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9 章 冗員?我大明有冗員?
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 作者:卿歲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高煦虎口奪食,雖然做法有些趁虛而入有些不光彩。
可因為他高陽王的身份,大家也都不敢說什麽。
見燕王父子提著足利義滿,歡歡喜喜地迴營去了。
藍玉心疼地老臉都要變形了:“你說說你這個孩子,聽到要娶媳婦兒也不能這麽高興啊。”
“到手的大功,就便宜了燕王家那個小子了……”
早知道會便宜燕王父子,他剛才還不如自己上呢。
是的,他覺得顧修是高興,畢竟哪個大小夥子聽到要娶媳婦兒會不高興,所以他肯定這小子是高興過頭了。
顧修:“……藍伯伯,您確定,陛下當真要將小公主下嫁於我?您會不會是搞錯了呢?”
他想自己挑個中意的老婆,不想別人安排他未來的老伴兒。
何況他一想到小公主,拿著彈弓打朱高煦的腦袋的樣子,還有給自己出主意的樣子就頭疼。
這麽古靈精怪的姑娘,他確定自己大概把持得住嗎?
要是娶了她,該不會以後變成和爹爹一樣的妻管嚴吧?
何況人家可是皇家公主,將來她是君自己是臣。
自己若是有點花花腸子什麽的,她不得一天打自己三迴?
打了還不敢還手來著,這是什麽苦日子啊。
“自然是真的,這還有假?”藍玉越看這孩子越滿意,還不忘糾正道:“以後可不許喊我藍伯伯了,陛下私底下應該叫我一聲舅舅。”
“你現在雖然未與公主成親,但是卻也得喊我藍爺爺,不然到時候這輩分吧……不太合適。”
藍玉雖然可惜這功勞沒搶到,不過也沒關係的。
他一定會寫封奏疏,把朱高煦這樣不要臉的行為一字一句地寫上去,狠狠告那臭小子一狀。
憑陛下的性子當時不會說什麽,也不會把功勞算在顧修身上,可心裏一定會對朱高煦有點意見。
顧修抿著唇沒有再說什麽,他雖然很反感這場政治聯姻,可他也知道自己是個什麽身份。
不願娶皇家公主的話,可不能在外頭說出來。
還是迴去找爹好好商議吧,不過藍玉大將軍這話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了出來,大概率他爹也沒法子。
想到這裏,顧修幽怨地看了眼藍玉,大將軍什麽事兒都好,就是這張嘴巴,比文人的嘴還大。
奉天殿。
朱標在案前親自寫聖旨,常氏在旁邊為丈夫研墨。
見到世襲罔替四個字,她不由地感到有些驚訝,有些高興,可是她卻又不得不提醒道。
“陛下,外戚一般不世襲罔替,三代便應該停襲的。”
朱標要封顧修為永豐侯,並且要讓這孩子世襲罔替,而且還有丹書鐵券,這孩子才多大啊?
她驚訝夫君對顧修的看重,高興外孫們以後的前程。
提醒則是身為皇後的本分,不過她內心還是覺得顧家值得。
“我知道。”朱標點了點頭,卻表示什麽事都有例外:“東瀛小國,他打下的不過是其中最小的島嶼。”
“若硬要討論功勞,隻怕確實是不能世襲的,可光曦從前的事兒你也知道,我覺得這個世襲是應該給的。”
這會兒詹徽他們早不和光曦唱反調,所以給顧修一個世襲的侯爵沒問題,應該不會有人會鬧。
常氏笑道:“顧大人的功績,封個國公也不嫌少,隻不過顧家二郎今年還不到十九歲呢,封個公就太誇張,他且還得再熬一熬呢。”
等以後再努力再立些功,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都說君臣相疑。”朱標放下筆,滿臉都是笑意:“可我偏不一樣,我偏要讓君臣親如一家人。”
他最佩服的就是李世民,因為他把君臣關係處得很好,他從不因為懷疑而對臣子動手。
雖然對李承乾……額,這個他也不好評價的。
再說了,這是他未來的女婿,以後生下的孩子也有朱家的血脈,承襲爵位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顧晨共挑選了七人入閣,分別是吏部侍郎茹瑺、禮部侍郎陳迪、兵部侍郎鐵鉉、戶部侍郎夏原吉、工部侍郎嚴震直,還有被顧晨放進刑部的齊泰。
還有一個人當然是他自己,他原本是想讓餘敏上的,可標兒他不放心非讓自己在內閣坐鎮。
雖然沒表明什麽內閣首輔,可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為什麽要齊泰入閣呢,因為顧晨欣賞他的才華。
認為建文三傻算上他有點冤,何況他已在地方曆練多年,提拔他也不會有錯,所以就直接給他提了上來。
鐵鉉是有本事的人,他能打得朱棣罵娘就能證明他的能力。
而是放這麽正直一號人的話,也能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自此,便集齊了六部一院的人才,從此替君王給各奏疏批意見,最後再上交給皇帝批紅。
至於為什麽不讓各部尚書入閣,這還不簡單嗎?
顧晨是為了分散各部各人的權利,若什麽事兒都讓一個人幹了,辛苦的同時也等於濫權啊。
額,這怎麽好像在說自己啊……
朱標的對顧晨選出的人很滿意,他可總算是能輕鬆一些,不過就算是這樣他也沒放過朱雄英。
直接在自己身邊擺了個座位,令朱雄英坐在他身旁看著他處理政事,並試著讓他開始親力親為。
老朱走了以後,朝堂便一改往日的沉悶氣氛,臣子們都在開放、自由的論政環境裏頭大談特談。
黃子澄也忍不住插了一腳,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的奏疏,讓皇帝裁撤冗員,為國節源。
夏原吉看到這本奏疏的時候,頭頂頓時冒出許多問號。
“如今有冗員?”
他怎麽不知道?
他每天都忙的要死,如果有冗員他不是應該閑得要死才對?
太祖皇帝殺了那麽多人,如今朝堂上根本沒幾個人能用好嗎?
陳迪搖頭道:“黃子澄說的冗員,是指那些巡檢、司獄還有部分遞運所,包括左右布政使司,他覺得隻要有一位布政使司就夠。”
“哦,還提出都察院的司獄一職,也應當裁汰。”
先不說如今有沒有冗員,光裁撤這麽多監察人員他就覺得是不太妥當,不過話又說迴來了。
若是沒了這許多的監察人員,那他們的日子是不是就好過了?
可因為他高陽王的身份,大家也都不敢說什麽。
見燕王父子提著足利義滿,歡歡喜喜地迴營去了。
藍玉心疼地老臉都要變形了:“你說說你這個孩子,聽到要娶媳婦兒也不能這麽高興啊。”
“到手的大功,就便宜了燕王家那個小子了……”
早知道會便宜燕王父子,他剛才還不如自己上呢。
是的,他覺得顧修是高興,畢竟哪個大小夥子聽到要娶媳婦兒會不高興,所以他肯定這小子是高興過頭了。
顧修:“……藍伯伯,您確定,陛下當真要將小公主下嫁於我?您會不會是搞錯了呢?”
他想自己挑個中意的老婆,不想別人安排他未來的老伴兒。
何況他一想到小公主,拿著彈弓打朱高煦的腦袋的樣子,還有給自己出主意的樣子就頭疼。
這麽古靈精怪的姑娘,他確定自己大概把持得住嗎?
要是娶了她,該不會以後變成和爹爹一樣的妻管嚴吧?
何況人家可是皇家公主,將來她是君自己是臣。
自己若是有點花花腸子什麽的,她不得一天打自己三迴?
打了還不敢還手來著,這是什麽苦日子啊。
“自然是真的,這還有假?”藍玉越看這孩子越滿意,還不忘糾正道:“以後可不許喊我藍伯伯了,陛下私底下應該叫我一聲舅舅。”
“你現在雖然未與公主成親,但是卻也得喊我藍爺爺,不然到時候這輩分吧……不太合適。”
藍玉雖然可惜這功勞沒搶到,不過也沒關係的。
他一定會寫封奏疏,把朱高煦這樣不要臉的行為一字一句地寫上去,狠狠告那臭小子一狀。
憑陛下的性子當時不會說什麽,也不會把功勞算在顧修身上,可心裏一定會對朱高煦有點意見。
顧修抿著唇沒有再說什麽,他雖然很反感這場政治聯姻,可他也知道自己是個什麽身份。
不願娶皇家公主的話,可不能在外頭說出來。
還是迴去找爹好好商議吧,不過藍玉大將軍這話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了出來,大概率他爹也沒法子。
想到這裏,顧修幽怨地看了眼藍玉,大將軍什麽事兒都好,就是這張嘴巴,比文人的嘴還大。
奉天殿。
朱標在案前親自寫聖旨,常氏在旁邊為丈夫研墨。
見到世襲罔替四個字,她不由地感到有些驚訝,有些高興,可是她卻又不得不提醒道。
“陛下,外戚一般不世襲罔替,三代便應該停襲的。”
朱標要封顧修為永豐侯,並且要讓這孩子世襲罔替,而且還有丹書鐵券,這孩子才多大啊?
她驚訝夫君對顧修的看重,高興外孫們以後的前程。
提醒則是身為皇後的本分,不過她內心還是覺得顧家值得。
“我知道。”朱標點了點頭,卻表示什麽事都有例外:“東瀛小國,他打下的不過是其中最小的島嶼。”
“若硬要討論功勞,隻怕確實是不能世襲的,可光曦從前的事兒你也知道,我覺得這個世襲是應該給的。”
這會兒詹徽他們早不和光曦唱反調,所以給顧修一個世襲的侯爵沒問題,應該不會有人會鬧。
常氏笑道:“顧大人的功績,封個國公也不嫌少,隻不過顧家二郎今年還不到十九歲呢,封個公就太誇張,他且還得再熬一熬呢。”
等以後再努力再立些功,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都說君臣相疑。”朱標放下筆,滿臉都是笑意:“可我偏不一樣,我偏要讓君臣親如一家人。”
他最佩服的就是李世民,因為他把君臣關係處得很好,他從不因為懷疑而對臣子動手。
雖然對李承乾……額,這個他也不好評價的。
再說了,這是他未來的女婿,以後生下的孩子也有朱家的血脈,承襲爵位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顧晨共挑選了七人入閣,分別是吏部侍郎茹瑺、禮部侍郎陳迪、兵部侍郎鐵鉉、戶部侍郎夏原吉、工部侍郎嚴震直,還有被顧晨放進刑部的齊泰。
還有一個人當然是他自己,他原本是想讓餘敏上的,可標兒他不放心非讓自己在內閣坐鎮。
雖然沒表明什麽內閣首輔,可意思就是那個意思。
為什麽要齊泰入閣呢,因為顧晨欣賞他的才華。
認為建文三傻算上他有點冤,何況他已在地方曆練多年,提拔他也不會有錯,所以就直接給他提了上來。
鐵鉉是有本事的人,他能打得朱棣罵娘就能證明他的能力。
而是放這麽正直一號人的話,也能起到一個監督的作用。
自此,便集齊了六部一院的人才,從此替君王給各奏疏批意見,最後再上交給皇帝批紅。
至於為什麽不讓各部尚書入閣,這還不簡單嗎?
顧晨是為了分散各部各人的權利,若什麽事兒都讓一個人幹了,辛苦的同時也等於濫權啊。
額,這怎麽好像在說自己啊……
朱標的對顧晨選出的人很滿意,他可總算是能輕鬆一些,不過就算是這樣他也沒放過朱雄英。
直接在自己身邊擺了個座位,令朱雄英坐在他身旁看著他處理政事,並試著讓他開始親力親為。
老朱走了以後,朝堂便一改往日的沉悶氣氛,臣子們都在開放、自由的論政環境裏頭大談特談。
黃子澄也忍不住插了一腳,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的奏疏,讓皇帝裁撤冗員,為國節源。
夏原吉看到這本奏疏的時候,頭頂頓時冒出許多問號。
“如今有冗員?”
他怎麽不知道?
他每天都忙的要死,如果有冗員他不是應該閑得要死才對?
太祖皇帝殺了那麽多人,如今朝堂上根本沒幾個人能用好嗎?
陳迪搖頭道:“黃子澄說的冗員,是指那些巡檢、司獄還有部分遞運所,包括左右布政使司,他覺得隻要有一位布政使司就夠。”
“哦,還提出都察院的司獄一職,也應當裁汰。”
先不說如今有沒有冗員,光裁撤這麽多監察人員他就覺得是不太妥當,不過話又說迴來了。
若是沒了這許多的監察人員,那他們的日子是不是就好過了?