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72 章 張玉送給你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標氣得心口窩著疼,可聽到這裏還是免不了要心軟,雖然沒有證據,可妻子和顧夫人確實死的一模一樣。
別說是閨女,就是他自己也膈應著,雖然氣這孩子對骨肉血親下手,可他還是得為自己閨女善後。
“這件事絕不能讓顧家知道,若讓他們知道你連親侄子都能下手,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麽想你。”
不是朱標有多麽信任顧家,實在是文人大多都對人倫事很看重,像公主弑侄這種事毫無容忍度。
更別說攛掇公主對親侄動手,退一萬步來說他也覺得光曦,絕對是幹不出來這種事的。
老二在邊疆還沒有迴來,這不是閨女自己想差了還能是啥?
至於溫潤如玉又正直的顧衍,更是不在朱標的懷疑範圍之內,這就是他從小看到大的乖孩子罷了!
東瀛,燕王府。
“這是什麽意思?大伯伯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朱高燧此時正毫無郡王形象,跪坐在親爹膝前扯著嚎。
“兒子隻是還沒有兒子,兒子又不是生不出來,大伯這時候送個兒子過來,是什麽意思?”
他生崽的能力不如朱高煦便罷,甚至不如他那病殃殃而且還走不動道的大哥,這本就讓他心裏難受。
大伯還要往他心上戳刀子,送這麽個祖宗過來給他當兒子,是覺得他這輩子都生不出兒子了?
“你嚎什麽?”
見兒子這樣無禮,朱棣不但不生氣,甚至還好脾氣地哄著。
“你大伯不是還在信說了麽,不讓他襲你的郡王位。”
“等你以後有了自己的兒子,該你兒子的不還是你兒子的,你就……你就當白撿一孩子唄!”
大胖胖和朱高煦對視一眼,然後紛紛撇了撇嘴。
這麽大了還跟小孩子似的撒嬌,老頭兒居然不罵人,甚至還要哄他,這心眼兒都快偏到天上去了。
從小就這樣,長大了還這樣!
“爹你說的倒是輕巧。”朱高燧死活不想認這個兒子,嘟囔道:“那給外人知道,還以為兒子有啥隱疾呢。”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這孩子,貌似得罪了人顧家。
雖說他和顧家交情不多,可也知道顧家在商政軍三界的地位,這朱文堅要是成了自己兒子。
那……那以後顧家人記起仇來,找自己這個便宜爹麻煩咋辦,這種權臣他就算貴為郡王也不太敢招惹。
“瞅你那點兒出息。”見老三居然怕一個臣子,朱高煦不屑地道:“天高皇帝遠的他還能將手伸到這來?”
“你還是不是爹的兒子?”
“真慫!”
朱高燧隻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萬一以後他有啥事要求大伯一家辦,人家顧大人到時候嘴碎兩句咋辦?
“爹的兒子有什麽用?人家若是真的要使絆子來,別說是爹的兒子,爹隻怕也隻能忍著。”
“你上次搶顧修的軍功是啥下場,難不成你都忘了?”
他們和大伯是一家人沒錯,可這不是離得遠麽?
有句話叫遠親不如近鄰,顯然他們燕王一脈如今就屬於遠親,人顧家如今可是妥妥的近臣。
將來更是妥妥的太師,把太師的仇人送來他能不跳腳麽?
見這哥兩個又吵起來了,老大還笑嘻嘻在旁邊看熱鬧。
朱棣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在心裏歎息妙雲走的還是太早,這幾個兒子都不太行,他還想再生幾個可心的。
“王爺,順天來信了。”
朱棣接過信撕開看了幾眼,然後就丟給了了老三。
“這個麻煩你是躲不掉了,這小子命還挺大出痘活了下來,隻不過腦子燒成了個傻子。”
“你以後隻要不虧他就行,顧家也不會對個傻子窮追不舍的,你就當是做件好事了。”
老三接過信看了幾眼,覺得老爹這話說得也挺有道理,倒也不再那麽抗拒,隻不過還是嘟囔道。
“命真夠硬的,怎麽不燒死他得了……”
見爹瞪著自己高燧不敢再亂說,不情不願地接受了這麽個苦差事,琢磨著到時候隨便打發幾個人伺候得了。
不虧待也不能上心,免得太上心給自己惹麻煩。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好處,好歹還有年俸給他送來,到時候他就可以把這些年俸給自家孩子使一些。
反正那已經是個傻子,還能迴去跟大伯告狀不成?
這麽一想,朱高燧的心才平衡了。
“高煦啊,來。”朱棣招招手,讓老二離自己近些:“爹知道你一直是個有誌向的好孩子。”
“這次去安南呢是個好機會,許多文人瞧不上安南這塊地,可爹看了卻覺得安南是個好地方。”
“所以你想出去闖一闖,爹打心底裏是支持你的,隻是爹不能跟著你去,因為你母親葬在這裏。”
他同妙雲生同寢、死同穴,誰也別想把他們分開。
“你自己去,我把張玉一家送給你,讓他們幫助你做出一番事業,不用擠在東瀛成日和你大哥爭這點小地盤兒。”
沒了靖難之役,人張玉如今還活的好好的呢。
老二的心思他一直都知道,所以還是趕緊打發地遠遠的吧,免得讓妙雲和自己看著心煩。
“爹你說得輕巧。”朱高煦得了便宜還想賣乖,嘟囔道:“五叔還在呢,他還能看著兒子成王?”
他這個做侄子的,哪裏鬥得過叔叔?
“沒出息!”
見他隻知道跟自家人爭,朱棣恨不得敲開他腦袋看看裏頭裝的是什麽,還說是最像自己的孩子。
他看一點兒也不像!
“安南這麽好的位置,你自己到處去看看那塊地和你的意,帶兵去打下來,你大伯一家還能少你一個王位?”
“先把自己的兵練好,兵練好了有能力了怎麽都好說,自己手裏的刀不硬,到哪去也隻能是落下乘。”
他要不是因為媳婦葬在這裏,他老早就想換到別的地方去了,東瀛有金山銀山又能怎麽樣呢?
每年海嘯還有地動怎麽不說?
害他連青磚大瓦房都住不上,這木頭製的王府住起來是真不習慣,他是真不喜歡住這兒。
朱高煦耷拉著腦袋,記住了老爹給自己的囑咐。
“是,爹!”
他其實很舍不得爹,不但舍不得爹也舍不得大哥三弟,甚至連大侄子瞻基他也舍不得。
可鳥兒長大了總要自己去找食吃,他也不能總是依靠自己的父母,他也得為自己的孩子造就一片天。
這次去安南交接的時候,肯定能再次見到顧老二。
上次害他挨了頓打的事,他還沒找到機會跟他算賬呢。
可這家夥剛剛才沒了親娘,自己找他幹架是不是太沒道德了?
要是不幹架的話,也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他。
糾結!
別說是閨女,就是他自己也膈應著,雖然氣這孩子對骨肉血親下手,可他還是得為自己閨女善後。
“這件事絕不能讓顧家知道,若讓他們知道你連親侄子都能下手,到時候還不知道怎麽想你。”
不是朱標有多麽信任顧家,實在是文人大多都對人倫事很看重,像公主弑侄這種事毫無容忍度。
更別說攛掇公主對親侄動手,退一萬步來說他也覺得光曦,絕對是幹不出來這種事的。
老二在邊疆還沒有迴來,這不是閨女自己想差了還能是啥?
至於溫潤如玉又正直的顧衍,更是不在朱標的懷疑範圍之內,這就是他從小看到大的乖孩子罷了!
東瀛,燕王府。
“這是什麽意思?大伯伯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朱高燧此時正毫無郡王形象,跪坐在親爹膝前扯著嚎。
“兒子隻是還沒有兒子,兒子又不是生不出來,大伯這時候送個兒子過來,是什麽意思?”
他生崽的能力不如朱高煦便罷,甚至不如他那病殃殃而且還走不動道的大哥,這本就讓他心裏難受。
大伯還要往他心上戳刀子,送這麽個祖宗過來給他當兒子,是覺得他這輩子都生不出兒子了?
“你嚎什麽?”
見兒子這樣無禮,朱棣不但不生氣,甚至還好脾氣地哄著。
“你大伯不是還在信說了麽,不讓他襲你的郡王位。”
“等你以後有了自己的兒子,該你兒子的不還是你兒子的,你就……你就當白撿一孩子唄!”
大胖胖和朱高煦對視一眼,然後紛紛撇了撇嘴。
這麽大了還跟小孩子似的撒嬌,老頭兒居然不罵人,甚至還要哄他,這心眼兒都快偏到天上去了。
從小就這樣,長大了還這樣!
“爹你說的倒是輕巧。”朱高燧死活不想認這個兒子,嘟囔道:“那給外人知道,還以為兒子有啥隱疾呢。”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這孩子,貌似得罪了人顧家。
雖說他和顧家交情不多,可也知道顧家在商政軍三界的地位,這朱文堅要是成了自己兒子。
那……那以後顧家人記起仇來,找自己這個便宜爹麻煩咋辦,這種權臣他就算貴為郡王也不太敢招惹。
“瞅你那點兒出息。”見老三居然怕一個臣子,朱高煦不屑地道:“天高皇帝遠的他還能將手伸到這來?”
“你還是不是爹的兒子?”
“真慫!”
朱高燧隻覺得他站著說話不腰疼,萬一以後他有啥事要求大伯一家辦,人家顧大人到時候嘴碎兩句咋辦?
“爹的兒子有什麽用?人家若是真的要使絆子來,別說是爹的兒子,爹隻怕也隻能忍著。”
“你上次搶顧修的軍功是啥下場,難不成你都忘了?”
他們和大伯是一家人沒錯,可這不是離得遠麽?
有句話叫遠親不如近鄰,顯然他們燕王一脈如今就屬於遠親,人顧家如今可是妥妥的近臣。
將來更是妥妥的太師,把太師的仇人送來他能不跳腳麽?
見這哥兩個又吵起來了,老大還笑嘻嘻在旁邊看熱鬧。
朱棣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在心裏歎息妙雲走的還是太早,這幾個兒子都不太行,他還想再生幾個可心的。
“王爺,順天來信了。”
朱棣接過信撕開看了幾眼,然後就丟給了了老三。
“這個麻煩你是躲不掉了,這小子命還挺大出痘活了下來,隻不過腦子燒成了個傻子。”
“你以後隻要不虧他就行,顧家也不會對個傻子窮追不舍的,你就當是做件好事了。”
老三接過信看了幾眼,覺得老爹這話說得也挺有道理,倒也不再那麽抗拒,隻不過還是嘟囔道。
“命真夠硬的,怎麽不燒死他得了……”
見爹瞪著自己高燧不敢再亂說,不情不願地接受了這麽個苦差事,琢磨著到時候隨便打發幾個人伺候得了。
不虧待也不能上心,免得太上心給自己惹麻煩。
不過倒也不是沒有好處,好歹還有年俸給他送來,到時候他就可以把這些年俸給自家孩子使一些。
反正那已經是個傻子,還能迴去跟大伯告狀不成?
這麽一想,朱高燧的心才平衡了。
“高煦啊,來。”朱棣招招手,讓老二離自己近些:“爹知道你一直是個有誌向的好孩子。”
“這次去安南呢是個好機會,許多文人瞧不上安南這塊地,可爹看了卻覺得安南是個好地方。”
“所以你想出去闖一闖,爹打心底裏是支持你的,隻是爹不能跟著你去,因為你母親葬在這裏。”
他同妙雲生同寢、死同穴,誰也別想把他們分開。
“你自己去,我把張玉一家送給你,讓他們幫助你做出一番事業,不用擠在東瀛成日和你大哥爭這點小地盤兒。”
沒了靖難之役,人張玉如今還活的好好的呢。
老二的心思他一直都知道,所以還是趕緊打發地遠遠的吧,免得讓妙雲和自己看著心煩。
“爹你說得輕巧。”朱高煦得了便宜還想賣乖,嘟囔道:“五叔還在呢,他還能看著兒子成王?”
他這個做侄子的,哪裏鬥得過叔叔?
“沒出息!”
見他隻知道跟自家人爭,朱棣恨不得敲開他腦袋看看裏頭裝的是什麽,還說是最像自己的孩子。
他看一點兒也不像!
“安南這麽好的位置,你自己到處去看看那塊地和你的意,帶兵去打下來,你大伯一家還能少你一個王位?”
“先把自己的兵練好,兵練好了有能力了怎麽都好說,自己手裏的刀不硬,到哪去也隻能是落下乘。”
他要不是因為媳婦葬在這裏,他老早就想換到別的地方去了,東瀛有金山銀山又能怎麽樣呢?
每年海嘯還有地動怎麽不說?
害他連青磚大瓦房都住不上,這木頭製的王府住起來是真不習慣,他是真不喜歡住這兒。
朱高煦耷拉著腦袋,記住了老爹給自己的囑咐。
“是,爹!”
他其實很舍不得爹,不但舍不得爹也舍不得大哥三弟,甚至連大侄子瞻基他也舍不得。
可鳥兒長大了總要自己去找食吃,他也不能總是依靠自己的父母,他也得為自己的孩子造就一片天。
這次去安南交接的時候,肯定能再次見到顧老二。
上次害他挨了頓打的事,他還沒找到機會跟他算賬呢。
可這家夥剛剛才沒了親娘,自己找他幹架是不是太沒道德了?
要是不幹架的話,也不知還有沒有機會再見到他。
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