老婆的手藝好。


    “你要覺得好吃,我讓內子做了,多給你送點去,她在京城閑得無聊,也讓嫂子帶她說說也好。”


    陳寶船笑嗬嗬地,給自己老婆找個說話的好友。


    “可以,婉盈剛來京城,身邊也沒有什麽朋友,讓弟妹和她說說話,聊聊天也是好的。”


    女人的話題和男人不同,他對胭脂水粉那些又不感冒,還是讓她們女子之間交流為好。


    陳寶船見他答應,也很是高興,可見自家部門的同僚來了,便連忙止了笑,退迴到自己位置上去。


    陳寧把這一幕看的很清楚,他斜了陳寶船一眼。


    “言清,你和顧晨,很是要好?”


    陳寶船的字為言清,他聽了此話不知為何打了個哆嗦。


    “下官和顧禦史,不過是一般同僚關係罷了。”


    自然是要好的,不是顧晨那半邊墨,他怎麽可能考中進士當上官,可話卻不能這麽說。


    顧晨得罪了胡惟庸一黨,可自己還在他們手底下過活呢。


    聞言,陳寧不再說話,隻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就安靜等候了。


    顧晨吃完了包子,把油紙揣懷裏等著下朝以後再丟。


    看來,以後不能正大光明,和陳寶船說話了。


    不然的話,他少不得要被胡惟庸的人穿小鞋。


    莊嚴的大殿之上,老朱宣布了立劉伯溫為左丞相的旨意,接著便宣布立社學的旨意。


    所謂社學,可以理解為社會教育,每五十戶為一社,每社設私塾一所,選通曉經書者為先生。


    農閑的時候讓百姓入學,讀《孝經》、《小學》、《大學》、《論語》、《孟子》,依舊以教勸農桑為主要的任務。


    認字讀書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給大家找點事幹。


    不然你太閑了,豈不是要造我老朱家的反?


    這也算是德政,大家沒有意見,對劉伯溫當左丞相也沒有意見,但是對於寶鈔司都很有意見。


    “陛下準備,何時開始實行寶鈔通行?”


    韓宜可首先出列,拋出了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


    老朱也不隱瞞:“四月時,應該就可以全國發行了。”


    印鈔這種事情,不過精細一些,倒是也不難。


    “臣再問陛下,金銀銅可拿去官府換取大明寶鈔,那麽百姓能拿鈔,去換取金銀銅麽?”


    第二個問題有些犀利,老朱的眉毛當時就擰了起來。


    “自然不成,咱推行大明寶鈔,本來就是要讓大家用紙幣,既如此,自然不能換金銀銅了。”


    想用紙幣換金銀銅?


    對不起,我們沒有這個服務。


    “那麽臣,敢問陛下。”鄭士元此時站了出來,高聲道:“百姓們可以用鈔,來繳納稅收麽?”


    這個問題就更犀利了,顧晨看著自己鞋麵挑了挑眉。


    這兩個問題,都是他給韓鄭兩位提出分析來的。


    也是為了讓老朱意識到,想要實行紙幣需要仔細考量,不能急於求成,免得起反作用。


    要知道,老朱印鈔以後,就開始不講武德了。


    給官員的俸祿,開始發鈔、發糧食混著發。


    本來官員的俸祿就很少,隨著鈔貶值得厲害過後,官員飯都吃不飽了,這才有永樂時期。


    堂堂二品大員,居然隻能喝白稀飯的說法。


    這也正是讓明朝成為,治貪最嚴,可貪官最甚的朝代。


    開玩笑,你飯都不給人家吃飽,人家不貪才怪了。


    “自然不成。”老朱直接道:“為防百姓私藏金銀錢,稅收的三成,必須要有金銀和銅錢。”


    若不如此,自己哪裏來的源源不斷的備用金庫?


    又怎麽能夠不停印鈔,把這個寶鈔玩兒轉呢?


    陳寧這會兒琢磨出了味道,忍不住出列道。


    “陛下,如此一來,百姓以後為了湊夠金銀銅這樣的錢,豈非要花高價從別處購得?”


    天災來臨之際,連救命的糧食都可以翻個幾番。


    更何況,交不上稅,百姓們就得吃牢飯。


    那些心肝黑透了的商賈,不賺這個錢才怪了。


    長此以往,定然會讓百姓,苦不堪言的。


    聞言,老朱也有些犯難,到底要怎麽做才能既把金銀銅,都收進國庫裏,又不給百姓造成負擔呢?


    “陛下。”


    新任左相,劉伯溫此時,從隊列裏頭站了出來。


    “臣認為,幾位禦史大人說的有理,這事一時半會兒也急不來。”


    “此事,還需要仔細商議,三思而後,再作定奪。”


    這事確實不能莽撞。


    老朱便點了點頭,決定先散朝而後再說。


    戶部尚書楊訓文、楊思義、劉伯溫、禦史顧晨四人留下商議政事。


    再次聽到老朱點自己名字,感受著同僚們異樣的眼神。


    顧晨此時算是認命了,還好早上吃了兩個包子,倒是不至於餓了肚子,隻不過胡惟庸的眼神有些可怕。


    也是,劉伯溫迴來的第一天,就被陛下留了下來,倒是他胡惟庸這個右相,被皇帝忽略了。


    他不生氣,不抓狂才奇怪了呢。


    “幾位愛卿坐吧,雲奇給上茶。”


    老朱今天的心情貌似很不錯,居然不僅賜了座,還給賜了茶喝,對於禦茶顧晨很感興趣。


    “謝陛下。”


    眾人齊齊拱手之後,才又坐迴了各自的座位。


    顧晨的官職是最小的,自然是坐在最右邊。


    能和幾位大佬並排而坐,就已經算老朱很看得起自己了。


    他拿起茶,輕輕喝了一口,果然是比五百文的茶好。


    唉,皇帝就是皇帝,再節儉也比普通人人好過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卿歲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卿歲歲並收藏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