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5 章 編完這一本還有下一本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晨摸著自己胡須,假裝認真思考了一番後立刻道。
“為夫倒是覺得甚好,為夫其實也沒什麽壞心思,隻不過是想給可憐婦人一個家罷了。”
不知道為啥,如今老了老了,他越發喜歡這人生氣的樣子,看她跳腳的樣子就覺得有趣。
見他故意氣自己蘇婉盈便想上手,可她卻忽然想到了什麽一般,居然對著顧晨露出溫婉一笑。
“夫君如今體力不濟,貿然娶新老婆怕是會給顧家列祖列宗丟人的,到時候傳出去也不好聽不是?”
顧晨:“……所以呢?”
他咋有種不祥的預感呢?
婉盈:“不然的話,從今晚起為妻的便日日夜夜地服侍你,將夫君體力練上來如何?”
她這麽做可全是為了顧家著想,絕對沒有一點兒私心的。
聞言顧晨手抖了抖,眨了眨眼道:“……今兒晚上有公務在身,怕是要在公署裏過夜,夫人還是不必等我了。”
這娘兒可真渾啊,知道他怕什麽就怎麽嚇唬她。
再說了他都這把年紀了,到底是誰伺候誰啊?
“你今日不是沐休?”見顧晨怕了,蘇婉盈語氣越發溫柔:“夫君你……也不願意給家裏丟臉吧?”
說罷,她便扯著丈夫的腰帶,嬌滴滴地道。
“妾身等著夫君。”
自家的還沒有服侍好呢,就想去給旁的寡婦送溫暖?
想得美!
顧晨打了個冷顫:“……”
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大耳刮子,你說自己何必要嘴賤,要惹這個時期的娘們呢?
吵又吵不過,打也打不過,愁死人了。
顧衍和一農戶定親的消息一出,整個應天府都沸騰了。
不是覺得自己聽錯了,就是覺得顧大人腦子壞掉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居然最後是為農家女拔了頭籌。
有人猜測他是不敢和官宦人家結親,還有人猜測他是看中那姑娘的賢德,就是沒猜過是顧衍自己願意。
畢竟在他們這些人看來,孩子願不願意並不重要。
不過多數人還是覺得顧大人好,不看重貧富貴賤的人能有多壞?
朱標還特意表揚了一句:“君子,光曦也。”
畢竟老朱家除了必要時候,對門第之事也不看重,大多數時候,皇妃也是出自耕讀之家。
不過不管怎麽樣,顧家門口到底還是安靜了許多。
與其同時別國使臣也漸漸到達大明,準備新年朝貢,還有參加明年會試的學子也到了京城。
整個應天府熱鬧的不得了,各國使臣吵架鬥嘴打架動手的場麵,還有南北學子打架鬥嘴的場麵層出不窮。
而東瀛史這時候也裝訂成冊,就等著到達各國使臣的手裏,顧晨摸著新書表示很滿意。
“陛下說各位大人辛苦,今年直接多加兩個月俸祿。”
“希望大人們再接再厲,為大明編出更好的書來。”
給標兒打工就偷著樂吧,幹完活還有年終獎可以拿。
要是換到老朱那個時候,隻怕一碗羊肉湯就打發了。
說罷顧晨轉身就走,可沒走幾步姚廣孝便攔住了他。
“顧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顧晨見小姚子容色滄桑,便知道他在翰林院打地鋪的日子怕是不好受,所以勉勉強強將他帶迴了吏部。
迴到了吏部,姚廣孝便問道:“如今書也已經編好,請問顧大人,不知何時放貧僧離開?”
他在翰林院洗個澡都不方便,雖然這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可是這種方式味兒多少有點大。
燕王身邊他肯定迴不去了,好歹讓他迴天界寺吧?
“什麽時候編好了?”顧晨覺得他也太天真了一點,樂嗬嗬地迴答道:“如今還有永興大典沒有編呢,朝廷還需要高僧的幫助。”
永興大典?
姚廣孝整個人都無語了,覺得顧晨這根本是沒完沒了,編完這一本還有下一本,何有盡頭?
不過永興大典這名字,他聽著怎麽覺得有些奇怪?
有點熟悉的感覺,但是他確實從沒聽過這個名字。
“等編好了永興大典,是不是還要接著編別的書?”
他大概明白顧晨的意思了,這是要將他的價值全部利用幹淨,這家夥用起人來不比先帝仁慈多少啊。
“高僧就是聰明。”顧晨連忙點頭,毫不猶豫地承認:“編完永興大典,便編纂大明教輔。”
他活著的時候很多事完成不了,可他卻能給方方麵麵都打個樣。
姚廣孝:“……其實顧大人,姚某別的本事更好。”
比如謀略!
“我這個我也知道。”顧晨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本事,笑道:“可目前高僧編書就是最好的。”
標兒身邊不是特別需要他,因為他已經有全天下最好的智囊團。
而顧晨也不可能這時候,將他放迴到朱棣的身邊。
老四是早對皇位死了心的,別再給這老和尚給攛掇了。
姚廣孝:“……好歹給我個屋子,讓我能隔三差五迴家洗個熱水澡,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他算是跑不掉了,隻能想辦法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顧晨立刻道:“好的,我迴頭就跟陛下申請。”
這個要求倒是不過分,可以滿足,他也不是朱扒皮。
嗯,因為花的不是他錢。
姚廣孝走後,餘敏這才進來:“顧大人明年會試好生熱鬧啊,我在大街上轉一圈就遇到好些出名才子。”
說罷,他還掰著手指算起來:“胡廣胡才子,金幼孜金才子,楊榮楊才子,還有吳溥吳才子……”
顧晨抬手製止了他,納悶道:“聽了半天怎麽大都是江西的,別的地方難不成是都沒人了嗎?”
準確來說除了楊榮以外,別的全部都是江西才子。
雖然江西有個白鹿洞書院吧,可這比例真是好生誇張。
“倒也有。”聞言,餘敏知道他是想問北方的人才:“兗州府有位叫韓克忠的,文章淳樸。”
“雖然永興二年落榜,但也許明年科舉還是有望的。”
一起考的話韓克忠可能還會落榜,可今年可有三個考道,分別錄取,那希望可就大得很了。
“韓可忠?”
顧晨琢磨著名字,知道這位是曆史上洪武三十年夏榜的狀元郎,而且還是位幹實事的好官。
“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對了順便把陳瑛叫來。”
這位巴不得做出點成績來,讓他來監察這場科舉最合適不過。
他保準看到點兒苗頭,就會不要命地撲去消滅。
借著他的手段弄幾個人,也可以給往後的科舉立個規矩。
顧晨伸了個懶腰,如今三楊也齊了,他貌似離退休的好日子又近了一步,真是越發期待。
“為夫倒是覺得甚好,為夫其實也沒什麽壞心思,隻不過是想給可憐婦人一個家罷了。”
不知道為啥,如今老了老了,他越發喜歡這人生氣的樣子,看她跳腳的樣子就覺得有趣。
見他故意氣自己蘇婉盈便想上手,可她卻忽然想到了什麽一般,居然對著顧晨露出溫婉一笑。
“夫君如今體力不濟,貿然娶新老婆怕是會給顧家列祖列宗丟人的,到時候傳出去也不好聽不是?”
顧晨:“……所以呢?”
他咋有種不祥的預感呢?
婉盈:“不然的話,從今晚起為妻的便日日夜夜地服侍你,將夫君體力練上來如何?”
她這麽做可全是為了顧家著想,絕對沒有一點兒私心的。
聞言顧晨手抖了抖,眨了眨眼道:“……今兒晚上有公務在身,怕是要在公署裏過夜,夫人還是不必等我了。”
這娘兒可真渾啊,知道他怕什麽就怎麽嚇唬她。
再說了他都這把年紀了,到底是誰伺候誰啊?
“你今日不是沐休?”見顧晨怕了,蘇婉盈語氣越發溫柔:“夫君你……也不願意給家裏丟臉吧?”
說罷,她便扯著丈夫的腰帶,嬌滴滴地道。
“妾身等著夫君。”
自家的還沒有服侍好呢,就想去給旁的寡婦送溫暖?
想得美!
顧晨打了個冷顫:“……”
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大耳刮子,你說自己何必要嘴賤,要惹這個時期的娘們呢?
吵又吵不過,打也打不過,愁死人了。
顧衍和一農戶定親的消息一出,整個應天府都沸騰了。
不是覺得自己聽錯了,就是覺得顧大人腦子壞掉了,他們做夢也沒想到,居然最後是為農家女拔了頭籌。
有人猜測他是不敢和官宦人家結親,還有人猜測他是看中那姑娘的賢德,就是沒猜過是顧衍自己願意。
畢竟在他們這些人看來,孩子願不願意並不重要。
不過多數人還是覺得顧大人好,不看重貧富貴賤的人能有多壞?
朱標還特意表揚了一句:“君子,光曦也。”
畢竟老朱家除了必要時候,對門第之事也不看重,大多數時候,皇妃也是出自耕讀之家。
不過不管怎麽樣,顧家門口到底還是安靜了許多。
與其同時別國使臣也漸漸到達大明,準備新年朝貢,還有參加明年會試的學子也到了京城。
整個應天府熱鬧的不得了,各國使臣吵架鬥嘴打架動手的場麵,還有南北學子打架鬥嘴的場麵層出不窮。
而東瀛史這時候也裝訂成冊,就等著到達各國使臣的手裏,顧晨摸著新書表示很滿意。
“陛下說各位大人辛苦,今年直接多加兩個月俸祿。”
“希望大人們再接再厲,為大明編出更好的書來。”
給標兒打工就偷著樂吧,幹完活還有年終獎可以拿。
要是換到老朱那個時候,隻怕一碗羊肉湯就打發了。
說罷顧晨轉身就走,可沒走幾步姚廣孝便攔住了他。
“顧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說話?”
顧晨見小姚子容色滄桑,便知道他在翰林院打地鋪的日子怕是不好受,所以勉勉強強將他帶迴了吏部。
迴到了吏部,姚廣孝便問道:“如今書也已經編好,請問顧大人,不知何時放貧僧離開?”
他在翰林院洗個澡都不方便,雖然這也是修行的一種方式,可是這種方式味兒多少有點大。
燕王身邊他肯定迴不去了,好歹讓他迴天界寺吧?
“什麽時候編好了?”顧晨覺得他也太天真了一點,樂嗬嗬地迴答道:“如今還有永興大典沒有編呢,朝廷還需要高僧的幫助。”
永興大典?
姚廣孝整個人都無語了,覺得顧晨這根本是沒完沒了,編完這一本還有下一本,何有盡頭?
不過永興大典這名字,他聽著怎麽覺得有些奇怪?
有點熟悉的感覺,但是他確實從沒聽過這個名字。
“等編好了永興大典,是不是還要接著編別的書?”
他大概明白顧晨的意思了,這是要將他的價值全部利用幹淨,這家夥用起人來不比先帝仁慈多少啊。
“高僧就是聰明。”顧晨連忙點頭,毫不猶豫地承認:“編完永興大典,便編纂大明教輔。”
他活著的時候很多事完成不了,可他卻能給方方麵麵都打個樣。
姚廣孝:“……其實顧大人,姚某別的本事更好。”
比如謀略!
“我這個我也知道。”顧晨從來沒有懷疑過他的本事,笑道:“可目前高僧編書就是最好的。”
標兒身邊不是特別需要他,因為他已經有全天下最好的智囊團。
而顧晨也不可能這時候,將他放迴到朱棣的身邊。
老四是早對皇位死了心的,別再給這老和尚給攛掇了。
姚廣孝:“……好歹給我個屋子,讓我能隔三差五迴家洗個熱水澡,這個要求不過分吧?”
他算是跑不掉了,隻能想辦法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顧晨立刻道:“好的,我迴頭就跟陛下申請。”
這個要求倒是不過分,可以滿足,他也不是朱扒皮。
嗯,因為花的不是他錢。
姚廣孝走後,餘敏這才進來:“顧大人明年會試好生熱鬧啊,我在大街上轉一圈就遇到好些出名才子。”
說罷,他還掰著手指算起來:“胡廣胡才子,金幼孜金才子,楊榮楊才子,還有吳溥吳才子……”
顧晨抬手製止了他,納悶道:“聽了半天怎麽大都是江西的,別的地方難不成是都沒人了嗎?”
準確來說除了楊榮以外,別的全部都是江西才子。
雖然江西有個白鹿洞書院吧,可這比例真是好生誇張。
“倒也有。”聞言,餘敏知道他是想問北方的人才:“兗州府有位叫韓克忠的,文章淳樸。”
“雖然永興二年落榜,但也許明年科舉還是有望的。”
一起考的話韓克忠可能還會落榜,可今年可有三個考道,分別錄取,那希望可就大得很了。
“韓可忠?”
顧晨琢磨著名字,知道這位是曆史上洪武三十年夏榜的狀元郎,而且還是位幹實事的好官。
“知道了,你忙你的去,對了順便把陳瑛叫來。”
這位巴不得做出點成績來,讓他來監察這場科舉最合適不過。
他保準看到點兒苗頭,就會不要命地撲去消滅。
借著他的手段弄幾個人,也可以給往後的科舉立個規矩。
顧晨伸了個懶腰,如今三楊也齊了,他貌似離退休的好日子又近了一步,真是越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